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口(2020年黑龙江人口总数)

你回到你的地方了吗,离家出走的东北人?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其中,东北的数据引人关注。目前东北三省总人口约9851万,接近1亿,规模依然较大。

你回到你的地方了吗,离家出走的东北人?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其中,东北的数据引人关注。

目前东北三省总人口约9851万,接近1亿,规模依然较大。但从增长来看,2010-2020年的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减少了1101万,人口已经呈现负增长。

近年来,低生育率、人口流失几乎成了东北的标签。为什么东北人少?东北人都去哪了?“振兴东北”能否抵御人口负增长、经济下滑的趋势?东北需要什么样的“药方”?

东北有多少人失踪?

十年过千万,黑龙江亏了近650万。

“七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东北三省总人口约为9851万人。官方说接近1亿的规模还是很大的,但实际上这是最近十年东北人口首次跌破1亿。

其中辽宁约4259万人,黑龙江约3185万人,吉林约2407万人。

黑龙江省人口(2020年黑龙江人口总数)插图“七人普查”公布的东北三省人口数据。

从增长率来看,东北人口呈现负增长。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减少了1101万。相应的,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8.18%下降到2020年的6.99%,下降了1.19个百分点。

具体到省份,黑龙江人口减少最多。2010年黑龙江总人口3831万。一时间,“3800万龙江儿女”的说法家喻户晓。2020年黑龙江总人口只有3185万。

十年间,黑龙江人口减少了646万,占东北三省总人口的近六成。

辽宁2010年有近4375万人,到2020年总人口将减少到4259万人,减少116万人。2010年吉林有2746万人,2020年有2407万人,十年间减少了339万人。

东北人口是什么时候开始流失的?

始于2014年至2016年

新京报记者梳理2010年至今的十年数据发现,东北人口流失从2014年至2016年开始。

黑龙江省人口(2020年黑龙江人口总数)插图(1)2010-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及其变化。

其中,黑龙江的人口流失起步最早。2014年黑龙江总人口3833万人,比2013年减少2万人。人口流失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然后人口流失的速度逐渐加快。

辽宁2015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总人口4382.4万人,比2014年减少9万人。此后数据从未被修正,人口流失一直持续到现在。

最后一个进入负增长阶段的是吉林。2016年,吉林总人口2733万人,比2015年减少约20万人。这是吉林人口负增长的开始,损失程度进一步加深。

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需要特别关注,这是东北人口出现断崖式下降的一年。202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减少566.3万人、283.4万人和92.6万人。

三省合计2020年减少942.3万人,约为2019年人口减少量(约42万人)的22倍,约占三省10年总人口减少量(1101万人)的86%。

2020年是人口普查年,获得实际数字。2019年作为非普查年,采用抽样调查,通过抽样计算得到的数据,存在一定误差。虽然两年的调查方法不同,不宜简单比较,但超过20倍的流失人口数据是无法回避的。

东北人有多不喜欢生孩子?

2019年,出生率比全国低近0.5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的一年。在政策的激励下,2016年和2017年也成为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较多的两年。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带动总人口比2015年增加809万。

黑龙江省人口(2020年黑龙江人口总数)插图(2)东北三省2010-2020年生育率(2020年数据尚未公布)

在东北,全面二孩政策也激发了一波生育“小高潮”。2016年和2017年,黑龙江和辽宁的人口出生率分别为6.12‰和6.22‰,均明显高于2015年和2018年。

出生人口的增加缓解了当时两省人口流失的加深,但仍未能扭转人口负增长的趋势。2016年和2017年,黑龙江分别减少12.8万人和10.5万人,辽宁分别减少4.6万人和8.9万人,流失速度较之前明显放缓。

随着政策效应释放逐渐放缓,2018年,两省人口流失再次加深,黑龙江和辽宁当年分别减少15.6万人和9.6万人。

吉林的数据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16年,吉林并没有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全面二孩政策的激励下出现人口增长的“小高峰”。

相反,2016年成为吉林近年来出生率最低的一年(2020年未公布),只有5.55‰。这也使得该地区人口总量大幅减少,当年减少约20万人,是吉林除2020年以外人口流失最严重的一年。

以2017年为分界线,在此之前,吉林的生育率一直是三省中最低的。2017年,吉林生育率超过黑龙江和辽宁,达到6.76‰,此后一直保持在6.00‰以上。

辽宁的出生率这几年变化不大,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50‰左右。黑龙江继续下跌,2018年开始跌破6.00‰,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目前黑龙江已经成为三省中出生率最低的省份。

从全国来看,东北部可能是最不可能有孩子的地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出生率为10.48‰。东北三省在6.00‰左右,黑龙江甚至不到这个数字,比全国低近千分之五(0.5个百分点)。

东北人都去哪了?

