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打击乐表演(女子打击乐打虎上山)

1974年的一个早晨,在山西晋中榆次市,女孩听到一阵清脆的“丁丁冬冬”声,突然睁开眼睛,从床上跳了下来。只见父亲正对着一架四排梯形木琴,手持“木槌”,自由击打音棒,时而发出泉水般的“丁咚”声,清脆悦耳;有时像是疾风迎面吹来,声音急促。

女子打击乐表演(女子打击乐打虎上山)

“爸爸!你真棒!”

这段时间,女孩看到父亲为了做这架钢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长短不一的音符加工到后期调音,再到琴架和琴锤的制作,都是用一双手一点一点完成的,用木锯拉,用斧子劈,用木锉锉,用木刨刨。

“露丝,喜欢吗?以前艺术团的琴太小,音域窄,只有两个半八度。我以后再练。”

女孩的名字叫刘颖,在这座小城土生土长。父亲是晋中文工团的笛子唢呐演奏家,母亲是剧团的舞蹈演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父母的艺术基因或多或少在刘英身上有所体现。

刘英知道父亲一直想要个男孩,这样就可以教他吹管乐了。没想到,是个女生。在那个年代,很少有女孩学会吹管乐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从团里拿了一把木琴回家练习。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木琴。虽然音域不宽,但是声音非常好听清脆,有点像小孩子的玩具。刘英上前与它玩耍。

“试试看,敲两下。”

父亲鼓励他的女儿。我不这么认为。刘英确实有点天才。熟悉了琴键和敲击方法后,她开始弹奏。从那以后,父亲开始逐一教刘英弹奏不同的曲子,并告诉她这种乐器的名字叫木雪。

蜕变

当小刘英拿到父亲亲手制作的这架木琴时,她如鱼得水,从此开始了她的“敲击人生”。八九岁的时候,她已经成了榆次城里的“名人”,所有的演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刘去看驻地部队文工团宣传队的演出。一个年轻人的木琴表演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他动作流畅,节奏感强,演奏的音乐充满灵性。演出结束后,刘英和她的父亲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父亲就和演员联系上了。他叫刘雪林,也就是刘英后来的木雪老师。

当时刘英已经上了中学,父亲终于攒够了钱买了木琴。1982年,我亲自去上海民族乐器厂买了一架高档木琴。这一路的艰辛难以言表。

小时候,刘英在舞台上表演,父亲在后面吹笛子伴奏。

我父亲带着刘英上了火车,向刘雪林征求意见。当初跟着刘雪林老师学钢琴,有的曲子有乐谱,有的没有。有时,刘雪林老师弹一句,刘英就敲一句。就这样,刘英把它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这让刘雪林老师大吃一惊,她不禁惊呼道:

“这个女孩,她的记忆力惊人。她真的是学习音乐的好材料!”

其实刘颖自己心里也清楚,背诗和背书的时候记忆表现很一般,但是背乐谱的时候却很敏感,音乐记忆力极好。也许,她血液里真的跳跃着来自父母的音乐细胞。

那段时间,刘英每周坐火车去太原跟刘雪林老师上课。小刘老师每次上课都很认真,从不收学费。在小刘老师那里,刘颖学习了《卡门前奏曲》《流浪者之歌》等多首专业歌曲。他们是老师,学生,亲戚。

1983年暑假,母亲去北京培训,刘英陪同。在北京,通过父亲多年好友任的介绍,刘英父女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老师刘光思。

从此,刘颖踏上了每月一次的学琴之旅。跟着刘光思老师上课后,刘颖开始接触小军鼓,上了几节课,刘光思对刘颖的学习状态很满意。无论是如何握槌,如何处理音乐,只要一说起来,她都能很快理解。另外,眼前的小女孩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仔细,刘光思老师非常欣赏这一点。学了一段时间,临近考试期,刘光思老师主动提出把课程周期缩短到20天。就这样,刘颖开始了每20天一次的往返。周六中午坐火车,晚上到北京。我父亲的朋友任何炅在火车站等候,在他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去音乐学院上课。下课后,她从学院直接坐车回山西,晚上8点到家,这样就不会耽误周一上学。

舞台上的刘英

学习之初,父亲坚持陪她上课,两个人的往返火车票每次少40元。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交通费几乎相当于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刘光思老师坚决不收学费,这让刘英父女非常感动。每次去北京,我都从桂仁和我的老师那里得到热情的帮助。他住在北京胡同的一个大院里,平房面积有限。即便如此,他还是想方设法给刘英父女腾地方,让他们能挤进去休息一夜。直到现在,刘英的父亲提起这位已经去世的老朋友,依然满怀感激,一直无私地帮助着。

