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有何意义(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代号)

01

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有何意义(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代号)

二战中,欧洲战场上有一次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止德军入侵,法国从1928年开始,在本国东北部和法德边境地区构筑了长达12年的防御街垒体系,并以时任法国陆军部长的名字命名为马奇诺防线。

这道钢筋混凝土的防线非常坚固。防线内有各种大炮、战壕、堡垒、电站、医院、工厂等辅助设施。里面的通道四通八达,一些大型防御工事甚至配备了电车通道。

整条防线共构筑了约5800个永久性防御工事。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达3米以上,铁甲塔堡的装甲厚达30厘米,可谓固若金汤。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在要求德国48小时内撤出波兰后对德宣战,二战爆发。随即,英国派出远征军穿过海峡,来到法国,与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共同防御。英国远征军陆续达到10个师的兵力。

在法国北部,与比利时接壤的地区是森林茂密的阿登地区,道路崎岖,很难进行体育运动。所以,法国人心安理得地认为,在这里不需要采取额外的防范措施。

02

1940年5月10日上午,德军A、B集团军群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向比利时、荷兰、法国和卢森堡发起进攻。先是德军B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北部的荷兰,英法联军火速支援。

事实上,德军进攻的重点是左翼。A集团军群以其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奇诺防线北端的阿登山脉发起了进攻,那里的坦克被认为无法通行。通过这个缺口,它成功绕到了英法联军意欲守住的马奇诺防线的背面,使这个庞大而坚固的军事设施体系形同虚设。

随后两支德军联手,在西线发起大规模攻势。多年来,法国实行绥靖的绥靖政策,战斗力较弱。14日,英国远征军两侧的比利时和法国阵地相继失守。而且法军已经全力以赴,连战略后备力量都没有。

凶猛的德军装甲部队只用了十多天就穿过了法国本土,一头扎进了英吉利海峡的岸边。21日,英法联军在阿拉斯的反攻失败。英国远征军和法军的三个集团军群,以及比利时军队的残部,被德军围困在比利时和法国沿海狭窄的佛兰德地区。

随着5月27日比利时军队的投降,40万英法联军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只有1万居民的港口小城作为海上退路。被围困的军队只有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才能生存。

敦刻尔克原本是英吉利海峡东侧的英国飞地。17世纪中期,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以40万英镑的价格将敦刻尔克卖给了法国。

敦刻尔克港很容易受到轰炸机和大炮的持续攻击。在德军炮火的猛烈攻击下,从这个港口撤离40万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03

在极其危急的形势下,英国政府下令实施代号为“发电机”的疏散计划,并动员民众救援军队。海军部开始征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的船只,通过无线电号召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

船主们明白撤军救国的意义,纷纷驾驶驳船、拖船、货船、客船、渔船、摩托艇等船只出海前往敦刻尔克。800多艘各种船只加入了救援,包括游艇等船只。

所以有人称这支舰队为“蚊子舰队”。船主们不怕牺牲,从英国南部的六个港口出发,在敦刻尔克接应盟军,然后返回英国。

德国空军队派出300架轰炸机和500架战斗机轰炸撤退的船只。仅27日一天就投下了1.5万枚高爆弹和3万枚燃烧弹,把敦刻尔克变成了一片废墟。英军空军也从本土起飞200架战斗机,与德军空军展开了激烈的空战。

在如此险象环生的情况下,尽管击沉了200多艘船只,但联军这支东拼西凑的舰队还是用了9天时间,才把34万大军从绝境中解救出来。起初,英国人只期望持续两天,运送45000名士兵。

敦刻尔克的壮举为日后盟军反攻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也创造了二战史上的奇迹。但这个战争奇迹成功的背后,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04

5月24日,德军从三个方向压向敦刻尔克时,最近的德军坦克距离这个港口只有十几公里,盟军被包围,只剩下一条出海通道,成了瓮中之鳖。然而,德军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斯泰特命令他的部队停止向敦刻尔克方向进攻。希特勒当时也在视察A集团军群总部,他同意停止追击英法联军。

