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

从古到今,汉字成为系统文字,始于甲骨文。甲骨文写于殷商晚期,大概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文学作品《敬神》中所描述的殷时代是甲骨文时代的终结,即使从那时

从古到今,汉字成为系统文字,始于甲骨文。甲骨文写于殷商晚期,大概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文学作品《敬神》中所描述的殷时代是甲骨文时代的终结,即使从那时起也有3300年的历史。三千多年来汉字的发展遇到了什么危机?是怎么突破的?它是如何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典文字,成为中华文明的智慧象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

黄德宽 文字学家、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文献学家,中国文献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

什么是“汉字”?

首先说一下“汉字”这个名字。

经常有人问我:“汉字是汉朝的文字吗?”"汉字是汉族使用的吗?"这些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准确地说,“汉字”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或书写体系。其实在先秦时代,汉字不叫“汉字”,叫“文”、“字”、“书”、“书气”等等。文和子被叫到一起。始于秦始皇时代,实行“蜀”一词,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因为近代中国人知道有外来文字,就把这个叫做“中国文字”。在现代,人们认为汉字不仅记录汉语,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字。所以把记录汉语的文字称为“中国文字”并不准确,所以称之为“汉字”。所以“汉字”是现代流行的概念。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字经历了三大困境和危机。

首先,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构形危机。这个问题涉及到汉字的起源。

在先秦时代,古人早就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但一直没有说清楚。比如先秦时期最著名的说法就是仓颉造字论,也就是说,黄帝的历史学家仓颉是受了飞禽走兽脚印的启发,创造了文字。这个传说没有办法证实。汉字起源的研究真的有进展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考古学家发掘出许多与汉字有关的早期资料,为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汉字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比如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符号,就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龟甲上的符号。那个符号就像人的眼睛。是汉字的前身吗?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怕了。它有7500年的历史了。过去认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信息早于我们的甲骨文。如果可以这样判断,我们的文字很可能早于古埃及象形文字。但目前难以确认,但确实为汉字起源的讨论提供了线索。

5000多年前,Xi安半坡(公元前5000-3000年)有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彩陶文化。彩陶文化中有许多描绘符号。Xi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文物上有59个不同的符号。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撰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比如郭沫若从仰韶描绘符号来探讨汉字的起源,说汉字至少有五种。

其实除了这些地方,中国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早期的描绘符号,比如浙江良渚镇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公元前3300-2200年)。出土的玉器有图形描绘符号,非常复杂,有人说这也和文字有关。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良渚文化陶器中不同符号的组合大约有十种。不同的符号放在一起很可能是早期文字,但良渚文化是汉字的前身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汉字的起源就提前到5000多年前了。

此外,山东半岛大汶口大汶口文化遗址(公元前3100-2600年)出土的陶器也有组合图形符号,距今约5000年。

事实上,这些早期的符号并不能确定它们与文字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发现最早的与汉字直接相关的是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公元前2600-2000年),在这里发现了天文遗迹,可以观测到太阳的运动和季节变化。在这里发现的陶罐上,出现了“文”字。这个字一定是汉字的前身,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符号。2017年,考古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个遗址中也发现了日月星辰的“陈”字。这是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遗址,所以汉字的历史是4000多年,相当于史书记载的夏朝。只有夏朝才有完整的谱系记载,恐怕不是偶然的。现在实际的文字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也就是说汉字在夏朝就已经形成的推断是完全可能的。

化解第一次危机:突破形式表达思想,走“形声字”之路

从夏朝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甲骨文是一个系统而完善的文字体系。

根据甲骨文,早期的汉字是表意的,客观上是有对象的。描述这个物体创造出一个符号,就是所谓的象形文字。用许慎的话来说,就是“照原样画,顺体而行”,也就是把物体画出来,与物体的形状形成蜿蜒的线条。如果看到动物,就简单的画一个动物,比如“大象”。鼻子这么长的动物,就是大象的“象”(图①)。例如,单词“car”看起来像一辆马车(图2)。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1)

象大象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2)

车车辆

除了象形字,有些不太好表达。比如“上”和“下”就不能用象形字来表示。但古人很聪明,“上”和“下”是对应的概念。画一条横线作为参照,然后在长横线上方画一条短横线为“上”(图3),在长横线下方画一条短横线为“下”(图4),长横线可以写得有点弯曲。这是指法。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3)

