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发展现状(澳门经济GDP)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云|澳门报道2019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后,澳门这个只有30.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云|澳门报道

澳门经济发展现状(澳门经济GDP)

2019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后,澳门这个只有30.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澳人治澳”取得丰硕成果。经济快速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从1999年到2018年,澳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446.7亿澳门元,人均GDP 8.3万美元。截至2018年底,澳门累计财政盈余达5088亿澳门元,外汇储备为1636亿澳门元,分别是1999年的193倍和6.2倍;当地居民充分就业。从1999年到2018年,失业率从6.3%下降到1.8%。此外,澳门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甚至比过去更胜一筹。

2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不干预特区政府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坚决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依法施政;坚决支持澳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特区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根本保证。

20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坚持“一国”方针,用好“两制”的好处,充分发挥澳门的制度和地缘优势,抓住国家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利用参与和帮助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不断扩大澳门发展空, 以“根据国家需要充分发挥澳门优势”为原则,结合“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可行的、可行的、得人心的!

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澳门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澳门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大湾区开发建设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澳门未来将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务合作的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人均GDP世界第二,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9年澳门特区政府成立时,葡萄牙政府上交的财政结余只有20多亿澳门元。”澳门经济协会主席刘志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据他介绍,回归前,澳门社会管理混乱,治安差,营商环境更是无从谈起。没有资本愿意投资澳门,整体经济低迷,连续四年负增长。“20年过去了,现在政府的财政储备每年都有盈余。最新财政储备超过5700亿澳门元,这还不算外汇储备。我们的财政储备总计超过7,000亿澳门元。”刘志毅说。

2019年12月8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19 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举行。新华社2019年12月8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19澳门国际奇幻大巡游”举行。新华社

澳门特区政府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底,澳门累计财政盈余达5088亿澳门元,外汇储备1636亿澳门元,较1999年分别增长193倍和6.2倍。

这只是反映澳门20年变化的一组数字。1999年至2018年,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年来,澳门GDP从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446.7亿澳门元,年均增长7.7%。人均GDP从1.5万美元增长到8.3万美元,接近香港的两倍。澳门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土地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60多万的澳门,是如何在20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如何从一个经济萧条的海滨小城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国际都市?

“得益于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澳门保持了和谐稳定。这为经济快速增长和民生持续改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澳门特区候任行政长官何猷生说。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之初,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澳门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放部分内地城市居民赴澳门“自由行”,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帮助澳门恢复了经济增长,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再次给外向型经济的澳门带来冲击和挑战。中央政府随即宣布九项具体措施,支持澳门经济稳定发展,帮助澳门应对这场危机。随后,国家进一步推出一系列支持澳门的重要举措——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签署CEPA第六个补充协议,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澳门带来更大发展。

此外,维持澳门正常运转的90%以上的淡水、约60%的电力、80%的粮食以及几乎所有的活禽和蔬菜,常年由内地省份供应。

“我们非常感谢中央政府长期以来对澳门的及时关心和支持。”现任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说,“在‘一国两制’中,‘一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20年来,澳门与内地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CEPA实施15年以来,两地在货物贸易领域全面自由化。2018年,内地与澳门贸易额达31.6亿美元,较回归前增长3.3倍;内地实际使用澳资12.8亿美元,较回归前增长3.1倍。内地在澳门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25.1亿美元,较回归前增长20.3倍。2019年1-10月,内地与澳门贸易额达175.9亿元,同比增长5.5%。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珠海横琴已逐步发展成为粤澳深化经济合作的示范区。这里不仅有澳门大学新校区,还有28个粤澳工业园和2030家澳资企业。在澳门生活,在珠海横琴工作,已经成为很多澳门人的生活常态。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广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横琴新区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澳门和横琴各自的优势,如澳门的国际市场、自由港制度、金融资金、博彩旅游等,为秦恒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开发,可以帮助澳门突破经济发展在土地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瓶颈,进一步延伸澳门现有的优势产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持续繁荣,实现与澳门的横向分工,在深度合作过程中相互支持,互通有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大会上提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需要三个‘坚持’。我认为,澳门成功的关键是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实践Xi总书记强调的这三个‘坚持’。”近日,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主任傅自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

第一,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始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政秩序,把维护中央政府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不变。

