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解体几个国家(奥匈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欢迎关注《全球情报特工》。更多全球人文、地理、历史知识等你去发现。19世纪下半叶,欧洲无疑占据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除了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老牌强国,还有一些新兴国家,

欢迎关注《全球情报特工》。更多全球人文、地理、历史知识等你去发现。

奥匈帝国解体几个国家(奥匈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无疑占据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除了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老牌强国,还有一些新兴国家,它们在工业革命的余晖中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在这份新兴大国名单中,有一个国家“家破人亡”,它就是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曾是与英法等国并列的欧洲五大强国之一。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还是工业产值都名列前茅,国力在19世纪末达到顶峰。

然而出乎世人意料的是,一战后,这个庞然大物一夜之间解体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十个小国。这些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都不如以前了。

为什么其他强国能保存至今的胜利果实,而奥匈帝国却不行?事实上,从国家体制来看,奥匈帝国采取的二元体制从建立之初就埋下了纷争之火。

▲一战前的欧洲,奥匈帝国是中东欧的霸主。

一、奥匈合璧:皇室与贵族的妥协

奥匈帝国的前身是奥地利帝国,统治后者的哈布斯堡王朝可以说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统治范围最广的王室。他们的祖先起源于6世纪的法国阿尔萨斯公爵。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他们的领地已经南移到了奥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曾担任神圣罗马帝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君主,其中以查理五世最为著名。16世纪,他的疆域已经扩张到海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落帝国”。

▲16世纪统治西班牙的查理五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落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如此强大不是靠军事霸权,而是靠婚姻。例如,查理五世从他的祖父(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和父亲(荷兰和比利时的贵族)那里继承了他的大部分全球土地和君主头衔。

中世纪,靠联姻拼凑起来的帝国,在王权和宗教势力的阴影下,可以高枕无忧。但从18世纪开始,这个兴盛了几千年的家族逐渐衰落,问题还是出在婚姻上。哈布斯堡王朝的婚姻不是普通的婚姻,而是近亲之间的婚姻。

▲哈布斯堡王朝的婚姻外交关系比较复杂,大部分是近亲结婚。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无疑会给后代带来灾难。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个直系继承人卡洛斯二世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被他的臣民私下称为“魔法师”。从出生开始,他就慢慢发育,最后长到30岁。他风华正茂,却没有先老,最终早早死在了王位上。

到1740年,哈布斯堡王朝已经在西班牙和奥地利灭亡。这个横跨欧洲的大家庭曾经风光无限,最后却被乱伦和近亲结婚毁掉了。

▲卡洛斯二世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直系君主,后来因遗传病早逝。

哈布斯堡王朝的直接统治结束后,洛林家族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分支接管了奥地利,但此时帝国已经到了黄昏。尤其是拿破仑在法国崛起后,神圣罗马帝国覆灭,大大削弱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祸不单行。这时,德国的普鲁士王国逐渐崛起,奥地利帝国面临另一个敌人。

普鲁士和奥地利曾经是德国两个主要的州,但后者因为哈布斯堡的统治,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大,对德国政治影响很大。当时奥地利极力打造一个包括德国在内的中欧帝国,多次提出“大德国计划”。

但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主张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两国立场存在矛盾,相遇在所难免。19世纪中期,俾斯麦激起德意志民族运动,在普奥战争中公然击败奥地利帝国,将奥地利完全排除在德国之外。

▲普奥战争中,热血宰相俾斯麦以普鲁士的名义统一了德国。

普奥战争的失败不仅降低了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也诱发了国内的动荡。奥地利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中国人口第二的匈牙利民族,贡献了帝国近半的土地。这时候看到国情不对,已经开始准备分开住了。

▲匈牙利是奥匈帝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国土。

为了生存,哈布斯堡王室不得不放下姿态,与匈牙利马扎尔贵族和谈。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底线下,匈牙利人提出与哈布斯堡王室平起平坐,分享权力。1867年,迫于形势,奥地利帝国不得不向国内的匈牙利人妥协,宣布建立二元国家,即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的国旗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奥地利,右边是匈牙利。

二、王朝末路:双元统治埋下分裂祸根

所谓双轨制,就是在保持皇帝直属中央政府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奥匈共治,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议会和总理,于是奥匈出现了“一国三府”的奇妙现象。

