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车牌号开头(无锡车牌办理条件)

在江苏省内,南京和苏州无论是历史口碑还是经济水平都是最强的。江苏省的名称也来源于江宁(古代南京称江宁府)和苏州。如今,南京的车牌号以“阿苏”开头。紧随其后的“苏

无锡车牌号开头(无锡车牌办理条件)

在江苏省内,南京和苏州无论是历史口碑还是经济水平都是最强的。

江苏省的名称也来源于江宁(古代南京称江宁府)和苏州。

如今,南京的车牌号以“阿苏”开头。紧随其后的“苏B”与其他沿海省份不同(比如浙江B是宁波,山东B是青岛,深圳B是广东B)。“苏B”牌照没有给全省经济实力最强的苏州,而是给了无锡。

▲江苏城市车牌

这很令人费解。相比六朝古都南京和历史名城、曾经是江苏省会之一的苏州,无锡就显得很初级了。

在古代,近两千年来,无锡的行政级别只是一个县,长期是苏州、常州的下属行政单位。

▲1820年江苏省地图,无锡属常州府。

清末,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许多城市借助通商口岸崛起,如上海、汉口(武汉)、青岛、天津等。

无锡也与通商口岸没有联系。

但无锡却是从清末开始,短短几十年内逆势崛起,抗战前直接归江苏省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无锡由一个县升格为江苏省第一个省辖市(不包括当时的南京)。比苏州常州的最终建立早了好几年。

▲繁华的无锡市区

1980年,无锡GDP位居江苏省第二,为其赢得“苏B”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纵观中国古代近代史,那些古代很久不为人知的地方在近代强势崛起,大多是开埠后依靠外国势力吸引外资。如上海、天津、青岛。无锡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条件。

那么,两千年来一直是小县城的无锡是如何在没有通商口岸的帮助下崛起的呢?

▲苏锡常是苏南经济最强的三兄弟。

一、夹缝生存

无锡可以说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公元前11世纪吴国在无锡梅里建都以来,无锡先后属于吴国(公元前473年)、越国(公元前334年)和楚国。

秦朝时,无锡属于新建立的会稽郡。

▲秦统一中国,无锡归会稽郡管辖。

西汉初年,苏南属会稽郡、丹阳郡,常州(当时名为毗陵)、无锡属会稽郡,郡址在苏州。

2002年,无锡建县。280年,西晋改丹阳郡为毗陵郡,郡治常州(毗陵),无锡郡改为毗陵郡。

▲西晋建立无锡时,属毗陵县(黄)管辖

常州和苏州开始作为行政中心存在,无锡只是它们的一个下属单位。

隋末废除“郡”制,在全国设立“道”为一级行政区。

唐朝在苏南设置“江南东路”,统治苏州,管辖常州、无锡。

▲江南东道之所苏州

宋代改“道”为“道”,在苏南设置“两浙西道”,管辖常州、无锡。

▲梁哲西路

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由“省-道-州”组成,无锡县隶属“浙江省-常州道”。1295年,无锡由县升为州。

元代的“道”在明代被定为“府”。明代苏南分为苏州府和常州府,苏州府7县1州,常州府5县。

1368年无锡归县,属常州府管辖。

无锡的行政级别始终低于苏州和常州,地理位置正好夹在两者之间。

纵观古代历史,无锡在清末之前的1200多年里都是常州的一个县。两者的语言和习俗非常接近,许多人通婚或迁移。

▲1761年,江南省分裂前的地图。

二。危机和机遇

鸦片战争后,上海等城市相继成为通商口岸,消费和转运了大量外国工业品和中国农产品,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从海外传入中国。

按说这事应该和巫溪县关系不大。因为无锡距离上海、南京等通商口岸100多公里。

无论是租界内的外资,还是国内的本土资本,都很难辐射到无锡这个内地县。

▲外国人其实只占租界人口的极小一部分。

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南京、苏州相继成为战场,损失极其惨重,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昔日的繁荣。相反,巫溪县由于行政级别低,被交战各方忽视,很少有战争影响,各方面的活力都保存得很好。

▲太平天国的版图

随后,清朝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上海、汉口(武汉)、天津等通商口岸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掀起了现代化的浪潮。

