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与品位区别(生活有品位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谈论味道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1)精神,2)物质,3)审美。人与人相处就有磁场。团队工作中,有的人一见如故,有的人半年还是合不来,这就是

品味与品位区别(生活有品位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谈论味道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1)精神,2)物质,3)审美。

人与人相处就有磁场。团队工作中,有的人一见如故,有的人半年还是合不来,这就是基本精神的共鸣。主要以三观呈现。

很多人认为品味就是物质。如果你买不起一个爱马仕柏金和一杯鲁瓦克咖啡,谈论品味就是假装。当然,也有人认为品味就是“审美”,比如衣服,气质。

我有一个坚持了近10年的习惯。无论是约会还是见朋友,我都会整理头发,保持脸部干净。运动鞋是白色的,出门连包里都准备了一瓶口香糖,怕午饭消化后嘴里的味道“让人不舒服”。

这个小细节大大降低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在我看来,这不是诡计多端的泼妇,而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品位的体现;你看,视角总是不一样的,不应该用广义上的三个直接定义来划分味道。

总结起来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或者说是我们说的、做的、读的、看的集合,然后转化为一种显性的内在综合价值力量;所以“品味是一个人外在表现的集中体现。”

就像一台Macbook pro,虽然不同手里显示的价值完全不同;但是稳定的内核是提升性能最重要的基础。如何识别?让我们向品味兄弟学习。

01.品味与品位

人们常常把“味”和“味道”混淆,因为虽然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但它们的隐含意义是一样的;味觉产生味觉,味觉增强味觉。这是什么?

先说前者:

通俗解释:“品味是指享受生活中积极体验的能力”,由社会心理学家弗雷德·b·布莱恩特(Fred B. Bryant)等人于2003年提出。

具体来说,它是一个享受、主动、欣赏和接受任何动态事物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很难理解,我们换个场景吧:

例如,当你和朋友去餐馆吃饭时,你的朋友认为你点的食物非常可口,并说“很好吃”。这句话就是结果,品尝的过程代表“味道”。在这种情况下,“味觉”指的是通过感知快感来专注于愉快体验的产生。

品尝那种味道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知道,我们对待生活、工作等事情,临在的感觉就是品味。

不是享受的结果,也不是你对体验的积极和消极情绪;它是起点和关键点之间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主观影响,2)客观存在。

主观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喜欢喜欢一个东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原因可能是这个东西好看,也可能是因为身边的伙伴也有这个东西,或者是微博里某个明星在用,也可能只是因为它的价格有吸引力。

我们只是想通过一些物体来表达圈子的身份,这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没有整理出来的无数杂念的混合体。

一个简单的例子:

经常刷视频的时候看到平台推荐各种“周边美食”,你会偶尔被种草。视频会告诉你某个菜系很棒,性价比很高。

但是我亲自品尝的时候,感觉很一般。有什么问题?除了营销,就是主观“口味”的差异。

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在《黑客与画家》一书中认为,如果在社会上提到“品味”,大多数人的品味都是被主观影响的。

所以,别人的主观未必符合自己的;但很多时候会被营销种下,这种营销来自于自然或者你身边的人、媒体舆论的影响;所以不管怎样,别人的品味都会影响我们。

就像你说的“我想买瓶香水,但是不知道什么牌子好。”朋友推荐种草后喷在我身上,但是坐电梯的时候,旁边的人“捂着鼻子”悄悄说:“好臭,没味道;这只是主观感受,不必太在意。

什么是客观存在?独立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换句话说,不管人们知不知道,它还是有自己的样子,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万有引力在牛顿发现之前就存在了,人们可能感觉不到也不知道,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理论总是难以理解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去超市买东西,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洗发水。选择的时候会调动大脑的认知来做决定。

这些洗头膏如果去掉品牌LOGO,都是统一包装的;那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都是一样的。买了一瓶就走,对品牌来说不会有“溢价”,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中,人们很难做到两方面的客观:

1)心智不够高,2)价值观的影响。

换句话说,品味只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喜好,就像定义每个人对艺术的看法一样,只能是模棱两可的。

有人认为价值无限,有人认为只是一张图片;就像很多老板晚年不在乎钱一样,相反,他们追求的应该是大致的极简主义。

再说后者:

一般来说,味道是以“味道”为导向的;人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才会判断思维和品味。

就像穿衣服一样,贫困地区的人首先解决温饱问题,而一线城市的人保暖是基本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选择和判断。

对于一个还在追求“温饱”的人来说,质量毫无意义。如果他想追求更高的层次,需要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力来支撑。即使他有这样的支持,也不一定能判断他的品味(美丑品味),所以即使他有钱,也不一定有品味。

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女生心理吃醋,为了追求表面的财富,透支钱包,买各种名牌和饰品,最后每个月都要承受压力;这样不仅显不出品味,还会造成经济困难。

要知道,它的存在本来就是商人为了消耗某些有钱人太多的钱而设计出来的。通过高消费,他们会表现出自己的品味。否则,他们就没有品味,不属于上流社会。后来随着发展,就算有钱也不行了,开始追求精神和存在的需要。

但单纯的追求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商业化,于是珠宝、字画、奢侈品、顶级美食、红酒成了体制下跨越门槛的桥梁。

而这种消耗财富的设计,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对两个方面的追求:1)权利,2)物质。

举个例子,现在你看到社会上的商学院不仅仅是以学习为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的存在代表了圈子,到达这个圈子的人就被视为“趣味相投的人”;信息和价格已经成为筛选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那一定要有品味吗?不是,味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味道”和“位置”。前者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德、性格、品格、品行,而对品味的最大理解应该是一个人风格的体现。具体是如何呈现的?

