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正常血液值及其临床意义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第一,白细胞的数量

成人为4.0-10.0 x109/升

儿童5.0-12.0 x109/升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新生儿为15.0-20.0×109/升

中性粒细胞数(neut #)为2.00-7.00×109/l

淋巴细胞数(淋巴#)0.80-4.00×109/l

单核细胞数(单核#)为0.12-1.20×109/l

嗜酸性粒细胞数(EO #)为0.02-0.50×109/l

Baso #为0.00-0.10×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百分比)50.0-70.0%

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 20.0-40.0%

单核细胞百分比(单%) 3.0-12.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 0.5-5.0%

Baso%为0.0-1.0%

第二,红细胞的数量

男性4.0-5.5×1012/L

雌性3.5-5.0×1012/L

新生儿为6.0-7.0×1012/升

三。血红蛋白浓度(HGB)

男性120-160克/升

女性为110-150克/升

新生儿170-200克/升

红细胞压积(HCT)男性:40%-51%;女性:37%-47%

平均红细胞体积为80.0-100.0微升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V)为27.0-34.0皮克。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为320-360克/升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MCHC)为11.0-16.0%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偏差(RDW)为35.0-56.0fl

四。血小板数量(PLT) 100-300 x109/L

平均血容量为6.5-12.0毫升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为9.0-17.0

血小板血细胞比容(PCT)为0.108-0.282%

全血细胞图

以下是每个指令的解释:

(1)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增加:

(1)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日本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2)急性细菌感染(如脓肿、疖、扁桃体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脓胸、阑尾炎、肾炎、输卵管炎、猩红热、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和感染引起的白血病样反应。

(3)钩端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小螺旋体鼠咬热等。).

(4)恶性肿瘤和急慢性白血病。

(5)组织破坏,如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严重烧伤、大手术后、血管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

(6)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性酸中毒、砷中毒、汞中毒和铅中毒。

(7)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

注意:白细胞增多也见于新生儿、婴幼儿、孕产妇、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冲动、冷水浴、饮酒或饭后。

减少:

(1)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等。)、伤寒、副伤寒、肺结核、极其严重的败血症,以及一些原虫感染如黑热病和疟疾等。

(2)血液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非出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3)使用抗癌药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接受放疗的患者,药物反应(如使用氯霉素、甲磺隆脲、磺胺类药物、硫氧嘧啶等。).

④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6)当患者抵抗力差或细菌感染特别严重时,白细胞数量可正常甚至减少(但中性粒细胞数量大多增加)。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计数大致相同。

增加: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特别是严重内脏出血)、急性溶血、慢性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药物中毒,提示患者抵抗力差。

(2)淋巴细胞:

增加: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以及中毒后的恢复期。

减少:见于各种传染病、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的急性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可相对减少)。

(3)单核细胞:

增加:见于肺结核、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黑热病及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嗜酸性粒细胞:

增加: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荨麻疹、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物过敏、血清病等。)、皮肤病(天疱疮、疱疹性皮炎、痒疹、多形红斑、湿疹等。)、寄生虫病(蛔虫、钩虫、血吸虫、肺吸虫病、囊虫病等。),一些血液疾病,辐射暴露后,和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大手术、急性心肌梗塞、一般较严重的疾病进行中等。

(5)嗜碱性细胞:

增加:见于过敏反应(食物或药物过敏)、迟发性过敏反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粘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水痘、肾病综合征、慢性溶血性贫血、嗜碱性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减少:甲亢、妊娠、急性感染、库欣综合征。(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白细胞图

(2)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增加: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和心力衰竭;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达7.0-10×1012/l

(3)严重脱水和大面积烧伤。

(4)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5)肾癌、肾上腺肿瘤(由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

(6)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会导致红细胞增多症。

(7)高山居民新生儿生理机能增强。

减少:

(1)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引起的贫血、肾病、肝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白血病和因接触苯胺和其他化学品引起的职业中毒。

(2)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术后)、严重寄生虫病等。

(3)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3)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意义(HGB):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似,但血红蛋白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增加:

(1)生理性增高: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及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澡等。;

(2)病理性增加:

①可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肺疾病及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低携氧能力的血红蛋白异常疾病。

