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关注瀚思,把心理学带在身边。什么是精神分析心理疗法?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是:“人的一切行为、情绪、思维,包括心理障碍的症状,都是由一个人从小形成的性格和习惯决定的,是由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性的‘塑造性影响’和人格一旦形成并固定下来,就会自动地、本能地、悄悄地、无意识地、下意识地、不由自主地、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发挥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相对幸福的童年,并拥有随之而来的健康人格,在心理学意义上,他将是‘幸运的’,他的生活将在健康人格的决定下运行在一个相对健康的轨道上。这种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人。但如果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相对恶劣,其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就会被打断或不发达,导致缺乏必要的精神滋养,形成各种性格缺陷和复杂情结,必然会为日后的各种心理障碍留下祸根。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所谓“不幸”,这种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病号”或者“智障”。一个人的人格就像如来的手掌,一个人的生命只能在如来的手掌里跳来跳去。要改变人生,就要改变人格,改变如来的手掌。”。

一般来说,所谓的心理障碍是在童年形成的病态人格基础上形成的,在潜意识层面起作用。要从根本上根治心理障碍,必须消除童年经历带来的不良影响,纠正扭曲病态的人格。而且这种矫正不能停留在讲道理、讲道理、说教的层面,必须深入到潜意识、人格的深处。毫不夸张地说,精神分析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可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一个人的潜意识,都是一个艰难而艰巨的工程,这就决定了真正的精神分析治疗会是漫长的(大约100-300小时,最长可达数千小时)。费时费力,对治疗师和患者都是极大的挑战。当然,在付出巨大成本和努力的前提下,回报也是巨大的。可能意味着自残、自虐恶性循环的结束,黑暗痛苦内心世界的重新发现,新生活的重新开始,自我和真我的重新发现。

也许,一个例子会帮助你理解精神分析。比如一个女青年和四个比她大十多岁的男人建立了亲密关系,无论是婚内还是婚外,而所有这些关系都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临危机或者结束,这就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她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这种惯性,但还是无法自拔。她告诉医生,“我知道这是一个火坑,但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义无反顾地往里跳。像父亲这样的男人对我很有吸引力。”在精神分析中发现,她的父亲在童年时很少和她在一起,尤其缺乏交流。她不敢接近她的父亲,他从来没有耐心听她说话。但是,她每天都急切地盼望着父亲的归来,希望他能对她微笑。这种父女关系的童年经历,使她无法顺利度过女孩对异性爱的重要阶段——爱父阶段,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爱父情结。结果,当她成年后,她会下意识地寻找机会来完成这个发展阶段,这会反映在现实中,它会显示出她不断地接近年长的男性。但真正靠近后,她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对男人的陌生感会被激发出来,她会再次逃跑。就这样,她不得不不断寻找然后离开那个年长的男人,这就导致了婚姻关系的反复和痛苦。推理和认知对于这样一个有严重恋母情结的心理障碍是不会起作用的,因为她知道这是不合理的,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这种冲动和行为。只有通过长期的精神分析,帮助她在潜意识层面完成父性阶段的心理发展,修复她的人格缺陷,获得一个“内化”的接受和肯定她的“心理父亲”,她的父性情结才能得到解决,她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彻底的解决。

我们不妨对精神分析疗法做这样一个简单而笼统的定义: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是一种针对精神障碍的激进疗法,其目标是改变作为精神障碍基础的潜意识层面的人格。

精神分析怎样进行?

心理治疗之所以奏效,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关于人性的重大发现:

一个重大发现是“强迫重复原理”,即每一个有童年心理发展缺陷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强迫性地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发展阶段,在现实中重现童年创伤和经历,重复童年时期痛苦的情结和关系。比如一个没有完成恋母阶段的有恋母情结的男人,会不断与女性形成实质性的心理恋母关系,关系的模式和内容会与童年时期的母子关系惊人的相似。这就好比一个人会不断揭开覆盖在伤口上的纱布。事实上,这是一种试图治愈童年创伤的本能努力。但是,这种努力会和小时候的努力差不多,总是以失败告终。结果失败会激发下一次的努力,这样的循环会导致强迫性的重复。这种强迫性重复是所有精神障碍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性的主要特征。

第二个重要发现是共情现象,它依附于强迫性重复原理,即强迫性重复的主要内容是童年关系的重复,心理学称之为“共情”。也就是说,在强迫性重复原理的驱动下,人们会在现实中重现童年时与父母形成的关系模式。比如一个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很少接触父亲的男孩,会习惯性地认为女性更容易接近,更容易和女性交往,尤其是和母亲性格相似的大龄女性,形成亲密关系。这是因为他小时候的情感模式是这样的。当这个人利用这种与母亲形成的特殊模式与其他女性交往时,我们可以说共情出现了。其实共情是无处不在的。广义来说,人类所有的情感都源于同理心。但是,精神障碍患者的共情是建立在扭曲的关系模型上的。

