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图片)

10月25日,将迎来今年的重阳节。今天,我将和我所有的朋友谈论重阳节的相关习俗。重阳节,又叫重阳节、太阳秋节,又叫菊花节、山茱萸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图片)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合阳,故称重阳,也叫重阳节。有专家考证,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魏晋以来,重阳节的气氛日益浓郁,历代文人都有传唱。从此代代相传。

重阳节的由来

一些专家认为,重阳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

农业生产的一般流程包括:春播、夏种、秋收、冬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我们查字典时,我们可以发现“秋天”这个词的一种解释是:“当庄稼成熟或成熟时。”在古代中国,农业是立国之本。秋天,庄稼和各种水果相继成熟。秋天令人兴奋,令人欣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是丰收的喜悦。因此,一些专家提出,重阳节实际上是农民庆祝丰收的节日。

重阳节民俗活动

旅游赏秋,登高远眺,看菊花,穿山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重阳节类似于三月初三的“春游”。全家出门,所有亲戚都要在重阳节爬山。

高登崇阳

重阳节有爬山的习俗。现在是秋天,冷空气空南下,雨水少,天气晴朗。九月秋,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正好适合旅游。在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消除百病的目的。古人很早就有重阳节爬山的习俗。如唐代王维在《山居假日思山东兄弟》中写道: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到兄弟们的身体登上了高处,也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丝遗憾。南京还有一句话叫“春来牛头,秋来栖霞”,意思是春天去牛首山踏青,秋天去爬栖霞山。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发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五色小彩旗插在蛋糕上,两只羊印在蛋糕上,寓意“重阳”。有的地方在9月9日拂晓的时候把一块蛋糕放在孩子的额头上,嘴里说着什么,祝孩子一切顺利。在其他地方,蛋糕是作为生日礼物送的,这也意味着长寿和步步高升。

女性节日

在一些地方,重阳节也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吃花糕,娘家也会给女儿和孙子送糕点,意味着步步高升。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吃羊肉面。“羊”和“阳”的谐音,应该是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温,补气补虚,秋季食用,还有防寒补虚的功效。

欣赏美丽的菊花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是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因为菊花具有高洁淳朴的品格,所以是东晋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孟浩然也曾写道:“等到山野假日,菊花时节我再来。”

喝菊花酒

在古代,菊花酒是专门为第一年的重阳节酿造的。九月九日,把刚开的菊花和一点绿色的枝叶摘下来,拌入粮中酿造,然后一起用来酿酒,放入下一个九月九日饮用。据说喝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这是一个喜庆的季节,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窗棂下一片片金黄。亲戚朋友除了爬山插山茱萸,还互相邀请喝菊花酒,一起赏菊,真的玩得很开心。尤其是诗人,赏菊饮酒,吟诗作赏,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好句子。菊花含有养生成分。重阳节喝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节必喝的“吉祥酒”,以祈求好运和消灾。

裴山茱萸赞菊花

重阳节崇拜山茱萸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流行。人们以为在重阳节插山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成香囊,把山茱萸放在里面,就叫山茱萸香囊。除了佩戴山茱萸,女性还有在头上佩戴菊花的习俗。唐朝就有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一直流行。古代有重阳节插山茱萸的习俗,所以也叫山茱萸节。山茱萸作为一种药物,可以酿酒强身祛病。吴茱萸和菊花在唐代非常常见。山茱萸香气浓郁,具有驱虫除湿、祛风、消食化积、治疗寒热的作用。因此,人们喜欢在重阳节佩戴山茱萸以辟邪和寻求好运。

娱乐体育活动

在古代,一些游牧民族在重阳节继续狩猎、射箭和赛马。因为秋天多风,所以放风筝也是重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放风筝的意义也是辟邪驱疫。

如今,中国也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建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物介绍

青花寿纹敬康熙

身高77厘米,口径37.5厘米,足径28厘米。

尊的胴体很重。外壁盖青花篆书,字体清晰,名曰“长寿”。让我们数数。真的有一万个“长寿”字吗?

上缘口为两周,每周77字,占144字;嘴外侧缘和圈足外侧缘每周48字,占96字;竖排75行,横排130行,9750字,共10000字,但有重复字。阁下所写的万寿字中,有篆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书法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变化。比如篆书,有大篆、小篆、鸟篆等字体,有的直接用螺旋线表现长寿字。内壁也施白釉,砂底。尊虽然没有钱,但是一直传承的很有序。当时是专门为庆祝康熙生日制作的。

文/非遗杜震

在此,小南祝所有观众重阳节快乐!

健康长寿!长寿!

长乐安康!一家人其乐融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来源:南京博物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0486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