上海在纺织技术、机器制造和造船领域尤为突出,占全国产值的40-50%。

▲无锡等周边地区的人涌入上海打工。

这些通商口岸的存在,既能吸引西方资本,也能吸引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国本土资本。因为它拥有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是商人和冒险家的天堂,比其他城市更具发展优势,所以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崛起的城市,其辉煌一直延续至今。

上海开埠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从1843年开埠时的20万人发展到1890年的70多万人,租界人口20多万。新增人口中有大量无锡人,从事各种行业。

▲洋务运动催生了江南制造总局和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20世纪初,仅在上海的各种外国和国内造船厂,无锡的工人就多达15000人。在上海谋生的无锡人,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拓宽了眼界和渠道。

第三,异军突起

这些闯荡上海滩的无锡人回到家乡投资实业,而从太平天国战争中保存下来的无锡民间资本也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启动资金,使近代工商业在无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无锡的实业家中,最著名的是荣氏家族,他们以经营棉纺厂起家,将当地的棉花加工成棉纱。当它兴盛起来的时候,它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

此后,他经营了一家面粉厂,曾占据中国面粉加工业29%的份额。荣氏家族在上海有“棉纱大王”、“面粉大王”之称,一时名声大噪。

▲上海纺织厂,荣氏家族经营的第一家纺织厂。

同时,苏州、常州的工商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已经被无锡甩在后面。

受无锡辐射的影响,常州近代工业发展不算晚,也有一定实力。而苏州则几乎没有现代工业,支柱产业是服务业和农业,从而成为消费型城市。

但与工商业的兴起相比,巫溪县的行政级别仍然较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政府”,设立“道”。苏南,治苏州,下辖12县。巫溪县还是其中之一。

▲北洋政府建立的苏长道只维持了15年。

经过晚清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无锡已形成了容、周等六大资本集团,经营棉纱、丝织、织布、印染、面粉、机器制造、银行等,拥有工厂315家,产业工人6.3万人,居全国第三位。

▲北洋政府时期的江苏省

当时中国有六个工业城市,包括上海、天津、无锡、武汉、广州和青岛。

除无锡外,都是通商口岸,要么是(特别市)直辖市,如上海、天津、武汉、青岛,要么是省会城市(广州)。只有无锡还是一个县。

▲荣氏家族的面粉加工业曾经占据全国29%的份额。

从上海带回的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无锡雄厚的、开拓性的民间资本,加上无锡人的文化底蕴和勤劳,终于迎来了近代的大发展时期,无锡一度被称为“小上海”。

第四,统一管理苏南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成为特别市(直辖市),江苏省会改为镇江。

废除苏昌道,江苏所有县,包括无锡县,都归省直管。

▲1927年,无锡全国第六,江苏第一。

同时,行政区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比较富裕的县会分出“市”,原来的县还是会保留下来。比如“苏州市”是从吴县分离出来的,“常州市”是从武进县分离出来的等等。,吴县、武进县建制保留。

不过,这次行政区划变动不包括巫溪县。“市”的管辖面积很小,等于县。然而,苏州和常州的这些“市”很快就被改回了县。

▲民国开始建立现代行政区划,建市历经多次。

由于县的数量太多,江苏省管不过来,1933年成立了多个“行政监察区委员会”,代表省里管理“市县”。

年底,三所辖地更名为“无锡区”,辖无锡县,辖吴县(苏州)、武进(常州)等八县。这种模式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无锡在历史上一直是属于常州或苏州的郡,现在却是苏州和常州轮流管辖,这是近两千年来第一次“翻身”。

这除了得益于无锡强大的现代工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时局的需要。

▲无锡纺织厂对国计民生意义重大。

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国内局势动荡,战乱未平息。更为严重的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剧。

无锡有比较发达的完全掌握在民间资本手里的现代工业,与上海、天津的外资工业比较不同。无锡可以为国民政府生产面粉、纺织、机械,对民生和军需有重大意义。

▲无锡工业为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粮和军服。

所以把无锡定为民政厅,体现了江苏省乃至国民政府对它的重视。而苏州和常州的工业水平远不如无锡,所以没有入选行政公署。

1949年4月23日,南京和无锡几乎同时解放。因为在江苏省,苏北和苏南的解放时间差别很大。江苏省分为苏北行政区、苏南行政区和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无锡一解放就成立了,成为江苏省第二个省辖市。

