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大金刚的早餐(上海四大金刚八大名校)

要问“四大金刚”是什么,很多人可能马上回答:馅饼、油条、米饭、豆浆。但对于熟悉上海工业的人来说,他们有不同的答案——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重型机械厂。上世纪

要问“四大金刚”是什么,很多人可能马上回答:馅饼、油条、米饭、豆浆。但对于熟悉上海工业的人来说,他们有不同的答案——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重型机械厂。

上海四大金刚的早餐(上海四大金刚八大名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闵行区是上海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卫星城市,以“四大金刚”为代表的机电制造基地落户于此,数万名工人扎根于此,铸就了中国电站设备的传奇。

大国重器,生逢其时。

六层的水压机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把滚烫的钢锭送进去。在巨大的压力下,顺利完成拉拔、镦粗、切割等工序...上海重型机械厂的这个庞然大物,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12000吨自由锻造液压机。机身上“1961”的logo很醒目。是的,60年后,它还在运行。

那是一个激情创业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紧迫性导致电力、冶金、重型机械和国防工业迅速恢复,对大型锻件的需求猛增。当时国内只有少数中小型液压机根本无法锻造大型锻件,只能依靠国外高价进口。

“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摆脱这种对进口的依赖,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工业母机。”上海电气重型铸锻公司党委书记金凌回忆了那段历史。1958年,时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的沈虹给毛主席写信,建议自己造一台万吨水压机。毛主席批准了。中央有关部门经过研究,决定成立以申宏为总设计师、林宗棠为副总设计师的设计团队,从零开始建造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当时几乎所有的设计人员都没有亲眼见过万吨水压机,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很少。广大设计人员迎难而上,带着中小型锻造液压机走遍全国各地,认真调查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为了避免返工返修造成的浪费,他们决定先造一台120吨的水压机和一台1200吨的实验水压机,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正式造一台12000吨的水压机。

在制造这台万吨水压机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创造了“电渣神功,巧缝百衣”、“投巨木阵,银丝化昆仑”、“蚂蚁啃泰山,一起攻“黄金关”等多种“土洋结合”的方法,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

在这里,上海重型机械厂的万吨水压机“如虹”,在同一条路上,上海汽轮机厂也在为“一点火花”而努力。

上世纪50年代,上海汽轮机厂是在一家只能生产电动葫芦、小型水泵等产品的通用机器厂的基础上诞生的。建厂伊始,该厂就接受了试制我国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的光荣任务。

涡轮必须在高温高压下高速运转,技术含量极高。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近乎苛刻,其零件的允许误差往往需要控制在1丝以内,相当于头发的七分之一。当时图纸要求涡轮叶根公差是0.9线,而工厂最好的铣床公差是2线以上。由于设备技术落后,经验不足,在试制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54年9月,一机部四局召开生产技术主任会议,时任部长的黄靖决定亲自去上海。

黄静来到工厂后,白天查阅图纸,了解质量难点,实地考察,晚上在宿舍和工人师傅讨论学习。在黄静的鼓励下,数百名参战的技术工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直到工厂制造的转子和叶片达到质量要求。

到了这个时候,黄才松了口气。在离开的前一天,黄靖给上海汽轮机厂全体员工留下了一句话:造汽轮机就是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此,“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带领上海汽轮机厂的工人们,从小容量制造到大容量,从火电到核电、重型燃气轮机,从亚临界到超临界,再到超超临界,不断创造着中国汽轮机制造的新纪录。

正是在这种技术装备匮乏的情况下,“四大金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产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工业装备,创下了新中国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中国第一台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中国第一台核电发电机组...充斥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工业。

“磁极电机”搞活管理

那是一个解放思想的时代。

1981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广东省迎来了甘蔗的大丰收。但当时糖厂设备陈旧,加工能力跟不上,急需技术改造。上海电机厂的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考察,提出了用DC电机代替蒸汽机的改造方案。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争分夺秒,因为它离开季很近,只需要不到通常电机生产周期的一半。

糖厂厂长忧心忡忡:“糖厂开张后,农民每天要运来几百根甘蔗。如果不安装设备,甘蔗加工不了就会烂掉。当时就怕农民拿杆子打我们!”时任上海电机厂厂长的李文华拍着胸脯说:“万一发生这种事,你发个电报,我一定赶到顺德陪你上电杆!”

