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加画念什么意思(山和山组成什么字)

2022年7月,陶来到北京蒲公英中学当志愿者。25岁的她,习惯了和陌生的孩子一起过暑假。在过去的六年里,她和她的团队去过浙江、甘肃、山东等地,为小学生教授性教育

2022年7月,陶来到北京蒲公英中学当志愿者。25岁的她,习惯了和陌生的孩子一起过暑假。在过去的六年里,她和她的团队去过浙江、甘肃、山东等地,为小学生教授性教育课程。

去支教之前,有的大学生志愿者没见过奔跑的猪,有的没观察过葡萄藤上过长的葡萄。但为了讲课,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酷热中晕倒在讲台上;有人把桌子拼起来当床睡。

六年前,大二学生陶决定发起一项性教育公益项目。第二年,她开始筹备教学团队,从34所大学的数百份申请中招募了26名志愿者。就像在新的土地上播种,他们拥抱未知。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只能从头开始写;如果你没有钱,你将自掏腰包。最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设计每年两周的课程来带来改变。

但这是必要的尝试。近年来,公众逐渐认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但对如何实践性教育却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农村,性教育还没有正式进入大多数学校的课堂。这群年轻人希望自己能为对“性”一无所知的孩子做点什么。

女加画念什么意思(山和山组成什么字)指导志愿者背着书包体验怀孕。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什么是“性”

2019年夏天,陶带领的公益项目“守护神集团”在浙江丽水的一个讲堂里,正在给小学生讲解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听到“月经”这个词,台下三个女生一起做了干呕的动作。坐在最后一排的陶·陈一注意到了他们。她观察了一会儿,分不清这些孩子是真的想吐还是做出了动作。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比较强烈的表示不适的信号。

无独有偶,老师在介绍完月经的原理后,宣布下课。陶和首领王毅坐在三个女孩旁边,让她们平静了一会儿。看到女孩们都很平静,陶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觉得恶心?一个女生说,一想到自己身体里有这个器官就恶心。陶陈一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听说女孩在生理期会出血时感到奇怪。

另一个女生说,其实她听奶奶说过月经是什么,奶奶强调不能随便跟别人说月经。陶陈一没有再多说什么。她希望孩子们能在课程结束后减轻这些不适。

这是陶从教的第三个年头。此前,她曾带着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浙江、山东等农村地区,为小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程。给孩子讲月经的初衷是让孩子在青春期前熟悉生理知识,减少可能的恐惧。另外,在传统观念中,月经被视为一件不体面的事情。除了身体上的陌生感,孩子还可能面临“经期羞耻”。

陶认为,孩子不仅要了解生理知识,更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月经没什么好羞耻的。这也是陶的教学目标。她提到了荷兰流行的“全面性教育”的教育理念。荷兰的小学年龄是4岁,性教育从这一年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荷兰学生会在课堂上讨论性别刻板印象、性取向和避孕措施。这给她带来一个启示:性教育不仅要讲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还要讲人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尊重。然而,尽管陶和其他志愿者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往往并不“买账”。

2020年夏天,在山东临沂市的一个农村阅览室里,志愿者颜瑜问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你理解中的‘性’是什么?”

这是数学专业的颜瑜第一次去农村讲课。村里建的小图书馆,成了当地小学生常去的地方。孩子们喜欢浏览这里书架上的书。有一本讲天文学的pop-up书。看得出来已经看过很多遍了。颜瑜能感觉到这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尽管如此,面对颜瑜的提问,孩子们仍然不说话。颜瑜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当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单独提到“性”这个词时,他们感到奇怪。

颜瑜改变了语气,温柔而亲切地问道:“你知道性别是什么吗?”有孩子马上回答:男生女生。他问:除了男生女生,你还能想到什么?不要怕答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没人回答问题,气氛又僵住了。颜瑜想到,也许孩子们对性教育唯一了解的就是男孩和女孩。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也没有人主动和他们讨论过。