一线城市,三大都市圈,海南

一个地区的总人口受三个数据影响: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流出人口。东北死亡率这几年变化不大,低于全国水平。那么,影响总人口急剧下降的不仅仅是出生人数的减少,还有人口的大量外流。

至于东北人都去了哪里,“七民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人口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群集中。其中,东部地区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39.93%,而东北地区仅占6.98%。

过去几年,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报告也勾勒出东北人口的流出方向。

2015年,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份全国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有40%的学生去了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工作。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罗丹丹参与编写了《黑龙江省社会发展报告(2017)》。据她研究,东北人口流出方向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

这份报告总结了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的四大趋势,即净迁出规模放缓,迁出年轻化趋势逐渐显现,高学历人口流出比例增加,打工或经商人口流出比例增加。

在经商的农民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8.3%,尤其是高学历者。企业类占32%,专业技术人员占13%,创业型和技术型人才占比不低。此外,从户口身份来看,农业户口占64.3%,外出务工人员仍是流出人口的主体部分。

对此,报告认为,流出人口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这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创业人才的外流造成了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应该引起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明路指出,从东北地区内部来看,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如哈尔滨、长春、沈阳以及大连周边的都市圈,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规模经济相对较强。

此外,近年来,选择去海南候鸟的东北人越来越多。

留下来的人是谁?

老年人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

如上述报告所示,流出人口年轻化,而老年人在留守人口中的比例正在增加。

黑龙江省人口(2020年黑龙江人口总数)插图(3)“七人普查”公布的东北三省人口年龄构成。

七人普查数据显示,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5.7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7.42%,均为全国最高。

黑龙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23.22%,其中65岁及以上占15.61%;吉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23.06%,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5.61%。

在东北三省人口结构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0%)4-7个百分点。

15-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接近全国水平(63.35%),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占63.16%、65.23%、66.46%。

0-14岁人口比例再次暴露了东北地区生育率低的问题。辽宁、吉林、黑龙江0-14岁人口占比分别为11.21%、11.71%、10.32%,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7.95%,低于全国水平7-8个百分点。

这种年龄结构导致了地区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前述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哈尔滨市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出现人员短缺,其中以制造加工工人、岗位技术人员和技师最为短缺。

从性别比来看,东北与全国情况不同,呈现“女多男少”。根据“七人普查”的数据,以100名女性计算,东北三省的性别比排在全国后三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5.07。

黑龙江省人口(2020年黑龙江人口总数)插图(4)"七普"公布的东北三省人口性别构成。

黑龙江的性别比是100.35,即每100名女性有100.35名男性。辽宁和吉林的性别比分别为99.70和99.69。每100名女性对应不到100名男性。他们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女性多于男性的省份。

为什么东北人少?

东北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期,沿海地区更有吸引力。

在分析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的原因时,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表示,东北地区人口下降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

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比较漫长寒冷。一部分东北人迁移到更温暖的南方,这也是全球很多国家人口迁移的趋势特征。这种现象在欧美都有。

此外,受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要看到,东北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的多元化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包括东北在内的其他地区的人口具有吸引力。

明路认为,在中国经济相对封闭的时期,东北地区首先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当时东北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水平比较高。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明路认为,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不要把人口流动看成是消极的东西,要看到人口流动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

在一个国家内部流通顺畅的情况下,劳动力资源一定会流向就业机会多、收入增长机会多的地区。如果一个给定国家的总人口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么有的地方会成为人口流入的地方,有的地方会成为人口流出的地方。

对于本地人来说,人口外流其实是提高收入和就业增长的机会。对于留守者来说,人口外流可以实现人均收入更快的增长。

明路说,人口外流不仅仅是在东北,在中西部地区也是如此。而且地区内部差异很大,几个省会城市和大连的人口还在增加。

东北需要什么样的“药方”?

寻找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来源,盲目扩张新城市是不可取的。

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有1650万,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同时,还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如鞍钢、沈飞、一汽、哈电等国家骨干企业。此外,近年来一批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已经成长起来。

结合这些数据,哲认为,东北在科技人才、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交通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目前东北经济发展的韧性还在,潜力很大。东北振兴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是很多的。

至于振兴东北的“药方”,明路认为,应该在国家发展格局下寻找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来源。

近年来,东北正在一些产业中形成新的优势。比如旅游,现在东北的避暑旅游发展不错;在农业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东北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农业,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农场的规模经营、现代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此外,东北的“大国重器”在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东北一些大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国内也具有竞争力。

“至于最后会留下多少人,这其实是市场经济决定的。”明路认为,如果现代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需要人力,那么人就会留下来;而农业和旅游业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少数人更有利于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反而可以提高人均GDP水平。

为了“留住人”,东北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以“扩建新城”的方式发展经济,吸引人才。

明路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对建设新城市有很大的误解。一个地方对土地和住房的需求取决于人口,而人口首先取决于当地产业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能容纳多少人。

在没有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建设新城,从过去几年走的路来看,结果是:新城大量建设,但需求不足,最终出现“鬼城”空城的现象。

同时,他提醒,新城建设的背后,很多都是通过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如果新城市建成了,但没有足够的产业和人口需求,就会带来投资回报的下降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高企,必须引起重视。

“一个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是要适应工业和人口发展的潜力。它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增加住房供应和新城建设作为吸引人的条件。”明路说。

新京报记者姜惠贞

编辑刘梦洁·章雷校对刘保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09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