二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坚持包容互助,在爱国爱澳的旗帜下促进广泛团结。澳门有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一贯重视国家整体利益和澳门长远发展。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治国,共同促进澳门繁荣稳定。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居民安居乐业。

“澳门人的幸福指数比较高。”傅自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算了一笔账:在澳门,65岁以上老人享受以下福利:每月养老金3630澳门元,年养老金9000澳门元,现金分享10000澳门元,公积金7000澳门元,养老金补贴3630澳门元,平均每月可达6099澳门元。

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开数据显示,1999年至2018年,澳门失业率从6.3%降至1.8%,就业人口月收入中位数从4920澳门元增至16000澳门元。通过现金分享计划,澳门永久居民每年收到的政府“钱”从2008年的澳门币5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万元。

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回归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善治研究》报告显示,澳门公立医院80%以上的患者享受免费的专科诊断和康复护理,澳门平均预期寿命为83.4岁,居世界第二位。澳门是中国第一个实行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教育公平程度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澳门人均GDP为8.25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此外,澳门经济适用房数量在过去8年增加了51%,一人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指数提高到4230澳门元,与2000年相比累计增长225.3%。

11月12日,崔世安在立法会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称民生无小事,民生稳定,社会就稳定。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3岁的陈先生是澳门人。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年前的澳门和今天的澳门相去甚远。当时澳门经济萧条,失业率高,治安状况严重恶化。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关注民生问题,倡导“共享发展成果”。现在,除了工资,他每年还能获得近3万澳门元的额外补贴,包括水电补贴、医疗券、孩子的学习用品、书籍补贴等等。

傅自应指出,在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澳门特区政府全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住房、教育、医疗、人才培养、防灾减灾等六大民生长效机制,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弱势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傅自应特别提到澳门独特的双层社会保障体系。第一层是澳门特区政府2011年颁布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对本地从业人员的保障延伸至全民保障。公开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18年,一级制度受益人数从196170人增长到485696人,增长近250%;人口覆盖率从44.79%提高到72.78%,养老金领取人数从4955人大幅增加到110319人,是1999年的22.3倍。

第二层保障制度是指澳门特区政府于2018年实施的“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运作模式是储蓄积累的退休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和雇主的缴费。通过投资和增加缴费,可以提高相关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目前。超过190名雇主加入了澳门,超过5万名自由职业者参加了个人公积金计划。为鼓励居民参与,自2010年起,特区政府向每名符合条件的居民发放一次性奖励基本基金1万澳门元,并连续10年从财政预算盈余中拨出专项资金。2019年,每名符合条件的居民的公积金个人账户累计资金最高可达75,643澳门元,涉及总拨款约256亿澳门元,惠及约44.6万人。

崔世安的施政报告指出,澳门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接近世界银行推荐的老年人五支柱经济保障模式。在双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加上政府救助、个人储蓄、家庭赡养等多层次支柱,通过多层次、多层次的保障模式,为居民提供适合的养老保障。

崔世安表示,为确保民生领域的资源投入,澳门特区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澳门财政储备制度。该制度于2012年1月1日生效,为建立民生长效机制提供了资金支持。2012年财政储备初始规模为998.6亿澳门元,到2019年8月,财政储备已增至5722.5亿澳门元,增长了4.7倍。

“发展是我们必须走的路。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人民的基本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防灾减灾等。”崔世安说,“民生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事实上,澳门不仅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这片只有3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63万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000人。人口密度是香港的三倍。

人多地少,“上楼”难也是澳门社会的突出问题。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坚持“社会住房为主,经济住房为辅”的思路,制定了《社会住房分配、租赁和管理》、《经济住房法》等法律法规,改善澳门居民的住房问题。

2002年,澳门特区政府开始供应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与社会住房一起成为公共住房资源。2005年,澳门特区政府提出“3456”计划,即3年内建成4000个公屋单位,5年内建成6000个公屋单位。2008年,“1.9万套公房”建设计划开始逐步推荐。根据施政报告,自1999年以来,澳门特区政府已建成逾2.4万个有居民入住的公共房屋单位。在澳门半岛、凼仔岛、六环等地建设了各种社会设施、公共休息区、公交总站、公共停车场等社区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住宅综合体,包括2300多个绿岛广场楼盘、2700个湖滨楼盘、9000个石牌湾公共住宅项目。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居、老有所养的理想蓝图,逐渐成为生动的现实。”傅自应说。

