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是什么(2022年脱口秀怎么没了)

[文化分析]作者:夏颖(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随着最近脱口秀综艺的兴起,中国喜剧似乎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在一个碎片化的文化消费时代,时长100分钟的喜剧电影几乎成了

[文化分析]

作者:夏颖(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随着最近脱口秀综艺的兴起,中国喜剧似乎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在一个碎片化的文化消费时代,时长100分钟的喜剧电影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严肃文学,而曾经兴起的相声因为一些程式化的表演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传统戏曲。只有中国的脱口秀似乎来的正是时候。

为什么来自西方的脱口秀节目在今天的中国突然受到关注?原因有很多。首先,逐渐习惯于短视频消费的年轻一代文化受众,正逐渐成为当今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焦点在热搜榜中占据突出位置。而中国式脱口秀在线的运营模式,始终是以十几分钟、一千多字为基础,以笑点的积累为主题。本质上,这只是搞笑短视频的变种,完全符合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其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脱口秀,都可以更快更便捷的触及年轻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突出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笑点,而是触及了当代年轻人生活中许多难以言说的痛点——奋斗的艰辛,没钱的烦恼,情感的不确定等等。这种即时性带来的同理心催生了特定的群体认同,而群体认同的形成又会再次促进这种新喜剧形式的繁荣。

在内心深处,脱口秀的背后是一种“梗”文化在起作用。

“梗”文化是当今中国喜剧的重要元素。网络时代的笑点和传统笑点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让人发笑的方式不是来自内容本身,而是来自于同样的内容被形式化,被多次重复。正如脱口秀的表演技巧中特别强调的回拨(扣题)方式,在内容创作上看似是一种自我再现,却在再现中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在这种包含差异的重复中,对原本略显荒诞、荒诞的场景做出了极致的演绎。

比如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以回调的形式再次提到的综艺《梗》《黄色长裙,蓬松的头发》就属于这一类。这句歌词原本只是陶喆老歌里的一段说唱,后来被《青春有你2》演绎。经过网络上无数版本的翻拍、插画、再创作,成为了一个可以不断回调的“梗”。虽然“梗”构建的笑点需要特定的语境才能理解,但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它却成为观众直接引爆观众的便捷方式,无需铺垫。

于是,如今的综艺节目实质上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梗”运动的有效推手。这种创作不仅意味着直接创作“梗”,还包含了对流行的“梗”文化的再创作。所以呈现出很多网络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内容可以短小空,但固定形式上有差异和重复。这种重复构建了一个特定的人,一个特定的笑话,最终沉淀在一代人的语言习惯中。

在这里,我们一直强调当下脱口秀的中国特色,因为我们很难把《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看成是对西方传统脱口秀的继承。毕竟,这种诞生于英国、伴随着广播兴起的谈话类型,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生长土壤,而且还保留着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的文化胎记:一种源于时事政治的评论和采访,其中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事件的实时关注。换句话说,脱口秀的属性是新闻而不是喜剧;与其说是以完成的稿子为稿子,以积累笑点为己任,不如说是基于生成性的意识形态对抗。

中国式脱口秀从一开始就以综艺的形式被人们所熟知。“以笑为主”的创作手法,实际上消解了脱口秀原有的评论特色。虽然如今脱口秀舞台上的人气演员依然是一群有态度、有立场、有特定价值观的演员,但更多强化的是段子手的性格。他们的创作与其说是围绕一个特定的生活话题的讽刺,不如说是一场不自然的“梗”动。

正是这种“造梗”运动,让中国的脱口秀节目转型为一种新的喜剧形式。然而,这种意外的收获也有一个隐忧:如果脱口秀只是一个“梗”的运动,如何与传统的单口喜剧区分开来,如何避免其单调的形式和雷同的段子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脱口秀的未来,有没有可能引入公众讨论?是强调现在评论的色彩还是继续强调综艺的趋势?其实这些问题应该在脱口秀最受关注的时候讨论。

《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3日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7690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