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是哪三友?(岁寒三友是哪三友钟馗)

临近年底的冬天,北风呼啸,所有的树都枯萎了,但有些植物在寒冷中依然坚强。其中当然少不了“老冷三友”。当年韩三友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第一位的,甚至影响了日

临近年底的冬天,北风呼啸,所有的树都枯萎了,但有些植物在寒冷中依然坚强。其中当然少不了“老冷三友”。当年韩三友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第一位的,甚至影响了日本。为什么?从哪里开始?

岁寒三友是哪三友(岁寒三友的寓意和解释)

[明]仇英《画中三友》

「寒龄三友」都是些什么人?

它们是松、竹、李的统称。因为能抵御严寒,冬天不败,所以被称为“寒年三友”。题目最早是明朝的一首歌《渔樵闲话第四折》起的。“深秋过后,万物凋零,唯有松、竹、梅是寒年三友”。

它们组合出现,代表的不是植物,而是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人,甚至影响了和平时期的日本,在日本扎下了根,也成为了一种日本文化。现在我们去吃日本料理,经常可以看到以松、竹、梅为形象的摆盘。

说到老冷三友,不得不说北宋大文豪苏轼,于北部元丰二年(1097年)被贬黄冈。他的地名是东坡,所以自称东坡居士。

初到黄州,苏东坡远离亲友,生活苦不堪言。他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小麦、桑树和大枣等经济作物。不久,他在田地边上建了一座小屋,并把它命名为唐雪。因为环境过于素净,我在院子里种了松、柏、梅、竹等花木,以示点缀。

一天,黄州年间的徐俊友来到唐雪看望他。看他住处冷清凄凉,就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

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笑道:“全峰有二乐,松竹有三好。」

的确,只要你心胸开阔,微风的呜咽和泉水的汩汩声就是两首优美的乐章。四季常青的松柏,矢志不渝的翠竹,傲人的雪梅,都是陪伴严冬的老朋友。

〔明〕文徵明《三友图卷》

松树,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豁达,君子之道;梅,清纯如冰,傲雪迎霜。他们生于逆境,长于严寒,所以在国人心目中,他们一直是正直的象征,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

【南宋】赵《寒龄三友》

松的

《史记》有云:“松为百树之长,而守之门。」

从周代开始,松树成为皇家园林中的御用树木,甚至作为帝王陵墓中最高档的植树,在中国有着其他树种无法比拟的地位。

早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就下令在其统治下以松树为行道树:“路宽五十步,树长三尺,其外厚筑,藏金球果,松树。」

松树也是宫殿和寺庙里的圣树。

唐代武则天曾下令,要用松树“立门”,用松柏来衬托庭院的肃穆。据记载,当时洛阳的寺庙多以松柏为材:“竹松兰芝,悬台”,“筑庭柱,檐刷高松”。

它是唐诗中最常见的树。据统计,仅唐诗300首就被提及25次。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出现在诗词歌赋中,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一种淡然、崇高、刚毅的形象。

王维《秋山居》:“松树林里有月光,小溪里有水晶石。”短短几个字,一个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便跃然纸上。

除了屹立在山峰上的淡泊高远的松树,还有一种“山沟底的松”。白居易在《山沟底松》中提到:“山沟底有百尺十围之松,清冷卑微。」

西晋诗人左思也曾写道:“沉郁河底松柏,苗离山远。以他的直径为一英寸的茎,阴影这一百英尺。」

是关于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脚下的松树。因为生长环境狭窄,它得不到足够的光照,甚至山上的杂草都能挡住它的阳光。简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既是作者对旧门阀制度的批判,也是对穷人才华的可惜。

松树作为一种淡然而深远的意象出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在书画史上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这幅《深溪寒松图》是元代倪瓒晚年所作,画风古朴典雅。它描绘了平坦远处的溪流和山谷,岩石逐渐后退。两棵松树挺立在一条荒无人烟的溪底冷泉中,意境苍凉,超然于尘埃之外。石墨色淡,笔法犀利,渴笔侧边折带,干净利落,富于变化。拿稀疏状态的松树,用力拔。

这是倪瓒临行前为好友周迅书房所写,倪瓒过着贵族的生活。虽然是告别,但是是劝朋友不要当官,一起退休。

人们还把松树视为长寿的图腾。《山海经》说:“旷野中间,有方山,其上有松树。名曰拒格松,日月出入。”《宋松山记》云:“宋岳有一棵大松树,或有百年树龄,其精华变成青牛或甲鱼,吃了它实际上能延年益寿。」

松树的枝干苍劲,树皮像龙鳞一样有规律地开裂,盘丘卧龙四季常青。在古代,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这种老态龙钟的树已经有百年树龄了,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对它生出敬畏之心。

林语堂在《论树与石》中写道:“松树比其他树更能表现出崇高的品格……就像一个退休的单身汉,以悠闲的姿态,穿着宽大的外衣,拄着竹竿走在山间小道上,被人们奉为最高的理想。」