两位厂长之间的谈话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把这些电机叫做“极电机”,它的任务单上标有紧急命令符号,一路绿灯。设计师们没日没夜的埋在办公桌前,生产工人们争分夺秒。8月,所有电机如期交付糖厂,一次试车成功。甘蔗如期榨完了。糖厂工人高兴地说:“我们已经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1982年11月29日,《解放日报》首次发表《李文华与“极电机”——上海电机厂热闹经营的故事》一文,文中提到:“经过“极电机”的考验,全厂在思想上、组织上真正转向了“管理型”,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竞争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看了《解放日报》刊登的通讯《磁极电机》后,写了署名文章,盛赞这种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精神,称之为“磁极电机精神”。

上海锅炉厂焊工赵黎明进厂时,正好赶上第二次技术引进,那是1987年。如今,他已经是上海锅炉厂的焊接专家、锅炉工匠。赵黎明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先进的大型火电机组,从国外引进先进的锅炉制造技术被提上日程。当时“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技术引进浪潮”。

锅炉制造技术进口机型分为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两种。根据国家部署,30万千瓦锅炉是从上海锅炉厂引进的。时任副局长的石喜仁曾带队赴美国、日本等国考察。经过货比三家和艰难的谈判,他最终选定了美国CE公司(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的技术。美国CE公司向上海锅炉厂提供设计和制造亚临界辅助循环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并负责培训技术人员。

赵黎明记得,第一次引进技术时,锅炉的焊接材料是碳钢,第二次引进技术时,焊接材料变成了合金钢。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材料要求越来越高,焊接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

“车间里做不出来锅炉,设计再好也是一张白纸。”赵黎明说。随着新设备的不断迭代升级,炉内结构越来越复杂,呈螺旋状、不规则状,焊接接头有时在缝隙里,有时甚至在背面。小口径焊接,当时的标准是允许误差2mm,赵黎明自己定在1mm以内。就这样,上海锅炉厂以美国CE公司的技术为基础,以30万千瓦电站锅炉为主导产品,成功研制出直流炉、控制循环炉、自然循环炉三种类型的锅炉。

从1980年到1992年,中国电力工业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上海锅炉厂共生产电站锅炉592台,装机容量2569.55万千瓦,约占国内发电锅炉总量的三分之一。

《金刚》从未停止书写传奇。

上海锅炉厂技术部常务副主任祝玉锋向记者回忆了一个细节:从美国阿尔斯通公司引进1000MW超临界塔式锅炉制造技术时,外国专家只向上海锅炉厂转让了适合燃用烟煤的锅炉技术,而高水分褐煤燃烧技术被视为核心技术,因怕中国抢占市场而没有提供。然而,褐煤是欧洲燃烧的主要煤炭。如果不掌握这项技术,开拓国外市场无异于“天方夜谭”。

遇到国外的“卡脖子”,祝玉锋带领球队自己走了。没有参考方案,祝玉锋只能翻阅无数资料,夜以继日地计算分析,不厌其烦地实地考察,最终独自研发出高水分褐煤燃烧锅炉技术。如今,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这项技术已经在巴落地,锅炉安装已经过半。

近年来,“四大金刚”交出的成绩单依然亮眼。

上海汽轮机厂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成功开发了1000MW核电汽轮机技术。在此基础上,坚持自主技术研发,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MW核电汽轮机技术,并首次应用于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功解决了出口技术的知识产权限制。

上海电机厂充分发挥在电机和变频系统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在冶金和水利行业的应用和改造,实现了电气传动系统的绿色高效。特别是通过成套的印度西塔拉马水利工程,实现了6台40MW立式同步电机和变频驱动系统的“一站式”交付目标,赢得了国际供电声誉。

在深交所实现了“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堆内构件大型锻件成套交付,掌握了大直径异截面筒体锻造成形技术等15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岛主体设备国产化。

如今,在万吨水压机旁,“万吨重担千人挑,泰山不弯腰”的横幅依然鲜红。

专栏主编:刘坤文字编辑:刘坤标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来源:作者:居合肥刘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947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