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和亩的换算(公顷和亩的换算)

3月25日,在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太回山村的梯田上,邱红宝的150亩油菜已经进入盛花期。再过一个多月,油菜籽就要收割了。然而,越来越多的劳动让收获的喜悦变得有些沉

3月25日,在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太回山村的梯田上,邱红宝的150亩油菜已经进入盛花期。再过一个多月,油菜籽就要收割了。然而,越来越多的劳动让收获的喜悦变得有些沉重。在梯田上,收割机上不去,雇人收割的成本比油菜籽的收入还多。油菜收获后不用说,种水稻也需要巨大的劳动支出。

全国丘陵山区耕地7亿亩,农业设施6000多万亩。这些一般农机难以到达的地方,一直是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的短板和症结。今年3月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文件多次提出,推进适合丘陵和设施园艺的小型机械研发,提升我国南方水稻机械化水平。如何让这些还在使用人力耕作的地方更快进入机械化时代?新京报记者采访多位农民和专家,探讨丘陵山区机械化问题和设施农业的破局之路。

农户渴盼“微农机”全国数亿亩丘陵山地等待机械化3月25日,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泰会村,一片梯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机械化农业在山区很难见到。

三月底,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春耕。在华北、关中、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平原上,无数农业机械在田间忙碌,机械化春耕的场景随处可见。

然而,在平原之外,南部和西北部有许多丘陵地区。邱红宝所在的浙江省,丘陵地区占总面积的70%以上。三年前,邱红宝回到老家,流转土地,一年种两次油菜和水稻。让他没想到的是,离开多年的家乡,他还会再回来。在山上的梯田里,人们仍然在工作,唯一可用的机械是一种手。邱宏宝说。微耕机一年至少可以用两次,一次在种植油菜前,一次在种植水稻前。但其他时候,无论是种植还是收割,都维持着传统的人力耕作。“我现在最想要的是微型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等。适合梯田。”邱宏宝说。

农户渴盼“微农机”全国数亿亩丘陵山地等待机械化这个小小的微耕机给邱红宝的梯田种植带来了不少便利,但还是缺少其他机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战略专家胡志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全国丘陵山区县,耕地总面积4668.6万公顷,约7亿亩,占全国的34.62%,播种面积5673.1万公顷,约8.5亿亩,占全国的34.20%。农业人口29810万人,占全国的52.85%。

在7亿亩丘陵土地上,生产了中国93.39%的茶叶、62.28%的水果、78.58%的马铃薯、62.78%的红薯、57.53%的油菜、39.60%的水稻和37.29%的蔬菜。

然而,在一望无际的丘陵和山坡上,机械取代人力的比例只有一半。据胡志超介绍,丘陵山区是我国粮油、水果、蔬菜、茶叶的重要产区,但到2020年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0.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无机可利用性和无良机的困境."

农户渴盼“微农机”全国数亿亩丘陵山地等待机械化在云南元阳的梯田上,收割下来的水稻依然被人扛在背上扛回家。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农户渴盼“微农机”全国数亿亩丘陵山地等待机械化缺乏机械化的云南元阳,人们还在梯田上辛勤劳作。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600万亩设施农田急需农机。

和丘陵山区一样,保护性农田也是农业机械化的短板。农业农村部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地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陈永生表示,到2021年,我国保护地农田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43%,但种植和收获环节将极其薄弱,仅为10%-20%。

接近4月,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李仙庄镇瓜农贾兴全的120亩瓜棚,到了采摘前的最后阶段,也是用工量最大的时候。他每天要雇佣100多人干活,光人工成本的支出每天就在15000元左右。贾兴全曾算过一笔账,他一年的人工成本在100万元左右。

农户渴盼“微农机”全国数亿亩丘陵山地等待机械化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资源开发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陈永生。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与土地种植相比,温室中的环境更加极端,对工人不友好。在温室里工作的人,冬天会汗如雨下,夏天就更不用说了,就像进了蒸笼一样。

“你见过在1米高的韭菜棚里吃药的场景吗?”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谢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大棚里,人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一手拿着摇杆,一手拿着喷杆,他们身体前倾,双腿弯曲,或蹲或跪,扭动着,艰难地将药液喷到每一棵韭菜上。"这是一项极其艰苦且有损尊严的工作。"谢对说道。