的确,一片松林没有松树震撼。松涛阵阵,比挣扎出绝境的《悬崖上的松树》更精彩。

松树应该感到骄傲。

黄山的迎客松是绝境中的奇迹。

一种竹子

自古以来,松竹就是绝配。《诗经·潇雅四干》有诗说:“秩秩四干,幽幽南山。像竹芽,像松树。」

意思是:这些树错落有致地生长在隐隐的南山上。新长出的竹子和郁郁葱葱的松树就像兄弟一样,亲密相处,互不干扰。

中国有用竹子来形容人的悠久传统。《诗经·冯伟·淇澳》云:“当你寻找淇澳时,青竹会固执。有匪有君子,如削、削、磨。」

的确,竹如君子,君子爱竹。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人经常聚在竹林下,自由饮酒,自由歌唱,被誉为竹林七贤。

真正意义上的咏竹文学始于南北朝,唐宋时期更是数不胜数。

孟浩然:“风送我荷花香,竹叶滴下露珠乐”,写的是竹子的美;

钱起:“你会喜欢新雨的竹子和夕阳下的山”,赞美竹子的美丽;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根在破岩”,可见竹子的坚韧;

苏东坡言简意赅:“食无肉,不如居无竹。”

古人爱画竹子,北宋末年的文同是痴迷竹子的典型。

为了画好竹子,他不畏严寒酷暑,秋冬季节常年出没竹林,冒着风雨,观察竹子的变化。

北宋苏轼写道:“所以画竹,必先胸中有竹,且熟之。当你看到你想画的东西时,你要赶快跟着画,这样才能赶上你看到的东西。这也是成语的由来。

【北宋】文朱

竹子作为文化载体,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一种物质资源,竹子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中国对竹子资源的利用始于古代。最早的诗《葛覃》中唱道:“断竹,续竹;飞遍地球,一点一点。」

讲的是先民们把竹子砍成弓,在辽阔的山野奔跑狩猎的故事。短短八个字,一幅欢快明亮的狩猎图跃然纸上。

梅花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于汉初。《西京杂记》写道:“汉初建上林苑,远处有名果树,有朱梅、胭脂梅等。」

西汉末年,杨雄写《蜀都赋》说:“被子名樱桃李,树名木兰。此后,梅被用作园林绿化树。

冬末春初来江南,一定不能错过梅花。

如果来得早,梅林依然会在寒风中沉默,湿漉漉的枝头上只有两三个嫩芽。

如果发生了,还没到就有淡淡的香味。梅花的香味淡淡的,醉人。放眼望去,一枝梅牵着另一枝梅,成了花的海洋。而梅花蜷缩在枝头,叽叽喳喳地说着情话。如果是第一场雪,运气就更好了。

没有林和靖,就谈不上杭州的梅花。也许你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过“影斜水清浅,香浮月暮”这句著名的诗句。

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通晓数百种经典。他孤傲好色,隐居杭州西湖,建宅孤山。

相传他在屋前屋后种了360颗李子,经常驾着小船到西湖边的寺庙里与高僧、师友谈心。每次有客人来看他,叫门的男孩都会放飞白鹤。林看到鹤在天空中翱翔空,知道家里有客人,便划着小船回家。

这份闲情雅致,令人羡慕。

南宋诗人陆游爱梅花算子咏梅:“我无心争春,人多眼红。”即使秋天过后,被磨成泥土,又变成尘埃,梅花仍然像往常一样不断地散发出香味。」

元代王冕在九里山种下千梅,其诗《墨梅》曰:“不赞色,只留清气填枯坤。」

他们在赞美梅花的同时,都隐含着敢于与恶劣环境作斗争,不执着于势利的高尚情操。

[元]王冕《墨美图》

梅花也是中国文人的脊梁。

清末文人画家以乐、韵、疏为美,其上下作用和扭曲的爱好,使梅农开始以病梅求大价。

龚自珍,从病态的梅树上,似乎看到了被压抑的官僚主义和封建思想束缚的才华,写下了《病梅馆记》。他在托梅讨论政治。看似是在写《病梅》,实则是在批判专制统治,表达对人才解放和个体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病梅馆记》的后续是龚自珍游历江南,买了三百个病梅,开了一家梅馆。也许他在看清官场世界后,选择了其他方式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深入赏植物,赏完了就作诗画图,与周围的人对比,或褒或贬。这是当时的流行文化。今天我们和那些组队打农药换台看综艺的人一样。

如果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三人行的时代就是思考和提问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利弊,都有善于提问和质疑的先行者。

就像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你想起你的三个朋友从寒冷中走来,披着风雪,每当你失意失意的时候,当你出去散步的时候,他们会在角落里告诉你,不要忘记在低谷中坚守自己的初心。熬过过去就是春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61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