在奥地利帝国时期,德裔奥地利人应该是中国唯一的“优越民族”,而匈牙利人则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与其地位严重不符。双帝国的建立提高了空前匈牙利人的地位,民族独立运动暂时被平定。然而,这种政治制度本身就不稳定。

匈牙利贵族利用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困境,以威胁分裂的方式获取权力,使得哈布斯堡基本无力削弱,只能任其发展。奥匈帝国虽然名义上是君主统治的共治联邦,但实权掌握在奥匈地方政府手中。在处理国家事务时,两国政府经常互相否决,导致行政效率降低。

▲曾经的奥匈双重首都,一个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左),一个是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双轨制建立之初,奥地利政府和匈牙利政府每年都要为“各自应向中央缴纳多少税费”的问题而争斗。本来奥地利已经承担了70%的钱,但是随着新帝国的形成,匈牙利地位上升了,但是仍然没有承担符合其地位的义务。因为这个问题,两个地方政府从19世纪一直吵到20世纪,甚至一直吵到奥匈帝国解体。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奥匈帝国的人口由11个不同的民族组成,但德国人和匈牙利人都只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对比德国和俄罗斯会发现,他们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奥匈帝国的统治阶级无法与占优势的人口形成主体民族,给共同语言的推广带来困难,导致民族凝聚力先天不足。

以军队为例。大多数军官主要是德国人。他们平时用德语交谈,一般当兵的少数民族根本听不懂。

▲奥匈帝国的民族分布图,红色显示德国人,绿色显示匈牙利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0%。

奥匈帝国的建立本质上是哈布斯堡王朝与匈牙利贵族相互妥协的结果,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民族矛盾的根本有效作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议会席位只有德国人和匈牙利人,捷克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无权进入,这加剧了他们独立的决心,埋下了民族分裂的种子。

▲由马扎尔贵族控制的匈牙利议会是奥匈帝国的权力中心之一。

三、帝国之殇:战争让纸老虎显形

奥匈帝国在当时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周边都是强国,东边是俄罗斯,南边是奥斯曼帝国,西北是法德。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利益,就需要与其他国家结盟,这在当时的欧洲国家中非常流行。

德国和奥匈帝国在语言上都是德语国家,俾斯麦为了孤立法国,极力促成德奥联盟。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为了在中亚牵制英国,也迫切需要联合德国。同时,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也威胁到了俄罗斯,所以俄罗斯需要第三方来制衡。

▲19世纪下半叶,奥匈帝国基于地缘政治利益与德俄帝国结盟,史称“黄三协定”。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俄罗斯趁机发动战争,以瓜分巴尔干半岛的承诺赢得奥匈帝国的中立。战后奥匈帝国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波黑的代管权,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波黑的居民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历史上被奥斯曼帝国奴役过,所以民族主义者很多。1908年,奥匈帝国撕下“托管”的假面具,直接武力吞并波黑,激起塞尔维亚人的愤慨。

▲巴尔干局势,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红色)导致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愤慨。

盲目的对外扩张最终让奥匈帝国火了。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作为奥匈帝国的王储,携夫人出访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他们最终在途中被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激进分子枪杀,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抵达波黑视察的当天,他随后的遇刺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

不可否认,奥匈帝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仍是欧洲(尤其是中欧)的庞然大物,国土面积6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工业水平在当时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机械和武器制造业。

然而,这只是纸老虎的表象。由于自身的二元君主制和民族矛盾,奥匈帝国的军队一上战场就陷入了语言不通、战术落后的窘境。总的来说,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不如英法等老牌强国。

▲一战中的奥匈帝国军队

一战结束,奥匈帝国内部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凸显。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卡尔一世作为最后一个皇帝,单方面提出与盟国秘密和谈。此事曝光后,皇家中央政府威信扫地。作为统治主体的奥匈帝国分道扬镳,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独立建国,奥匈帝国由此分崩离析。

给哈布斯堡王朝带来繁荣的婚姻没能拯救奥匈帝国,反而成了分裂的力量。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奥匈帝国无疑是失败的,而且这种失败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同时,奥匈帝国的崩溃在历史上也是深刻的。国家分裂后,奥地利和匈牙利在二战中易受纳粹入侵,这为以后很多类似国家处理反分裂问题敲响了警钟。

▲奥匈帝国解体后,被其分割的国家在二战中无力与纳粹德国抗衡。

作者:嘉陵编辑:托马斯(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1513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