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怎么看(阴历和阳历怎么分清楚)

如果我想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哪个月?哪一天?我们只需要看看日历或者手机电脑。但是你知道日历是怎么产生的吗?日历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

如果我想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哪个月?哪一天?我们只需要看看日历或者手机电脑。但是你知道日历是怎么产生的吗?
日历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

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象计算时间的方法。

现在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阳历、阴历、公历、农历。

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人根本搞不清楚阳历、阴历、阳历、阴历的关系和区别,以至于简单粗暴地认为阳历=阳历,阴历=阴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制定的历法。

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阴历怎么看(阴历和阳历怎么分清楚)插图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根据他们对尼罗河和天狼星升起的长期观察,制定了一种方便的历法。

那时,人们只计算天数,然而,他们的一天与我们现在对一天的概念不同。他们只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称为“一天”,而忽略了傍晚。
同时,我们的祖先也注意到了月亮的变化:先是满月,然后月亮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完全“消失”。然而,在那之后,月亮渐渐长大,“还原”成了满月。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计时长度,但以此为基础制作日历还是太短了。
很快,人们发现季节之间的安排是有规律的。

早在公元前16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在尼罗河两岸定居,从事农耕。

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他们适时地进行农业生产。

现在是尼罗河的汛期。当河水退入河床,在农田里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时,正是播种和管理农作物生长的季节。终于,收获的季节来了。

因此,古埃及人将这一周期视为“一年”。“年”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

一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洪水季节,播种季节和收获季节。每个季节的长度大约是四个满月周期。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无法协调年、月和日。

由于从一个满月到另一个满月需要29.5天,天数自然无法与月数相匹配。

同时,天空也不能与年份重合,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另外,月份和年份有很多矛盾,因为月亮一年绕地球十二到十三圈,不是整数。
为了解决年、月、日之间的矛盾,聪明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一种历法,叫做阳历。
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有规律地泛滥,于是有人把每次泛滥的时间刻在岸边的岩石上,然后进行对比。他们发现两次洪水相隔约365天。

此外,人们还发现,当尼罗河水在古埃及首都孟菲斯附近上涨时,天空中的天狼星和太阳空会同时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所以,古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三十天。剩下的五天是献给冥界守护者奥西里斯神的年终节日。

一天分为二十四小时,白天十二小时,晚上十二小时。这是著名的古埃及阳历。
由于太阳历每年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少四分之一,所以这种差异一开始并不显著,每四年只有一天的差异。然而,最后,越来越多的错误。到公元前13世纪,已经有4个月的时间差。

古埃及人经过长期观察,最终发现天狼星和太阳在同一天升起,周期为365.257天。

到公元前238年,托勒密(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统治埃及时,颁布圣旨,下令每四年增加一天。但是这一规则没有被埃及人接受,他们仍然使用他们的传统日历。
公元前46年,罗马独裁者朱利叶斯·凯撒决定编纂一部新历法,以取代混乱不堪的旧历法。

这时,他的妻子克娄巴特拉来到罗马,带来了许多埃及科学家和工匠。

凯撒邀请埃及天文学家索西奇尼斯(Sosichines)采纳他的建议,根据埃及阳历制作了一种新历法。
Sosichines提出一年应被视为365.25天,而不是传统的365天。

凯撒根据他的建议,规定新历法要有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闰年一次。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每年“短缺”一个季度的问题。
凯撒的天文学家们经过仔细计算,决定将一年分成长度大致相等的十二个月,五个大卫星31天,七个小卫星30天。

在古罗马,二月是处决犯人的月份,不太吉利。当然,天数越少越好。

于是凯撒下令,把原本是30天的二月的一天去掉,加到另一个小月里。所以一年有六个大月份和六个小月份。
为了纪念这一历法的改变,凯撒将他出生的七月命名为“凯撒月”。

凯撒死后,他的继任者奥古斯都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模仿凯撒,把自己的出生月份从八月改为大月,但需要从其他月份中抽出一天。很自然,他又想到了二月。他从已经“不完整”的二月中抽出一天,增加到八月中旬。

这样一年就有7个31天的大月亮,但是二月除了闰年只有28天。这是罗马帝国的新历法,也被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与埃及阳历相比是一种进步,但与太阳年的时间相比还是有些许误差。

儒略历用了1600年,积累了十天左右的误差。

原因是:一年的长度并不是索斯奇尼斯所说的365.25天。如果人们每四年给二月增加一天,就意味着增加了24小时,但实际上应该只增加了23小时15分4秒!这样每年都会产生11分14秒的误差,看起来不大。然而经过1600年的积累,误差是惊人的。[br/]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采纳了意大利天文学家雷夫斯的建议,宣布了历法的改变。首先,他取消了比太阳年晚十天的历法日期,从原来的历法中减去十天,规定今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同时,设置闰年的方法改为以公元年为准:如果年数能被4和100整除,则这一年不是闰年;但是,年数可以被400整除(闰年)。根据这个规则,2000年是闰年,但2100年和1900年都不是闰年。

这样的规律要3000多年才能比太阳年多算一天。这就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公历,也叫公历。

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四年一闰,百年一闰,四百年一闰,即四百年97闰年。公历平均长度距离回归年只有26秒,距离累计的3300年只有一天。

农历是考虑到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的历法。

农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农历正月,各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历年加年,是一种“农历月、农历年”的历法。

既能使每年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能使每个月的日期与月份相对应。

它的缺点是历年长短相差太大,历法体系复杂,不容易记住。

中国农历是典型的阴历。

阴历和阳历同一天生日大约19年能遇到一次

在几千年的过程中,我们的历法不断改进、丰富、完善,逐渐演变成现在使用的农历。

农历其实就是阴历,以月亮的运动周期为主,同时兼顾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

我们说农历有30天,阴历有29天,一年有12个月,也就是354天。

但是我们的阳历是365天,怎么办?古代有一种解法,就是19年加7个闰月,也就是210天,而原来的19年差了209天,所以我们说阴历和阳历重合。

所以19年是一个周期。至于有些人不一样的那一天,在这里就是210和209不一样的那一天。当然,这里是一般的说法。

农历闰月是为了协调归年和农历新年之间的矛盾。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摸索出了“闰月”的方法,保证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四月至六月为夏,七月至九月为秋,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同时保证农历的开始在冬末春初。

农历的中月是以农历的月长29.5306天为基准,所以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

为了保证每个月的第一天(初一)一定是农历的第一天,月与月的安排不是固定的,需要经过严格的观察和计算来确定。所以农历连续两个月为大月或小月是很常见的,甚至出现过1990年3、4月为小月,连续9、10、11、12个月为大月的罕见特例。

感谢观看,欢迎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7671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