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就上by迷羊(想上就上by迷羊)

8月27日,“相约上海25部经典——2017 ~ 2018青年学生文学经典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作家协会举行。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作家协会中国文学网

青年学子“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让更多人重新阅读经典8月27日,“相约上海25部经典——2017 ~ 2018青年学生文学经典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作家协会举行。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作家协会中国文学网承办,一直举办到第二届。

大赛选读作品大多来自“海洋文学百库”。这本厚达131卷的“文库”,精选了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出现在上海的267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充满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共约6000万字。

青年学生邀请的25部作品并不都是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比如鲁迅的《野草》、《好故事》、郁达夫的《迷羊》、沈从文的《八马》、刘呐鸥的《方程式》等。,从而考验参赛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经过多层次评选,本次大赛共评选出一、二等奖作品25件,特等奖及入围作品200件。

“上海比较重视青年文学的创作,新概念大赛在全国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这也是上海文学创作不断产生新生力量的基础。同时可以看到,上海的文艺理论批评也是很厉害的,有很好的传统。那么如何进一步关心青年文学批评家的成长,上海作协和上海文学基金会可以做得更多。”

上海文学基金会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边说,这次大赛在文学创作上有些仿照“新概念作文大赛”。“我们没有把它命名为‘新概念理论批判大赛’,但它确实是这个意思。希望青年学者能通过这次大赛,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有一个好的起点。”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表示,组织这样的活动,第一个目的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文学殿堂。

青年学子“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让更多人重新阅读经典“当今世界,你是否感觉到阅读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传统阅读却在逐渐衰落?很多人都在用手机阅读,但绝对不能说他们读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还是具有经典意义的文学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发挥经典的力量,让更多人重读。”

本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的叶分享道:“如果我们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阅读文学经典,我们会获得一种更加广阔的审美。所以,你在读文学名著的时候,也可以拥抱历史的视角。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一双历史透视的眼睛。同时,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也要关心当下,关心时代的社会。”

为什么选择阅读上海经典老作家的作品?孙边的回应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更清晰的脉络,在当代文学和现代老作家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希望很多年轻人在阅读当代文学和世界各国文学的同时,关注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

第二个原因来自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本身。巴金先生和王元化先生创建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时,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关心现代文学和老作家。

“第一次举行比赛时,我们有点紧张。这东西现在不流行了。年轻人还想写这个东西吗?结果我们收到了1000多条,很感动。”孙边透露,他们今年收到了1300多篇文章,海外投稿数量大幅增加。

“因为我们是中国文学评论家,没有说参赛者必须在国内学习和写作,所以这次海外投稿明显增多。在最后200名入围者中,有3名来自海外。这项比赛已经是第二次举办了。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海外的年轻中国留学生也开始关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据悉,为鼓励海外中国青年学生的创作,本次文学名著阅读大赛增设了留学生特别奖(税前奖金2000元),并以获得入围奖的海外青年作者的最高分获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768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