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人能活多久(肺结核一个房间睡会传染吗)

“到了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认为肺结核是一种被征服的疾病,这种病以后肯定只会出现在历史书上。”2007年,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一次肺部健康会议上,一位来自马拉维的健

“到了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认为肺结核是一种被征服的疾病,这种病以后肯定只会出现在历史书上。”2007年,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一次肺部健康会议上,一位来自马拉维的健康专家感叹道,“这是一个多么幼稚的错误。”

结核分枝杆菌(以下简称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它非常古老但仍然强大。时至今日,结核病仍是世界传染病的头号杀手。2018年,全球有1000万人新确诊为结核病,150万人因此丧生。

一位英国专家曾指出,如果不加快结核病的防控,世界可能需要120年才能消灭结核病。加快防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全球合作共治。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所说,没有人能够单独完成这些宏伟目标。

旧肺结核曾经是不治之症。

你体内可能有结核杆菌。

毫不奇怪,世界上70亿人中有四分之一患有结核分枝杆菌,大多数人可以平静地生活。

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秘密潜伏。人体免疫力强的时候,就缩回去;一旦人体免疫力下降,就会伺机而动,迅速繁殖,攻击,在人咳嗽的时候逃离身体,寻找下一个宿主。结核病可以侵犯许多器官,但肺结核感染是最常见的,这就是所谓的结核病。

5%-10%的人会将结核杆菌“活”在体内,在某个时刻成为结核病人。

人类与结核病斗争了几千年。人们在古埃及木乃伊的胸部和中国马王堆出土女尸的肺中发现了结核病感染的痕迹。

很长一段时间,肺结核是无法治愈的。病人面色苍白,消瘦,发热,咳嗽,咯血,逐渐衰弱。

“白色瘟疫”和“十痨九死”才是它真实残酷的面目。在鲁迅笔下,穷人花大钱买蘸了烈士鲜血的馒头来试图治疗消费,这是愚昧和绝望。

患有肺结核的人用身体对抗病菌。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病痛折磨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他们认为这种病是遗传的,或者是由坏气引起的。在19世纪,欧洲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肺结核。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表示,与结核病对人类的危害相比,连鼠疫、霍乱等最可怕的传染病都应该列在下一位。

一百年前,人类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

找到传染病的真正杀手从来都不容易。要剥茧,耐心处理,层层深入。

人类真正见到结核病的罪魁祸首——结核分枝杆菌是在1882年。

一名36岁的工人在医院死亡。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医生解剖了他的身体后,发现他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布满了玉米大小的灰黄色结核病灶。科赫用烧过的小刀提取了一点结核组织,磨碎,用注射器注射到兔子和豚鼠体内。同时,他还带着其他一些组织进行直接研究。

起初,科赫没有看到任何特殊的细菌。也许结核杆菌是透明的?他开始给病变组织染色,尝试了几乎所有可能的颜色。最后,在染有亚甲基蓝的组织中,他看到了——一条弯曲的杆状细带。

结核分枝杆菌,与这位执着的科学家有过直接的接触。

注射了肺结核的兔子和豚鼠也出现了症状,相继病倒。科赫解剖了这些动物,发现它们体内也有肺结核病变。染色后,科赫还看了那些弯曲的细条。

但此时仍不能断定找到了肺结核的真凶。

为了获得更多的样本,科赫跑遍了柏林的医院,收集肺结核受害者的病理标本。白天,他呆在停尸房里;晚上,他泡在实验室里。Koch将更多患者的结核组织注射到更多的实验动物体内。结果是一致的——在这些动物的病灶中,可以看到弯曲的细条,但在健康动物中却看不到。

不够。科赫公司会从动物体内取出结核杆菌,体外培养,然后注射到动物体内,看它是否致病。

都搞定了。科赫还证明了肺结核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他通过风箱把含有结核杆菌的尘雾喷到动物们生活的大箱子里,等着动物们一个个生病……

科赫的研究严谨、系统、完整。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柏林生理学会上报告了他的发现。结束后,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人提出异议。与会者兴奋地评价说,这一发现为研究和控制该疾病的新世纪铺平了道路。

因此,3月24日成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传染病不可掉以轻心。

科学研究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发现结核病60多年后,链霉素诞生了,结核病真正迎来了治愈的曙光。

链霉素之后,拉米夫定、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相继出现。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几乎全世界都乐观地认为彻底消灭结核病指日可待。

以美国为例。从1953年到1984年,美国结核病患者人数以平均每年5.6%的速度下降。于是,美国结核病防控放松,科研机构和经费削减,制药公司也缩减了抗结核药物的生产规模。

但是,不要对传染病掉以轻心。在他们被彻底消灭之前,他们随时都可能反击。

后来,大量移民涌入美国,艾滋病和结核病结成“死亡联盟”,出现了让人更头疼的耐药结核病...结核病卷土重来,变得具有威胁性。

美国的结核病发病率自1984年以来逐年上升,1992年达到高峰。

与此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0年期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量增加了20%。形势急转直下。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进入结核病紧急状态。

人类花了几千年才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几十年才找到药物。我以为已经很清楚了,可是对手亮出了他的犀利爪牙。

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速度。2018年,全球1000万新发结核病病例中,约50万为耐利福平结核病病例(其中78%为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对至少一种常见的结核病药物具有耐药性,而更难治愈的耐多药结核病对几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具有耐药性。在医学领域,耐多药结核病被视为“一种传染性癌症”。

“如果我们不能应对耐多药结核病,这些病菌将取代目前占全球95%的药物敏感结核病细菌,并将把我们带回到没有抗生素的年代。”2009年,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郑重提醒。

世界需要携手抗击结核病。

多年来,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找根除结核病的药物、疫苗和技术手段,但防控进展缓慢。

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环世通指出,这是因为结核病药物研发成本高,缺乏可持续的市场提供利润回报;政府科研经费不足,私人和企业没有动力和能力进入市场。

现在结核病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整体商业环境中,结核病药物的研发很容易被忽视。此前,加拿大遏制结核病组织撰文指出,我们不仅应该听到结核病高负担地区结核病群体的声音,发达国家也应该做出承诺,实现结核病控制的既定目标。

毕竟,结核病是没有国界的。每个人都有危险。

全球共治,联合研究才是正道。目前,非营利组织全球结核病药物研发联盟正在寻找抗结核药物,以确保其所有合作伙伴开发的药物能够被患者负担得起、可获得并普遍采用。

1949年,我国结核病患病率为1750万/10万,结核病死亡率达200万/10万。中国成立后,从预防到治疗,社会各界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结核病防治斗争,建立了“预防、治疗、管理”的结核病防治服务新体系,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核病监测模式。

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2018年报告发病率降至593/10万。去年,八部门联合发布了《结核病控制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了到2022年“将全国结核病发病率降低到55/10万以下,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

以人为本。这是为了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履行遏制结核病的国际承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终结结核病的策略。2030年的目标是比2015年减少90%的结核病死亡人数。然而,目前全世界和大多数地区和国家的进展还不够快。

肺结核也不远了。控制并最终消除结核病是一项有益于全球健康的事业,因此也是全球社会的共同责任。

历史会评判我们,世界会共同努力。(记者张盖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6026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