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勘查(铀矿地质期刊)

【能源人在看,点击右上角“关注】

铀矿地质勘查(铀矿地质期刊)

一路走来,核工业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其间充满了创业的艰难与坎坷,也不乏激动人心的时刻。既渗透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主旋律,又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博大精深。本栏目每天都在回放和叙述核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远不能反映全貌,但可以一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1955年4月,地质部三局成立,在国务院三办领导下开展铀矿地质勘查工作,新疆乌鲁木齐519队,湖南长沙309队。1956年后,华北182队、东北406队、西南209队、华东608队相继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支专业的铀矿地质队伍。1956年8月至1957年初,在铀矿地质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开始筹建铀矿和水冶厂。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二机部上报的五厂(衡阳铀水冶厂、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兰州铀浓缩厂、酒泉原子能联营企业、西北核武器研究基地)三矿(陈县铀矿、衡山大铺铀矿、上饶铀矿)选址建设方案。

在中央政府创建中国核工业的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开门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60年来,中国核工业在“两弹一艇”、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核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与铀矿地质勘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密切相关。

早在1954年2月,中国就在地质部成立了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为铀矿资源勘探做准备。1954年10月,中国广西发现铀矿资源,采集到新中国第一个铀矿石,为1955年1月15日中央政府决定建立中国核工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1月20日,即中央政府决定发展中国核工业的第五天,周恩来和п尤金分别作为中苏两国政府的全权代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放射性元素的搜寻、鉴定和地质调查的议定书》,决定在中国联合勘探铀矿。同年4月2日,中国政府管理铀矿地质的专门机构——地质部三局正式成立,雷任局长,刘杰任党委书记。

同时,中央下发干部调动通知,从湖南、江西等10个省(区)和地质部、公安部等中央部门抽调500名党政专业技术干部,在长沙、乌鲁木齐分别组建309队、519队。1955年9月,三局成立直属209队。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选派干部职工参加原子能建设的通知》。转移了6000多名干部职工,同时招募了大学毕业生和中学生。太原成立182队,管理华北、西北(不含新疆)铀矿地质。到1956年底,从事铀矿地质工作的人员已超过2万人。

1956年12月29日,中国政府授权代表雷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授权代表普希金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铀矿勘查技术援助的议定书》。从此,中国进入了个体铀矿勘查和地质工作的新阶段。

核工业老一辈人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地下铀矿开采。

1957年1月,209队扩大到管理中国西南部的铀矿地质。同年2月,三局直属406队在长春成立。1958年初,队部迁至沈阳,并扩大到管理东北铀矿地质。1959年1月,在南昌成立了华东铀矿地质管理机构。

同时,北京第三研究所(现核工业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学院、中等专业学校、仪器厂相继建成。到1959年底,铀矿地质队分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科研、教育工作体系。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23个省(自治区)发现各类铀矿床。其中砂岩型占32.07%,花岗岩型占27.16%,火山岩型占20.58%,碳硅质泥岩型占10.56%,其他类型(碱性岩、碱交代岩、伟晶岩、煤岩、磷块岩等。)约占9.63%。热液铀矿多集中在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砂岩铀矿集中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目前,CNNC正走出南部以硬岩为主的小而散的发展模式,加快北部伊犁、通辽、鄂尔多斯三个千吨级基地建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先进、成本领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新型地浸铀矿。

60年来的铀矿地质勘查成果,不仅为我国“两弹一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为我国核电和核技术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准备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CNNC,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国家能源信息平台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524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