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币是什么东西(q币是什么意思)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q币是什么东西(q币是什么意思)

边肖:记得要集中注意力。

投资区块链,砰:火星金融应用程序下载

文章来源:31QU

作者:墨菲

“这不是q币吗?”脸书的天秤座上线当天,就有网友调侃。

但除了吃瓜群众的嘲讽,几乎没有人会真的把天秤座和q币划等号。毕竟相比中国网民熟悉的q币,天秤在各方面都要高大上很多:“稳定币对抗标准法币”、“极高合作门槛”、“无国界货币”、“普惠金融基础”、“为世界而生”,这似乎和吃瓜的人经常买QQ秀的q币完全不一样。

可被大家遗忘的是,曾几何时,q币也被网民作为结算工具,在虚拟世界中流通,甚至隐约成为虚拟的“通用等价物”。作为q币的发行方,腾讯几乎成了虚拟世界的“中央银行”。

当时q币在国内引起的舆论风波和监管争论,不亚于现在天秤引起的风波。

“太阳底下无新事”,两者都是“虚拟货币”。从诞生,发展到辉煌,再到现在回归原点,这段波澜壮阔的旅程或许能给天秤座改变世界的道路带来一些启示。

时间追溯到2000年4月。这一个月,暴涨近两年的纳斯达克指数突然毫无征兆的暴跌,短短几个月市值蒸发8.3万亿美元。

当时腾讯虽然没有上市,但也包裹在泡沫里。最惨的时候,账本里只剩下一万块钱。幸运的是,腾讯在股市崩盘前从IDG和PCG获得了救命钱,以惊心动魄的方式赢得了喘息时间。

这是互联网创业者最黑暗最冷的时刻,泡沫破灭,哀鸿遍野。幸存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方向和新的盈利方式。

机会留给了幸存者。

“梦网”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生命线。中国移动推出的增值短信服务腾讯凭借“手机QQ”成为最大受益者,不仅首次实现月度盈亏平衡,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净利润过千万。

“网游”是半根救命稻草。之所以当时只是“半根”,是因为互联网上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解决——支付。

比如国内最早的棋牌类网络游戏“联众游戏”,一年多时间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月活用户300万。虽然用户数量突飞猛进,但是却没有适合游戏玩家的付费方式。

据腾讯传,中美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金融信用体系的缺失。”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一直困扰着所有的运营商.”。

网上支付的问题也让腾讯不知所措。因为腾讯对QQ收费的一系列实验都是在大街上:广告、会员、企业服务反响不大;QQ号注册费让腾讯陷入了第一次舆论风暴。

马花藤将这些失败归因于支付方式的缺乏:“那时候,中国几乎没有年轻消费者有信用卡,他们必须去邮局汇款。很少有网友愿意为了每个月10块钱去邮局。

这是腾讯那些年最大的尴尬:手握1亿用户,QQ却像“饿鬼投胎”,融来赚去的钱都花在QQ上,却依然找不到直接盈利的方法。

转机,萌芽在一家叫“九城”的游戏公司。

九城创始人朱军提出了“游戏币”的收费模式。他们和上海电信发行了联名卡,100元的上网卡里有15元的“九城游戏币”。

朱军还发明了“九城积分”,玩家可以用联名卡中的“游戏币”购买“积分”,然后可以玩付费游戏或在其他游戏中下注。

“九城游戏币”和“九城积分”应该是国内最早的公司发行的专属虚拟货币。

凭借专属的虚拟货币和一部分共享的上网费,2001年7月,九城月收入达到200万元,300万注册用户中付费用户多达10万。

“虚拟货币”模式开始在互联网上复制。2002年,腾讯发行了自己的专属虚拟货币“q币”。

其实关于“q币之名”还是有历史的。

据站长之家报道,为了给腾讯自己的支付码起一个“吉利”的名字,当时腾讯员工苦思了几个晚上,在q元、q币、q宝的名字中犹豫不决。

最终决定“q币”,是因为“用户容易理解”。

q币的规则很简单:一元钱可以买一个q币,付费用户通过同等面额卡的卡号和密码“充值”,充值的q币绑定QQ账号。

“有了自己的虚拟货币,也许事情会好起来。”马认为。

设法活下去

有了q币的支持,腾讯的处境真的只是“好一点”而已。

一开始q币是“鸡肋无味”——因为没有好的使用场景。

以腾讯付费实验之一的“QQ会员服务”为例。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付费服务,其实是鸡肋,比如网络收藏夹、好友列表保存、“昵称”等。

