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出自哪个地方的曲子(昆曲出自于哪里)

对于舞台艺术来说,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部剧如何在传承中完善?一部经典如何在传承中生存和创新?一个学校群体如何培养新人,在传承中发扬传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

对于舞台艺术来说,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部剧如何在传承中完善?一部经典如何在传承中生存和创新?一个学校群体如何培养新人,在传承中发扬传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索。即日起,本版将开设“代代相传”专栏,邀请名人分享代表性传承做法,提炼规律,总结经验,启迪当下。

昆曲出自哪个地方的曲子(昆曲出自于哪里)

人传戏,古戏满青春。

记者: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何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传承一直备受关注。你认为昆曲传承的关键是什么?

蔡正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提到“守正创新”。这四个字不仅指出了戏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由人传。昆曲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艺术,不像有些行业靠书本可以学到知识,昆曲靠的是演员代代相传,老师教学生一招一式。这些东西是书上找不到的。

昆曲向老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传”主要靠老师,“传”主要靠学生。两者缺一不可。现在是昆曲发展的最好时机,但传承的问题也更加迫切。

记者:有600年历史的昆曲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史就像一部没有谢幕的长剧,场景变化,人物变化,跌宕起伏。昆曲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典型。戏曲的兴衰、传承、发展有什么内在规律吗?

蔡正仁:在19世纪20年代,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唱昆曲。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有识之士在苏州成立了“昆曲工作室”,招收了四五十名学员,也就是“传”一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田汉、夏衍等人呼吁抢救昆曲。当时全国只有20多个“川”师,主要在上海和浙江。1953年,华东戏曲研究所昆曲演员训练班开始招生,聘请带“传”字的老师入职。1954年3月1日正式开学,俗称“昆达班”。我12岁学昆曲,进了“昆达班”。现在大家熟悉的著名昆曲,几乎都出自《昆曲大班》。1956年5月18日,新编昆曲《十五关》在北京上演。周恩来同志看后评价说“一出戏救一出戏”。《十五传》是几个“传”一代的老师写的。可以说,我们是唯一一个有“传”字老师口述的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昆曲火种得以保存。

记者:真的很有意思。可见,艺术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蔡正仁:是的。昆曲是中国戏曲的巅峰,象征着中国人精神层面的高雅部分。就像春雪,但也很脆弱。

昆曲在当代复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在我们正在演出,一票难求。我问那些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昆曲,他们说:“昆曲能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我们看剧本就喜欢,看演出就觉得更美了!”

60年代的昆曲,浸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自信与创新中被激活,呈现出新的动人艺术风格。古代戏曲的复兴,背后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多转老师,打破“家庭意见”

记者:戏曲的传承是靠人的。这是大学问的。你认为昆曲的传承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蔡正仁:我家里一直挂着俞振飞老师81岁时写的一幅画:“从一个老师换到另一个老师,与过去并驾齐驱,永远优雅有春职。”惠兰历史悠久,但只是过去和未来。“转更多的部门,连接过去和未来。继承是一项“苦差事”。要做好,不花一点力气是不行的。传承也是一门“学问”,想不吃苦都不行。

从历史上看,“坤泰班”是从“传”辈老师那里接过来的,本身就有“先天不足”。昆曲剧本写了,表演没录。《甄嬛传》一代人失落了很多。我师从“传”一代沈传志,并得到昆曲大师俞振飞的亲自教导。但是,和我老师比起来,我懂的剧更少。目前青年演员演的戏可能比较少,还存在唱念不规范的现象。目前,昆曲产业存在行业不完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些行业有好演员,有些则没有,尤其是华联、老盛、郑丹和老聃,严重短缺。

记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避免昆曲传承过程中的代际衰减?

蔡正仁:昆曲发展得越好,从事昆曲的人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浮躁、只满足于视频上学,从来都是不可取的。努力学习,不忽视基本功才是正道。

每个地方都在招生,昆曲的老师现在是个大问题。不,老师,我该怎么办?戏曲传承要打破“家族意见”。比如京剧里的武旦戏,很多都是学昆曲的。我们在自己学校学不到,就要想办法跨剧种学。只有扬长补短,昆曲才能传承好。

把人推出去,前提是保住本体。

记者:诚信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真正传承昆曲艺术,每个时代都要离开每个时代的积淀。

蔡正仁: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是让人们去玩。2007年,上海昆剧团创作完成了《长生殿》完整版,结束了当代昆曲《长生殿》完整版消亡阶段的历史。2017年,《长生殿》完整版全国巡演,是上海昆剧团老中青第五班《it runs in the family》整齐的阵容。在排练中,它传承了自己的技艺,让年轻人站在舞台中央。这种表演训练比任何课堂教学都好,观众爱看。我最高兴的是,整版《长生殿》实现了艺术和市场的双丰收,为昆曲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是昆曲未来发展的典范。长生殿,牡丹亭,琵琶,桃花扇,我们那么多经典,都是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可以排下去很久。

我支持一切形式的创新探索,但保持是前提。真正吸引观众的创新,都是基于昆曲的艺术本体。没有本体,再改也没用。听了半天,不像昆曲。你在唱什么?

记者:经过您的精心培养,古、李安、等中青年昆曲演员已成为当今昆曲舞台的中流砥柱。我们常说,“学艺术一定要悟性”。你是如何理解和培养戏曲演员的“悟性”的?

蔡正仁:我从老师那里学到艺术是无止境的。梨园有句话叫“初学者三年走遍天下,再三年寸步难行。”我刚学了三年,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风格都能模仿。我不知道为什么。再学三年,一旦明白其中奥妙,就觉得自己不行了,但这是质的飞跃。太白醉写的是俞振飞最好的剧本。18岁的时候,我完全模仿我的老师。40多岁的时候,觉得自己之前表现不好,就给余老师写了一封信。几天后,老师回了一封厚厚的信,第一句话就是,“你终于明白了。”他说他不必对自己不满意,但重要的是知道他不满意的原因和地方。这就是“小学三年”和“升学三年”的关系。

记者:文化传承确实是一件需要努力和付出的事情。戏剧艺术是代代相传的,包含了几代人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你从12岁开始就没有离开过昆曲。这种坚持特别有意义。

蔡正仁:学了68年的艺术,更能体会昆曲的魅力,更有“寸步难行”的感觉。就像《园中梦》一样,越唱越觉得好吃。“最吸引人的春光是今年。”看这个字,一个字也改不了。

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昆曲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一部剧的传承在于它本身的价值,昆曲本身的艺术性毋庸置疑,所以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我们要一代一代努力,学好、演好、传承好昆曲,扎扎实实努力。

对话:蔡正仁(昆曲表演艺术家)曹玲娟(记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7363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