他当即决定不引导学生发散,而是让课程回归更浅更活跃的内容。他想到一句很搞笑的话:“那爸爸妈妈有没有告诉你你是从哪里来的?是收费吗?”观众笑了,气氛终于放松了。

所有参加讲座的孩子都在6到12岁之间,年龄小,容易分心。颜瑜和他的同事们经常思考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程共分四个板块:性与性教育、青春期发育、我从哪里来、防性侵与自我保护。每节课都穿插着问答、小游戏甚至绘画环节。

在“我从哪里来”环节,志愿者冬冬展示了PPT中的绘本《小黑向前冲》,用蝌蚪赛跑来比喻受精的阶段。谈到怀孕,另一位负责讲座的志愿者麻友拿出一些鼓鼓囊囊的书包,邀请孩子们上台。按照麻友的指导,孩子们把书包扛在胸前,绕着阅览室走了几圈。

她一边和孩子们走在一起,一边问:“你现在感觉身体有什么变化?”然后他问:“你觉得你妈妈怀孕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感觉?”看到孩子们已经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她接着启发道:“那么,在母亲怀孕期间,你和你的父亲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一些家长告诉麻友,他们的孩子放学回家后问他们的母亲:你怀孕时努力工作了吗?还有孩子会直接表达对妈妈的心疼。

女加画念什么意思(山和山组成什么字)陶在蒲公英中学教书。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观察者的焦虑

图书馆的那堂课属于性教育的第一堂课,“性与性教育”,这是颜瑜第一次面对学生。他发现,孩子几乎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在认知上还是一张白纸。

这张白纸上能画什么?志愿者冬冬也不确定。在浙江缙云上课时,冬冬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谈完如何保护自己,冬冬问了同学一个问题:下课后你愿意和我一起回家吗?在场的小朋友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陷阱,马上回答,我们愿意跟老师回家!听到这个回答,台下的领队王毅心里“咯噔”一下。

他们意识到孩子天性单纯,容易相信人,相关知识需要不断普及。但是每年上课时间只有两周。冬冬冬冬遗憾地说:“每年我们教两个星期,剩下的时间孩子们负责忘记。”他认为,根本性的改变更多地取决于他们成长的环境。

在这里,陶想象着他是否能深深地介入孩子们的生活。她想到孩子可能会私下自言自语,甚至会就性骚扰或性侵问题寻求帮助,甚至会带志愿者提前练习完整的援助程序。可能是因为她在村里呆的时间短吧。在村里,没有一个孩子或大人跟她谈过这些问题。

在村里,支教队总是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他们更像是观察者。很多志愿者发现,孩子们总是不经意间蹦出几句让他们惊讶的话,其中包含着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山东教书的时候,谈到职业选择的时候,一个男生举手说,他觉得男生比女生聪明。主修数学的颜瑜没有否认他,而是问道:“你认为男生和女生的区别是什么?”?他说他身边的男生都比较聪明。颜瑜引导他说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没有区别。这是否意味着在与智力相关的部分,男生和女生没有区别?

冬冬去过甘肃、浙江、山东三省参加性教育教学活动。他记得,2017年,他去甘肃省兰州市杨寨村支教。村子里没有自来水,所以他不得不利用冰山融化的水来取水使用。上课时,他问:“女生可以当警察吗?能当工人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

陶·陈一想知道孩子们的想法从何而来。在空业余时间,她总能找到打开手机,埋头刷短视频平台的孩子,有时候会给孩子刷不合适的内容。同时,成年人也在日常聊天中传递一些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一个村子里,她听一个孩子说,高中女生比不过男生,因为女生没有男生聪明。这是学校老师说的。

但是这里的孩子也渴望新知识。在课后的问答时间,一些学生举手向陶陈一提问。他们对性的好奇超出了陶陈一的想象。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有男生问为什么遗精,还有人问男女接吻会不会导致女方怀孕。

陶觉得,这些孩子正处于向外界寻求知识的阶段,但获得性教育知识的渠道只有两个——互联网和与身边成年人的聊天。近年来,互联网让孩子们接触到许多与性有关的新术语。但与此同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词的内涵以及背后的刻板印象。她决定借此机会引导他们。

女加画念什么意思(山和山组成什么字)在自我保护课上,孩子们在自己的自画像上,自认为摸不到的地方画画。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为守护者