结果QQ会员,一个月只有几百个用户愿意加入,月收入只有两三万,半年只有三千会员。而使用q币支付的,也是寥寥无几。

支付场景没有打开,q币也被冷藏。直到一款革命性的充电产品Heng 空的诞生,q币才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魅力。

2003年1月24日,QQ秀上线。现在看来,我们熟悉的虚拟形象将成为未来腾讯帝国的第一块基石。

当时对于QQ秀产品,腾讯也有专门的项目计划——头像。

“头像”其实是sayclub.com社区网站的一个开发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自己的虚拟形象,比如发型、表情、服装、场景等。这些虚拟商品需要付费购买。

按照这个思路,腾讯做了新的支付尝试。为了推广QQ秀,腾讯先给每个QQ会员赠送价值10元的q币,让他们成为QQ秀的种子用户。

结果,QQ秀的火爆出乎意料。QQ秀推出半年后,有500万人购买了这项服务,平均消费5元。2003年,QQ秀产生的收入达到当时短信手机QQ的1/8。

这些5毛钱到1块钱的虚拟商品,让腾讯在移动梦网之外找到了一个新的互联网增值服务,而且是一个完全由腾讯主导,有很大想象空间的业务空。

“互联网也是一个世界,一个我们可以实现现实中不可能的梦想世界”,腾讯的阿凡达项目计划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QQ秀为《梦想世界》提供了可能性,那么q币则链接了腾讯的梦想世界。

继QQ会员、QQ秀之后,腾讯又陆续推出QQ空、QQ游戏、红钻贵族等钻石系统,形成了一个独立、闭环的QQ世界。

q币是世界上唯一的支付方式。

看到这里,让我们比较一下脸书对发射天秤座的设想。透过“为世界而生”、“普惠金融的基础”、“无国界货币”的高大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之处:

q币和天秤,一个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一个在虚拟世界链接现实世界;

双方都是出于金融体系的缺失,前者是为了解决网上支付的可能性,后者是为了解决跨境结算的困难。

但是简单的工具是不够的,没有足够数量用户的工具是不足以生存和发展的。

要想真正落地,需要大众接受的具体使用场景。在这一点上,q币依靠QQ秀取得了突破,那么天秤座的场景在哪里呢?

Libra官方的预期是合作机构会优先考虑自己场景下的应用,最优先的场景是跨境支付。但是,考虑到政治、利益、成本等诸多现实因素。,先在Fackbook内部找到突破场景可能会更快更方便。

那么,如果有一幕,天秤座会是下一步吗?

让我们回到q币之旅,寻找答案——

发展

80后90后应该还有这样的记忆——打电话充值q币,在网吧和报刊亭买q币。

事实上,在上线一系列q币消费场景后,2003年,腾讯就开始搭建完整的q币销售体系。总的来说,线上和线下,三个渠道:

1与电信语音站合作,签订协议代销q币。用户可拨打16885885购买q币,收益将由腾讯和语音站五五分成。这种模式从杭州开始,很快被复制到全国300多家语音站。

与网吧建立了q币销售渠道,腾讯短时间内扩张了一万多家网吧。

3拥有网上支付系统。

“对于腾讯来说,建立自己的机构体系是战略上的成功,这也是中美社区网站在盈利模式上分道扬镳的一个标志性时刻。”腾讯传记这样评论。

有了消费场景和销售渠道,腾讯的财报变得越来越亮眼:

2003年底,红钻上线后,腾讯虚拟道具月收入突破千万。

2004年6月,腾讯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5年,腾讯总收入为14.264亿元,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是q币)占7.867亿元。

到2006年,仅第一季度,腾讯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就达4.365亿元,即时通讯QQ注册人数已达5.315亿。

