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是指什么的人(故人指什么动物)

原作者刘新贤小编辑《疗伤》,刘新贤著,版本: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为什么告别仪式极其重要?西方有句谚语:“当你无法用语言表达时,请举行一个仪式。”仪式

原作者刘新贤

小编辑

祭奠故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的哀伤《疗伤》,刘新贤著,版本: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为什么告别仪式极其重要?

西方有句谚语:“当你无法用语言表达时,请举行一个仪式。”

仪式是象征性的活动,帮助我们表达对生活中最重要事件的最深刻的想法和感受。葬礼是一个公共的、传统的、象征性的仪式,通过它我们表达对我们所爱的逝者的思念和哀思。葬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见证逝者的一生。

它是丧亲之痛哀悼的重要组成部分,丧亲者从中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理解、爱和同情,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悲痛旅程中以健康的方式应对丧亲之痛,寻找和建立新的生命意义。

祭奠故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的哀伤电影《魔法师》剧照。

美国悲痛学者和教育家艾伦·D·沃尔费尔特博士认为,一个好的葬礼对失去亲人的人有六个积极的影响:

1.面对死亡的现实。葬礼让我们直面死亡的真相。直面和正视死亡只是悲伤愈合的第一步。

2.发泄你的痛苦。在葬礼上,丧亲者和送别者都会感受到丧亲之痛。葬礼可能是唯一的时间和地点,失去亲人的人可以在公共场合毫无拘束地发泄他们的悲伤情绪,并被社会和他人理解和接受。充分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受,有利于悲伤愈合。

3.记住死者。在悲伤疗愈中,我们必须将与死者的依恋关系从动态的互动关系转移到自己的记忆中。一个好的葬礼有助于我们开始这种转变,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时间和地点来回忆和思考我们与死者共度的时光。在葬礼上,丧亲者还可以从别人那里了解到关于死者的故事,从而丰富自己的记忆。此外,很多从葬礼上分享的美好故事和回忆,都有助于证实我们对逝者价值的肯定,我们感到悲痛和怀念逝者是正常的。而不是过度压抑和掩盖自己的悲痛,更好地在心中重新定位逝者,对以后的悲痛愈合是有帮助的。

4.建立新的自我认同。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每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特定的身份。他不仅是“他”,也是儿子、兄弟、丈夫、父亲或朋友。当亲人去世时,葬礼有助于死者建立新的自我认同。参加葬礼的人实际上是在向死者家属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看到你的身份已经改变,但我们希望你知道我们仍然关心你。”

5.寻找意义。为什么我爱的人都离开了?如果我们想从悲伤中走出来,人们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葬礼强化了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即它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环节,有时也是随机的。同时,葬礼帮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帮助人们找到逝者和我们自己的意义,学会珍惜生命。我们参加的每一场葬礼都是我们生命终结的预演。

6.寻求并提供帮助。葬礼也是一种社会支持活动,它不仅让丧亲者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寻求支持,也是殡葬者对丧亲者表示关心和支持的一种方式。在葬礼上,人们可以自然地表达他们的安慰之情,一个拥抱和一次握手,也许表达了许多语言无法表达的感受和安慰。通过参加葬礼,我们让死者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葬礼让人们对死者表示真正的感谢、道歉或告别。

缺席亲人的葬礼通常会给失去亲人的人留下终生的遗憾。即使是孩子,大人也要征询他们的意见,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葬礼,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

葬礼的结束只是打开了一扇爱死者的“陌生世界”的大门,而悲伤的旅程将在那扇门打开后向远方延伸。请用不同的悼念仪式来缅怀亲人。无论是去墓地扫墓、网上悼念还是其他方式,只要能缓解你的悲痛,都值得采用。

避开伤口有助于治愈悲伤吗?

当丧亲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理痛苦时,有些丧亲者会选择“回避策略”,即尽量不去接触会引起强烈悲伤的事物和场景。有些人收藏已故亲人的照片和遗物,有些人避免听自己喜欢的歌,有些人远离曾经和已故亲人一起去过的地方,有些人甚至和家人分开,去很远的地方工作或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回避策略”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同的方式使用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有一种回避叫“适当回避”。在丧亲初期,往往是一种健康且必要的悲伤应对方式。它可以防止人们过于沉浸在悲痛的重压中,无法为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和健康保障。悲痛会吞噬人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有时长期深陷悲痛的丧亲者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所以,必要的回避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休息和喘息的机会,让紧绷了很久的那根弦有一个放松而不断裂的机会。健康回避还包括做有趣的事情,结识有相同经历的新朋友,旅游,在单位工作,做任何健康的事情,比如体育,公益活动。荷兰著名悲伤学者玛格丽特·施特罗贝博士认为,这种回避有时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还有一种回避,叫做“过度回避”。很长一段时间,丧亲者不敢触碰任何会引起其悲痛的东西,不去长时间体验和体会悲痛,尽量长时间回避对已故亲人的回忆。比如有的人会借酒浇愁。难道不知道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焦虑吗?有些人用不停工作的方式,让自己的注意力完全被工作占据,而不是去面对悲伤,去体验悲伤的痛苦。