上增长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4)

下下面的

“本、莫、诸”也是指称词,“本”是树根。所以在“目”(图5)下面加一条横线,就是“本”的意思。现在,当我们谈论基本的和原始的时候,它意味着从一棵树的根得到的意思。“端”是末端,是树的顶端,是树的上部。在“木头”上画一条横线。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5)

木木材

“朱”是红色的意思,树的心是红色的,所以在“木”的中间画一条横线(图6)。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6)

朱鲜红

有些单词意思复杂,不太好标注。比如涉水过河,如何?用涉水脚,两脚跨一步。我们现在写的“步”(图⑦)是两脚,但是变形了。双脚跨在水上过河。中间有水流,一边一只脚。现在“涉”写成三分水加一个“步”(图⑧)。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7)

步步骤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8)

涉牵涉

真的很奇妙。“见形知意。”很多人说汉字太好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没那么简单。世间万物都要用文字记录,还有很多符号是画不出来的。比如我想展示我的大脑在思考。我应该画什么来表现这种“思考”?我画不出来。我们说话的时候,有很多虚词,比如“哼,哈”等。古人也有“何为正”,这些虚词是画不出来的。完美的文字,要准确的记录语言,才能清晰的记录事物。

这是汉字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很多东西无法表达,也看不到。如果不能创造文字,这个书写体系就不完善。如果你找不到方法,这个符号系统就会灭绝。

面对困难,古人很聪明,想出了两个解决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假借借钱。思想的“思维”无法创造,所以可以用谐音代替;为了表示可能性,甲骨文用“气”来表示“气”不能造,于是借用了谐音的“簸箕”来表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方法,叫做“借”。那么多符号都有自己的用法,都是有其他用途的。如果是借来的,会很迷茫。根据甲骨文的抽样统计,70%的文字是借用的。为什么现在甲骨文很难破译?除了一些我们认不出来的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外来词无法解决。

甲骨文中除了借词外,还有一种造字方法,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单词的意思,再用另一个符号表示单词的读音。意音结合是一种象形方法。比如“风”字(繁体字“风”)是一个象形字,但在甲骨文中却常用作“风”。我该怎么办?变换一下,给凤凰鸟加个“万物”音,就成了凤凰的“凤凰”(图9)。一旦形声字出现,汉字创造新文字就突破了原有的困境。比如“鸡”字(繁体字“鸡”),取一个“鸟”字,加上“Xi”,就成了“鸡”字(图⑩)。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9)

凤凤凰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10)

鸡鸡肉

这种形声字法使用起来很方便,在西周时期慢慢发展起来。据研究,西周时期80%的新造文字是用形声字法创造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文字发展很快。春秋时期新增加的文字96%由形声字构成,战国时期新创造的文字99%由形声字构成。就这样,汉字突破了“看不见,想得到”的困境,走上了便捷造字的康庄大道。任何新的词语都可以用形声字法构成,我们现在还在用这种方法造词。比如今天很多化学元素的单词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化解第二次危机:李扁突破古玺文字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

汉字突破了第一个困境之后,马上就遇到了第二个困境。

早期的人物很生动,是照着形象写的。春秋时期,社会发展很快,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即使是普通的工匠,做出来的物件上也有文字,所以追求简约,改变了汉字的一些早期形态。也就是说,按照传统方式书写汉字进入了危机,即古文字书写效率低下,与当时文字使用快捷方便的要求相矛盾。

如何突破这个矛盾?有人开始草草写,改变了原来的样子。这种现象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了。比如有些武器上的文字,不经过专门考证是无法确认的。这是潦草的。人们用这种方法来突破写作效率低下的困境。这一突破改变了古代汉字的书写体系,带来了整个书写体系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战国时期,秦简牍上有一种早期的书写方式,改变了篆书曲线,变成了直而方。这是早期的隶书。例如,青川木简记载了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颁布的一项关于田地的法律规定,其文字完全是隶书。近几年发现的秦简,基本都是隶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字一致”的书写方针,使用的标准字体是篆书。而日常使用的常用字是隶书,是篆书的简称,把篆书的曲折变成了一个直的正方形,所谓“篆解”。

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汉代。《王堆帛书》是汉初的材料,是隶书,但仍有篆书的味道。直到汉武帝时,隶书才成熟,如北大汉简。到了东汉,像《西平诗经》、《曹全碑》,这些都是东汉的隶书,都很成熟了。