例如:

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解释过“财富”这个词。他以为大多数人只能称得上有钱,土豪和有钱,而不能称之为有钱。富而不贵,富而无情不能解释“贵”;这是对荣耀的承诺。

贵在他眼里是一种“尊重”,钱除非得到别人的尊重,否则不能称之为财富。

热心公益的,如周润发、古天乐;他们把毕生的工作成果捐献出来办学,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这才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

所以,我们到了一定的位置,充其量只能说“到位”,不能说品德高尚;相信你见过很多素质差的有钱人吧?

但有些人,恰恰相反,并不富有却品格高尚,生活安逸,受人尊敬;所以要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品位:不能只看物质,还要看他物质没有的时候的品德。

说这么多有什么意义?每个人对品味的定义都不一样,没必要因为别人的一句“你穿的很差,香水太浓”而在生活中郁郁寡欢。试着对自己说:“没关系,我们不是一类人。”

就品味而言,大部分人很难强大,但可以讲究“道德”;与人相处的品德在哪里?我总结为“姿态”。

02.折射的姿态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说一个人做什么就是他做什么(罗伯特·穆齐尔,克莱恩·普罗萨,1930),而且,我们的姿势是我们真正的主人。

什么是手势?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1)态度,2)行为。

先说前者「态度影响行为」:

流行的公众观点大多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但令人惊讶的是,“态度”通常被认为是我们对某件事或某人的感受无法很好预测的行为;而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显然改变不了一个人的行为。

一个简单的例子:

前几天我在一家咖啡店写作,隔壁一个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但是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其实并不想写作业,已经把情绪挂在脸上了。而那位家长一直在劝孩子,“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你去上班怎么办?”。

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可能是孩子被问题堵住了,没有动力去做,也可能是写了很久想休息一下。

显然,家长的这种做法解决不了“根源”,所以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了“不耐烦”。

我们不妨认真想一想,孩子冷静下来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吗?不尽然;原因是这种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一个人从小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性格的发展。

心理学家艾伦·韦尔(Allen Weil)通过对人的总数、态度和行为的研究,得出结论:很难通过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来预测他们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将这种情况称为“道德伪善”。

你什么意思?一个人看似道德高尚,实际上却拒绝付出任何代价;比如,学生对作弊的态度和他们实际作弊的关系不大;很多公司喊着做公益,实际上并没有出钱。

再者,当道德与贪婪在角斗场时,贪婪通常会大获全胜;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言出必行,那么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例如:

你大谈“吸烟有害健康”,却停不下来;很多人提倡电视节目减少暴力和流血,但现实中,你可能会继续在媒体上观看各种“血腥节目”。

或者你是领导,每次开会都会强调一件事,但是回头看好像做不到。

总之,大多数人在利益面前会出现虚假的道德,会包装它,这也是物竞天择的规律;长此以往,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最后会延伸到“道德层面”,视野发生变化,进而以有色眼光看人。

再举一个例子:

丹尼尔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给一组人分配了两项任务。前者非常吸引人(赢得30美元的彩票),后者很无聊(没有奖励)。让他们自己选择;然后给这些人一些硬币来决定任务的分配。

有些人在没有奖金的情况下得到一个任务,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合理的理由,比如“哦,我是故意让你做的”“没关系,我不在乎”,而有些人在得到一个奖励的时候,会欣喜若狂。

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表里不一的,不仅仅是人们内心的态度,还有所处的情境。社会影响真的很大,大到可以诱使一个人违背自己最深处的信仰。

再说后者「行为决定态度」:

想必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但人类从来没有被动接受过环境。我们有很强的能力去改变甚至影响环境,比如:

当你觉得烦躁的时候,领导突然打电话来,你得礼貌一点。结果,在和对方沟通了半个小时后,你发现之前的烦躁已经在你的脑海中被遗忘了。

或者说,一个一向懒惰的人被拖到部队服役,他自己的生活习惯肯定不适合部队要求的习惯。但是军队的严明纪律让他不得不按照部队里的习惯做事,在强行改变行为的过程中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当你不得不做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难免会承受一些压力,但此时你会面临两种选择:

1)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压力无法缓解而放弃;2)跟随行为,积极改变心态。

认知失调理论也告诉我们,人在从事行为时,态度会发生变化,保持态度和行为一致是“外显味觉”的基本规律;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变得高尚,我们有三个基本条件:

1)将分级的标准从价格转变为内在价值,2)认识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陶冶心灵,拒绝道德虚伪。

再举一个连贯的例子:

品味的对立面是“俗”,俗又可分为俗与俗。庸俗的人就算买劳力士手表,也一定是买钻石最多的。一个庸俗的人买LV包包一定要买最大的LOGO庸俗的人即使买车,也一定要买奔驰宝马。为什么?很简单,满足了炫耀的心理。

他把品味理解为金钱带来的商品的满足感,所以他的行为和态度会发生变化,然后在不知道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拼命追。

不管你怎么待人接物,都会先看外表,最后变成道德伪君子;所以,事物驱动的味道停留在表面,心灵驱动的味道也是一样。

就像听一首音乐,无论是高雅的古典还是地下摇滚说唱,品德高尚的人都能心平气和地听作曲家所表达的意境和故事。即使音乐是空多孔分散的,你的品味也能更接近音乐本身所传达的真实价值。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品味可以从他平时交往的人,看的书,听的音乐,穿的衣服,戴的首饰看出来。

与价格无关,而是通过对人和物的表达,反映一个人投射在内心的价值观。

所以,训练自己的品味要从价值观开始,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改善自己的姿态,远离道德虚伪,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实。具体应该怎么做?这里有几点,我总结为“平衡”。

03.根源的平衡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平衡有三个根本:1)信息,2)言语和行为,3)分享和价值,这也是我实践味觉的基础。

先说信息(information):

现在很多年轻人关注了很多微信官方账号,产品动态甚至看了很多鸡汤内容,最后学到一堆道理,关键时刻只能起到安慰作用,并不能增强认知;例如:

你和别人吵架后状态很不好,会从合理的角度被告知:“不要管别人,改善自己的格局。”

这段话明明是正确的废话,并不能真正从内心去改变;那么我是怎么做到的呢?认知的本质在于“知其然而行之”。

努力思考“我为什么状态不好”,积极反思形成正确的原因而不是逃避;所以,你在与人交往时听过这句话:“听你的话,不如读十年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人没有读过100本以上的好书,更谈不上质量了。顶多跟风;进一步说,推广是反人类的,那我怎么做?

1)远离低级趣味、无效性的信息,2)尽可能对某个信息的来源做出准确的判断,3)不要把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信息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4)保持多输出的好习惯。

正如美国著名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所说,优秀的作品是非常严谨的,是与实力并存的。如果你不读它们,这是一种浪费,不是吗?

其次谈吐和行为(Speech and behavior):

当一个人接受信息的密度变得更高时,相应的认知也会得到部分提升。言语和行为是你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口才需要刻意的练习。

但这并不要求你像演说家一样是一个“非常能言善辩”的人,也不要求你说“机智”的话;但是要说正确的话。

早年不善于与人沟通,经常被别人说“情商低”,看不懂言传身教;后来,我总结了一套循环方法论如下:

1)多听,2)不必要的时候不要说,3)想想说了对方会有什么感受。

建议你遵循以上三条规则,相信会有所改善;这样做的核心原因来自于能够时刻洞察自己;另一方面,要学会“诚实”,不怀疑,不揣测;不要说坏话,绝对信任。

很多人认为这样不会被骗。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就算你骗他,又能骗什么?金钱,信任;敏感的人不会和磁场格格不入的人相处一次。

上面说了,行为和态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没有区别;如果你觉得自己先行动更能改变自己,那就先行动;我一般先拿态度,就是在见任何人之前,我都会把自己摆正位置,不管有没有心情。

再者分享和价值(share)和(value):

想拉近一个人的距离,不妨从分享开始。分享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唯利是图”,被价值所驱使。

一方面,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判断往往是盲人摸象,只能从某个角度去理解一面;分享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得到,可以得到一些“问题”。换句话说,好问题就是答案。

另一方面,分享也是一个“品鉴”的过程;在交流中,可以熟悉一个人的消费观、眼光、审美、格局是否产生共鸣;比如:

当你和你的朋友谈论Emmaus香水时,他告诉你香奈儿更适合你,你了解到一些隐藏的信息。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通过交流觉得自己的品味比别人高,没有自己的价值感,甚至别人都没有耐心说话。我觉得很不好。每个人都有东西要学。切记不要太“功利”。

或许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提升品味,比如审美,以物待人,独立,包容。

但综上所述,你是逃不出“道德修养”的,那么什么是品味呢?再次:一个人外显的集中表现。

总而言之:

当一个人夸“你很有品味”的时候,我们夸的更多的是你对事物的解读、欣赏和看法,而不是你的社会地位和阶层。

当有人说你品味好,口味重,口味差,我们说的是你的品味好,你对口味的重视,你的品味差;而不是说自己地位高,地位重,地位低。

当一个人说你品味高的时候,你要感谢他对你素养的认可;对我来说,品味意味着“优秀”,希望你也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9987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