这份财报发出后,腾讯在媒体上有了“帝国”的称号——虚拟世界中的中央帝国。

如果说腾讯是一个帝国,那么q币就是这个帝国中唯一的货币。随着腾讯业务的拓展,QQ用户的爆炸式增长,q币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

事实上,虚拟货币在当时已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据站长之家报道,网络游戏卡订购、销售渠道、代理运营商发展迅速。“一时间,各种网络游戏预付卡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软件商店、网吧、报刊亭”。

当时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不下10种,q币、泡泡币、u币、百度币、酷币、魔兽币、天堂币、盛大券。

但只有腾讯的“q币”逃出了自己的体系,被网民广泛接受,甚至被质疑为“万能等价物”,被监管部门单挑。

范围

2003-2006年腾讯高速发展期间,q币开始跳出腾讯的生态。

q币首先在网络虚拟世界流通:

中小论坛给版主的工资是q币;

《传奇》游戏玩家用q币买卖道具;

媒体“成都网友王先生”光是卖q币一个月就能收入近4000元。

于是,专业的q币交易场所出现了:

专门的“黄金”工作室、对话平台出现,q币成为各种游戏道具、论坛兑换积分的中介;

京华时报2006年的调查显示,淘宝上卖q币的店铺有8000多家,遍布全中国。2006年超女总决赛,粉丝购买虚拟货币q币投票,淘宝q币交易量一天超过50万。

最后,q币交易蔓延到了线下:

当时已经有网友成功用q币兑换电脑配件,1000Q币?换个硬盘盒子,比比特币换披萨划算多了;

专业打金工作室拿到q币,然后在当地网吧卖给玩家,兑换成人民币。

到2005年,“q币交易”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从人民币到q币再到人民币,q币悄然在地下流通,成为网络虚拟世界的“等价物”。

事实上,q币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交易中介”。它有很多缺陷,但都被网友克服了:

首先,腾讯的QQ币和QQ账号是绑定的,官方不能转账。那么交易双方是如何“转账”的呢?

交易者先在QQ公司的游戏中把q币兑换成“游戏币”,然后把游戏币“输”到另一个账号,再把游戏币兑换成q币。

据京华时报报道,“这是公开的秘密”,q币已经完美转移,第一次转移问题已经解决。

其次,腾讯没有开通双向支付,这意味着在腾讯体系内,q币已经不能兑换人民币。

但腾讯没有,其他中介平台可以——一个特殊的第三方平台出现了,它的主要业务是把q币兑换成人民币。

更有意思的是,网友给腾讯q币定价——官方的太贵了,6分钱左右比较合适。需求高的时候涨价8分钱,多了就降到4分钱。

“其实现在买卖q币的人,大部分都不是为了享受QQ提供的服务。”q币脱离腾讯体系,q币逐渐成为网络的“等价物”。

这一切都是腾讯始料未及的。

其实某种程度上,q币在下面流通,腾讯才是受害者。

因为q币的货源大部分来自“QQ黑客”,他们利用专业工具盗取QQ账号获取q币,然后低价出售。

时任公关部总经理助理的宋云表示,网上出售的q币来源基本都是通过黑客手段获取,腾讯对此行为坚决抵制和打击。

再说q币也不是完美货币,还是有信任问题的。

如果是重要的游戏道具或者大额交易,网友还是会选择同城交易;异地虚拟网上交易还是有风险的。

其实当时已经有“可信担保网站”了,双方把设备和q币交给这个网站,再由代理转发。但这样一来,一是收取一定的费用,二是保证网站本身的可信度。

但是对于一些网络小商品,q币已经能够满足交易双方的需求。

另一个问题是腾讯对“地下交易”的态度。一旦被腾讯发现,将被没收q币或封号。

但这依然挡不住网友们的热情。

“用q币的人很多,腾讯口碑也不错。大家可以放心用q币兑换。”一位q币店主说。

当时的深脑库经济学专家郑雷曾对媒体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q币用户超过2亿。据业内人士估计,当时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15%~20%的速度增长。

经济学家早就指出,只要人们信任虚拟货币的发行者,这种货币就可以和真实货币一样有效,成为“普遍等价物”。

“q币只是一个方便用户使用增值服务的渠道。它是商品,只有在腾讯的特定环境下才能有价值。没有腾讯,就不具备交易所的功能。”

