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新经济政策(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首先,协约国挑起了苏俄内战100多年前,俄罗斯十月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

首先,协约国挑起了苏俄内战

100多年前,俄罗斯十月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帝国主义虽然忙于打仗,却照顾着已经退出热战的苏俄。

以英法美日(派兵最多)为首的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据说北洋也派了仪仗队),总兵力七十余万,分别在摩尔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以帮助沙皇表弟、履行协约国同盟的名义,开始武装干涉苏俄内政。

不仅如此,列强还支持苏俄主要在科尔沁和德尼金的白匪(反对派)发动全国范围的叛乱,企图效仿凡尔赛军队抹杀巴黎公社,再次把无产阶级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赫鲁晓夫只会“头脑发热”?当年他的这一决定,直接拯救了苏联

苏俄爆发战争,社会动荡,粮食减产,工厂倒闭,民生下降。失业潮和食物短缺正在涌入…

1920年,苏俄工人总数从1917年的260万人直接下降到122万人,损失过半。工业生产率只有1913年的21.8%,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低85.5%,农业总产值比1913年低21%,只有30%。全俄粮食产量从战前的平均39.81亿帕(俄罗斯重量单位)下降到1920年的27.6亿帕,降幅达30%。

1920年至1921年,苏联再次遭受自然灾害,最终受灾人口超过3000万。其中500万人直接死于饥饿,另外300万人死于斑疹伤寒。此外,还有一百多万人逃离俄罗斯前往欧洲其他国家,其中包括大量社会精英。

1920年,苏俄粮食部长在会上因饥饿晕倒。1921年春,苏联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全国人民不断站出来闹事,高喊“我们要苏联,不要布尔什维克”。就是这一年,苏联当局下定决心实行新的经济政策。

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苏联终于付出了三百多万人伤亡的代价,把帝国主义逐步赶出了苏联。当然也是因为帝国主义一直有自己的鬼,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俄罗斯赢得战争的同时,也把整个国民经济带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场“消耗战”导致苏俄的经济损失高达390亿金卢布(苏联货币),约为战前全国财富的25%,而工业品仅为战前的14%,农产品更不乐观,直接缩水一半。你知道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国。

帝国主义走了,留给俄罗斯一个烂摊子。俄罗斯建立政府时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巩固政权造成的损失。

第二,反思催生了苏联的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短时间内提高国防和经济实力,否则列强将卷土重来。推进这些就是全面实现工业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个轻重缓急。因为经济已经垮了,首先要恢复国民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我们不能让在城市工作的工人挨饿。只有在农业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全面的工业化。

1922年底,苏联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苏联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苏联宣言》和《建立苏联条约》,正式宣布苏联成立。第一批成员国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

后来苏联在中亚重新规划整合了原本属于俄罗斯的领土,最终形成中亚五国,以自治国家的形式加入苏联。随后,这些国家的地位逐渐升级为共和国。苏联的一次骚操作,为日后分家的“财产”纠纷埋下了隐患。这也是普京对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人不满的原因,因为苏联为其他国家的加入而牺牲的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的土地,包括现在正在争夺的乌克兰。

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苏联经济迅速恢复。

与1920年相比,192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67.2%,超过了战前水平,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在此基础上,从1926年开始,斯大林开始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面抗战的那一年,苏联的工业化基本完成,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

然而,苏联的工业化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落后的轻工业和农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但也不是没有努力改变。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1%,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提高了15%。再加上中间二战的洗礼,人民生活贫困,苏联的农产品根本无法满足普通人的生活需求。

就在这时,“玉米符晓”带着他的“玉米政策”来了。

赫鲁晓夫只会“头脑发热”?当年他的这一决定,直接拯救了苏联

三、“玉米符晓”的农业改革

赫鲁晓夫出生在农村,家里很穷。他知道饥饿有多难。赫鲁晓夫夺取最高权力后,计划进行农业改革。

不得不说,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方面有足够的经验。

在冬小麦和春小麦之争中,符晓同志用自己的突出成绩打了斯大林一记耳光,为斯大林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当然,符晓上台后,他推行“去斯大林主义”,并不忘自己的首创精神搞了一场大的“玉米运动”,就像斯大林一样,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在苏联农业改革的一揽子措施中,规模巨大的是“开垦运动”。

赫鲁晓夫决定在西伯利亚、乌拉尔、哈萨克斯坦、北高加索等地大规模开垦荒地。付晓同志认为这里土壤肥沃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但缺点是气候寒冷,多风多尘,降水少。因此,许多人反对符晓同志,但符晓对粮食玉米却情有独钟。

一九五四年,在符晓同志的坚持下,苏联终于通过了这个决议。规定一年内开垦1300万公顷,1955年收获粮食2000万吨。苏联认为这是又一次无产阶级大革命,在国际上,这是改变苏联经济结构的转折点。

目标定了,接下来就是找“垦荒人”了。

赫鲁晓夫认为,如果靠“移民”,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也不可能迅速提高粮食产量。于是符晓同志想到了“动员”,从全国各地抽调人力去拓荒(超强的动员能力是社会主义的“杀手锏”,如果俄国有,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有工人,拖拉机手,专家,工程师,各种各样的工人。符晓的决定得到了苏联人民的热烈响应。毕竟,他可以饱餐一顿。赫鲁晓夫非常强大。除了有时头脑发热,他是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中唯一能看清楚苏联农业改革迫在眉睫的人。

苏联开荒前几年,有一百多万人下乡,其中一半是年轻人。这些人主要来自城市和人口密集的街区。在他们眼里,这是表现爱国的最好方式。当然,除了爱国,赫鲁晓夫还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工资、津贴等补贴,以及优先分配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同时,为了留住这些垦荒工人,他还加紧建设国有农场生活设施。

从1954年到1958年的4年多时间里,苏联投入300多亿卢布进行土地开垦。仅第一年,苏联就投入了20多万台拖拉机,以及数千台收割机、卡车等。

苏联填海造地运动的结果是惊人的。从1954年到1956年,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1960年,苏联开垦了4100多万公顷,约占苏联总耕地的五分之一。而且还成立了1700多个国营农场。

1953年,全苏联粮食总产量为8250万吨。1956年,粮食获得大丰收,产量达到1.25亿吨,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垦区。1958年达到1.347亿吨,增长33%。开垦区成为苏联主要的粮食收购区,政府收购的粮食从1953年的3110万吨增加到1958年的5660万吨。

这场垦荒运动对改变苏联农业生产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

它解决了苏联农业人口不足的问题,缓解了苏联的粮食危机,是苏联人民创造性劳动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苏联取得了全世界人民眼中的伟大成就,引起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效仿。

这包括中国。(让我们继续下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953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