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姜维传(三国姜维是哪里人)

作者:文盲

三国姜维传(三国姜维是哪里人)

《三国演义》中,姜维可以算是后三国时代最耀眼的人物之一。在罗贯中的艺术塑造下,姜维武功高,智谋超群,胆识过人,以至于他的《九伐中原》和诸葛亮的《六伐岐山》一样辉煌。

可以说这是小说家高度赞赏的。

然而,正史中却并非如此。陈寿为姜维立写三国,评价并不友好:

魏厝文武双全,为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却玩了无数局,行事轻率,最终死于非命。

短短一句话,就把姜维一生的北伐直接断言为“追名逐利”、“军事化”。他尖刻的话是无情的。

▲姜维/新三国演义剧照

同时,作为姜维的前任——诸葛亮五下中原,得到了“天命所归,不可争智”的评价,美其名曰“有风度”的失败。相比之下,两者有高低之分。

结果,肯定是病因。那么,如果以后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姜维的北伐,他比诸葛亮差在哪里?

01 尴尬的内政

先说一件小事。

公元261年,吴栋大臣谢雪因为购买战马的问题,奉命出使蜀汉。回去后,吴主孙休问起蜀汉的近况,他回答说:

主不知道他的过去,他的副手们得到庇护以避免犯罪。当他进入他的法庭,他没有听到真相,他的野生人民有菜。

大意是:主公懦弱不知臣子之错,臣子得过且过。在法庭上没有一句诚实的建议,但地里都是饥饿的农民。

由于其客观真实性,盟国使节的这一回答一直被视为蜀汉以后刘禅统治时期昏庸无能的证据之一。但实际上,从北伐的角度来看,恰恰暴露了姜维北伐的第一个问题——内部混乱。

这种混乱首先体现在国家大事上。

诸葛亮时代,蜀汉的国家大事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高效廉洁。

刘备临死前,给了诸葛亮“自己可以拿”的政治意愿,以及诸葛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权威。被委以孤儿之命后,诸葛亮在蜀汉的势力不可小视。

利用这一优势,他很快建立了蜀汉初始朝廷:以蒋琬、董允、郭祎之、费祎为主的高素质官员掌管成都行政,大将向宠掌管中央皇军,尚书命李严率军镇守江州对抗吴栋,自己则率领主力在汉中平定田地,等待北伐。

这种明确的分工和军政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蜀汉的高效运转,所以对诸葛亮的对外战争非常有利。

▲刘禅与诸葛亮剧照/新三国演义

然而,在姜维时期,这种“高效清廉”的政治格局很快被破坏,这是由于刘禅的亲政。

在蒋琬、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费祎、一代以恶为敌的先贤董允相继去世后,刘禅之前克制的昏庸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他亲自上台后,不仅大肆重用黄浩、陈豪等无能小人,还凭借诸葛亮的名声提拔了不发光的诸葛瞻(诸葛亮之子)。此外,他还在法庭上任意任命奉承者…

这种以皇帝为首的做派,导致了朝廷中帮派林立,争权夺利,甚至互相打压的局面。结果直接导致了国家大事的混乱,进而严重影响了姜维出兵北伐时后方的稳定——就连姜维本人也不得不远离成都在栈中屯田,以避灾。

同时,国家事务的混乱从上到下影响了蜀汉的民生基础。

民生是发动北伐征兵、军饷、装备的直接来源。在诸葛亮时代,由于蜀汉政府的高效廉洁,地方官员严格执行朝廷的诏令,说“只劝农,不争朝夕,只收钱富民”。

大部分时间,诸葛亮在蜀中推动农业、水利、丝织等方面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整个的民生,从而保证了北伐有充足的兵员和军粮供应。

然而到了姜维时期,情况又类似了。由于昏庸的皇帝和昏庸的国事,大部分地方官员都换成了欺压百姓的无能之辈。

在他们的治理下,整个蜀地变得“野民兴”,人口和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民生基础遭到严重破坏。这些自然影响了姜维北伐时的募兵、军饷、装备,军队战斗力大不如前。

所以,在后方不稳,军队素质下降的情况下,姜维发动的北伐往往虎头蛇尾,甚至来个一败涂地。比起诸葛亮的北伐,大团结,大力量,已经少了一个档次。

02 战略的失当

如果尴尬的内政超出了姜维的掌控范围(相对于诸葛亮这个整个蜀汉王朝的实际领袖,姜维只是一个军事统帅),那就怪不得他了,那么后来在军事领域出现的问题只能归咎于他。

姜维在军事领域的问题是他的北伐战略不当,具体表现在:

第一,北伐过于频繁。

众所周知,蜀汉只有一个国家。比起独占九州半的魏,真的是渺小的可怜。按道理,这种“小而广”的局面,本身就要求小国“慎之又慎”,“量入为出”,绝不靠一时之勇。可惜姜维没能理解。

从他北伐的次数来看,公元238-262年,在这25年间,他发动了11次北伐,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如果分解一下,从238年到253年,这一时期由蒋琬和费祎执掌大权,姜维的北伐欲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6年6次北伐,频率正常)。但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在军事活动上彻底失去束缚,此后连续五年年年伐,直到景尧五年(262年),蜀汉去世。

频繁北伐的后果就是国力浪费。

▲姜维北伐示意图

与诸葛亮时代相比,蜀汉每一次大规模战争:平定华南(225年)、第一次(228年)、第四次(231年)、第五次(234年)都是每三年一次的常规克制(第二次、第三次是局部战争)。

休战时期,史书上经常可以看到“耕者有其谷,闭门不出”,“劝民分事,富民富民”,“劝士不耕黄沙”…这些恢复国力的措施,加上国家事务的良好运作,使得诸葛亮即使无功而返,国力也未受损,甚至经常通过蚕食梁勇而有所收获。

▲蜀汉王朝北伐示意图

姜维北伐远不及此。他“自练西关”,“否定其才武艺”,旨在割据凉州,于是毫无节制地出兵北伐,国力损失严重。比如《三国志传》。乔舟”:军数时,民凋。“异同”:警惕是徒劳的,但国内软弱。

更何况姜维的频繁北伐还招致了蜀汉军政双方的一致反对。骑着车的将军张仪“每次都与朝廷作战”,强烈反对频繁出兵;乔舟的《民族的敌人》;诸葛瞻说他有三宗罪,第二宗是不能“控制姜维”;黄浩《殷欲废魏淑玉》要你燕玉将军代替姜维;连老将廖化最后都认为姜维是军国主义…此外,董珏、范健、杨等人也站在了姜维氏的对立面。

这种由北伐引发的无端内斗,让本来就混乱的朝政更加衰弱,加速了蜀汉的内耗。

第二,姜维北伐策略不当除了过于频繁,还在于攻防错位。

从先天的地理环境来说,蜀汉有川蜀之地,以汉中为门户,与高大的秦岭相隔中原,易守难攻。

诸葛亮时期,根据蜀汉为小国,不能承受高风险的原则,制定了以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北伐基本方案:以汉中为守备屯田基地,派兵经秦岭经顾颉路至祁山,伺机夺取凉州。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运粮困难(因为要翻越秦岭),但优点是在北伐失败或敌人入侵时,可以快速防守汉中,更符合小蜀汉国家的国情。

然而,姜维在接管军队后很快改变了这种保守的计划。他的想法是,保守策略虽然安全,但不能有效地杀死敌人。因此,他决定放松汉中门户,改变汉中太守魏延的计划,以阻止敌人的尸体:

d、以为错守左右,虽符合周易“重门”之义,但适以守敌,不可得大利。若不闻敌至,四周皆聚兵聚谷,汝退守汉、乐,使敌不得入和,守敌以守之。有事之日,令军旅齐头并进。敌不能攻关,野无散粮,县无千里粮,自然疲劳。退日,则诸城出,以军巡战,是陷敌之计。

他退出汉中,取而代之的是:

于是汉中太守胡姬住汉寿,监军王罕守乐城,监军蒋斌守汉城,并在Xi安、建威、武威、石门、武城、建昌、林园设围。

这个方案在姜维北伐处于攻势时更为有利。他可以把的军事中心从汉中移到武都地区(靠近前线,利于运粮),同时“诱羌胡为翼”,对魏国凉州地区造成极大威胁。其中最成功的一次就是魏永州刺史的数万大军大破(连诸葛亮都没能达到这个地步)。如果能活捉狄导,就真的成就了凉州政权。不幸的是,魏西部的将军陈泰及时赶到增援,导致汉军的失败。

然而,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在蜀汉国力空衰弱,姜维无力北伐,魏军主动入侵的时候,这个方案就变得极其虚弱和危险。事实上,263年,钟会率军入侵汉中。由于汉奸蒋舒的背叛,汉中“内剿总敌”的计划立即完全失效。此外,邓艾潜入尹平,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可见,这一时期虽然存在不可控因素(姜述投降),但姜维高风险的战略安排,必然对蜀汉的亡国负有一定的责任。