“q币是统计码,不是货币,没有在QQ外流通过。”

腾讯一再强调这些观点。

但经过几年的发展,q币完全跳出了腾讯的体系,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虚拟世界的“一般等价物”,这可能是腾讯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

可见,q币登顶之路,靠的是发行渠道的快速扩张和丰富多彩的使用场景。当量变引起质变时,受众的信用共识就会在很大范围内建立起来。

天秤座的发展也必然是类似的。除了找到合适的场景,还需要场景和渠道快速扩张,触达足够多的普通人,依靠场景锁定客户,带来普遍共识。这是实现天秤座愿景的关键一步。

这一步走得异常艰难,但并不是成功的彼岸。之后,和q币一样,天秤也必须和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角力,那就是监督。

激烈辩论

“如果你想戴上王冠,你必须承受它的重量.”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通用等价物”,自然逃不过监管和舆论的关注,q币也不例外。

2005、2006年的时候,网络上已经有零星星的声音在讨论q币的“泛滥”,但真正揭开舆论风暴的是一篇文章。

2006年《法制与新闻》第7期发表了一篇文章《虚拟社会四大怪兽的法律拷问》。作者是杨涛,时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他在文章中讨论了网络上的四个“怪象”:虚拟财产、虚拟货币、虚拟人和网络婚姻。

q币是本文第二部分“虚拟货币”的重点:

杨涛认为,现在q币已经超出了腾讯提供的服务范围,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易工具。

“在虚拟世界中,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认可某种‘货币’的价值,该货币就可能成为物质交换的替代单位。现在QQ用户有几千万,已经具备了这种认可度的基础。”

“如果虚拟货币充当货币的功能,并且这种虚拟货币是商家随意发行的,而且其总量没有限制,必然会对我国的金融秩序造成冲击。”

“q币将冲击中国金融秩序和人民币体系”,立即引起轩然大波。q币,一个公司的产品,被描述为威胁央行和金融稳定的“危险分子”。

当时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甚至海外媒体都在讨论q币是不是虚拟货币,是否已经具有货币属性。网易也发起了调查投票,最终超过半数的投票网友认为“q币打人民币”。

食用油之际,杨涛发表了第二篇文章,给央行的关于加强q币监管的建议。

在这篇文章中,杨涛坦言,q币目前只是具备了“货币”的一些属性,根本无法与人民币相提并论,要成为所谓的“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缺乏兑换功能是q币具备“货币”功能的一大障碍,但杨涛表示,不能绝对说q币不能形成普遍等价属性,不会具备“货币”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储存手段的功能。

“因为,只要‘货币’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就可以用于交易,不具备兑换功能就可能成为通用等价物。”

杨涛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q币继续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形成‘对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的冲击’。

舆论再次被点燃,著名学者专家围绕“q币算不算钱”的话题展开了一场辩论。

一方面,我支持杨涛的言论,认为q币已经具有货币属性。

互联网评论家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手段五大功能,而q币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四大方面的部分货币功能,其普遍等价属性正在被强化,q币确实已经开始出现新的货币形态的“萌芽”。

另一方面,q币只是商品,对人民币体系的影响纯属危言耸听。

于律师坚持认为q币不是电子货币。“市面上的人民币永远不会因为买q币的人多而多印。网上货币的发行是基于人们的购买,与国家金融体系无关。”。

更现实的观点是,腾讯不可能开放q币与人民币的双向兑换,否则将面临巨大风险:一是自身资金链断裂;第二种是恶性挤兑。”没有一家商业公司会冒这个风险,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家“虚拟央行”. “互联网实验室梁分析说。

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说,q币不是钱;一面在说趋势。“q币”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网友的认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网络世界的唯一货币?

