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和冷都和什么有关,你还能写出什么(冰冷都和什么有关系吗)

【二十四节气】

冰和冷都和什么有关,你还能写出什么(冰冷都和什么有关系吗)

为什么用“寒”来定义最冷的节气?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倪

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天寒地冻”的模式。可以说“冷”“冷”“冻”“冰”四个字构成了整个冬天,都是用来形容一年中最冷最低的天气。那么,古人为什么选择“寒”字来定义节气呢?古人看到的“老冷三友”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古人在小寒节气中特别强调“万物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冷”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列子唐雯:“寒为寒之始,寒为寒之极”

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和最冷的节气分别称为“小寒”和“大寒”。陈杰《日涉编》引《立异书》曰:“小寒,齐也月初,殷琦极小,故称小寒。”吴澄《二十四节气》又叫:“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半个月就大了。”

小寒和大寒一样,对应的是小暑,太阳到达经度285度。小节气后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冷”字。与这两个词相似的是“冻”和“冰”这两个词,反映的是气温最低季节的物候现象。

“冷”、“冷”、“冻”、“冰”这四个词都是指极低温天气,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寒”,说:“寒,寒也”;“冷”的解释是:“冷,冻,冻为冷”;“冻”和“冰”的释放回来,有相互释放的现象。“冰冻,冰也”和“冰,水也坚”。这里的“水坚”不就是水冻成冰吗?不仅可以相互解释,而且这四个字的原始字形都含有代表古字“兵”的“兵”字。既然如此,古人在定义这个节气时,为什么不用其他三个字中的一个呢?尤其是在早期,“冷”这个词和“冷”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节气不叫“小寒”或“大寒”?

其实原因在于“冷”字本身。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卜辞中,并没有发现“寒”和“寒”。“汉”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现藏上海博物馆。西周青铜器“丁涵”铭文中有“一女田豫寒山”一词。虽然金文发现的“冷”这个词没有出现在表示寒冷天气的句子中,但这个词的形状充分表达了寒冷的程度。

丁可碑文中的“寒”字是一个认识的字,包括房屋的“寒”字,干草的“弓”字,水结成冰的“寒”字,中间还有一个赤脚的人。意思相当明确:温度低到连房间都结冰了。一个人把干草拿到地板上,盖在身上保暖御寒。“冷”字的原形远没有“冷”的丰富含义,“冷”字比“冷”字更冷。正如列子唐雯所说,“寒是寒之始,寒是寒之极。”所以,用“寒”来定义最冷的节气,显然更合适。这和古人选择“暑”这个词来定义最热的节气而不是“热”是一个道理。

古人是如何理解“小寒”这个节气的

史记集:“温物长,寒物长。”

道教认为,小寒时“殷琦”仍然很重,气温极低,但“杨琪”自冬至起变强,有“冬至一阳归,心礼火始于小寒,五运六气始于大寒”之说宋代学者米友仁也在《醉春风,一阳来归云,云归云》诗中说:“一阳来归云,云归云,我道从此长。”

那么,古人是如何理解“小寒”这个节气的呢?裴简《南宋史记集》引用西汉孔安国语曰:“雨润物,阳燥物,暖物,寒使物,风使兽。五者合时,故为公考。”“温则万物生长,寒则万物生长”是古人对小寒节气的理解中最富哲理、最经典、最励志的一句话:不经历严寒,就没有成熟和成功。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对物候的仔细观察。“小汉花心”南北不同,主要是梅花、山茶花、水仙花,其中以梅花最具代表性。梅花在小寒时节最美,它的红、黄、绿、白四种颜色,再加上雪竹、松柏,把“非人”的冬天渲染得特别有气氛。梅、竹、松因此被拟人化为“寒龄三友”。

雪中赏梅是古代人小寒节气乃至整个冬季最迷人的事情之一,历代留下的关于人生感悟的诗词也不少。如南宋文学家陆游在《卜算子·咏梅》诗中写道:“无心争春,必有嫉妒。散成泥,碾成尘,唯有香依旧。”毛泽东用同样的题词写下的话,是另一种境界:“已是满冰的悬崖,还有美丽的花朵。乔不争春,只报春。”