要知道,长期回避只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仿佛丧亲之痛从未发生,仿佛这个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仿佛你对那个世界还是可知可控的。众所周知,丧亲是一个不可逆的、真实的、客观的事实。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回避,都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悲伤是一种耐心的情绪,它可以潜伏在你的心里,耐心地等着你有一天不经意间把它发泄出来,它可能会在一瞬间把你击倒,也可能会“耐心地”变成一块石头,越来越默默地压在你的心上,直到你不堪重负。

现代悲伤研究表明,过度回避不利于悲伤的愈合,是导致悲伤障碍时间延长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悲伤干预需要帮助使用“过度回避”策略的丧亲者正视和接受丧亲的现实。

悲伤疗愈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体验悲伤,亲身体验悲伤和痛苦,在痛苦的体验中适应悲伤。有些悲伤可能会伴随一生,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对逝者的爱。但是通过适应丧亲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很痛苦,但是丧亲最终还是能够走下去,一点一点的到一种痛苦但不痛苦的状态,能够带着悲痛平静的生活,从对逝者的回忆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重新燃起对生活和未来的热情和希望。

祭奠故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的哀伤电影《魔法师》剧照。

丧亲后麻木正常吗?

失去亲人后,有的人会痛哭流涕,有的人则近乎麻木。那些表现出麻木的人是不是有病,或者没有真正爱过逝者?失去亲人的人自己和其他人经常被这样的问题弄糊涂。

事实上,很多人在经历远远超出心理/生理承受能力的悲伤和痛苦时,会感到麻木,这是很正常的。麻木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尤其是在丧亲的最初几天或几周。会阻断人的正常思维、情绪反应和泪腺,人会失去正常流泪的功能。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和调节功能。麻木可以一点一点释放无法承受的痛苦,给人时间和准备去逐渐适应痛苦,防止人们因为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而做出不理智的、危险的错误选择。

中世纪有个法国散文家叫蒙田,他在一篇散文《论悲哀》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在国家覆灭后,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被杀,沉默麻木,但看到自己的士兵被杀,却泪流满面。他的仆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孩子遭受的痛苦太沉重了,无法表达。他对自己孩子受苦的表象麻木,正是因为内心深处的痛苦。

为什么会有麻木反应?

1.预期的悲伤。这是因为失去亲人的人已经为失去亲人做好了准备。比如,当他们久病的长辈过世,他们的子女对此有长期的心理和情绪准备。虽然亲人去世的时候还是会有悲伤,但是会相对平静。在外人看来,他们的感情是冰冷麻木的,但实际上,他们在预期悲痛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

2.悲伤来得太突然,太猛烈,太痛苦。人们对突然失去亲人感到措手不及。他们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茫,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他们虽然在理性认知上知道死亡的真相,但潜意识里并不接受。这种打击往往会让人暂时关闭与社会的情感和认知联系。短期内很正常,很安全,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能以可接受的方式缓慢释放疼痛剂量。大多数丧亲者用不了多久就会从“麻木”中自然醒来,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悲痛反应。所以,在丧亲事件刚刚发生时,照顾者不必刻意让丧亲者倒掉苦水,暂时让他们沉浸在“迷雾”中,给他们一点缓冲时间。

如何正确对待悲痛麻木?

1.悲痛反应麻木是正常的。用麻木来应对巨大的痛苦并没有错。悲伤反应是高度个性化的,每个人都有权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悲伤。

2.悲痛反应麻木,不代表不爱已故的亲人。相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爱得太深,才无法表现出丧亲之痛。

3.当悲伤初始阶段出现麻木时,请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来尽快走出麻木,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别人的预期,比如有意识地触发自己强烈的悲伤反应。请相信麻木的反应只是暂时的。悲伤最终会自然爆发,也许是在葬礼的时候,也许是葬礼结束后,回到空的家,或者是看到熟悉的场景和物件,又或者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4.但如果长期处于麻木状态,可能会过度使用回避策略,容易导致延长悲伤障碍。这时候就要考虑寻求悲伤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丧亲方面男女有区别吗?