双方争论不休,央行也表态:已经开始关注虚拟货币的话题,正在认真研究;包括虚拟货币在内的电子货币将成为继电子支付之后的又一监管重点。

“说到q币对人民币的影响,我个人判断还没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李超表示,“如果通过虚拟货币渠道实施洗钱犯罪,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和打击的问题。”

在讨论最激烈的时候,甚至有专家呼吁建立中国的“网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将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挂钩,再将人民币与金属货币挂钩,以保证虚拟货币的发行在公司能力的控制范围内,完善虚拟货币回收环节,开通虚拟货币回收的官方渠道。

如果当时走了这一步,q币就成了事实上的“稳定币”了。

漩涡中的腾讯依然坚持一贯的态度:从未想过发行“币”,公司也不认为q币会成为虚拟货币;q币只为腾讯体系服务,体系外一文不值。

但腾讯从未公布发行了多少q币,并表示不反对用户私下兑换q币。

最后,监管在2007年2月到来:中国14个部委和央行联合开展了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专项打击。

通知称,将“加强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规范管理,防止虚拟货币冲击实体经济和金融秩序”;“政府将禁止倒卖虚拟货币,并要求运营企业严格区分电子商务的虚拟交易和实体交易”。

几个月后,在腾讯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提问:“监管政策对q币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没有影响。”腾讯总裁刘炽平回答,“去年底q币是虚拟货币的传言是没有道理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腾讯对q币的设计进行了调整:下调了用户之间的q币转账数量,关闭了游戏积分兑换q币的通道,减少了q币在市场上的流通。

返回

之后,q币的故事可能不会让加密货币信徒满意: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崛起,监管聚焦第三方支付;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中国已经进入无现金社会。

线上购买和消费不再是问题,q币也不再需要。

q币正在慢慢回归原形,只存在于腾讯的生态中。

q币再次回到监管口,是在2013年,作为与比特币并列的互联网虚拟货币。

在2013年第七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发表了《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主题演讲,其中有一段话意味深长:

央行应该严格监管银行,因为它可以创造货币。现在互联网上有互联网货币,比如q币,现在的比特币,互联网也在创造货币。

凡是能创造货币的,如果能对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监管部门就应该对其进行监管。

世界已经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世界主要依靠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进行交易。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能对钱视而不见。只是虚拟网络上交易的钱数有限,到目前为止监管部门还没有直接监管,但这个问题迟早会提上日程。

时光飞逝。在数字货币的追随者看来,q币已经“从所有人身上消失了”,用q币支付项目尾款的笑话已经被当成了笑话。

但谁能想到,这个笑话曾经那么真实,甚至几乎成了你的日常生活。

现在我们来看看马对天秤座的评价。“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就看监管允许不允许了”,这已经是另一番风味了。

“只是当时没有区块链的技术。”一些区块链从业者向31QU表达了他们的感受。

将来的

天秤和q币相比,眼界、实力、技术都要大很多。相应的,困难也会成倍增加。

无论是实际的落地场景,还是快速扩张的可能性,这些都已经是数字货币急需解决的难点。

与q币崛起时电子支付领域几乎空白热化不同,天秤座现在面临的是法币电子支付领域成熟产品构筑的壁垒。

虽然天秤座的策略是为弱小国家替代主权货币,但第三世界国家薄弱的电子支付基础设施也会成为天秤座的问题。

更何况,这一切解决之后,天秤座还会面临监督的压力。“货币无国界”,但“无国界货币”的组织和成员都可以有国籍。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场由数字货币引领的变革正在到来。在G20峰会上,关注“数字货币,加密资产”成为热门话题。

从“铱星计划”到马斯克的“全球星联”,从q币到天秤座,技术一直在变,但人类的梦想从未改变。

马云在评论QQ和q币的时候,曾经说过“QQ真的有点吓人,他的攻击总是悄无声息的。”

悄悄的,数字货币的变化已经开始了。

一些参考资料:

1《腾讯传》作者吴晓波

2虚拟社会四大怪现象的法律拷问

3.关于加强q币监管的建议等。

4 Q币引发大讨论。央行计划明年监管虚拟货币。

5网友地下买卖q币引起央行关注。

6 Q币被盗,物理监督却变成空白。

7关于q币民间交易的三方辩论

腾讯q币真的会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吗?

9刘炽平:q币的炒作对腾讯没有影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表示,比特币应该受到监管。

声明:本文为驻火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链接。

提示:加密资产为高风险投资标的,请谨慎选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028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