小寒到来后,不仅梅花等植物“有反应”,动物界也“活跃起来”。古人发现鹅、喜鹊、野鸡在小寒节气前后都有突出表现,于是总结为“小寒三期”:“一期雁北乡,二期喜鹊窝,三期野鸡雉。”

“小三后羿”之说,源于《义周树世训解》:“韩笑之日,大雁北归;第五天,喜鹊开始筑巢;第五天,野鸡起。”历代学者对此都有解读,其中以元朝武成的理解被引用最多。他在二十四节气中称之为“雁北之乡”:“乡(xiàng),意为向导。在太阳升起的第二天,雁群将会躲避酷暑并返回。今天,它们将向北飞到初春,然后全部返回。鸟先生气。”苏轼的诗叫“春江水暖鸭先知”,杨气动是大雁的先行者。大雁是一种大型候鸟,秋天向南飞,春天返回北方。最早的回北行动是在小寒节气前后,这标志着地球北半球的气温开始回升。古人称之为“阳气学”。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第二个征兆是“喜鹊开始筑巢”:“喜鹊也,喜鹊巢的大门每次都太旧,从冬至的天元初至第二年的第二个太阳,喜鹊都能成巢,知道它要去哪里。”喜鹊是古人眼中的吉祥鸟,它的表现让小寒很开心。

小寒的第三个症状是“雉鸡始于雉鸡”:“雉鸡,文明之鸟,阳之鸟;��������������������򟿥򟠕65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小寒节气到来后,现在很少见但在古代很常见的野鸡(雉鸡),无论是公的还是母的,都开始唱歌了。

在河冻地冻的季节,梅花盛开,大雁归北,喜鹊筑巢,野鸡齐鸣…让寒冷的冬天充满生机和活力。古人眼中的“小寒”可谓正能量满满!

古人为什么重视“小寒”

《尊圣八剑》:“万物皆藏,冰冻之时,非一日之寒”

在冬季的六个节气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的节气,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寒使人平安”等说法。古人认为,如果小寒的物候出现异常,就不是吉兆。先秦古书《易·周树世训解》说:“雁不北上,民不主;喜鹊不筑巢,社稷不宁;野鸡不起,国淹。”

小寒和重感冒一样。节气当天,宁可冷不要晴,不要暖。有农业谚语:“天冷不下雪,天冷热田裂。”“天冷不冷,天热不热。”这两句谚语,在明确了“小寒”、“大寒”、“小暑”和“大暑”的对应关系后,还指出了冬夏的气候关系,即冬季雨雪少,来年夏季雨水少,所以常有干旱,即所谓“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如果冬天不冷,明年夏天也不会太热。害虫多,庄稼成熟度低,经常歉收。反之,来年将是一个好年景,“小寒节雾,来年五谷丰登。”

这些谚语是古人长期预测气候的经验。同样,也有季节性的回光返照,如“小寒、乍暖还寒”、“小寒、初春雪”、“小寒、晴沼”、“小寒、烟雨、乍寒还寒”、“小寒、极寒、来年春暖”等等。小寒和严寒在气候上也有对应关系。俗话说“小寒不是冷而是严寒”。类似的说法有:“小寒天热,冷得说不出”“小寒天冻,大寒天冻。”这些谚语意在提醒人们注意早做准备,防冻防灾。可见,小寒在农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意小寒,也是因为这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寒冷来了,严冬就来了。这个时候古人特别注意保暖养生。寒冬过后,上身会全部穿上棉衣,牲畜也会喂饱。“人披寒衣,牛披寒草。”在寒冷的节气里也要注意养生和食补。郜琏《尊圣八音四季注》“冬卷”说:“冬月,天地闭塞,阴阳施,万物藏。当它被冻结的时候,它会是温暖的。不要为了养胃而流汗。”又称:“不要很暖,不要下大雪。”

小寒天气最冷,就像小暑讲究“跌”,古人一般不选择出门。对应的词是“玉”,如“家中之玉”、“床下之玉”。它讲究“藏”字,具体外在现象就是“冬闲”。同时,我也不会选择做容易出汗的剧烈运动。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小寒就是“归乡节”。小兽正在等待“雁北乡”。想象一下,所有的鹅都知道自己回来了。作为人子,是否应该“回家看看”?所以在外打拼的古人,到了小寒一般都会收拾行囊,准备动身回老家。因为小寒一到,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就不远了!

