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

经出版社授权,以下节选自《考古中国——十五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徐红等。,中信出版集团大方,2022年1月。本文由阿房宫和上林苑考古队队长刘锐撰写。原标题是

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经出版社授权,以下节选自《考古中国——十五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徐红等。,中信出版集团大方,2022年1月。本文由阿房宫和上林苑考古队队长刘锐撰写。原标题是寻找阿房宫。

“六王都完了,四海一家,蜀山正气,阿芳灭了。”

杜牧的《阿房宫赋》让阿房宫家喻户晓,留下的种种谜团也成为人们闲暇时津津乐道的话题:阿房宫建在哪里?项羽真的烧了阿房宫吗?阿房宫的规划是多么宏伟啊……随着不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关于阿房宫的迷雾正逐渐散去,露出了这座宏伟建筑最真实的样子。

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考古中国——十五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阿房宫篇章页。

考古发现阿房宫

1933年春,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在陕西开始考古工作。那一年,它的工作重点是渭河两岸,并进行一次旨在探索周族和早期秦国文化的区域考古调查。许先生和常辉先生负责。10月,许和常辉发表了《陕西古迹调查报告》,其中提到了阿房宫旧址的调查过程。

1949年后,阿房宫遗址的调查和保护工作逐渐展开。1994年,Xi文物局对阿房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勘探调查,这是阿房宫被烧毁废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勘探。这一探索为研究阿房宫的基本布局和规划后代宫殿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物资料。

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阿房宫前殿北墙遗址发掘简报。(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2002年至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Xi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秦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经过全面深入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前殿未发现红烧土2的迹象,但在台基北缘发现了一面宽大的夯土墙。经过一系列综合分析,“基本搞清楚了阿房宫前殿的范围及其附属遗址的分布”,确认“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为秦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判断“阿房宫前殿遗址未被火烧”。同时确认“阿房宫前殿并未最终完工,只是夯土台及其北墙、东墙、西墙(墙顶有建筑物)”。

2004年至2007年,在确定了旧寺遗址遗存的保存和性质后,为了在更大的空空间内进一步寻找和确定阿房宫遗址的范围,阿房宫考古队以旧寺为中心,对西起丰河、北至渭河、东至皂河、南至昆明池的135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存的夯土台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研究。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Xi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阿房宫考古队的基础上组建了阿房宫和上林苑考古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解密阿房宫选址

中国文学中的阿房宫选址与布局

选址和布局是阿房宫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选择在上林苑建造皇宫,“帝王之都,高枫之间”。这里的“高枫之间”并不是指阿房宫要建在枫泾和濠江流域之间,而是指龚超宫要建在咸阳宫和高枫之间。所以在秦始皇看来,渭河北侧的咸阳宫和渭河南侧的丰浩二京之间的上林苑空才是“帝都”。

但文献中并没有记载秦统一朝廷为何建在咸阳宫与丰浩之间的上林苑“阿房”一带。因为阿房宫没有修建,所以《史记》中记载“第一步是做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尺。万人之上可坐,五尺之旗下可建。周池是亭路,从殿下到达南山。南山山顶被认为是一个不足。一般判断秦始皇设计的阿房宫布局为“伏道”,由于阿房宫跨渭水,属咸阳,形似天极,亭路从未达到营室。

考古发现阿房宫建在“水坑”上?

根据近代绘制的等高线图观察,阿房宫是渭河以南视野中最高的建筑,北侧地势低于阿房宫。在更大的尺度上,阿房宫南面有一个宽阔平坦的“广场”,东西宽约2500米,南北长约4000米。再往南到南山,有一条宽约1000米的无障碍视觉走廊。也就是说,从阿房宫往南的视野非常开阔。这种数据让人联想到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南山之巅,以为不足”。因此,考古学家推测,阿房宫的布局可能有一条南轴线。

