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清朝决口泛滥几年(清代黄河决口)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故事中所指的“水”其实就是古代的黄河。历史上的黄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故事中所指的“水”其实就是古代的黄河。历史上的黄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黄河下游(包括中游的金梦下游)频繁决口洪水,也让黄河被称为“中国之忧”。史书记载的黄河决口约1593处,大改道26处,6-7处大改道常被提及。1938年黄河夺淮,造成豫东、皖北、苏北大片土地被淹,受灾人口1250万人,死亡89万人。黄河决堤,受灾的还是老百姓。因此,古代各朝代都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甚至设置河长这样的高官来治理水患。那么,你知道这条被称为中国文化摇篮和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河流的故事吗?历史上她有过多少河流变迁?今天,我将通过梳理国家历史带你去黄河。

黄河在清朝决口泛滥几年(清代黄河决口)

历史上黄河六次改道,影响巨大。清代初学胡玮炜在《龚玉锥指》中提出黄河有“五大迁徙”,其中包括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改道,共“六大迁徙”。根据改道河道的走向,可分为四个时期:先秦至西汉的北流期、东汉至北宋的东流期、南宋以来的南流期和近代的东流期。

第一次大迁徙: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在此期间,黄河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河型,史称“河如此渎”。这一时期有一个特点,就是黄河经历了一个从无堤到有堤,从地下河到地上河,从无堤到频繁漫溢的过程,发生了第一次大的改道,河流开始从最北的方向向南移动。据考证,周定五年(公元前602年)的苏圩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有记载的决口和改道。这一时期,徐水、漳水等水主要在东部汇成一条河,再从天津和南部流入渤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河道走向为:姑苏胥口——濮阳西南——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第二次大迁徙:东汉至唐末。东汉王莽改制,建立新王朝。公元11年,黄河在魏县(今河北省大名东)元城以上决口,饮用水泛滥到鹤庆县以东的几个县。据说王莽主张不堵祖坟是因为河水向东决口,导致洪水持续了近60年。公元69年,王景领导河道治理,在西汉时期定下了一条从长寿津到古河道的河道,从今天的黄河和马家河之间经过,然后入海。经过王景的防洪,黄河相对稳定了六百多年。

第三次大迁徙:从唐末到北宋末。唐朝末年,黄河下游逐渐淤塞,到11世纪初,黄河在今天山东的商河、惠民、滨州市县“高得不能住人”。北宋清八年(1048年),黄河决堤改道,成为第三次大迁徙大分流,形成了北流和东流并存的局面。北流于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的何裕河(今南运河)和何洁河(今海河)已在天津入海。1060年分为两条河,西汉大河古道和土马河(今马家河)。

第四次大迁徙:南宋。南宋建炎二年,为了组织金兵南下,宋朝人为定河,导致黄河“自泗流淮”。从此,黄河离开了传统的北流和东流,进入了南流时期。随后的700年间,黄河在东南流入淮。但此时仍有几个分支。1194年,黄河在舞阳决口,河水流入山东巨野、运城,分为北清河至利津海、南泗水至淮海两个支流。

第五次大迁徙:金元至明朝嘉靖年间。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黄河在武元、吴恙、中牟、演金、开丰、祥符、杞县、陈留、通许、太康、鄢陵、扶沟等15地执行,主要形成三股,其中一股由中牟折出,经尉氏、鄢陵南下。一条小溪在开封向南流,经过通许、太康,从旋涡进入淮河。黄河决堤改道,被称为第五次大迁徙。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后,黄河“开始南流,老河道被堵”。经过潘继勋的治理,河道基本固定,也就是今天地图上的废黄河。

第六次大迁徙:清朝咸丰年间,或者说近代东流时期。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破铜瓦隔,分三支过章丘运河,再经小盐河入大清河,再从利津入海。黄河结束了700多年从淮河入海的历史,开始从渤海湾向东入海,也就是今天的黄河。

需要指出的是,在1948年之前的3000多年里,黄河在各个时期经常是向东、向北、向南流动的。至于黄河改道及其变化,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我们一般可以认为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就不详细分析了。但需要说的是,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是祖国的母亲河,需要大家的保护。

今天的国史到此为止。如有错误,请指正。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和提高。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增长见识。图片来自网络,已删除。

图形编辑:黄文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1116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