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代一个山读什么字(一个代一个山念啥)

光明日报记者李哲浩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武帝刘恒的巴陵位置似乎早已在历史上确定。但近千年来被视为中国文帝巴陵的“凤嘴”,并不是这个皇帝真正的归宿。“202

光明日报记者李哲浩

一个代一个山读什么字(一个代一个山念啥)

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武帝刘恒的巴陵位置似乎早已在历史上确定。但近千年来被视为中国文帝巴陵的“凤嘴”,并不是这个皇帝真正的归宿。

“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公布后,陕西Xi安蒋村墓入选。汉献帝陵墓位置的确定,不仅纠正了误传的错误,而且填补了西汉陵墓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

半个世纪的考古接力

早在元代,就有史料记载中国皇帝的陵墓位于“凤嘴”。“凤凰嘴”位于Xi市灞桥区王喜街毛窑院村南的白鹿原畔。是一座凸出的小山,整个山形和陵墓很像。在地形加持和史书记载“因其山,我们不起坟”的多重影响下,凤凰口正面布满石碑,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康熙二十七年的御碑、雍正元年的祭祀碑和嘉庆二十四年的御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元题写的石碑也在此。因此,人们一直认为汉文帝的巴陵位于“凤口”。

“据文献记载,汉文帝决定薄葬,‘巴陵山河不因其故而变’。这个记录可以说是误导了人们很久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奇说,但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蒋村墓是文帝巴陵所在地。

2011年至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焦南风研究员带队对巴陵和南陵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大致摸清了两座墓葬的遗存分布和形制布局。“当时,虽然我们已经查明凤凰口没有陵墓,但仍不足以直接说江村墓就是巴陵。”马永正说,“直到2019年,我们惊喜地发现,窦太后墓和江村墓外围还有更大范围的墓地墙遗存,这说明江村墓和窦太后墓在同一个大墓地。”因为西汉的皇帝和皇后都葬在同一个山洞里,同一个墓地体现了同一个墓,这就成为了确认中国皇帝陵墓的关键证据。

至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接力,确定江村墓是中国皇帝的巴陵的完整证据链已经呈现:第一,江村墓有四座金字塔形的墓葬,规模巨大,是汉代最高级别的墓葬形制,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使用;其次,“凤凰口”考古调查后,未发现墓葬及相关文物,这是确定蒋村墓为中国皇帝巴陵的有力支持。第三,围绕窦太后墓和蒋村墓的外墓园的发现,说明蒋村墓与窦太后墓的关系符合西汉帝陵之后的“同地异分”葬制。第四,在江村墓外的暗坑中发现了“钟司空印”、“北宝司空”等明器官印,说明暗坑象征地下政府机构,大量暗坑环绕江村墓,其墓主人是皇帝。

薄葬的“少礼少制”理念

“巴陵真实位置的确认,使田野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对象,也使人们对汉文帝的薄葬和节俭有了新的认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汉陵考古队副队长曹龙说。

汉高祖刘恒是西汉第三位皇帝,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的陵墓巴陵,因“不治坟,省省不扰民”,至今未封。虽然它的位置在白鹿原,但具体位置在历史演变中已经逐渐模糊。“江村墓的发现,明确了巴陵不再是西汉帝陵中因山而异的特例,需要重新审视其在西汉帝陵形制布局发展演变中的地位。”曹龙说。

江村墓呈“雅”字形,地面无封土。墓侧长约73米,周围有115个暗坑,墓园由“石界”和城门组成。窦太后陵现存一座“叠斗形”圈地,墓呈“亚”字形。陵墓侧面有10多个隐藏的坑,周围有夯土园墙和大门。蒋村墓和窦太后陵外围的夯墙遗址东西长1200多米,南北长860多米,宽约3.5米。这个城墙遗址就是合江村墓和窦皇后陵墓周围的墓地城墙。在大墓地内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的文物,如隐藏的坑、建筑(包括陶器窑)遗址和埋葬的坟墓。

“汉文帝薄葬主要体现在‘减礼不减制’。一是巴陵‘封土不起’,地势略高,利于排水;二是巴陵陵园以石头为界,不建高大的陵园围墙。但是,汉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他虽能‘减礼’,但皇帝的调控要充分体现。”曹龙介绍,虽然很多古籍如《史记》、《汉书》等都有汉文帝薄葬的记载,但巴陵的确认让人们对汉文帝薄葬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弥补了西汉帝陵演变的关键环节

“从学术角度来说,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当时是西汉转型的过渡时期,国家的治理制度和政治思想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在陵墓的制度上。”马永明说,巴陵位置的确定和墓地形制的掌握,填补了西汉陵墓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对西汉陵墓体系的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就西汉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研究而言,象征政府机构的巴陵双墓园、陵中、陵四周的隐坑布局,都最早出现在西汉帝陵中,表明了西汉帝国政治观念的初步确立,皇帝独享中央集权。巴陵的形制和布局继承了长陵和安陵的基本元素,对杨陵和茂陵陵园的规制有所启发。是研究和探讨以西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国家陵墓制度、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反映了西汉帝国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此外,在南陵外的坑中还出土了许多带有动物形象的金银器皿,包括熊、狼和豹。这些金银器皿具有典型的草原文化风格,体现了先秦两汉时期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

《光明日报》(2022年04月26日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1781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