②也可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肾积水、多囊肾等。

③也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量脱水、严重烧伤、休克、高原反应和大细胞色素沉着性贫血等。

减少:

(1)生理性减少:3个月至15岁前的婴儿造血系统造血功能相对不足,主要是生长发育过快所致,一般比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晚期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稀释,老年人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下降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2)病理性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纤维化相关的贫血。

②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红细胞膜引起的贫血,酶的遗传缺陷或外界因素引起的红细胞过度破坏,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和化学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

红血球的减少与血红蛋白的减少成比例或不成比例:

(1)血红蛋白的减少比红细胞的减少更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即所谓的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由慢性反复出血引起,如溃疡病、胃肠道肿瘤、钩虫病、痔疮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

(2)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严重,可见于大细胞色素沉着性贫血,如B12缺乏、叶酸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慢性肝病引起的贫血。

(3)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相同,可见于阳性细胞阳性色素细胞性贫血,如大出血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肾炎等。

红细胞压积的临床意义(HCT);

参考值:男性:0.40-0.51;女:0.37-0.47;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体积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体积的比值。各种原因,如失水、大量血浆渗出等。,使血液浓缩,可使HCt升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会降低HCT。

升高:血浓度,慢性肺心病,真红,>:0.70应立即放血;

减少:血液稀释,贫血,< 0.14应立即输血。

红细胞体积的临床意义:

增加:

(1)严重脱水(大量呕吐、腹泻、失水等。).急性心肌梗塞。

(2)大面积烧伤。

(3)真性红细胞增多。

(4)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原反应、严重肺心病等。).

减少:

(1)贫血或妊娠稀疏、癌症。

(2)继发性纤溶。

(3)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

(4)妊娠高血压。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的临床意义:

贫血形态学分类的敏感指标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1)体积增大:见于大红细胞性贫血。

(2)体积缩小:见于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

生理变化:

①增加:新生儿增加约12%,妊娠约5%,饮酒约4%,吸烟约3%,口服避孕药约1%。

②减少:剧烈肌肉活动减少4%左右,6个月前儿童减少10%左右。

药物影响:

①升高: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叶酸代谢障碍)、格鲁美、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基蝶呤、雌激素、苯乙双胍(对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

②减少:双香豆素乙酯可引起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

病理变化:

①升高: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术后,肠病、绦虫等寄生虫病;以及恶性贫血、混合缺乏症、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症;遗传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腺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再生后出血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减少:见于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癌症或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充血可见于幼红细胞性贫血、铅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系统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临床意义:

减少:即单纯性小细胞贫血、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缺铁、慢性失血、口腔炎腹泻、胃酸缺乏、妊娠、地中海贫血、铁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升高:常见于恶性贫血、叶酸缺乏、慢性饥饿、网织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意义;

1.升高:色素沉着性贫血、严重呕吐、频繁腹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等。

2.减少: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临床意义:

(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加,见于缺铁性贫血,尤其是MCV仍在参考范围内时,这是早期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2)缺血性贫血和轻度地中海贫血MCV降低,但前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加,后者RDW正常,有助于鉴别诊断。

(3)在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中,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加,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没有变化。

贫血形态学分类鉴定表

(4)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1)生理变异:

健康人的血小板数量相对稳定,一天之内没有大的变化,性别和年龄也没有明显差异。有些女性的血小板可能会出现周期性(月经期)轻微下降。

(2)病理意义:

增加: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转移(伴溶骨性改变)。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也可出现一过性升高。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反应性轻度增高,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缺铁性贫血、急性出血和肾移植排斥反应。

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些内科疾病如胶原病、脾功能亢进、尿毒症、肿瘤骨髓转移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一些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者,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粟粒性肺结核等血小板常减少,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中毒(苯、砷中毒)、放射性损伤、使用抗癌药后。

平均血小板体积的临床意义

升高: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功能代偿良好,或骨髓抑制解除后恢复期的人,也可见于血栓性疾病或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时血小板生成减少。MPV和PLT同时下降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也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和化疗。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临床意义

升高:表示血小板大小差异很大。

减少:表示血小板均匀度高。

血小板比容的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

注意:PLT极低时,如果MPV升高,出血倾向不严重,但如果两者都明显下降,则容易出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536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