综上所述,两次战略失当是姜维北伐比诸葛亮差的第二个地方。

03 糟糕的时势

除了内部混乱和策略不当,最终导致姜维北伐比诸葛亮更惨的第三点是他所面临的极其糟糕的时代。

我们都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是从北伐的角度来看,姜维的时代显然比诸葛亮的时代要差很多,这种时代的差距最终导致了姜维的悲剧。

诸葛亮的时代,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

内:刘备死前,夷陵大败,蜀、汉两军精锐尽失;刘备死后,华南造反,蜀汉的土地面积几乎减半。对外:吴栋的孙权心怀敌意,企图分裂益州——“益州郡杀太守,引勇信南土,使命周而复始,伸向孙权。”认为势弱,用言语劝其投降——“是岁,魏司徒华歆,司空王郎,商群,太史令徐智,朝臣仆从诸葛张各有书明,陈之天命,使全国为诸侯。”

但这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局面。

诸葛亮大权独揽后,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稳定了孙权的野心,汉吴重新结盟。另一方面,利用地理优势“收谷”,养精蓄锐,很快平定了华南。经过三年的发展,蜀汉国力已经完全恢复,达到了“田辟,固仓,利器械,闲余,无花俏朝会,无醉人路”的地步。

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诸葛亮“屯兵汉中”,正式开始了北伐时代。这个时候,他面临的情况其实并不是“不可能”。

原因有二。

第一,魏本身就弱。在之前的《诸葛亮北伐是战略失误吗?,作者说,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黄巾之乱和混战之后,由于中原地区人口锐减,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魏国已经“虚胖”“人烟稀少”,进入了最衰弱的时期。在诸葛亮的北伐下,只是被动挨打。

第二,魏的克星环顾四周。作为蜀汉联盟国,吴栋在东线给了魏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名将鲁迅也频频出兵,能够像石婷一样大获全胜。公孙氏家族在辽东建立的燕国,是仅次于蜀汉的“第四国”,人口六十余万,士兵近十万。公孙渊虽然表面上投降了魏国,但实际上暗地里却成了和魏国的敌人。此外,北方鲜卑雄主能否统一漠南,成为魏的又一大隐忧。两者都在幽、合、青三州完全吸引了它的军队。

所以,虽然整体上“汉弱魏强”是必然的,但在凉州,诸葛亮北伐,集中优势兵力,实际上是有打败魏国的可能性的,还不至于坏到“不可能”的地步。

然而,当姜维进入北伐时,他接手了一个更糟糕的局面。

或者说对应的两个原因,只是变成了劣势。

第一,魏的国力正在逐渐恢复。虽然魏帝曹睿的死导致了高平陵之乱、王陵之乱和诸葛诞之乱…但这些大多只是高层权力的转移,从未真正阻碍过魏国国力的恢复。

相反,在诸葛亮死后空窗口期,姜维接管军队之前,魏国摆脱了西线作战的压力,按照孙子和刘芳在中书省的战略,人口和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实力已今非昔比。

第二,魏身边不再有强敌。孙权统治后期,吴栋皇帝昏昏沉沉,昏庸无能,两宫内外纷争,在外声讨鲁迅。严重的内耗使得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对魏构成有效的威胁。诸葛恪受命辅政后,虽然很重视对魏作战,但由于水平不够,无法成为姜维真正的帮手。

公孙渊的燕国在诸葛亮死后百日之内被司马懿夷为平地,魏国获得了辽东广大的土地和人口。鲜卑雄主柯比能于235年被魏幽州刺史派遣的刺客韩龙刺杀。他的政权随即瓦解,鲜卑人再次陷入混战,两人都无法遏制魏。

可见,姜维北伐在对手变强,帮手没了的背景下,陷入了孤军奋战,难度可以说达到了魔鬼级别。

这种糟糕的局面,使得姜维想尽办法,抓住魏以司马氏取代曹植而导致国内动荡的机会,伺机出兵攻占凉州。但很多时候,由于“智不在敌,力不及敌”,他只能无功而返。

尾声

综上所述,姜维最终对北伐的评价不如诸葛亮,既有其自身策略不当的原因,也有内部混乱和时代局限的原因。陈寿对它的评价虽然尖锐无情,但却是公正客观的。

参考资料:

1.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

2.朱子岩:诸葛亮的继承人与蜀汉政权的生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757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