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达(达瓦鱼竿)

中新社甘孜8月18日电题: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飞地”公园“飞入”四川甘孜,为涉藏地区发展插上“翅膀”。中新社记者刘彭8月中旬,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

中新社甘孜8月18日电题: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飞地”公园“飞入”四川甘孜,为涉藏地区发展插上“翅膀”。

中新社记者刘彭

8月中旬,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黄生农业炉霍“飞地”工业园,藏族村民戚迹在蔬菜大棚里工作,看着茁壮成长的西红柿。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她所在的“飞地”公园给她带来了近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月收入。

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飞地”模式主要起源于沿海地区。这种模式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目标,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和发展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互利共赢和协调发展。如今,在甘孜广大的涉藏地区,“飞地”公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瓦达(达瓦鱼竿)插图炉霍炉霍农业蔬菜大棚区航拍。刘摄

地处川西高原腹地的炉霍县,长期以来以“小而杂”、“散”的农牧业为特色,难以形成规模。为此,当地政府推行特色种植,通过“飞地”模式打破现有行政界限,将县内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2015年,炉霍县引进黄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龙头”企业,“飞地”产业扶贫园区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整合资金1.69亿元,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301个(其中“飞地”大棚259个)。

“我们签了15年的合同,每年每个大棚分红3万元。贫困村每年分红6万,非贫困村每年分红3万。就算赔钱,我们也一样赔。”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说。

瓦达(达瓦鱼竿)插图(1)霍“飞地”产业扶贫园区一角。刘摄

36岁的戚迹是炉霍县四亩镇和田村的村民。他四年前在工业园区工作。她说她从家骑电动车到公园用了不到十分钟。在园区实行固定工资之前,她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后来实行计件工资制,收入增加到近5000元。

“我们园区主要生产小番茄。与平原地区相比,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番茄日照时间长,口感好,甜度更好。”李丁说,甘孜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有机蔬菜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不仅销往成都,还远销沪、粤等地。

截至目前,依托“飞地”园区,炉霍县171个村实现集体经济分红900万元,就业168人,涉及增加就业收入700万元。除了打工收入,园区还流转土地1500亩。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村民每年可以获得90万元的收入。

如果说炉霍县的“飞地”园区促进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位于成渝平原的甘梅工业园区则为整个甘孜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翅膀”。

瓦达(达瓦鱼竿)插图(2)美丽的乡村。刘摄

这个成立于2012年5月的“飞地”工业园,是依托甘孜州丰富的资源和国家、省支持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由甘孜州和眉山市共同出资,依托眉山的区位和产业优势,

走进园区,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园区生产的金属制品、新能源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数据显示,2020年,园区将实现产值256.96亿元,同比增长12.1%,已成长为四川4个涉藏地区“飞地”园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

“‘飞地’园区带来的是‘飞地’经济,既能减少优惠政策竞争和地区间恶性竞争,又能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资源互补,真正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甘梅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形成了后发地区带动先发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先进模式”。2021年,园区将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增速超过30%。

根据甘孜州官方规划,到2025年,甘孜州“飞地”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以上,州内工业集中区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675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