德军的进攻停止了60个小时,这给了英军极其宝贵的时间。在此期间,英军一方面组织加强敦刻尔克外围防御,另一方面准备实施大撤退的发电机作战。

直到5月26日下午,希特勒才下令德军装甲部队再次进攻。但大部分部队等了十几个小时才发动进攻,从而错过了一举围歼英法联军的绝好机会。

多年来,希特勒突然下令德军停止进攻敦刻尔克的原因一直是个谜。这场战争的双方和历史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理解。

据说当时德国一些高级指挥官很担心装甲部队的损失,因为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已经把步兵甩得很远了。我们必须停下来,等待更多的步兵来迎接我们。否则,盟军的突然反击将使咄咄逼人的德军陷入危险,甚至改变战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有过教训。在马恩河战役中,进攻的德国人见过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几乎全世界都确信巴黎即将被占领,德军的胜利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在马恩河畔,却被英法联军的突然反击击败,盟军转败为胜。

德军将领也担心装甲部队被困在敦刻尔克外围河流纵横交错的地区,陷入阵地战,无法迅速拦截英法军队的撤退。希特勒也认为只有空的兵力才能阻止英法联军大规模从海上撤退。

不过,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斯泰特也承认,这是“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战德国著名将领古德里安等人认为,停止对敦刻尔克的进攻是“德国犯下的重大错误”,是“希特勒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05

随着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不同的幕后原因被揭示出来。一些英国军事史研究专家在采访了多位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将军后认为,希特勒认为英军一旦离开欧洲大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故意放他们走。

近年来,一些二战史专家认为,纳粹德国占领波兰后,希特勒曾试图与英国达成和平协议,但遭到了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拒绝。这一次,德军在西部战场大获全胜。希特勒可能想和英国重归于好,于是下令停止追击。

就在德军开始包围敦刻尔克的时候,意大利墨索里尼也打算对英法宣战,但希特勒要求他推迟几天。

根据一些资料,希特勒认为英国的乔治六世国王会在邱吉尔的陪同下前往法国与德国进行和平谈判。在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的那一天,他还告诉他的将军们,战争最多在几周内就会结束。

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将军在日记中提到,在德军进攻西线后不久,希特勒曾表示要与英国达成“公正和平的解决方案”。

此外,当时英国的一批议员和贵族出于不同的目的,一直在试图与纳粹合作,这可能会给英国政府带来与德国媾和的压力。

1945年4月底,柏林被盟军包围,纳粹德国注定失败。据说希特勒自杀前曾在一份声明中宣称,让英军从敦刻尔克逃到英国是一种“光明正大的姿态”,希望与丘吉尔达成和平协议。

这些说法似乎都表明,希特勒当时是想留下与英国人讲和的希望,从而故意放走敦刻尔克的英军。

其他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并不是为了向丘吉尔示好,而只是为了向德国领导层表明,他是德国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而不是陆军总部。

不管真相是什么,历史都不可能重新开始。事实上,当德国人开始意识到停止进攻敦刻尔克是一个愚蠢的错误时,再发动进攻就为时已晚了。英法联军抓住这宝贵的60个小时,在敦刻尔克部署了更有效的防御,组织部队渡海撤退。

6月4日,当德军最终占领敦刻尔克港时,33万多盟军已经安全渡过英吉利海峡,通过那些大大小小的船只到达英国本土。这些部队成为保卫英国本土对抗纳粹德国的重要军事力量,并在未来进行反击。

有研究者认为,如果这几十万生力军在敦刻尔克海边被德军消灭了,英国几乎就没有正规军了。可能到时候英国就要跟德国人讲和了,二战历史会怎么发展就不好说了。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无论如何,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壮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不管一场战役如何演变,正义战胜邪恶,但世界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是历史的必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250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