江苏省除南京外,只设置了唯一的省辖市——无锡,作为苏南行政公署。

无锡市与无锡县分离,但无锡县仍保留,两地行政公署均在原无锡县。

1953年,苏北、苏南两个行政区与南京直辖市合并,恢复江苏省实际建制。苏州、常州、徐州同时升格为省辖市,比无锡晚了好几年。

▲无锡繁华到可以成为行政公署。

随着江苏省的合并,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江苏在省与市/县之间设置了“特区”。江苏有“苏州特区”和“常州特区”,与明清时期的“政府”关系密切。特区管辖周边县,管理相应省辖市。

无锡市直属于江苏省,没有“无锡特区”,无锡市和“特区”在一个级别上。

由于实行“专区管县”的体制,无锡市管不了县,所以无锡县划入苏州专区。

这样江苏省共有省会南京、无锡和八个特区(苏州、常州/镇江、徐州、淮阴、盐城、扬州、南通、松江)。

▲1953年,无锡还没有县管辖,面积只有100平方公里左右。

所以无锡作为唯一的事实上的省辖市,在行政排名上仅次于南京,比苏州、常州这两个号称省辖市,实际上由特区管理的城市更重要。

1970年,“特区”更名为“区域”,管辖范围基本不变。巫溪县隶属“苏州专区”。

第五,回归新常态

1983年,江苏省将“区”与“市”合并,从而创建了“地级市”,确立了“市管县”的体制。苏州与苏州合并为“地级市苏州”,常州/部分镇江地区与常州合并为“地级市常州”。

但是对于无锡来说,问题来了。既然原来没有“无锡地区”,无锡市管辖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也没有下辖的县,那么如何形成一个新的“地级市无锡”?

江苏省决定将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江阴两县,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入新设立的“无锡”。

▲1983年,市管县体制建立,无锡面积超过常州。

由此,无锡这个新的地级市管辖面积增至4787平方公里,下辖3个县。苏州有6个县,面积8657平方公里,常州有3个县,面积4385平方公里。

相对于明清时期的苏州府、常州府,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苏锡常三足鼎立的格局。

▲江苏省地图

在地级市设立之前,无锡是江苏省除省会南京之外唯一的省级城市,对这种地位反应最明显的就是车牌号。

上世纪80年代初,无锡在编排行政区划代码时,拿到的是02号,车牌号也相应地以“苏B”开头。

▲无锡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

无锡不仅行政地位较高,经济水平也很强。在良好的现代工业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无锡重点发展机械、化工等工业。

1980年,无锡GDP为17.2亿元,比苏州、常州、徐州(均不含所辖县)高出约11亿元,仅次于南京(33.98亿元)。

90年代初,无锡的经济地位达到顶峰,位列中国(大陆)第八,超过南京、武汉等省会城市。

▲1995年,无锡GDP全国(大陆)第八。

直到2014年,南京的GDP(8820亿元)才再次超过无锡(8200多亿元)。

虽然改革开放后的无锡发展速度不慢,在工业、商业、旅游等方面也有不少漂亮点,但已经逐渐被苏州拉开了距离。

相比苏州抓住了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崛起的机遇,无锡工业体系中化工机械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更多。

2007年太湖流域发生蓝藻污染,严重影响了无锡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引起了国家和江苏省的高度重视。由于污染治理,无锡的工业发展暂时停滞。

▲太湖蓝藻事件一度轰动全国,无锡一度饮用水匮乏。

2021年,苏州GDP排名第六,南京第十,无锡第十四。

▲2021年江苏省各市GDP排名

当然,这种“落后”只是相对的,无锡的经济实力还是高于大部分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2021年,无锡人均GDP 18.74万元,全国第一(不含资源型城市)。

▲2021年全国城镇人均GDP排名

从历史上苏州、常州下辖的县到今天的“苏B”,无锡的崛起在于无锡人的眼光和努力。无锡几乎完全依靠本地资金发展了强大的产业,从而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无锡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这一光荣传统,造就了无锡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城市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0121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