贾兴全的大棚比较高,最低的有2.5米。人可以站着打药,但还是要用最传统的人力喷雾器,无法使用现代机械,更不用说无人机了。

“我最想要的是一台能在大棚里打药的机器,一台能自动覆盖播种的蔬菜播种机。”贾兴全说。

好在贾航权所在的地方从2007年开始,就有了可以在大棚里作业的小型犁耕机,实现了机械化犁耕。有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机器和人,一亩120元。没有这台耕耘机,贾兴全在大棚里的哈密瓜可能就种不出来了。“现在找不到愿意手动犁地的人,我也太累了,不想出钱。”贾兴全说。

“无机可用”和“有机难用”

无论是丘陵还是保护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仍然缺乏合适的小型甚至微型农业机械。农机研发的难点在哪里?

胡志超介绍,丘陵地区机械化水平低的原因很多,包括自然、生产、社会和政策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不适宜的自然条件和复杂落后的基本生产条件。“农机设备无路可走,不能下地。”胡志超说。

“丘陵地区的农田主要分为梯田和坡地,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坡地。在梯田里,主要问题是道路。只要有路可走,一般都能实现机械化作业。在坡地,大于25度的坡度通常被认为不适合机械化生产,”胡志超说。小于25度的斜坡也可以分为几种类型。2度到6度之间的坡耕地约有2亿亩。只要对平川平原原有的机械稍加改造,这部分坡地就能满足要求。6-15度的坡耕地约2亿亩。这部分耕地对农机爬坡越障、刹车转弯等要求较高。约有1.5亿亩15-25度的坡耕地,对农业机械设备爬坡越障、制动转向、动力底盘沿坡面等高线作业的侧向姿态自适应调整等要求很高。这意味着应该自主研发适合这些耕地的农业机械。”

在受保护的农田里,情况更复杂。据陈永生介绍,保护地目前面临着“无机可用”、“无良机用”、“有机难”的局面,未来也难以根本改变。

“比如无机材料都有,蔬菜五花八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也不一样。修枝、打叶、收果都不一样,都得很精准。在国际上,这也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在无机器使用方面,虽然我国蔬菜生产机械R&D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作业质量、效率、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机难度方面,由于设施适当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社会化服务机制完善等问题。,存在机器闲置、无用或难以维护和维修的问题。”

破题之路:多层次推进微型农机发展

山东单县李辛庄镇的贾兴全曾经参观过大型设施农田里的机械,有升降采摘机,有全自动中耕机,但他从来没有买过。“机器用不了,买了也用不了,还得雇人。而且维护起来特别麻烦。”他说。

在浙江,邱宏宝甚至没见过适合梯田的微型插秧机和收割机。

如何解决小微农机的困境?陈永生认为,在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中,不仅需要R&D更多的力量参与,还需要整合思维,在R&D、推广应用上共同努力。

“这项工作已经在进行中,”陈永生说。“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成立了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蔬菜专业组。专家组由10名农业机械研发和蔬菜种植方面的专家组成。年中,专家组通过实地调研、推广、示范、遴选,形成了14个机械化生产模式和适宜蔬菜品种典型案例。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司正式发文,在全国推广。”

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机R&D、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一脉相承。陈永生说,“种类多、环节多、要求高、种植模式多、农艺不规范、适用机具少、购置成本高、条块分割多、难以形成合力,严重制约了蔬菜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要推动农机、农艺、设施、农田、农业经营方式的协同,以点带面,以区域一体化推动。”

在丘陵地区发展微型农机方面,胡志超认为,从长远来看,丘陵地区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还需要很长时间,首要任务是下大力气推进农田机械化改造。“我们必须坚持顺势而为、顺势而为的原则。”胡志超说。

农户渴盼“微农机”全国数亿亩丘陵山地等待机械化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战略顾问胡志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机器对土地的适应性方面,“日本和韩国在促进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他们用了六七十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农田的机械化改造,研制了大量适合他们农田的机器。当然,他们的装备与中国丘陵地区的需求不同,要立足于自主创新,积极探索。”胡志超说。

在机器适用性方面,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设备应做到“小、轻、多功能、适应性强、价格便宜”,即技术先进、价格便宜。这是丘陵地区发展农机装备的最大难点。"胡志超说,"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事求是,着眼于急需,兼顾未来,分层次推进,以产为本,务实为小,发展农民可以推广使用的农业机械。"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唐铮校对刘保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385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