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人生观是什么意思)

来源:【天津滨海客户端】国家的富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在国家层面倡导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将富裕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

来源:【天津滨海客户端】

价值观是什么意思(价值观有哪些)插图国家的富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在国家层面倡导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将富裕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1)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为什么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价值目标?简单来说,追求富裕是任何社会主体的基本需求和动力。自人类出现以来,摆脱物质匮乏,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成为社会主体的生存需要和基本追求。个人如此,民族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的繁荣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01

是人类永恒的梦想。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利益及其实现是任何社会主体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保证。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充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消除旧式的分工,克服人的片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提高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可以在它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因此,富裕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不仅反映了不同社会主体的生存需求,而且是推动社会主体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追求物质利益的生产劳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和主要动力。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人类要么以狩猎为生,努力生存;或以农牧业为基础,追求温饱;或者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追求繁荣...虽然用不同的手段达到不同的层次,但追求繁荣是一以贯之的永恒主题。

02

是中华民族千年的夙愿。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追求繁荣的历史。纵观人类的历史画卷,有多少国家曾经辉煌一时,而后瞬间衰落;多少国家试图主宰世界,但这成了柯南的梦想。如何跳出兴亡治乱的历史循环,使国家永远繁荣富强,是每个国家面临的历史课题,中华民族也是如此。

一方面,中华民族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早就有了富民强国的思想,如《管子》:“主之所以有功,是因为富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好治,民贫难治。”是中华民族千年的夙愿。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繁荣的时代。从西周的成康统治开始,经过汉朝等朝代的武学,到唐宋,达到了一个难得的盛世。比如唐朝,无论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都反映了一个国家富强的真实图景:“小城市还藏着千家万户。大米白带肥玉米,公私粮仓丰”。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追求富强的历史进程,曾经被小农意识束缚,厌倦了闭关锁国,遭受了惨痛的教训。明清已降,先有海禁,后有退路。一个古老的民族,不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还沉浸在“上天入地,匹夫有责”的蛊惑梦中。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大冲击,中国一度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积贫积弱的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殖民的对象。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先进人民高举富国强民的旗帜,前赴后继。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提出富强观,以中国著名的伦理、宗教为基础,辅以富国强兵之术,借鉴西方实物,造船造炮。然而,“自强求富”的梦想却以甲午战争的惨败而告终。后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变法强国”的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力图强国富民。遗憾的是,百日维新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以戊戌六君子血荐轩辕而告终。接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发展工商业,在追求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由于它的阶级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它失败了。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行不通,他们的理想永远无法实现。许多斗争,包括像辛亥革命这样的全国性运动,都失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这些失败有好有坏。它促使中国人思考他们失败的原因,并找到另一种方式。

03

这是富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

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富强之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国家富强的目标已写入不同时期的党代会报告或党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繁荣的新中国”。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一个独立的中国是国家繁荣的先决条件。

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国家富强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繁荣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建设富强国家的新时期。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领导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打破了关于姓氏社会的争论。“东风满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主义想要消除贫困。不是贫困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发展、强国、富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2)繁荣是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作为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价值目标,其内涵是什么?具体来说,要正确把握国家层面的富裕这一首要价值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以下几类之间的辩证关系。

01

国力和人民财富的关系

“富强”的含义是人民富裕,国家强大。如果进一步细分,“富强”包含了两个主体的价值诉求:一是人民的富强,二是国家的富强。“富”首先在于富民,即人民富裕。民富国强。没有人民的财富,就没有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凡治国必先富民”的说法。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创造国家财富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富强”在于强国,即强国。富强不仅体现在富民上,还体现在国家巨大的经济财富和强大的综合国力上,能够对其他国家和国家秩序产生强大的影响。

人民富强和国家富强是根本统一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国家是一体的,国家是不分裂的。国家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家。在现代西方政治观念中,国家也是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所以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受益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实现繁荣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的自由和幸福。

当然,也有人民富强和国家富强不一致的时候。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国弱民富或者国强民穷的极端状态。历史上有些国家,由于国力衰弱,即使人民富裕,在外部压力下也很难富强起来。比如北宋的中国,虽然公民社会发达,民间财富丰富,但是尊民抑军的统治思想使国家衰弱,在别国政权的压力下迁徙,最终灭亡了国家。历史上也有一些国家片面强调国家的强大,而忽视人民的需求和幸福。这种繁荣是虚幻的,不可持续的。比如美苏全球争霸时期,苏联看似强大,却不顾民生,最终解体。可见国家不强大,人民富裕无法保障;如果人民不富裕,国家的繁荣就不能持久。

02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作为国家富强的首要价值目标,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首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优点之一是利用更先进的生产力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次,“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的繁荣,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让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过上富裕生活的问题。”[《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概括既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标准,也包括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生产力标准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准要求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生产力标准更强调效率优先。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和同等富裕。必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起来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

财富的共同价值标准更强调正义。富裕的本质是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前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有本质区别。它不是追求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努力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富裕。

社会主义富强观,兼顾生产力标准的效率原则和共同富裕价值标准的公平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超越了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富强观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的富强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平等主义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既包含了重视公平的积极思想成分,也揭示了忽视财富积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鼓励发展生产,开拓市场,积累财富。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的财富观只能从根本上满足少数人致富的梦想。社会主义富裕观既吸收了中国重视公平的传统价值观和西方重视生产和物质财富的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又摒弃了中国传统中阻碍生产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忽视大多数人利益的错误观念。

(3)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

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目标,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建设社会主义富强国家,必须深刻把握我们所处的新形势新机遇,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科学分析我们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真正把社会主义富强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将富强观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体系。富裕不仅与国家层面的其他价值目标直接相关,而且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密切相关。要把富强观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富强观培养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结合起来。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富裕”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但也是与中国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每一个中国人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中国梦不仅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由人民来实现。“龚冲才野心勃勃,事业虽广却勤勤恳恳。”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价值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努力。要摆脱国家富强是党和政府的事的错误心态,增强建设富强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历史潮流。

2.把富裕观的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联系的,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概括和提炼。要把幸福观的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特别是要把幸福观教育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强大团结的精神力量。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形成国家富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伟大时代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要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融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认识到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国家富强的梦想只有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才能真正实现。

3.把国家富强目标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事业结合起来。

价值观必须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实际作用。社会主义强国富民的价值目标必须渗透到国家行为和国家制度安排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强国富民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不能止步于文字和理念。必须把国家富强的价值目标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国家层面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该把实现国家繁荣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战略部署和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艰苦奋斗。

还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富强观体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是一种追求共享共赢的新型发展模式。在人类历史上,许多强国的诞生往往以武力为手段,侵吞别国利益,瓜分别国势力范围,甚至威胁别国生存。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是和平发展;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对其他国家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因为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富强观强调富强的公平性和普遍性,具有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服务的积极价值取向。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注入正能量,提供新模式。要加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积极向其他国家宣传解释我们的富强理念,在世界上树立文明富强的大国形象。

本文来自【天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597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