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挂是什么意思(茶挂是干嘛用的)

《华光瑞彩:小檗翰墨精华》,石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年。(资料图/图)

茶挂是什么意思(茶挂是干嘛用的)

本人关注日本小檗书法多年,篮中收藏的高僧书法也略显可观。此前唯一能找到的参考书是日本万付山黄白寺编撰的《黄白文化》(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一书。这本书在桌子上用了很多年。日本的印刷设计非常漂亮和耐用,但是许多印版是黑白的。我曾让日本学生代我寻找其他小檗属僧侣的照片,但我没有得到大意。今年偶然在微信圈发现了这张大型专辑《华光瑞彩》,不禁又亮又喜。

黄檗是日本现存的主要佛教宗派之一,也是最晚形成的一个大宗派。明朝末年,福建福清高僧袁茵·祁龙(1592-1673)在福清黄柏山万福寺出家,继承了林济宗衣钵。清兵入关不久,隐元见河山变色。在日本信徒的邀请下,他乘坐郑成功提供的船只,与十几名弟子渡海到日本。当时,他许诺为日本效力三年(1654年)。

隐元在日本受到幕府德川幕府的支持,在京都附近给他提供了一大片土地,创建寺庙。隐元不忘故土,将新建道场万福寺命名为山。在他的主持下,信众与日俱增,以至于水尾天皇也皈依其座,成为当时日本最显赫的僧人。日本宽文三年(1673年)正月,后水威天皇封他为“大光照耀大师”,次日去世,享年82岁。隐元带到日本的弟子,不仅继承了他在万福寺弘扬佛法的衣钵,还创建了许多道场。万福寺多代主持,都是中国僧人。黄柏宗成为日本主要教派之一。黄柏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历代高僧多是优秀的书法家,他们还会绘画,成为黄柏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师祁龙自题的上图。(资料图/图)

早年,袁茵师从明末高僧殷飞·佟荣(1593-1661)。殷飞的书法功底深厚,在袁茵跟随学法期间,书法已经非常可观。另一种影响来自明末福建几位重要的书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张瑞图,这对福建及东南沿海的书法风格很有启发。袁茵去东方的时候,已经是福建地名的和尚了。他带来的那群僧人与唐朝的鉴真僧人相似。除了信佛,他还包括建筑、绘画、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袁茵死后,许多继承他的方丈也是书法家。第二个穆安(1611-1684),也就是费(1616-1671),也被称为“三笔”,可见这三位禅师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

过去,中国书法界很少关注生活在日本的中国僧人群体。随着近年来中日文化和旅游交流的增加,小檗属僧侣逐渐进入日本学术界的视野。近年来,晚明文化再度成为热点,这群带着遗民光环的渡海僧人也吸引了藏家的青睐。令国内收藏家和书法家惊讶的是,相对于国内保存的明末僧人书法数量,同时期的小檗僧人书法也不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袁茵对日本茶道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他以日本流行的挂字画形式书写的条幅,在日本被称为“茶挂”,意为茶室必备的挂物。在日本茶室文化中,挂茶的首选是禅师的书法,因为禅文化中的静与茶道如出一辙。人们认为,每天应该有大量的信徒在黄白山门索要书籍,这在今天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这也成为《华光瑞彩》这本书的由来。

藏元祁龙草书。(资料图/图)

在这本大型画册之前,收藏小檗作品最多的机构当然是位于京都小檗山的万福寺。我曾经去过万福寺设立的地下展厅,陈列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小檗书法。山神庙里的草和树不同于常见的日本寺庙,而类似于中国明末的寺庙。今天看到这本精美的画册,可以和当初看到黄白山门时的赞叹相媲美。本画册收录了黄檗僧的八部法书,分别以殷飞、桐荣开始,独立易变。虽然阵容不如万福寺的齐全,但选书之精美,印刷之庄重,都在日书之上。