后来父亲为了省钱,只好让刘英一个人去北京上课。

1984年,离入学考试还有两个月。为了做更充分的准备,刘光思老师建议刘颖提前去北京,专心学习。春节过后,刘英和她的父亲搬到了北京,任仍然在那里帮忙找房子。刘颖和父亲开始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准备考试。两个月,她和父亲一边自学练琴,一边去中央音乐学院听课。回忆起那段时间,刘颖觉得平静而充实。

刘光思老师为人谦和,有说服力,有耐心,关心刘英。在他的指导下,刘英进步很快。考试时,她当场表现很好。现场考官不仅认可她的表演,还主动帮她搬乐器。考官们一致表示:这个小姑娘很有才华。但是,由于学校一直没有招过弹打击乐的女生,虽然刘颖弹得很好,但是这个小姑娘那么瘦,不知道她有没有前途?面对考官们的一致询问,刘光思老师态度坚决,负责任地说:这个孩子不会有问题的。

就这样,刘应成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一的转学生,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相对于接受转学生,学校更愿意从1年级开始招收新生,从零开始教。而刘颖的情况也开创了学校招生史上的先河。从此打击乐不再是男生的专利。

璀璨

1991年,大学毕业后,刘英被分配到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工作,正式开始了她的职业演奏生涯。刘英非常重视乐团,在乐团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和独奏。此外,刘颖还经常参加一些电影和电视剧的音乐录制和社会公益演出,并在90年代活跃在舞台上。她的表现得到了很多业内外人士的认可,也引起了一些新闻媒体的关注。刘颖作为音乐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女性打击乐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乐团工作一段时间后,刘颖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西方打击乐的起源和发展来自西方。如果她想了解更多并掌握其精髓,她需要去西方深造。1997年,刘颖选择就读于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回国后,她回到学校教书或继续在管弦乐队演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她最终选择了留在自己热爱的舞台上。当时乐团正在重组,更名为中国爱乐乐团,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招募。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刘英以全团最高分被聘为首席定音鼓,直到现在。

刘英在教学

其中的艰辛和经历,恐怕只有参与专业演奏和打击乐的人才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东西需要仔细推敲,细节和技巧需要磨练和积累,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在专业表演中,你必须始终保持双手的功能。即使是最著名的表演者,每天也要花时间练习音阶、攀爬等基本功。从学生时代到老年,一刻也不能停。

传承

进入乐团后,在演奏和排练的业余时间,刘颖在音乐学院附中和某大学兼职。当时乐团刚刚进行了重组改造,邀请了国外顶尖指挥家来训练乐团。排练非常紧张。刘颖在学校和乐团之间跑来跑去,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后,她匆匆赶到音乐学院给学生们上课。这很难。

一次彩排后,刘英赶去教学生。走得快,刚到学校门口,上台阶的时候脚一扭,摔倒了。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刘颖怕耽误演出,建议保守治疗。在就医的路上,刘颖首先想到了正在等她上课的学生,马上通知学生今天不能上课。还有就是乐团的表演。这个一百人的管弦乐队已经排练了好几天了。两天后就要演出了,但此时她受伤了。刘英又烦又急。

好在和小组沟通后,有同事上去了,顺利完成了表演任务。刘颖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拄着拐杖上班,和大家一起排练。她知道乐团刚改制成立,需要磨合。那段时间,她练就了一项技能:用一只脚踩定音鼓的踏板,完成四个鼓的变调。

说到那次刻骨铭心的“意外”,是什么让她坚持打着石膏训练?刘颖笑着说,一方面是真的热爱这个职业;另一方面是出于一个乐队成员对乐团应有的责任感。

刘英在学校兼职上课时在管弦乐队演奏。因为一直在跑演出,所以一直没有把生孩子的事情提上日程。在她十八九岁的时候,她和她从大学就认识的爱人意识到他们应该让他们的家庭更加完整。于是,一个可爱的男孩来到了家里。

刘颖说:你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你是一个职业女性,你是一个乐团的成员,你也是一个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年只有几年,陪伴他成长更重要。

孩子出生时,家里老人帮不上忙,刘英只好靠自己。为了陪伴孩子的成长,她很负责任,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没有停止的教学活动开始增多。

经过多年的演艺生涯,刘英已经获得了精湛的技艺,她希望将多年的经验和技艺传承下去。针对儿童,刘颖独创开发了“打击乐魔术”经典系列打击乐课程,也是打击乐普及教育的传承,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文/王永华

【北京纪事报。:beijingjishi欢迎分享+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428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