孟子三章原文(初二上册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引论】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柯,本名,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儒家思

【孟子引论】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柯,本名,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儒家思想的代表。他们和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重民轻君”的思想。他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的人物,被元朝尊为“亚圣”。

孟子的演讲作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有一些言论,比如“我可以为所欲为”、“我得到更多的道的帮助,却失去了道的帮助”、“我的国家就是我的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

[主题摘要]

“得道多助,失道多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来看,通过时间、地理位置、人和三个条件的对比,说明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少助”的观点,说明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反驳景春的观点,指责公孙衍和张易之只服从君主的意旨,不称君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权位不能屈,才称君子”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通过列举事实,对比正反,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文本注释]

记得关注我,每天更新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

孟子三章原文(初二上册孟子三章翻译)插图

孟子三章原文(初二上册孟子三章翻译)插图(1)

孟子三章原文(初二上册孟子三章翻译)插图(2)

孟子三章原文(初二上册孟子三章翻译)插图(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64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