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适用对象(心中有光不惧山高水长)

【哲学家追求“思维”⑩】

山高水长适用对象(心中有光不惧山高水长)

作者:刘志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国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名誉一级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秀林教授(1931-1986)一生志向远大、智慧勤奋、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主编了《什么是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新探》、《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探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书籍和教材。,在他生前和死后都产生了关键而深远的影响。李秀林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发展和大众化做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云山苍翠,江流氤氲。君子之风,山高水长。”尽管英年早逝,距离他带鹤西游已有35年,但王先生的艰辛探索和精深造诣,仍值得我们整理和学习。在李秀林90寿辰之际,对他的思想和品格进行追本溯源显得尤为必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探索

李秀林的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探索;二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讨论。从今天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道路是两个核心问题。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对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建设和创新性发展。

在本体论上,李秀林开创性地提出了“哲学最高问题”的概念。他通过认真解读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重要论述,强调哲学的最高问题要进一步统一,只有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方面”,即世界的起源是什么,才算是哲学的最高问题。思维能否认识世界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它不是贯穿哲学发展全过程的最高问题,也不是用来划分哲学基本流派的最高问题。所以恩格斯是在解释了思维和存在的地位如何是最高的之后才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世界起源问题之所以“最高”,是因为对它的回答构成了划分哲学基本流派的唯一标准,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规定了解决其他问题的方向。这一观点对于深刻把握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具有启发意义。

在真理观方面,李秀林痛恨某些人打着“马克思主义”和“真理”的旗号,实际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真理的行为。改革开放之初,他发表了《真理不能有阶级性》的战斗信息,批驳“阶级真理”论,指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几年后,他发表了《遵循真理规律发展真理》一文,对真理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整体思考。他指出:“实践、自由、创新成正比变化,这是真理本身的发展规律。”“实践越发展,理论研究探索得越全面深刻,学术研究越摆脱束缚,理论越创新,真理越发展。”他认为真理的源泉在于实践,生命在于自由,魅力在于创新。反之,真理就会窒息、停滞。因此,要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和立足于真理的发展规律。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李秀林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最伟大的成就”。他特别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不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中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观点模糊地表达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新理解,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当然,唯物史观也是辩证的、实践的。这在当时实属不易,充分显示了他的睿智思想和理论勇气,对反思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推广应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的、实践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简单的“普及”和“应用”。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李秀林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概念。在他看来,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除了对原有的唯物史观范畴进行丰富、提炼和细化之外,还应该研究和制定新的范畴。人们通常使用的“社会”一词过于笼统和不确定,容易与马克思用来特指生产关系的“社会”一词混淆。因此,可以用一个新的范畴——“社会有机体”来概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与自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所有社会要素的统一整体,是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它包括社会生活各领域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场”,人与其所在社区在各个层面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塑造和中介。这个概念比其他范畴更能准确表达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属性,如多重性、依赖性等。它代表了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性质,强调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有机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唯物主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社会有机体及其一般发展的学科。这些意见把“社会有机体”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范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规定,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秀林不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而且深刻反思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发展,思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之路”。他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坚持,才能谈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盛世哲学既是真正把握世界的哲学,也是真正把握时代脉搏的哲学”,是科学预示未来世界整体发展的哲学,是自觉实现自身的哲学。落后的思想是深刻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仅思想要趋向现实,现实也要趋向思想。最后,他总结道:“解放和深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之路。这对于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仍然适用。我们还需要从很多束缚中解放出来,深入到很多表象中去。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探讨。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深吸引着李秀林废寝忘食,甚至在《无声的革命》一书的序言中发出热烈的欢呼:“让我们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在这场人民革命中一起接受现代化的洗礼吧!”为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系统思考,他在短暂人生的最后三年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确定了研究和写作的核心思路和总体思路。

改革开放之初,李秀林强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研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研究中,必须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注重经济分析。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他提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就是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运用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对其进行分析、论证、概括和总结,然后与其他科学密切配合,探索其未来的发展,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在李秀林看来,哲学思维的首要要求是反映时代及其精神。当今世界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新技术革命趋势;第二,共产主义运动的趋势。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两股潮流融合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哲学的另一个特点和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作为一个发展的生命体来把握;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作为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结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不难看出,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细致分析。

虽然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理论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很多人仍然没有准确把握这两个基本概念。在《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探索》一书中,李秀林和课题组成员对现代性和现代化作出了准确的哲学规定。是现代人的活动史,也是现代人的活动史。现代社会和这个时代的性质或属性,即现代性。这种规定贯穿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切维度和活动中,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的各种特征的总和。如果说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或人的属性的静态描述,那么现代化则是指社会或人的现代特征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些对现代性和现代化的理解仍然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启示。