随着隶书的成熟,形成了新的字体,古文字的形体和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汉字的结构从古到今完全不同。篆书,形象性很强,到了隶书阶段,看不出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比如甲骨卜辞中用手托着大象的鼻子是“为”,一个动作,他用手托着大象。金文仍然可以看到外观,但篆书看不清楚了。所以东汉文献学家许慎在解释篆书中的“为”字时,并不知道原意是什么。结果他解释说“魏”是母猴,说猴子喜欢用手抓,不停地动,所以“魏”就是“动”的意思,这是根据篆书的扭曲版本作出的解释。隶书后的“卫”字与大象无关,当然也与猴子无关(图)。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11)

“马”“为”“乘”三个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

因为隶书的变化,古本变成了今本。今书指隶书,古文字指篆书之前的文字。因为当时的人限于文物和资料,只看到大篆和小篆,对甲骨文并不了解。

隶书写得很漂亮,“一波三折,鹤头燕尾,左右背分”。但是,用笔写字很慢,最快的方法是直走。到了东汉时期,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直隶的结果就产生了新隶书。从东汉开始,逐渐变成今天的样子,整个过程是从隶书到楷书。隶书和楷书都是今天的文字,楷书只是隶书的正规化,所以早期的楷书也叫隶书。现在我们把它们分开了,彻底完成了汉字的古今转换。这种转变最终让汉字走出了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变得更快。楷书是汉字的终极发展,最终确立了汉字的笔画体系和方块字形态。

但前人有所创新,觉得隶书速度不够快,于是汉代出现了草书。草书是隶书的草书,可以随意书写,从汉代的曹彰到唐代的曹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又称今草。草书为什么需要草?最早是为了写作方便,但是写大纲太快太方便,很难识别。规律性不强,走得太远了,来不及保留为字体。但发展后发现它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草书最能表现自己的个性,最终成为审美对象。

比草书标准一点,比楷书快一点的中间状态就是行书。所以行书“风流婉约”,写得很漂亮。最好的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和草书也体现了人们对书写方便性的追求,但最终成为一种审美艺术,行书也是一种合适的笔迹。

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30字简介)插图(12)

从古文字到现代汉字,也就是从古文字到隶书再到楷书,完成了一次古今转换。这种转变决定了汉字的基本格局。经过隶书,汉字从曲线变成了点画组合。组合的目的是提高书写效率,是以牺牲汉字的形象为代价的。以后想通过字形找到汉字的意思会更难。因此,在隶书之后,汉字是

化解第三次危机:放弃拼音之路,完成现代转型

到了汉代,儒学被推崇,百家争鸣被废黜。先秦时期的古书都成了经典,经典被刻在石碑上,供人们抄写标准版。印刷术始于唐代,当时书籍是用雕版印刷的,文字非常稳定。尤其是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对汉字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不得不读经来获得名声。在这种背景下,用于写经的汉字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一个相当稳定的体系。

这种现象维持着,好像汉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18世纪,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化进程,实力增强,造出了洋枪。蒸汽机发明后,远洋航行又开始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开始向西方学习。当时的清朝无法高枕无忧,于是晚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危机。随着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亡,封建王朝风雨飘摇。我们做什么呢一些人开始反思,改革,向西方学习。

这时一些自省者反思到文化层面,认为中国落后是因为教育不发达,导致科技没有进步。1902年,吴汝纶访问日本,回来后提出要像日本人一样重视教育,改革语言,统一国语。语言为什么和现代化有关?他们发现欧洲人用的是拼音文字,日本人学的是欧洲,用的是50音节的图形,学拼音文字很快,而汉字太难学了,所以想改革语言文字。

尝试拼音可以追溯到明末的西方传教士。明末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更早使用西方音标拼写汉语。这些东西也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受此启发,中国一些人开始创造新文字,并提出了各种改造汉字的方案,其中最著名的是鲁的《切音新文字》。还有王昭的《普通话共时字母》,用汉字做拼音拼写北京话。

在这个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真正影响了汉字的改革。胡适提出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运动。有人认为应该向西方学习试验拼音文字,认为汉字落后。要改变他们的观念,首先要改变书写体系,把汉字变成拼音文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西方现代化接轨,学习西方技术。在这方面,最著名的是钱,他说汉字“欲弃儒必先弃”,“这种写法不能适用于20世纪新时代”。

