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各科分数(一本录取分数线2022)

新京报讯(记者冯琦)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八省市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从2018

新京报讯(记者冯琦)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八省市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2017年,上海、浙江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落地。随后,第二批进入改革试点的北京、天津、山东、琼四省也公布了各自的改革方案。今天公布方案的8个省市是第三批改革试点。

选考计入总分,必考物理和历史。

4月23日,河北、湖南、湖北等8省份相继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这批试点将改变过去“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文理/综合理科”的评分方式。不再分文理,而是推出“3+1+2”的新模式。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和考生自选的三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还是750。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使用全国统一试卷,每年六月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进行考试。另外,普通高中生也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资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其中,资格考试覆盖所有科目,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

与之前启动新高考改革的6个省份实行3+3科目组合不同,河北省采用的是3+1+2方案。具体来说,“3”是指高考统一的语言、数字和外语;“1”是指在选考的物理或历史中选1科;“2”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中选择两门。这样一来,选考科目就有了12种组合。

对此,熊丙奇评论说,必须明确的是,3+1+2方案并不优于3+3方案,也不是对之前3+3方案的否定,而是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科目组合。3+1+2也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从文理一选到12选)。但一步到位的“3+3”模式(20种组合)对办高中的要求太高,而3+1+2更现实。

高校录取参考文献综合素质评价

熊丙奇说,除了科目改革,高考改革应该集中在录取制度的改革。要打破基础教育唯分数论,必须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具体来说,要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

在这次八省改革方案中,高校录取方式也有很大变化。根据各省计划,自2021年起,在试点省份招生的高校要设置考试科目要求,按照物理科目和历史科目相结合划分招生计划,分别划线。

同时,考生只有所选科目符合高校相应招生专业(类别)的要求,才能报考该专业(类别);选考科目无招生专业(类别)要求的,考生报考时选考科目不受限制。

同时,方案中提到,高校招生要以6门考试科目成绩为依据,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择优录取。

以河北省为例,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五个方面。根据教育部规定,我们将制定综合素质档案材料使用的具体办法,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模式的转变

很多试点省份都提出要实行分类招生。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应与普通高校招生分开,不得单独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记者了解到,福建、广东自2020年起,高职考试评价方式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等群体。

根据福建省的方案,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与普通高校分类招生相对分离,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高职教育入学考试不再单独组织。

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根据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选拔。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时,要求学生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择优录取。

广东省的改革方案主要安排在春季,不仅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针对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初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将逐步采用中考成绩和高职院校自主测试方式。

按照河北省的计划,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将逐步合并。自2020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将分为本科和高职两个批次。

新京报记者冯启娇茜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499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