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从8月27日起,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第10号台风海神先后影响东北地区。半个月内,三个台风接连“造访”东北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从8月27日起,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第10号台风海神先后影响东北地区。半个月内,三个台风接连“造访”东北,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备受公众关注。

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插图图片: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插图(1)图片:中央气象台

居然东北会有台风天气?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都和笔者一样困惑。

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插图(2)图片: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台风可以北上哪里?

什么样的台风可以北上?

能北上的台风不在少数。

据统计,1949年至2019年,共有40个台风进入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形成的区域)。其中,2014年第21号台风海马、1974年第16号台风丽塔、1972年第3号台风丽塔均北上,到达偏北位置。

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插图(3)台风海马(来源:中央气象台)

我国台风纬度最高的是2014年第21号台风海马,最终到达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北纬49.5度,随后影响俄罗斯。

“海马”是一个近海热带风暴。虽然强度不强,但其中心云团密集,水汽丰富。此外,它的北上过程与冷空气体相结合,导致了中国大范围的强降水。

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插图(4)台风闫飞、灿都、玲玲(来源:中央气象台)

有气象记录以来,北纬超过北纬49.5度的台风有114个。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2018年第21号台风闫飞,北纬62.1度,深入俄境内。排名第二的是2016年第7号台风“灿都”,北纬60.5度。排名第三的是2019年第13号台风玲玲,北纬58.3度。

海马台风路径(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台风)插图(5)在高纬度地区达到前十名的台风

(来源:中央气象台)

北上的台风有哪些独到之处?

今年台风爱东北?与其说今年台风爱东北,不如说台风是在大尺度环流下被迫移动的。

台风的走向会受到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西风脊、台风内力(β效应)、高层系统、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副热带高压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芭薇”和“梅莎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引导北上,给东北带来强风雨天气,“海神”也是如此。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来大致确定主雨带的位置:

春末(5月初至6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在北纬15° ~ 20°左右,雨带往往位于华南。

初夏(6月中旬至7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向西向北延伸至北纬20 ~ 25°,雨带也向北移动至长江中下游至日本以南,形成持续一个月的雨季。

7 ~ 8月,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移至北纬25 ~ 30°,雨带向北推进至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热带高压南退,雨带也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热带高压在台风路径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影响中国的台风大多起源于西北太平洋。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大部分起源于副热带高压的南缘,沿副热带高压外围移动。

台风和副热带高压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当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带状,强度稳定时,其南侧的台风会向西移动,路径稳定。但如果副热带高压强度不强,当台风向西南方向移动时,会导致副热带高压东移,台风也可能向北移动。此外,台风可以打破弱副热带高压,从中间穿过。

当然,影响台风走向的因素非常复杂,副热带高压只是其中之一。要准确判断台风移动路径,需要依靠更新的数值预报和预报员多年积累的经验。

台风到达中国东北大致有三条路径。

首先是在中国东部沿海登陆,从陆地到华北,再到东北。

第二种是从中国东部沿海或者朝鲜半岛向北,再到东北。

第三种是台风已经转向东北进入日本海,但之后又转向西北进入中国东北。

从国内来看,台风能否进入东北,将直接影响其所能到达的最北位置。从1949年到2019年,台风明显偏好华南,而登陆东北的台风屈指可数。

相比华南,东北更容易受到“二手台风”(先登陆陆地,再移入东北)的影响。从历史平均值来看,平均每年有1.2个台风影响东北地区。

今年“芭薇”和“梅莎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引导北上,“海神”也是先沿着类似路径登陆朝鲜半岛,然后带着风雨进入中国东北。三个台风接连影响东北,较常年明显偏多。

台风从北方进入东北和其他内陆地区。

有哪些危害?

东北地区台风少,但影响不小。

需要强调的是,台风到达东北后,危害不减。当台风到达中国东北时,将对农业产生很大影响。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目前东北地区许多秋收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台风“海神”带来的强风雨与“巴威”和“美莎克”影响的地区高度叠加,将进一步加重灾情。

专家指出,虽然9月8日上午“海神”在吉林省境内转为温带气旋,但中央气象台已于8时停止对其编号。但直到9日,风雨影响仍在持续,建议综合考虑灾害影响。

此外,台风天气引发的强降雨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气象报记者王良

顾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东

监制: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530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