如果我们承认“强迫性重复原则”和“移情现象”的存在,就更容易理解精神分析疗法。可以说,精神分析治疗是在“移情现象”的基础上发展和开展的。没有共情和反共情的心理治疗绝对不是精神分析治疗。对共情的关注、分析和澄清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工作。

同理心的现象,从患者接触医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换句话说,每个人在和别人见面的时候,都要确定眼前的这个人和自己过去经历过的那个人是相似的。然后,利用相似的人际关系模型进行共情。比如,一个没完没了地找医生谈话,反复要求医生做各种保证的病人,通常是一个依赖性很强、母婴共情、共生共情的人。一个病人非常守时,小心翼翼地关上门,有条不紊、不动声色地与医生交谈,是一种“不相关”的共情模式。只要患者和精神分析共存一定时间,患者就会在童年形成的关系模式中与精神分析师产生共情,患者的情结和问题就会在精神分析师和患者之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如果把心理诊所比作心理手术室,那么共情就可以比作手术台上暴露病灶的过程。举个例子,一个因为失眠来看病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神分析,她告诉医生,她每天都睡不着,因为她担心医生不喜欢自己。她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因为小时候缺乏母亲对自己的肯定,所以特别缺乏安全感。这种缺乏安全感导致了严重的焦虑,进而导致严重的失眠。她把这种童年的感觉和关系模式带到了她和精神分析师的关系中,把她对母亲不喜欢自己的担心转移到了医生身上。这样就把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情结,通过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在精神分析过程中纠正这种共情模式,她的心理障碍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共情的出现只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第一步。然后,需要解释、澄清和修复这些过程,才能真正完成精神分析治疗。在共情的过程中,她可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父母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质投射到心理医生身上,仿佛医生在心理上真的就像她的父母一样,她会以共情的方式去爱或恨心理医生,就像她爱或恨自己的父母一样。但是,精神分析师其实是另一个人,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没有病人父母的明显缺陷。在这种共情关系中,医生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屏幕,一个容器。“屏幕”是用来上演患者童年的经历和感受,“容器”是用来无条件接受和储存患者过去和现在的所有情感内容。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慢慢发现,“电影”不过是被放大扭曲了的过去的情感片段,和真正的“银幕”是两回事;医生对患者无条件的接纳和迁就,让患者有机会和能力去正视和厘清共情和现实的区别;借助医生的“镜像功能”和“模板塑造功能”,从根本上扭转患者的人格模式。过去的记忆和经历将不再影响患者,与精神分析师建立的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将内化为患者的潜意识,成为患者人格的核心部分。这时候他的潜意识被修复了,精神分析也做了。

以上对精神分析的描述只能算是漫画式的描述。事实上,精神分析的过程远比描述的复杂。因为精神分析的过程要与来自病人的惰性和阻力作斗争,以维持旧的模式,所以整个过程是一种跷跷板式的,螺旋式的过程,进两步退一步。其中的跌宕起伏难以描述,只有身处精神分析的人才能体会。

精神分析的频率在每周1-5小时之间,大部分可以在100-300小时的治疗时长内完成,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数千小时。精神分析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这种设定本身就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元素之一,因为连续性和恒常性的关系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连续性差的心理分析意味着预后差。

病人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你可以自由联想,分析梦境,讨论反抗或者共情,有时也会谈到性,或者保持沉默直到最后。整个氛围非常自由随意。当然,有时候也会有紧张的时刻,这通常意味着消极的共情。这一刻也是治疗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阶段,治疗的深度,精神分析师的技能,以及精神障碍患者问题的严重性都暴露出来了。简而言之,精神分析疗法没有固定的外在形式。重要的是,在精神分析师人格的潜移默化和“催化”下,患者的潜意识人格已经悄然发生了有益的变化。

精神分析为什么要讨论性?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知道或了解精神分析,因为精神分析似乎与神秘的性有关。从精神分析上,人们会想到性变态,甚至性解放。其实精神分析讲的是性,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生活或性,更多的是欲望和本能的满足。而且,它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吃饭、喝水、做爱等的现实满足。,而是关系满足,即一个人从出生到5岁都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本能和需要。一个人只有从小对亲密关系的建立有足够的满足感,一个人的心理和性心理才能健康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人格。这样看来,精神分析似乎与性无关,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性与精神分析有关,精神分析中反复讨论性也是事实?