相关链接

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天气越来越冷,街上的人们都穿着棉衣和羽绒服。在御寒手段有限的古代,除了烧火取暖,古代人还有哪些奇特的取暖方式?

古人用来暖手的“手炉”。

壁炉和防火墙

到了秦朝,贵族们开始用“壁炉”和“火墙”取暖。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浴池旁发现了三个“壁炉”。壁炉主要是烧炭御寒,排烟口放在室外,避免碳烟中毒。

秦兴乐宫遗址中也发现了“火墙”的做法。两块管瓦扣在一起,做成一根管子包在墙内侧,与炉子相连,已经有了耐火取暖的雏形。到了明清时期,“防火墙”的做法更加成熟。建筑师会在宫殿的墙壁上建造空心形的“夹层墙”,在墙下挖一条火道,在殿外的门廊下设置一个炭口。炭口点燃后,热气会沿着整个夹层墙瞬间提升屋内温度。

古人的“羽绒服”

说到羽绒服,人们认为它可能是现代的产物。其实“羽绒服”的最初版本在古代就有了端倪。唐朝安乐公主的“羽绒服”是用羽毛做成的,挂在外面。《新唐书》记载:“面同色,侧同色,日同色,影同色,百鸟皆可见。”在经典的《红楼梦》中,有一种御寒的服装叫“鹤”,如“雀”和“服”分别用孔雀翎和鸭翎制成,也可视为“羽绒服”。

“低能耗”暖椅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随笔》中详细记录了他发明的“暖椅”。他声称温暖的椅子可以容纳所有的身体。暖椅前后都有门,两边都是木板,臀部下面和脚下都有围栏。用栅栏让内热进来,用木板把暖气完全保持住,用前后门,前面进人,后面进火。此外,暖椅上还设置了扶手箱,用于放置笔砚。独特的设计,但超低能耗,从早到晚只需要四块小木炭。除了坐和躺,暖椅甚至可以代替轿子。

火盆和手炉

雍正散步取乐图——围着灶台看书

“旧瓶子里有一线绿色,安静的火炉里有一丝红色。外面黄昏有雪的感觉,里面来杯酒怎么样?. “在诗中,白居易透露了两个御寒的秘诀:喝酒和暖炉。

喝酒御寒是古人经常采用的小方法。虽然不一定科学,但是喝酒可以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短时间保暖还是可以的。白居易以灶暖酒,以酒暖己,是雪天待客的妙法。

炉子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大灶能达到上百斤,一米多高。它有三条腿和四条腿,非常豪华。小到一个西瓜,随手可提。古人用木炭取暖,大多数人都有炭锅。脸盆用铜或铁制成,外面有一个盒状的精致盖子,防止着火或掉进别的东西里。

在清代的《雍正行图》中,古代文人围坐火炉取暖御寒。其实,“围炉而坐”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冬日景象。只是“精装版”和“平装版”的区别,一个精致的火盆是有条件使用的,一个陶罐是无条件使用的。所以无论是诗词还是书画,火盆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在唐朝,人们用铜制作手炉。椭圆形的手,里面放着炉子的灰烬或剩余的余热,还有一个附在炉子上的盖子,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脚炉比手炉大,可以放在脚下暖脚。另外还有一种暖脚瓶,俗称汤婆子,装热水,晚上放在床上。宋代黄庭坚写诗说“一千块钱可以买一个有脚的女人,她每晚都会睡到天亮”,指的就是这种暖男。

川味椒房寺

花椒只能做香料?古人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据古书《三福黄图》记载,汉代未央宫有一座花椒房殿,以花椒和涂泥墙为保温材料,“取其温而香”。冬天置身其中,有御寒保暖的作用。

用花椒做隔热涂层的方法更多的是被后人模仿。《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首富石崇“以胡椒为泥涂室”;但南朝庾信的《厅堂梦里诗》也有“香墙自泥椒”这句话。这样的房间真的是满满的川味!

(本文由编辑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8229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