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很忙原文)

“巴甫洛夫很忙……”,这是固执的巴甫洛夫临终前用尽全身力气说出的最后一句话。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伊凡·彼得罗维奇一生固执己见。他在科学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很

“巴甫洛夫很忙……”,这是固执的巴甫洛夫临终前用尽全身力气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伊凡·彼得罗维奇一生固执己见。他在科学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很固执。他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获取政权,不同意“十月革命”,经常以尖锐的言辞批评领导层。他不顾舆论和其他人的批评,每次经过教堂都在“十”字上划十字。过去,他曾把沙皇授予他的勋章不屑一顾。十月革命后,他又把它们翻出来,故意穿在身上,以示对当局的不满。这一切让他成为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有创造力,有独特的难相处的性格。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很忙原文)插图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

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巴甫洛夫居然受到了当局的保护。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十月”革命后,粮食短缺。在食物供应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他的狗从不断食,以至于克雷洛夫院士在街上遇到巴甫洛夫时,开玩笑地要求巴甫洛夫带他回家当狗。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有了许多重大发现。

巴甫洛夫的第一个著名实验叫做假喂食实验,目的是研究消化道的工作。这个实验是这样做的。他给狗做了手术,从它的食道插入两根管子,一根通向食道,另一根通向胃。把狗饿了一天,喂它,把鲜肉放在盆里,狗狼吞虎咽。咽下去后,肉无法进入胃中,而是通过食道上的切口落回盆中。那只狗还在大嚼。四五分钟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量的胃液从通往胃部的管道中流出。胃液不断分泌,是狗脑迷走神经冲动的结果。

巴甫洛夫事先给狗的迷走神经做了手术,留了一根丝线。他一拉丝线,迷走神经和胃的联系就被切断了。现在他拉了丝线,狗虽然还在吃肉,但是胃液的分泌停止了。这个假喂食实验揭示了当狗受到食物刺激时,它们的大脑也受到刺激,大脑神经指挥唾液和胃消化液的分泌,这是一个连续的机制。没有这只狗的实验,人们看不到大脑对消化液的控制。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很忙原文)插图(1)

巴甫洛夫做手术的场景巴甫洛夫的手术场景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巴甫洛夫又有了一个重要发现:其实狗在吃食物之前就已经分泌消化液了。这不是吃食物的感觉造成的,所以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称为“心因性分泌”。这一现象引起了巴甫洛夫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开始研究“条件反射”。

在条件反射的研究中,巴甫洛夫又给狗做了手术。他在狗的下巴下面开了一个小洞,用一根细管把它和它的唾液腺连接起来。狗狗吃东西流口水的时候,会有一些唾液沿着细管流出来。巴甫洛夫发现,只要给狗喂食,它就会分泌唾液:如果食物是湿的,它分泌的唾液就会少一些;当食物干燥时,它会产生更多的唾液。这种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他称之为“无条件反射”。

后来,巴甫洛夫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现象。口腔中除了食物刺激口腔会引起唾液分泌外,其他刺激因素如光和声音也会引起唾液分泌。比如每次喂奶前都要开灯或摇铃,然后再喂奶。次数多了以后,只要你开灯或者按门铃,狗狗就会分泌唾液。他把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称为“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很忙原文)插图(2)

巴甫洛夫的实验狗之一,它的标本被保存在俄罗斯梁赞的巴甫洛夫博物馆中巴甫洛夫的实验犬之一,其标本保存在俄罗斯梁赞的巴甫洛夫博物馆。

1903年4月28日,巴甫洛夫在马德里举行的第14届国际医学大会上宣读了他的实验报告和研究成果。他认为“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生理机制。因为消化机制和“条件反射”的重要发现,巴甫洛夫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该奖的首位获得者。

1888年,巴甫洛夫开始研究狗的消化生理。1901年第一次用外科方法研究狗的消化系统和脑神经的关系,后于1936年去世。在他36年的研究生涯中,他一直在做实验。由于学业上的专注,他忽略了自己的衣食住行。即使在十月革命初期,他也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他从未停止研究。学术贡献包括心脏的神经功能、消化腺的生理机制和各种条件反射的研究;著有《心脏的传出神经》、《主要消化腺功能讲义》、《消化腺的功能》、《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讲义》等专著。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很忙原文)插图(3)

纪念巴甫洛夫的雕塑纪念巴甫洛夫的雕塑

直到七十多岁,固执的巴甫洛夫一直从事研究工作。他每天早起,坐第一班电车去上班,一周工作七天。在他感到精疲力竭、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名研究人员,并决定结束自己的“研究人员”生涯。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停地向身边的助手口述着各种器官正在腐烂、即将死亡的感觉,他想把最后的实验材料从自己手中留给自己一生热爱的科学事业。这时,他最好的朋友来拜访他,但他阻止了他们。他自言自语地说:“巴甫洛夫忙着呢,巴甫洛夫快死了,巴甫洛夫忙着呢……”倔强的巴甫洛夫一生匆匆,87岁去世,始终没有离开他的“科研”生涯。

来源:科学史上的365天,略有删减。

作者:魏吴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6048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