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线城市(全国三线城市)

文|那天华商的策略苏近日,“多个特大城市全面开放落户”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这条消息的来源来自于9月14日郑州市公安局发布的《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

全国二线城市(全国三线城市)插图

文|那天华商的策略苏

近日,“多个特大城市全面开放落户”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

这条消息的来源来自于9月14日郑州市公安局发布的《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凡在郑州中心城区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均可落户,不受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限制。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成了重磅新闻。

全国二线城市(全国三线城市)插图(1)

要知道,中国一直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早上,当城市居民离开一个县城时,他们都要一份介绍信。改革开放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很多农民工涌入城市,却因为无法落户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

现在,在郑州这个中国新一线城市,连租房都可以全家落户。与过去相比,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原因,外界猜测可能是因为土地的财政问题。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郑州市的人才引进未竟事业闹得沸沸扬扬。目前郑州主城区商品房库存率也较高。所以很多人认为郑州放开落户限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落户买房。

此外,河南省也是中国人口流出大省。建设容易落户的强省,也能有效缓解人口外流的趋势,保持该省经济的活力。

落户的不只是郑州,同为中国14个特大城市之一的大连也在今年5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落户条件的通知》。

降低落户学历门槛至“经认定取得职称的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国家、省、市组织考试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几乎等于0门槛。

全国二线城市(全国三线城市)插图(2)

如果说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出台了吸引人口落户的政策,那就是扩大了城市人口,增强了经济活力。那么在人口饱和的一线城市,应该没有这种需求吧?

答案是否定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4000人,而上海人口仅增加1.07万人。2022年之后,两个城市的人口都陷入了负增长。

原因很多,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疫情等,都影响了北京上海的人口增长。当然,一线城市苛刻的落户条件也是重要原因。

于是,今年6月,为了留住人才,上海率先行动。

6月7日,上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的留学生可直接落户上海。月底,《关于做好2022年非沪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留在上海。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落户政策依然严格,但最近两年也放开了。2021年《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放宽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和年龄限制。还增加了“单一计划”落户名额。

相比京沪的人才引进,Xi、杭州、武汉、成都甚至开始了一场不择手段的“抢人大战”。学历要求低至中职包括技校,年龄不高于45周岁。不需要固定住房,地方当局甚至会向有定居意向的新居民提供住房补贴。

全国二线城市(全国三线城市)插图(3)

中国各大城市“全方位开放落户”的浪潮表明,我国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首先,人的流动性会变得更加自由,过去难以获得的大城市户口会越来越失去含金量。

户籍制度的意义在于,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依附于土地。户籍制度可以有效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国家税收。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土地。人口聚集和流动的收益逐渐大于将人口固定在土地上的收益。

交通工具的发展,打破了空之间的壁垒,人们在各地的自由流动不再受距离的限制。

大城市的全面开放和落户,不仅消除了城市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束缚,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也解决了长期触动人们敏感神经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顽疾。

但是,对于想要迁入大城市的新居民来说,迁入不是问题,但迁入后住房、医疗、教育、生活成本的上涨才是真正需要应对的问题。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认识风云人物,阅读韬略传奇。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186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