李秀林课题组成员也从多个维度概括和描述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从经济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变。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从封闭的、区域性的人际关系向开放的、全球性的人际关系的转变。从环境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从适应自然条件到改造自然环境、实现与自然和谐的转变;从活动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从压制人的创造力到解放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潜能的转变。在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刚刚起步的时候,能够提出现在仍然科学适用的思想,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些论述不仅在总体层面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主体和途径,而且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管理方式等维度考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秀林已经从逻辑的角度思考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或者说把中国现代化上升到了一个逻辑的高度进行考察。受毛泽东同志“革命的逻辑”的启发,他提出了“建设的逻辑”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既包括客观规律及其体系,也包括思维(认识)规律及其体系。这是逻辑对“必然性”的正确揭示,规律构成了逻辑的最高境界。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注和研究各种“逻辑”问题也具有启发意义。

李秀林对现代化的哲学思考敏锐而深刻。他指出,中国的改革也是一场人民革命。历史上没有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不是同时发生在人类身上的革命。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直接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而社会存在也是社会主体的存在状态,它的一切领域都是人的存在或活动的领域,所以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必须同时发生和实现。而且,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也是社会变革的主体。要实现社会变革,人们自己必须实现变革。这个思想很深刻。人的社会存在是其社会(性)存在,人的社会(性)存在是其现实生活过程。因此,社会的变革和革命必然意味着人及其生活的变革和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同一条道路。

哲学既是反映现代化的认识主体,也是通过现代化认识的“对象”。之所以如此理解哲学与对象的关系,是为了让哲学在本质上更深刻地反映现实,进而更有效地反作用于现实,引领现实的发展。现代化需要哲学,哲学也需要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最科学的思想,本质上是现代哲学,需要随着不断变化的现代化进程而变化。这种需要完全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些观点表明,我们迫切需要用哲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的现代化,以引领现代化的发展,也需要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科学化探索。

哲学不仅受到专家的喜爱,也为大众所需要。李秀林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教学和研究确实构成了李秀林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翼。他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学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编写教材和其他教学书籍。建国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都是一片废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和传播迫切需要优秀的教材。教材不仅用于各级各类教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代表了新中国哲学思想和理论智慧的整体水平,影响着人们认识乃至改造世界的观念基础,具有重要作用。李秀林清楚地意识到哲学原理教科书的极端重要性。早在1960年,他就参与编写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1961年还参加了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79年后,与萧乾、王永祥共同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特别是他与王宇、李怀春共同主编的高校文科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于1982年正式出版,并多次再版,共发行1000多万册。这些教材在保持理论体系稳定的基础上,在吸收新思想、补充新材料、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了很大功夫。与过去相比,它们促进了基础理论的分析和阐述,广泛应用于高校哲学教学和干部理论教育。他们影响很大,对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为了在短时间内编著出这些堪称“典范”和“经典”的教材,他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

李秀林不仅编撰教科书,还编撰了大量其他教学参考书。早在1957年,他就参与了《哲学术语简明解释》的编纂工作。1962年至1964年,先后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关于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论的几点意见》、《关于讲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几点意见》等十余篇文章,帮助哲学原理的教学。1979年起,李秀林受教育部委托,承担了编写新的哲学原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任务,担任《哲学专业哲学原理教材》和《文科公共理论课哲学原理教材》主编之一,教学大纲编写组组长。之后,由他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以及使用该大纲的参考意见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李秀林也为指导哲学原理教学做了大量工作。在《教学与研究》、《自考大学》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关于导学教学的文章。,并指导编辑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指南》一书,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南》一书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建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工作,对提高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索教学法。李秀林有意识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方法的研究,试图构建一门关于哲学教学方法的科学。他强调:“哲学教学法应该成为一门科学。”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方法不是从别的地方来的,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身来的。哲学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内在地包含和规定了如何上好这门课的总原则。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准确性、全面性和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把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认识(认识论)和思维(逻辑学)的科学方法;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在教学中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法大纲》一文中,李秀林阐述了对哲学原理教学法的系统思考,包括哲学原理教学法的性质和作用、哲学原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哲学原理课程的准备、哲学原理教学大纲的掌握和运用、哲学原理教材的掌握和运用、哲学原理的解答等。,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方法的理论框架。尤其是他提出的“以理会意,以形辅之,以情动之,以行导之”的教学方法,至今仍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通情达理”要求概念清晰、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重点突出;“形辅”注重深刻的哲理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使抽象的思想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庄重活泼的举止表现出来;“动之以情”不仅要求你有情,更要注重以情动人,注重情感沟通;“行动引导”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科学思维的引导者,时刻牢记掌握的目的在于应用。

