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什么意思(希望传道士是什么意思)

引言: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作为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率先拉开了历史上“西学东渐”的序幕。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文化输入的起始时间在瓦斯科·达·伽马开辟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

引言:

传教士什么意思(希望传道士是什么意思)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作为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率先拉开了历史上“西学东渐”的序幕。

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文化输入的起始时间

在瓦斯科·达·伽马开辟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之前,这一时期的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了解基本局限于凯尔·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因为他们相距遥远,不仅有高山、戈壁、大海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还有强大的奥斯曼帝国阻隔了两地的陆路交通。然而,随着15世纪末(1498年)一条新的直达亚欧航线的开通,西方人从此对世界地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此同时,为了探索古老东方文明的奥秘,追求经济刺激,大批探险家和商人漂洋过海,敲开了中国古老而厚重的大门。当然也包括那些虔诚的传教士。

根据史诚的记载,第一个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是西班牙的弗朗西斯·哈维里亚斯。作为第一批传教士之一,弗朗西斯·沙贝罗带着教会赋予的使命来到了印度、日本等东方各地。但他转战到了离广州30多里的上川岛,最终因病去世。

或许有某种规律很难被解剖。弗朗西斯·沙贝罗去世的同一年,一个意大利婴儿出生了。他就是后来在清初科学和天文学前沿领域叱咤风云的利玛窦先生。

传教士:“宝剑”与“学术”之间的抉择

弗朗西斯·沙贝罗在中国传教失败后,又有一批西方传教士出发,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如梅尔基奥尔·努内斯·巴雷托、弗朗西斯库斯·佩雷斯、亚历山大·瓦利亚尼等。不幸的是,虽然这些人的运气比弗朗西斯·沙贝略好(他们最终都没有流落异乡),但还是难逃被统治者拒之门外的命运。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明末清初的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封海阶段,对这一时期西方文化的输入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极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长期以来的自信使其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显得有些轻蔑,从而对西方文化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封堵作用远大于海禁政策。

但也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中国民众对“十字架”的不认同和排斥只是阻碍传教士传教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央集权机制下的封建王朝,在没有上层统治者同意的情况下,很难开展传教工作,甚至传教士自身的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相关保护。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说服工作中有许多人提出诉诸武力,有关资料记载:

如果中国皇帝太顽固,故意禁止传教,他可以用军队取消他治理国家的权利。

与“武力传教”相对的主张是“学术传教”,这也是弗朗西斯·夏伯洛多年在东方传教经验的总结。说白了,所谓“学术传教”,就是让中国人对西方和西方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好感和渴望,然后围绕这些好感和渴望开展下一步的传教工作。记载:“传教士必须受到中国人的尊敬,最好的话。若墨若通过学习逐渐得人心,人心必附,信仰必随”就是这个意思。

也许是这些鼓吹“学术传教”的传教士看清楚了当时“华夷秩序”主导的东方局势,他们心里很清楚,中国是一个可以转移远东局势的国家。如果能用某种合适的方法说服中国,其他周边国家也会受中国影响,自动接受劝说,简单直接的“武力”肯定不是合适的方式。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欧洲教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即在华传教的基本策略是“力”还是“学”?

一个不恰当的类比:16世纪,欧洲教会不得不在“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剑”和“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学问”之间做出最后的选择。

最终,他们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决定以科学知识为手段在中国传教。

身份:由“西僧”到“西儒”的转变

事实上,最早来华的传教士自称为“西僧”。

当时中国的地方官员(传教士的第一次接触是和地方官员)并不知道传教士和和尚的区别,所以以后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在中国一度被视为和尚,并被授予和尚的袈裟。而在中国没有经历的传教士,缺乏当时中国文化的知识,所以误以为作为僧人可以很快适应中国的环境,获得当地人的尊重,从而相对容易地开展说服工作。因此,这一时期来华的传教士自称“西僧”。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僧侣”的身份似乎并没有引起上层统治者发自内心的尊重。相反,那些通过传统科举考试,穿着儒家服饰的士大夫,更容易受到当时人们的尊重,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殊权益。基于此,为了尽快融入中国社会,他们的身份开始从僧侣逐渐过渡到通晓儒学的学者。因此,这一时期的传教士自称“西儒”。

当然,传教士要想在中国复杂的环境下,从“西僧”转变为“西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尽快走完这段路程,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本土文人气质和特点的措施,比如穿儒服、学儒、尊孔等等。

事实证明,这些传教士最终成功完成了从“西僧”到“西儒”的转变。

“学术传教”:结交上层统治者的“垫脚石”

这些传教士通过学习和研究儒家文化等方式开展传教工作,以应对中国社会背景的需要,同时也采取了积极的“吸引”策略,即用西方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吸引当时中国的士大夫,以增进这一时期人们对西方国家及其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开展传教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教士逐渐发现,与纯粹的宗教理论相比,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中国更受人们的青睐,比如天文、数学、地理、火器制造等。众所周知,虽然当时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四大发明”显然不足以满足这个时期国家的需要。所以,当这些来自西方的“高科技”被传教士一个个展示到人们眼前的时候,那双充满需求的眼睛就会来到这里,在这个时期把“杂交”的想法输入到人们的头脑中就再合适不过了。除了普通的文人阶层,还有渴望获得火器制造技术和天体研究技术的统治者。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清初的一场“历法之争”,让汤若望成为清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与上层统治者交好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些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工作的第一次成功,不仅奠定了日后“十字架”在中国的地位,也间接证实了弗朗西斯·夏贝罗等人一开始所倡导的“学术传教”策略的成功。

结语:

不可否认,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虽然打着“学术”的幌子在中国传教,但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如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技术》中所说:

在文化交流史上,没有什么能比得上17世纪一群像传教士一样的欧洲人的融合,因为他们充满了宗教热情,同时又精通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即使他们把欧洲的科学和数学带到中国只是为了传教的目的,但在当时,由于两种文明还相互隔绝,这种交流作为两种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却永垂不朽。

然而,真正可惜的是,这些来自万里之外传教士的西学知识,并没有完全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甚至一度被视为刺激封建统治秩序的“奇技”。

感谢收看“南书(书)室”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559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