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库尔勒属于哪个市(库尔勒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和先导。城市的发展方向、性质、规模和区际地位深受其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与历史发展和现实机遇密切相关。库尔勒作为南疆重镇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和先导。城市的发展方向、性质、规模和区际地位深受其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与历史发展和现实机遇密切相关。库尔勒作为南疆重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现已发展成为巴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以石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南疆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和南疆第一大城市。目前库尔勒市中心人口已达55.57万,比新疆第三大城市喀什多7万(喀什市中心人口只有48.08万),库尔勒是目前新疆唯一的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库尔勒市在不断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网上公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空 (2021-2035)规划》确定在新疆建设5个副中心城市,分别是喀什、伊宁、库尔勒、克拉玛依、阿克苏,库尔勒是5个副中心之一。然而,网上公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伊宁和喀什分别定为北疆城市带和南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而网上公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空规划(2021-2035)》则将伊宁和喀什定为百万人口城市,库尔勒定为50-100万人口城市。所以,库尔勒未来还能保持新疆第二大城市吗?

巴州库尔勒属于哪个市(库尔勒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一、库尔勒市的城市发展史——从曲里市到库尔勒市的变迁

铁门关西南10公里就是今天的库尔勒,也是西域36国曲礼城所在地。这里北面是霍拉山,东面是库鲁克山,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前平原。西部和南部面向开阔的绿洲平原。孔雀河发源于两山交汇的铁门关峡谷。曲黎先是匈奴国,公元前99年(梁武帝天汉二年)归汉。梁武帝在此设校尉开荒,使曲礼成为汉朝和西域使臣休息和补给物资的中转站。西汉时期从玉门关和阳关到西域有两条路。北路经过白龙堆,到达楼兰,直抵龟兹,可经大湾、康居、安息等国。运河犁是通往北路的必经之路。从公元前69年到前66年(宣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下令让车夫太子移居曲礼。此后,其国被燕齐兼并。公元前60年(宣帝第二年),西汉在吴磊(今轮台县)建立西域都护府,并派兵在今库尔勒修建列楼城。东汉时,碉楼城演变为李珏城。北魏爵离城为柳绿城。640年(唐贞观十四年),柳绿城归焉耆总督署管辖。元代的柳绿城是吕坤市,属尚书省。

它在清代被命名为库尔勒或库隆勒。清初,有300多名属于托克托的维吾尔族居民居住在库尔勒,从事农业。一些维吾尔族商人和庄稼人从喀什、和田、库车等地迁入库尔勒定居,库尔勒人口增至13200多人。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开都河游牧的两个鄂托克沙拉和马胡斯占领库尔勒。库尔勒托克托率300余户逃往罗布泊尔地区,向驻守吐鲁番的清军投降。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多伦归一千多户五千多人,在伯克阿祖的率领下,向清军投降。其中约有一半搬到库尔勒务农。与此同时,原先逃离的300多个土著家庭也从罗布诺尔返回库尔勒。清同治六年,阿古柏侵略军占领了包括库尔勒在内的南疆大部分地区,建都库尔勒。1876年(光绪三年),清军收复库尔勒。汉代库尔勒分为两个城市。首尔是个小城市,有驻军,指挥不到200士卒,镇守铁门关。小城有城隍庙和娘娘庙。城外有一个公墓。回城距离首尔2公里。除了官衙门,还有骑着马传递邮件的“马脖子”。还有土特产店、杂货铺、饭馆、中药店,还有纳坊、糖料店、裁缝店、织工,还有制作皮靴、皮帽的店铺、铁匠。1917年设立为库尔县助,隶属焉耆县。从曲黎、、、刘吕、到库尔勒,早期塞尔维亚语中的“太阳”音一直延续至今。库尔勒其实是太阳城,塞尔维亚人崇拜太阳。

1920年,雁栖路改为雁栖行政长官公署。同年,库尔勒县改为行政公署,隶属焉耆行署。1935年,库尔勒行政公署改为三级县政。1939年升为县,隶属焉耆行政长官公署。库尔勒延续清朝格局,孔雀河南为“老城”,河北为“新城”。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要土路将新旧城市连接成一个整体。

1950年6月,库尔勒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中共第二军六师十八团落户库尔勒。1954年6月,焉耆专员公署撤销,库尔勒县归库尔勒机构管辖。经过七年的建设和管理,库尔勒在1957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建了中小学、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路修好了,“马脖子”变成了邮局。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和库尔勒县开展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1959年,库尔勒县第一条地方铁路(库尔勒-库尔勒楚)破土动工,全长74.22km,1960年,库尔勒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政府驻库尔勒,州党政军机关迁至库尔勒县,库尔勒人口增至近6万人。之后,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落户库尔勒。1978年,库尔勒市总人口17万。