李秀林不仅思考了哲学原理的一般教学方法,还探讨了哲学原理具体部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方法。针对“文革”期间理论宣传和教学中忽视辩证联系思想的倾向,他强调要恢复普遍联系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应有地位。这不仅是理论上进一步拨乱反正的需要,也是唯物辩证法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当然,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分不开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理论。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构成了辩证法理论结构的第一层次。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是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扩展和具体化。对立统一规律虽然是辩证法的核心,但也是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拓展和具体化。这个规律之所以构成辩证法的核心,正是因为它更深刻地揭示了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源泉。此外,他还建议根据恩格斯对三大定律的表述,把质量互变定律放在第一条上,这样可以和唯物主义部分联系得更紧密,更符合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关于唯物史观的教学,李秀林强调,理解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就是理解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制约。这是对唯物史观核心思想的科学把握,也是对唯物史观教学关键的正确揭示。他具体分析说:“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是谈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方式。只有先了解物质生活方式本身发展的规律性,才能进一步解释它是如何制约整个社会生活的。”“‘阶级、国家、革命’一章讲的是社会的政治生活,主要是搞清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如何制约社会的政治生活的。”“‘社会意识’一章讲的是社会的精神生活,主要是搞清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如何制约社会的精神生活的。”同样,对谁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的解释,也应该建立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观点之上。李秀林抓住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牛鼻子”,发现和揭示了唯物史观研究和教学的“方法”。

李秀林关于哲学原理教学方法的思想丰富而深刻。但实际上,这些思想只是他曾经构思撰写的专著《哲学教育学》的一小部分。他渴望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在一个完美的年份这样做。鉴于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方法上的高超造诣和卓越成就,他不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家。

李秀林不仅从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坚持教学第一线,面向各行各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进行教学。这既是他将哲学原理教学法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他在个人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法进行研究和升华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学校里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有时给本系的研究生或本科生讲课,有时给其他系的普通理论课讲课。由于他态度认真,准备充分,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方法得当,表达生动,并在教学中及时运用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无论是在基本原理的讲解上,还是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有同学说:“听李秀林老师讲课是一种精神享受!”早在60年代初,他的教学经验就在全校总结推广。

就李秀林而言,编写教学用书、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从理论上反思教学活动,完善理论,自然会导致编写教学用书和研究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为李秀林编写高质量的教学书籍和构建科学的哲学教学方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学书籍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反过来提高了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教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他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他在教学方面的探索,不仅培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工作者,而且提高了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青年的哲学素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普及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中国的大众化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作用。

4.李秀林哲学探索的当代价值。

尽管身患疾病,李秀林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致力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点上,他无愧于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的唯物主义者”的光荣称号。尽管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他的努力和贡献依然熠熠生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洪流融为一体。正如萧乾先生评价的:他是一个孜孜不倦追求真善美的人。他的理论生涯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理论素养与求实精神、坚定性与创造性、言传身教的统一。在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繁荣的今天,梳理和阐述李秀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中的思想成果,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品格和贡献,更重要的是要汲取他的思想成果和实践启示,在他努力探索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和前进 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秀林的哲学成就启示我们,中华民族可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通过探索、返本开新、阐释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和完善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总体上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以李秀林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努力开展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整体上已经逐渐赶上了国际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了。因此,在积极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益成果的同时,有必要认真梳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和经验。

李秀林的哲学贡献启示我们,应该认真消化和吸收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思想成果。任何科研都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后来者,我们不能不从李秀林等前辈学者已经达到的高度继续攀登,把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其实,只要打开那些充满思想感情的“厚重”作品,就能深切感受到它们探索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即使前人的探索有失误和挫折,也是值得学习的。聪明的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身上吸取教训,而且前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李秀林的哲学探索启示我们,要重视对现实及其历史尤其是当代的反思和引导。哲学源于现实。植根于现实的哲学是现实的哲学。李秀林始终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使命感,非常重视对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反思(他的散文集《对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比如,在《世界的时代精神》中,他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王宇、李怀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第三版开始,专门用了一节来考察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哲学意义。对于中国的时代精神,他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构成了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许多其他哲学的关键特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在学术上关注现实,而且要在思想和理论上直接切入现实,引领现实。

李秀林的哲学追求激励着我们,也热爱着我们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事哲学研究无疑是辛苦的,有时可能是危险的。黑格尔说,“如果你以审慎而严肃的态度从事一项伟大而自我满足的事业,你只有完成它发展的长期艰苦工作,并长期沉浸其中,才能有所成就。”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真正热爱它,不仅把它当成事业,而且把它当成事业,才能坚持下去,发展下去。李秀林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因为他真正热爱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此奉献了一生。正是这份爱,让他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楷模。热爱哲学智慧,人类热爱哲学,马克思主义者热爱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有理由期待,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李秀林等前辈学者的指导和启发下,将实现研究理念的进一步转变和优化,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光明日报(2021年08月02日第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823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