在失去亲人的打击下,每个人都会承受悲伤和痛苦。但男女的悲伤反应会因性别而异。

199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马丁和K·多卡博士在他们的著作《男人不哭,女儿哭》中提出,悲伤中男女是有差异的。他们把更多表现在女性身上的悲伤反应称为“直觉悲伤”,把更多表现在男性身上的悲伤反应称为“工具性悲伤”,当两种反应结合在一起时,他们称之为“混合型悲伤”。

在“直觉悲伤”中,女性倾向于跟随直接的感觉去感受和表达悲伤;男性的“工具性悲伤”倾向于思考、识别悲伤和做具体相关的事情。女人难过的时候会公开哭,男人会努力克制。女人倾向于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悲伤,而男人倾向于把悲伤藏在心里。女性会向外界求助,不介意被视为弱者,而男性则倾向于回避外界的帮助,不希望被社会视为弱者。女人用大量的话语来缓解悲伤压力,男人用沉默来避免悲伤。女性的悲伤、情绪起伏和冲动更明显。女性悲伤时,往往会出现性冷淡,而男性对性生活仍保持积极的态度,因为男性能从性生活中感受到一些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夫妻间协调的性生活有助于悲伤的愈合。

此外,男女悲伤程度的差异还体现在,女性在失去孩子后通常会承受更深更长的痛苦。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f·勒劳尔博士(Dr. F. Lelaure)和C·安德烈博士(Dr. C.André)认为,男女悲伤反应的差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男女的大脑结构和运行机制不同。其次,社会角色不同。男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坚强。“男人哭了不轻弹”是传统社会对男人的期待,而女人通常被社会认为是弱者,社会对她们的期待没有男人多。于是眼泪渐渐成了女人和孩子的“特权”。

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研究表明,由于男性对自身悲伤情绪的克制和宣泄渠道的缺乏,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致命的生理疾病。

男人也需要释放悲伤。有一个人,丧妻后,从来不在别人和孩子面前流泪。直到有一天,他女儿流着泪问他:“爸爸,妈妈死了你不难过吗?”他把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痛哭起来。父亲说,是女儿帮他释放了悲伤,让他更加珍惜生命来照顾家庭和工作。

对于丧亲者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克制,而是“坚强”,而是勇敢面对和接受过去,珍惜现在,满怀信心迎接未来。这不正是逝者亲人希望看到的吗?

祭奠故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的哀伤电影《魔法师》剧照。

死者遗物如何摆放?

遗物的处理是每个丧亲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如果死者是他的配偶或子女,这项工作往往会更加困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亲人去世后,生者与死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爱而中断,会以“持续连接”的方式持续到生命的尽头。

有时候遗物对很多丧亲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安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见物思人。我们要知道,虽然遗物极其珍贵,但如果丧亲者过于依赖遗物来维持与死者的情感联系,往往会陷入痛苦的往事之中。同样,长期过度回避遗物也是不健康的。

对逝者的健康缅怀需要建立在内心,丧亲者需要从内心感受到逝者留下的积极的东西,比如通过感受逝者的善良,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通过感受逝者对世界的爱,让自己更加热爱这个世界,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尽管遭受苦难,依然能够热爱这个世界。在内心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有助于你在创伤中成长。

一些丧亲者往往希望保留死者所有的财物,但这并不现实。所以在处理遗物的时候,一定要理性选择。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

1.处理遗物最好和亲人商量好方法,时间,保留什么,放弃什么。这些应该通过讨论来决定。不要自作主张,冲动行事。

2.如果处理遗物对你来说是一件又辛苦又痛苦的工作,那你就要做好准备,做好计划。这个时候,亲友的帮助往往更有益。

3.循序渐进,先处理好容易做决定的遗物,把难做决定的遗物暂时打包,等有精力再处理。

4.如果你对别人的建议感到不舒服,你可以不接受。请倾听你的内心,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如何减轻你的悲伤,而不是变得更重。

5.处理遗物没有最后期限。你的感觉会告诉你什么时候最合适。

6.如果东西太多,请保留你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都是逝者人生旅途的重要陪伴,如照片、影像、勋章、证书等。,以及死者生前特别喜欢的东西,比如装饰品,一些衣服,日记,玩具等。

7.如果合适的话,可以把遗物送给亲戚朋友或者自己用。

8.处理遗物会很难过。好像又要说再见了。但是相信自己,这次你终于可以熬过来了。

9.克服负罪感是处理已故亲人的遗物时需要处理的问题。“不能忍受”和内疚有时可能会像一堵无形的墙一样挡住去路。你要觉得只有内心的联系才是最强的联系,也是健康的联系。

以上内容摘自《悲伤疗愈》一书,由原文删节修改而成,已获出版社授权出版。文章中的图片是编辑添加的,不归原书所有。

原作者刘新贤

小编辑

编辑李永波

校对陈宇燕

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65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