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怎么读(write怎么读)

昨天微信咪咕做了重大更新,朋友圈沸腾了。这个新版微信增加了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支持使用表情符号回复朋友圈。这可让爱表情包的童鞋们兴奋了。一时间,朋友圈战火纷飞,战

昨天微信咪咕做了重大更新,朋友圈沸腾了。

read怎么读(write怎么读)

这个新版微信增加了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支持使用表情符号回复朋友圈。

这可让爱表情包的童鞋们兴奋了。一时间,朋友圈战火纷飞,战况激烈。几乎每个朋友圈都有表情包回复,我也得到了很多表情包。

今天侃哥就来蹭这个热点,说说和“表情符号”相关的英语。

首先,想想为什么“表情包”会流行?

人类正常的面对面交流是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来传递的,但在网络文字聊天场景中,表情和动作被阉割了,一些微妙的情绪无法只通过文字来表达。

比如有破冰的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这时候一个表情包可以活跃气氛,起到人与人之间的缓冲作用。

“表情包”的英文名是me me(/mi:m/),不是“me me”。

在说模因之前,我们先区分一个概念——表情符号。

表情符号是一个日语单词,代表“性格”,e代表“图片”,莫吉代表“性格”。所以表情符号代表一种“图片文字”,比如这些:

Meme(表情包)可以说是表情符号的升级版,用图片、动画、文字来传达信息。

比如中国互联网上经典的黑白熊猫或者蘑菇表情包:

《牛津词典》给出了模因的两种定义:

1.一种思想从一个社会成员传递到另一个社会成员,不是通过基因,而是通过人们的复制

社会成员之间传递的思想是通过模仿而不是遗传来实现的。

2.图像、视频、一段文本等。这句话很快从一个网络用户传到另一个网络用户,通常稍加改动就变得很幽默

网友之间非常快速的传图片、视频或者段子,一般都很搞笑。

模因的第一个意思很难理解,因为中文里没有物的概念。

其实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

模因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传播”,类似于基因传播,但不是基因。为了让新词的发音接近基因,道金斯选择了希腊语单词Mime(模仿),去掉前缀mi后得到了meme。

模因实际上指的是“在同一文化氛围中的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风格”,国内确实没有target这个概念。我理解为“文化基因”。例如,表示友好的“握手”手势就是一种模因。

严格来说,网络模因应该是互联网模因,现在也简称为模因,意思是“像病毒一样传播的带有文字的图片或动画”。这个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包”。

Meme可以是静态的(jpg格式),也可以是动态的(gif格式)。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贴纸,和meme有什么区别?

很简单,meme就是“表情包”,sticker就是“贴纸”的意思。

模因之所以在网上流传,是因为它信息量大,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是贴纸没有真实的内容,只是一个静态或动态的图片,是我们聊天、做笔记本、做视频时的视觉辅助。

大概是这样的:

微信表情开放平台的官方网站是sticker.weixin.qq.com,其中使用了贴纸一词。可见,“表情包”的本质是“贴纸”,而不是“模因”。

还有下面这种模式,也容易和模因混淆:

类似于上图中的字符或字母组合,称为表情(情感+图标),翻译成中文就是“表情”。随着更生动的表情符号和表情符号的出现,相对单调的表情符号用的少了。

所以,总结一下:

表情符号:绘制文本

Meme:表情包

贴纸:贴纸

表情:表情

其实从广义上来说,都可以称为“表情”。“表情”是网民表达自我的必备元素。有了它们,互联网内容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但是,也有阴谋论者说,表情符号是一个大阴谋:

人类首先用图像记录事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文字,大大方便了交流和文化传承。然而表情符号却反其道而行之,弱化了人类文字的表达水平,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倒退!

反正我觉得表情符号还是很幸福的,甚至是一种比文字更高级的表达方式。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侃英语”编辑:亚宁)

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侃英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9909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