1979年建立库尔勒市,1984年撤销库尔勒县建制,并入库尔勒市。库尔勒市新建区主要位于孔雀河以北。1984年,南疆铁路乌鲁木齐至库尔勒段建成通车,库尔勒的南北交通枢纽优势越来越突出。1987年,库尔勒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年)。到198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1989年,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库尔勒成立。库尔勒的巨变开始了。库尔勒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石油配套产业,走出了一条地方与油田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1992年成为新疆第一个财政收入过亿的县级市。根据1996年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库尔勒市跨越孔雀河向南发展,也从“单中心”农业发展为“一主一时”骨架(老城区和新城区),呈分散式组团布局,包括老城区、新城区(东站)、西站区和塔石店区。2000年,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在2002年的总体规划修编中,2009年基本形成了“一主两副三组团”(老城区和南部城区、开发区)和“三轴三城六核”均衡发展的骨架,建成区增加到80多平方公里。整个城市与现在的河流呈放射状相呼应,围绕着铁门关峡谷口呈四分之一环形。区域交通方面,314国道和218国道从库尔勒市东北方向进入,在库尔勒市建成区东北方向交汇。过了十字路口,314国道继续向西,218国道继续向南。两条国道在库尔勒市内形成“T”型结构,成为库尔勒市道路交通的主要框架。

库尔勒连接南北的地理优势和孔雀河上游丰富的水资源,使其具备开发建设南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潜力。而且库尔勒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丝绸之路、兵团二师、油田、当地多民族、移民等文化融合碰撞,具有包容性,有能力实施未来新疆“北乌南库”的战略格局。2012年,库尔勒编制完成了《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3年获批。规划确定了库尔勒的性质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先进的石化产业基地和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中心城生态空结构为“三山三带三组团六轴六廊六绿中心”。三座山:霍拉山、库鲁克山、龙山形成绿色屏障;三带:孔雀河滨江休闲风光带、杜鹃河滨江休闲风光带、白露河滨江休闲风光带;三组:老城组、南城组、开发区组;六轴:人民路绿化轴、迎宾路绿化轴、石化大道绿化轴、建国路绿化轴、南库大道。

绿化轴线和库尾大道绿化轴线;六条廊道:十八团运河生态廊道、喀拉苏运河生态廊道、胡夏运河生态廊道、石化路生态廊道、沿霍拉山及城市外环生态廊道、沿库鲁克山及开发区生态廊道、城市外围生态廊道;六大绿色中心:在老城区、南部城区和开发区形成六大规模的块状绿地,均匀分布在三个组团中。中心城的功能布局结构为“三核九极六载体”。三核: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南部城市商业文化中心、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九集:花岭电流中心、老城区农副产品枢纽、火车客运站综合枢纽、火车东站货运综合枢纽、中心城区南疆综合产品枢纽、中心城区旅游休闲综合发展轴、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民航机场综合枢纽、老年新城服务中心;沿城市综合旅游休闲发展轴线布置市民服务中心、市民健身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综合创意中心六大载体。

2012年起,库尔勒启动孔雀河、杜鹃河、白露河“三江连通”工程,将三江横向连通。2015年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老城区、新城区和工业园区结合起来,将完善整个城市的功能,优化城市布局,连接道路交通,塑造生态环境,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2019年,库尔勒市城市人口达到49.16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暂住人口9.8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98.9平方公里。2020年,库尔勒市城市人口将达到55.57万人,建成区面积98.9平方公里。

二,库尔勒市的自然和人口规模分析

自然条件和资源

库尔勒位于霍拉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南有尉犁,北有延寿、和静,西有轮台,东有博湖。东西长约127公里,南北宽10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7116.89平方公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库尔勒保持新疆第二大城市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库尔勒绿洲由孔雀河三角洲、塔里木河冲积平原、霍拉山、库鲁克山冲和洪积平原组成,总面积3787.04平方公里。新疆宜农荒地面积7346.19万亩,其中库尔勒-阿克苏地区占47.6%,其中库尔勒市占全疆的2.18%,达159.79万亩,土地开发潜力巨大,为建设库尔勒农业大市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库尔勒市年日照时数2800-3200小时,日照百分率年67%,太阳总辐射能量145-152大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90-220天。农作物生长期气温高,日较差大。丰富的光热资源为发展农业,特别是棉花和香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从博斯腾湖引水的孔雀河水量稳定。加上地下水的开发和污水的回用,库尔勒市可利用水资源达到12.9亿立方米,可利用土地326.2657公顷(48.94万亩),耕地157.757公顷(23.66万亩),园地105.5103公顷(15.83万亩)。