为了优化澳门的交通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澳门建设了一条连接其陆地、海洋和空港口的轻轨线。2019年12月10日,澳门首条轻轨线正式通车。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走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澳门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澳门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大湾区开发建设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澳门未来将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务合作的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作为最早开放的口岸,开埠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澳门碰撞、交融、生根。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充满岭南风情的历史名城,还可以看到葡萄牙统治者留下的古老教堂、堡垒和总督府。有镶嵌着西式彩色玻璃的中式豪宅,也有西方面孔的中国哪吒。就连饮食也保留了中西合璧的特色。

独特的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2018年,澳门入境游客超过3580万人次,比回归时增长近5倍。截至2018年底,澳门共有超过4万间酒店客房和41间赌场,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设施和活动。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统计,2018年,澳门旅游收入达402亿美元,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五,全球排名第十一。

目前,澳门正全力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成立“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委员会”,提出五年发展规划,以“品质旅游”和“精品旅游”为目标,加强旅游城市的多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此外,基于历史渊源,澳门与横跨四大洲、人口超过2.6亿的葡语国家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发挥着中国与葡语国家商业合作的服务平台作用。2003年,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澳门成立。论坛由中央政府发起,商务部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承办。它是一个以经贸促进和发展为主题的非政治性政府间多边经贸合作机制。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等八个葡语国家参加了会议。论坛创办时,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额为110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了13倍,达到1473亿美元;截至目前,中国对葡语国家投资累计约500亿美元,葡语国家对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约10亿美元。

傅自应指出,澳门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国家全面开放,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实践,积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发挥澳门在促进东西方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方面的特殊作用。澳门要加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建设,着力培育澳门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领域。

“但是,澳门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还存在一些挑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启元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指出,一是澳门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尚未与内地完全对接,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甚至落后于内地;第二,虽然澳门科技人才众多,政府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但由于澳门博彩业一家独大,科技人才和新兴产业很难在澳门找到产业链的生态环境,进而很难与湾区整体发展相呼应。

其中,经济结构单一、博彩业比重大成为影响澳门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继续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和可持续发展。Ho Iat Seng指出,博彩业为澳门带来大量税收,并对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事业起到支撑作用,其他行业暂时无法立即取代博彩业。特区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新一届特区政府将努力把资源转化为相关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博彩业是澳门经济的支柱,单一的产业结构给澳门经济产业转型和社会结构带来严峻挑战。澳门的工业主要依赖博彩业,这个比例高达90%,博彩业也挤压了其他行业的发展。这种简单化的产业结构的后果之一是,澳门超过25%的劳动人口集中在博彩业。如果博彩业衰落,不仅澳门经济将遭受重创,失业率也将大幅上升,严重影响澳门社会稳定。虽然特区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适度多元化,但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张光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了解,近年来,澳门结合自身优势,加强区域合作,逐步优化产业布局。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健康发展,而新兴的会展业、中医药、特色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也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7年底,澳门会展业、金融业、中医药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总增加值较2015年增长23.6%,占全部产业总增加值的8.1%。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初见成效。

会展业是特区政府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无论是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2018年,澳门共举办了1,427个会议和展览,与会者和参观者达212.2万人次。2017年,会展活动对主要相关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达35.48亿澳门元,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0.89%,成就显著。2018年,国际展览业协会将澳门评为过去五年亚洲最佳展览市场。

此外,徐启元指出,从澳门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基础来看,以金融业为抓手,有助于培育澳门经济的新动能。

“金融业在澳门经济中具有相当规模。2017年,以银行、保险、基金、租赁为内容的狭义金融业已占澳门GDP的11%。如果加上房地产金融,广义金融业占22%。”徐启元说,澳门资金来源丰富,但这一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角度来看,粤港澳一体化下一个最重要、最快的突破口将是承载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金融业。由于澳门是袖珍经济体,在澳门发展金融业,对接国家战略的试错成本远小于香港。“是澳门实现更好更大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傅自应说。

编辑|李蕙敏

编辑|张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0066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