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幻灯机是什么东西)

自制幻灯片的故事

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幻灯机是什么东西)

上世纪70年代初,我随父母下乡,在十间房学校读书。学校有七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一到五年级是小学,六七年级是所谓的中学。当时实行九年制教育,八九年级是所谓的高中,需要上所谓的中学。

从六年级起,我们就开始上物理课。学完物理成像原理后,我和我村里的几个同学对幻灯片成像很感兴趣。于是我找来一个大纸箱和几面凸面镜,根据幻灯片成像的原理,试着做了一个“幻灯机”。经过反复试验,自制幻灯机试制成功。

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更大的激情。要是有幻灯片就好了,可以给生产队成员和村民看。于是,在我们学校团委书记赵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骑着自行车来到20里外的县城,去电影院找负责人说明来意,并许下承诺:一定小心使用,按时归还。看到我们的急切和承诺,电影院的叔叔阿姨借给我们两套《红灯记》和《收租》的幻灯片和解说词。

回村后,我们几个同学正式成立了放映队,并做了分工,负责讲解、换片、幻灯机操作、电源连接、银幕(白布)布置等事宜。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找生产组长联系现场。第一次放映是在七生产队队部,村民们闻讯赶来。当晚,一个六七十平米的房间,炕上地下都挤满了人。黑暗的房间里,一道光束打在不足4平方米的屏幕上。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由负责讲解的学生大声讲解。屋子里的村民安静的听着解释,看着看着,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散去。

第一次放映就成功了,别提有多高兴了。回来后,我们几个同学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幻灯机的设计,提高幻灯片的清晰度。他们找了一个更大的凸面镜,在一个同学家开始实验。当我们刚刚将电源插入一个白色灯泡的内部螺口插座时,我们看到一串火焰从灯泡插座的顶部向上燃烧。不,那是一个纸棚。当时北方农村家庭在室内使用高梁节和糊纸顶棚,容易燃烧。一个同学拿起铁钳,匆匆跳上炕。他想用铁钳把燃烧着的电线的上半部分剪断,以阻止它燃烧起来,从而防止大火引燃棚子。但铁钳一落,“轰”的一声,一个蓝色的火球打在炕上的同学身上,半新不旧。原来这位同学家里没有保险丝盒,瞬间发生短路,自动跳闸了村里的变压器,导致全村停电。

那个年代缺电极,经常是有灯没电的几个小时。生产队的公米厂要抓紧时间磨米磨面。突然短路跳闸导致米粉滞留在正在工作的碾米机和磨粉机中,需要清洗后才能使用。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更有甚者,我为排队磨米磨面的村民着急。村里负责用电的电工知道是我们几个青年学生干的,非常生气。有人告诉我们这个电工要用双齿钩杀我们,当然是为了吓唬我们。同时我们也找到了父母,怕我们差点造成人身意外和火灾。我们的几个学生也很害怕。他们跑到山里,躲在茂密的树林里,直到村里的灯亮了,过了好久才敢回家。已经是午夜了。当我回家时,我将被我的父母教训一顿。幻灯队自然不敢再组织了。

前不久,我组织了一个同学会,遇到了几个聊到这件事的小学生,他们都感叹那个时代。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以借出幻灯片,还能吸引这么多村民来看。一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生活的缺失;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当年的人有多直爽,尤其是那些能借给我们幻灯片的叔叔阿姨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角色了。

少年是快乐的,他们的激情更难能可贵。今天的回忆,感觉比什么都有意义。

如今,十间房村已成为十间房之乡,已是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民用飞机试飞表演场所,每年吸引了众多来自俄、英、法等国及全国各地的航空空爱好者。美丽的蔡虎湖和中国最大的财神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里不用担心用电,幻灯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永远记录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

旧相机

笔记本

地方粮票

文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776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