为了进一步确定阿房宫修建前的地形地貌,解决阿房宫的选址及相关问题,2016年,考古队进行了一次在15-20米处直接穿透阿房宫夯土地基的穿透式深孔勘探。正是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我们之前对阿房宫建在高地上的认识。

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阿房宫深孔钻孔土样。

根据已完成的阿房宫深孔勘探,现代地形走向为北高南低,但阿房宫修建前,西南部分原地形较高,逐渐向东、北倾斜,其下有1-3m厚的淤泥堆积。这说明,在阿房宫修建之前,这一带是一个沿江沿河的潮湿环境。这就给考古学家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阿房宫建在水上,那么在施工前,需要对河道进行改道,然后需要对河道进行疏浚、夯实等基础处理。工程量比一般宫殿大很多。所以阿房宫的选址是一个很强的人为选择。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

《帝国的心脏》

我们重新审视阿房宫为什么建在这里的问题,判断这里的修建可能与阿房宫的轴线有关。从其轴线的南端南山-风峪口,经阿房宫北墙中轴线向北延伸,发现轴线的北端正对着关中平原北缘的最高峰——峭壁山主峰(海拔1422.7米)。据测量,从南北两峰开始,穿过阿房宫北墙中心的轴线长度约为79.3公里。

但仅此而已吗?要解决阿房宫为什么建在“水坑”里,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史记正义》引用《三祖旧事》说:“先帝视河为秦东门,后帝视秦西门。”有东西向的门,说明秦人可能有一个东西向的轴线。

据测量,“南山—阿房宫—崩山”轴线自北向南从“渭河入渭—渭河入黄口”轴线西端到“渭河入黄口”轴线西端约137公里,从渭河东端到黄口约135.6公里,两者几乎相等。也就是说,阿房宫在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方。

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以南山之巅为阙”——秦始皇的咸阳轴线表明,原来的愿景被重新绘制。

同时,这条东西轴线距离阿房宫南北轴线几乎三分!秦人恰好以六为纪。从这些近乎巧合的数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秦始皇统一后,都城咸阳布局设计的宏大理想。

所以,秦始皇之所以选择河流、湿地、湖泊等潮湿的环境。在这里修建皇宫,是因为这里是唯一的“帝王之心”。东西位于关中,南北位于黄金分割。

重读名篇《阿房宫》

杜牧的《阿房宫赋》妇孺皆知,把阿房宫的富丽堂皇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后人相信项羽烧了阿房宫。考古表明,阿房宫并非实际建造,也没有焚烧的痕迹。《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火烧秦宫,三月火不灭”应为秦咸阳宫。那么,杜牧为什么要写《阿房宫赋》,提到项羽火烧阿房宫?

杜牧于公元19年(803年)生于唐德宗镇远。他爷爷杜佑做了我们淮南的使节,然后做了三朝,权力倾斜了一段时间。现在看来,杜牧也算是三代官员了。杜牧的家在唐朝长安城安仁里。它位于朱雀门大街东一街,南北三巷,也就是小雁塔所在的巷子,距离阿房宫12.3公里。他的家庙在盐阜坊,也就是今天太白路和科技路所在的李芳,距离阿房宫10.5公里。另外,阿房宫距离唐代长安城西墙6.9公里。所以,无论从哪里开始计算,杜牧和阿房宫的距离都很近。杜牧《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的描写是否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真实可靠?

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干什么用的)汉唐时期的阿房宫和长安。

其实,杜牧写《阿房宫赋》并非偶然。清四年(824),年仅15岁的即位,拜宗好局,大修宫室,贪图好色。于是,21岁的杜牧写了一首《龚放赋》,借秦之事讽刺宗。至于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他后来在《一个朋友的文章启》一书中明确指出,“鲍莉宫大,声广,自命为‘一个龚放赋’”。所以,杜牧的《阿房宫赋》其实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就是借古讽今,提醒皇帝勤政爱民。至于阿房宫的真实情况,就不是他关心的了。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杜牧笔下的阿房宫会有问题了。

作者|刘睿

摘编|李永波

校对|茜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520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