塔更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曾对塔里木盆地的资源进行过评估。油气资源总量192亿吨,其中石油108亿吨,天然气8.4亿吨。已探明8个综合油田和19个工业含油构造。另据预测,焉耆盆地蕴藏着超过6亿吨的油气资源。依托塔里木石化厂、塔里木化肥厂、乙烯项目、塔指生活基地,库尔勒在国内生产总值、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将取得长足进步,预示着库尔勒的发展在未来将继续保持新疆第二大城市的美好前景。

(2)人口发展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准之一。2019年底,库尔勒市户籍人口47.77万人,2019年库尔勒市城镇人口达到49.16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暂住人口9.86万人)。2020年,库尔勒市城市人口达到55.57万人,居新疆第二位。虽然远低于首都乌鲁木齐,但比第三名喀什市多了7万人。由于库尔勒市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迅速增加,近年来人口稳步增长。库尔勒作为巴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抓住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和大型石化基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发展成为新疆唯一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中等城市、新疆第二大城市和环塔里木经济带中心城市,形成了新疆“北乌南库”。

三、库尔勒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库尔勒的发展速度是新疆同类型城市中最快的。规划在统筹城乡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一些“城市病”的出现。

一是老城区开发强度过大,“城市病”突出。这几年老城区拆了建高了,房地产开发的高层很多。6.3平方公里内居住着19.3万人,是巴州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老城区平均容积率达到1.78,已经远远超过新疆同城市老城区的开发强度(石河子0.9,克拉玛依1.1)。高强度的开发建设是造成交通拥堵、上学难、看病难、入园难、停车难、供水、排水、供热等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城市景观效果差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主要原因。

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承载能力低。前期市场行为主导的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滞后,主要体现在城市给排水、环卫、公交、教育、医疗、公共体育场馆、养老、人防、消防等方面。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

三是城乡发展建设不平衡,乡镇城市建设边缘化现象出现。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展缓慢,重城市轻农村的建设行为依然明显。“城中村”和周边城市差距很大。村内给排水、供暖、燃气、广播电视、卫生等基础设施未按城市标准接通。居住环境差,房屋防火抗震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库尔勒是一座生态环境脆弱的沙漠绿洲城市。库尔勒位于开口河流域下游。随着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工业污水污染突出。

五是城市特色不明显,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不够。库尔勒市在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对体现地方特色和延续人文历史不够重视。许多具有人文特色的老建筑被拆除,如八角楼、塔里木饭店、李湘饭店和水磨,一批独特的人文建筑被常见的高层玻璃幕墙所取代。

四、库尔勒市发展对策和建议

库尔勒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才能保持新疆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内涵,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把库尔勒建设成为新疆重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一,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定位。依托库尔勒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条件,把握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和优惠政策,有必要重新审视库尔勒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

二是推进“多规合一”,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推动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探索城市间系统规划“一张图”空。科学编制《库尔勒市土地空规划2021-2035》,做好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设计,控制城市总体形态。

三是优化城市间布局空,打造集群城市。坚持“一城三区三中心”空的布局结构。老城区以州政府所在地为重点,南部城区以库尔勒市政府周边为重点,开发区以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为重点。

四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城市鲜明特色。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根据周边环境和功能布局划分高强度、中强度和低强度开发区域。合理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体量等指标,老城区避免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确保城市特色和宜人尺度。天际线的控制要与自然山体的轮廓相协调,达到对一般建筑和建筑景观的高度控制,构筑一条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轮廓分明的城市轮廓线。

五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把社区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生活功能单元,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居住区将支持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社区级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技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第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优化路网结构,确立“窄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强城市道路延伸和对接,升级改造,优化路段,加强自行车道和人行车道建设,实施道路渠化,打通各类“断头路”,增加路网密度,提高道路通达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及时启动高速公路建设,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第七,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改善城市居住条件。以绿色廊道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以绿色生态廊道为主线的绿色廊道绿道系统,串联城市群区域、景区、水系、公园绿地、农业休闲等生态景观节点,逐步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绿化目标。

第八,加强城市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抗震、消防、防洪排涝、应对地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增强城市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完善生命通道体系,加强阵地和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全天候、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9304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