书中大部分藏品来自浙江杭州永福寺的藏品。十年来,该寺共收藏黄檗书法300幅,此次入选的190余幅也在其中。开卷的《殷飞法书》有30多部,其数量可能已超过万福寺。殷飞的学习方法是受明末著名僧人密云的启发。他虽然没有去日本旅游,但在日本留下了很多墨迹。曾有日本学者质疑他没有东渡,黄柏理和尚不该带这么多。言下之意,其中可能有很多假货。小寨中还藏有一块殷飞的墨宝,与本书收录的所有墨宝相比,在材质、书法用笔、印章等方面都大同小异。看看书中殷飞的书法和袁茵、穆安等人的作品。也是同一材质,有风格痕迹,不可能被仿制。

看画册中收录的殷飞的书,很多都属于当时日本流行的“一线书”,即形式与中国的对联相似,只是写了一行字,左边有题字,右边有第一个印章。这种形式在中国不适用,但它是典型的日本风格。从碑文看,都是晚年写的。我们可以推断这是袁茵向大师要的。从这些书法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之间的人员、物流甚至资金交流非常频繁。隐元以书法与信众结缘,同时在日本信众的支持下支持师父的道场。这就是书法背后的社会历史人物。

殷飞的书法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晚明董其昌的巧丽风格。他在明末乱兵中右臂受伤,晚年用左手写字,却使他成为一个怪灵。我见过很多隐藏的元文字,偶尔在日本的寺庙和古玩店也能看到。这本书收录的作品真是精致又神秘。早年有赵孟頫的影子,后来越来越流畅,而且酷爱绘画。书中收录的《探幽人野》书名和自题名法图,得心应手,充满了文学精神。晚年的隐元更是老派,书写得一气呵成。那真的是一本书,笔随意一转,篱笆就拆了,让人肃然起敬。

慕安,即两位禅师承传衣钵,各有特色。慕安素有“党外光棍”之称。虽然出家了,但也有明末学士的儒雅。也就是非能量诗,草书的时候,有野狐禅的味道。在小檗早期的僧人中,独易(1596-1672)应该是草书写得最熟练的一位。与小檗僧多为福建人不同,他是浙江仁和人,俗名戴满恭。崇祯年间,以名医闻名。顺治初年,他游历日本,在袁茵门朝拜,并在黄渤山行医20余年。草书,易独立,学怀素,参董其昌及明末家法。又干又暗,闻起来像禅宗的寂静。书中有两本书《和杜诗》和《晨炉续火》,细如宇治抹茶,回味无穷。

画册的设计和装帧值得一写。虽然日本的画册设计的很精致,这张画册是跨页印刷的横幅,但是绣丝的图案还是很对称很紧,很难做到。书法的墨痕、肌理、印泥颜色,对一看就知道忠于原作的藏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更棒的是画册和以前用的书法画册不一样。它只出现在书法本身,但印刷在一起的原始日本安装。日本装裱文化的撞色、编织、刺绣与书法非常契合。书中特别将部分作品悬挂在日式茶室空,衬以竹子和香炉,打破了书法绘本的单调,让读者有更多的洗尘体验。这大概要归功于主编岳震大师的精致审美。

解读书法绘本通常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解读古代书法,多为草书,更是难上加难。平心而论,近十年来的解读水平是上乘的,但仍存在一些误区。第308页,独立的《建夜前的情怀》错读“今宵我穷”,“我幸”错读“我已得”,一首绝句曲解了这两个字。164页非草书谚语解释“冰之南无象,玉龙如龙于天”,南字为壶之误。根据宋代天台佛教高僧冯干对“古镜未磨,何以烛照”问题的回应,老师回答“冰壶无象,猿探水月”,此话真假。“天若”后面的字,本来是写旋转的形状,不是“斯”,而是“水”的象形文字。上述错误不是为了炫耀阅读能力。事实上,我在研究黄白僧人的草书技法时,经常要请老师朋友鉴定,可见黄白僧人学道功力之深厚,诗词知识之奇妙。

(标题由编辑起草,原题为《华光瑞彩》与小檗属僧侣书法》)

梁继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2157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