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比较的作用和好处(作比较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AZD003]的成果。党的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AZD003]的成果。

作比较的作用和好处(作比较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那么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应该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其旨趣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与各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一个难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人民理论、实践理论、开放理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起源”毕竟在欧洲,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当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地,指导各国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时,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所在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而解决马克思主义在那个国家扎根的问题。对此,尽管恩格斯在分析美国工人运动时强调,当马克思主义进入美国时,“它必须完全脱去它的外国外衣,成为一个彻底美国化的政党”。然而,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各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所在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还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落地生根的问题,甚至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在那个国家的生机和活力。

以马克思主义在苏俄和苏联的发展为例。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苏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苏俄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苏俄和苏联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国,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也积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苏联承认其指导思想的所谓“开放”和“多样化”,并废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正确和统一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性质,并最终导致党和国家的灭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共为什么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它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列宁、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结果就是思想意识混乱,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作用,军队也不再受党的领导。最后,共产党中的一个庞大的政党——苏联被打散了,苏联这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了。”CPSU的亡党亡国原因很多,但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看,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以东正教为基础的有神论文化,而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文化。当两者相遇时,如果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重视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就会在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推动党和国家的发展。当苏共领导人后来放弃了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时,他们的传统文化就成了影响本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导力量,最终导致了亡党亡国的政治悲剧。其他东欧国家,如波兰和罗马尼亚,也是如此。

同样,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是靠人际伦理维系的,中国人一直强调入世和现世,而不是来生和来世。得益于这一文化传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而且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解决了二者关系的难题。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兼容的,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最终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与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日常使用意识不到的价值观相契合。”以大同思想为例。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比如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吴等中国知识分子,当他们读到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分配消费品。这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觉得马克思的这些话好像是说给中国人听的,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理解并接受了它。吴回忆说:“社会主义书籍中描绘的人人平等、消灭贫富的崇高理想,极大地鼓舞了我,使我想起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和中国古代的大同理论。所有这些在我脑海里交织成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事实上,除了大同思想外,还有实践思想、民本思想、知行思想、社会思想等。,这些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此外,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也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一致。比如我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对立物相互转化的思想,极端对立,极端悲欢,每一片乌云都有一线光明。对此,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明确表示:“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更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是他们自己产生的。”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为公、为民为本、以德治国、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崇德向善、与人为善等因素,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正是这种高度的契合性,促使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总结和继承这一宝贵部分",而且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进而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人创造自己的历史,都不可能完全打破传统。他们总是在“直接相遇、建立、继承过去”的条件下创造它。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在中国深深扎根,深深扎根。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牢固扎根,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宇宙观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人、自然、人造的沟通统一,主张人要善待一切自然事物,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共处”的思想,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提出树立和践行“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在世界观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下为公、亲仁善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和谐世界观。谢赫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克明君德,以亲九族。九族和睦,百姓平等。人民光明和谐。”通过弘扬“大德”,对内可以使家庭、社会和谐,对外可以使各民族诸侯协调,使各民族和谐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从新旧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称,并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强调不同国家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学习、对话包容、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民为国之本,国之本为国之本”,也就是说国家只有基础牢固才能稳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道德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德治国,如北辰,众星所居”。它的意思是强调统治者要有道德原则,就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所有的星星都会围绕着它。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领导干部要有大德意识、严公德、私德、提高党性修养等。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民群众日常没有意识到的共同价值观相通,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746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