当时关于汉字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社会上有一部分精英支持拼音文字,废除汉字。在这方面,蔡元培在当时影响很大。此外,还有胡适、陈独秀、赵元任、黎锦熙、傅斯年、鲁迅等。所有人都支持钱的观点,汉字应该被废除。但陈独秀和胡适也提出,废汉字比较难,因为有问题。中国各地都讲方言。如果用拼音文字,应该由谁拼写?拼的是天津话、北京话、粤语、闽南话还是四川话?所以我们都认为,要做拼音文字,首先要统一语言,强化民族语言。所以胡适提出了文学革命,即学习口语,“文学以国语为先”,其次是“文学国语”,使两者相互影响。当时的学者提出,国家通用语言应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方案,如赵元任的罗马字符拼写方案。

与此同时,瞿秋白、吴、、林和萧三创造了拉丁字母方案,并且还举行了代表大会。这种新方案在1933年左右传到中国,有人支持这种新的拉丁文字,有很多代表签字,包括蔡元培、鲁迅等。共有681名名人签名支持。在解放区和国统区推广新拉丁文字,印刷大量资料和读物,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方案。

可以说,自晚清以来,有识之士就想改变中国,走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各种文字改革方案。在这些方案中,有的是以汉字为基础,有的是以拼音文字的整体学习为基础,同时推进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统一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发展成拼音文字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变成拼音文字,所以就用了一种过渡的方法,就是简化字。因此,民国时期引入了简化字,也是钱提出的。胡适建议,用老百姓的俗字就可以了。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份简化字表,但后来没有实施。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继续推进文字改革。建国初期,成立了以吴、和郭沫若为核心人物的文字改革委员会。1958年,周恩来的CPPCC报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提出了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实施汉语拼音方案。这三项措施基本上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成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1956年,《简化字方案》出台,简化字引入中国大陆。2004年的统计显示,mainland China 95.25%的人可以使用简化字,而繁体字仍然在一些小地区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很快实施,成为联合国对中国地名拼写的规范。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汉字简化的争议。几年前,一些CPPCC委员提议恢复繁体字。有人开玩笑说,恢复他们还不够。有必要把它们修复成甲骨文。有些人认为繁体字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保存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它早已脱离了原始状态。

汉字会在信息时代消亡吗?

最近有人说汉字要简单,越简单越好。还有人说汉字必须是拼音,和西文一致。这个汉字太落后了,太老了,不方便写。我们现在在电脑上打字,大部分都用汉语拼音,省事。

我们如何看待这个论点?如何看待汉字自近代以来所经历的危机?今天的汉字经历过危机吗?

其实汉字是我们自己的文字,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废除汉字。如果汉字被废除,我们就无法走向历史,文明也就中断了。汉字已经融入了中国每个人的生活,融入了我们深层的心理结构。没有汉字,中国人的灵魂就没有容身之地,因为汉字丰富了我们,使我们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那么,我们如何与西方联系呢?其实拼音已经解决了与西方接轨的问题。外国人无法用英语翻译中国的一切,比如只能音译人名,而汉语拼音解决了这个音译问题。如果没有简化字和普通话,我们的教育不会像现在这样普及。现在,高等教育已经普及。这些显著的成就,简而言之就是语言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事实上,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语言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标准化,21世纪将是信息化。所以现在不会说废除汉字,因为废除不了。

回顾3000多年来,汉字经历了三大困境和危机化解,确实了不起。可以说,汉字文明是中华文明智慧的体现,也恰恰体现了一种精神。易经说“易经穷,易经通,通则长”,概括了文字的发展。这个“变”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应用是其基础。配置危机的解决是开发应用,走出写作困境是应用,所以现代化转型也是如此,我想以后也是如此。

有人可能会说,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我们现在不需要写。当我们想要传递信息的时候,只需要对着手机说话,发出声音,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文字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吗?那么,汉字将来会消亡吗?我相信汉字在信息时代会有自己的发展方式,也一定会遵循它的历史轨迹,因为文字是文明,是历史、文化、审美、人的心理结构的综合体。只要中华文明能够不断发展,汉字就会依然存在。任何语言的发展都与其文化的强弱和发展有关。随着国力的提升,我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对汉字的未来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070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