首先,精神分析的发现和创造是基于对一些性案例的研究。其次,因为性本能是人性中最强烈的本能,所以任何人性的冲突都会以最明显、最典型的方式表现在性方面。比如,一个人在出生后6-12个月期间缺乏母亲足够的爱,长大后很可能会表现出一种黏糊糊的性关系,会要求频繁的性爱,经常喜欢口交;一个在童年时期面临父母矛盾不断的女孩,可能没有机会与父亲建立亲密稳定的父女关系,也就无法完成女孩性心理成熟的关键阶段——爱父亲的时期。长大后,她可能对男人有一种非常矛盾的性心理,就是好奇,下意识的调情,关键时候拒绝真正的性关系。可以说,通过人们如何对待性,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童年关系模式和人格结构。性心理的探索是人们了解潜意识、破译情结的捷径。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非性的,或者说是非性的。主要与童年时期的关系模式有关,但在成年后,表现出明显的性色彩。也许,性是表达潜意识情结和冲突的最佳媒介。如果把童年的人际关系模式比作一个人的人生剧本,性只是人们看的一场戏。性是人际关系的产物,永远从属于关系。人性中,关系永远比性重要。

所以虽然精神分析的本质是非性的,但是为了更快的揭示潜意识的复杂和冲突,精神分析还是会对人性进行探索。而精神分析更关注性背后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围绕性的内心体验,以及性和人际关系的内涵。现代精神分析与性的联系越来越少,性在现代精神分析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人们讨论性的目的只是为了探讨关系模式和情感转移的方式。从任何角度看,性都是工具,不是目的,不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探索性的心理治疗不一定是真正的精神分析,不涉及性的精神分析,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如果患者或心理医生过分强调性本身,这是一个应该分析的现象,通常意味着来自患者或医生的一种防御和潜在的情结。

精神分析中为什么要讨论梦?

精神分析可以不讨论性,甚至不讨论童年经历,但一定要讨论梦。不涉及梦的精神分析不是真正的精神分析。

持这种观点有三个原因:

首先,精神分析强调并相信潜意识决定论,梦是非常重要的潜意识材料。所以,如果患者也把注意力转向梦,就相当于间接接触了自己的潜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从理性到感性的进步。一个接受过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治疗的病人,一开始并不相信精神分析。然而,他对分析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持记录自己的梦,并为每个梦画图。不知不觉中,他被自己的潜意识所吸引,同时内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按照荣格的观点,准确分析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重视梦想,相信梦想,接受潜意识的牵引和引导。因此,精神分析必须挖掘和激发患者对梦的兴趣。

第二个原因是,梦可以揭示潜意识的所有秘密,包括核心冲突,是潜意识的捷径。例如,一个对婚外性关系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女子梦见“她像一个小女孩,一丝不挂地躺在一个老人的怀里睡着了,内心感到无比幸福。”通过对这个梦的分析,她发现自己对性的兴趣并不是性,而是通过性来获得某种带有父系色彩的亲密关系。这种发现和领悟揭示了她内心冲突的本质,她强烈的婚外情冲动逐渐减弱消失。

第三个原因是,梦是用原语言编织的潜意识画面,有助于患者理解和掌握梦的解析。也帮助患者掌握了一个了解和掌握自己潜意识的工具,这将加快实现心理治疗的核心原则——自知与自变。也许,当一个病人通过分析自己的梦,能够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时候,就是治疗结束的时候了。

事实上,梦并不是唯一得到精神分析关注的材料。精神分析也关注人的缺点、表情、肢体语言、衣着。生活中所有的情感材料都可以作为理解潜意识的线索。其实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内容都带有白日梦的色彩。如果我们对梦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更透彻的把握。

什么样的人适合接受精神分析?

由于精神分析是一个艰难的改变过程,这就决定了只有少数人适合这种心理治疗。所以精神分析一直是一种被少数人掌握的,只能为少数人服务的疗法,对医生和患者都要求较高。

对于患者来说,可能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才能接受精神分析治疗。

首先要有足够的治疗和改变的动力,愿意付出长期的努力,愿意承受伴随改变而来的悲伤和痛苦。足够强大和持久的动机是精神分析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个条件是:基本的同理心,即与他人建立基本关系的能力。关系是所有心理治疗的基础,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

第三个条件是你需要有一个长期固定空的空闲时间进行治疗。精神分析治疗每周需要1-5次,每次1小时。表面上看,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坚持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容易。

第四个条件是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因为精神分析师需要长期艰苦复杂的训练,而且这种疗法带来的回报巨大,所以精神分析一直是各种心理治疗中最昂贵的。以目前每小时100元,100-300小时的治疗和费用计算,总治疗费用约为5000-15000元。对于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负担得起的人恐怕也是有限的。

第五个条件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否承受治疗带来的冲击。精神科治疗初期,疼痛和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随着治疗的逐渐深入,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超过通常的疼痛程度,相当于手术伴随的疼痛和出血。精神分析能继续下去的前提是有基本的疼痛承受能力。个别患者会出现耐力不足,导致防御机制崩溃,病情加重。

基于以上条件,适合做精神分析的患者数量可能是有限的。

长按二维码直接关注我们。

回复 爱可查看瀚思最受欢迎的亲密关系文章TOP3回复心 可查看瀚思最受欢迎的滋养心灵文章TOP3回复育 可查看瀚思最受欢迎的亲子教育文章TOP3

汉斯心理学院|

十年,专注于心理学

微信号:hs_psy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丛中教授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班详情。新的一年,做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813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