陶对性教育的关注始于2009年的一起强奸案。那所中学位于浙江省一个相对偏远的农村小镇。

当时,陶正在浙江的一所中学学习。在她的记忆中,为了防止恶性案件的再次发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开展了性教育项目。她记得当时学校给学生发了一本青春期读本,让老师监督学生阅读,交读后感。陶甚至参加了读后感比赛。除了如何防性侵,她还学习了一整本书关于性教育的内容,涉及性别观念、青春期生理等等。

这个案例,以及随之而来的性教育,不停地闪现在陶的记忆中。她觉得2009年的事件就像一颗种子,让她萌生了给农村孩子教授性教育课程的愿望。这样的愿望,陶在的其他志愿申请中也曾多次见到。2017年初,她做了第一次志愿者招募公告。到今年为止,她已经收到了大约400份申请。申请人绝大多数是大学生,有人看到性侵相关的恶性案件被触动,想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有些人从小在农村长大,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所以他们认为农村性教育紧缺,想“回馈农村”。比如出于人类互助的本能,每个人都有支教的想法。

1999年出生的王怡,入职时是大一新生。她在中国一线城市上海长大,但也未能接受系统的性教育。她反思自己小学接受的性教育,几乎是白空。她记得自己第一次讨论这个话题是在小学四年级。体育课上,一个女同学突然问她:你知道怎么怀孕吗?她给出了“两个人接吻”的答案。对方神秘地告诉她一个错误的答案:怀孕需要男女生在尿尿的地方接触。

24岁的颜瑜也是在上海长大的。他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班上有男生偷偷看色情视频,浏览色情网站,他也看了几遍。但他隐约感觉到,在这些视频中,男性往往在强迫女性,而强迫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对的。颜瑜认为这种性知识的启蒙是不好的。

陶陈一意识到,充分的性教育可以给人带来深远的影响。她今年25岁,从小到大被性骚扰过很多次:“去年,我在路上被一个陌生人从背后抱住,然后我报警,抓住了那个人。”

她想象着如果她不了解性教育。那么,她会像大多数女生一样,在受到伤害后反复感到恐惧和无助吗?你会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类似事件的恶劣性质而选择沉默吗?会不会下意识的对吃饱了有罪恶感,用严厉的眼光看自己?答案是肯定的。她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储备,她可能没有勇气面对这些经历。

这段经历让陶感受到了对农村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她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守护神集团”,在拉丁语中是守护神的意思。陶认为,在性教育方面,孩子需要成年人的耐心保护。她想成为一名监护人。

理想的性教育模式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性教育课题组做了一项关于性教育课程的研究。本文从综合教育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的性教育内容。因此,综合教育的内容在19个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强调。比如,直接关联度最高的课程标准是体育与健康、生物、初中科学,涉及艾滋病、青春期、生殖等教学内容。然而,这些课程标准也缺乏一些知识点,如性别平等、性别刻板印象、许可、隐私和身体完整、性行为和性反应等。

今年,性教育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随后,性教育被写入教育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这意味着性教育必须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但是在教学层面,性教育还在路上。不仅是教学内容,性教育在现有的学校课程中也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山东省一所农村联合学校的主任张老师说:“(学校里)健康教育的课本会发,但不会考试,也没有老师教。”他直言不讳地说,在他的村子里,人们“一谈到性就脸色苍白”。

他的观点是,在小学阶段,理想的性教育足以告诉孩子他们从哪里来,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他没有考虑到儿童性教育的公益组织来支持学校的教育,怕给学校带来未知的风险和额外的不稳定因素。

也许是因为缺乏共识,在实践领域,性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陶·陈一在大学时也发现了这一点。那是2014年,陶陈一在网上搜索关于性教育的信息。她想找一个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全面教育的公益项目,报名从教。但是她没有找到。

她决定自己创办一个性教育公益项目,在农村教孩子。她能感觉到这是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起初,在2016年,陶通过自己参加过的一个公益组织联系了一所乡村小学,询问是否可以去支教。看了陶陈一要用的教材,对方觉得内容尺度太大,直接拒绝了。

2017年,她招募了第一批志愿者,他们所有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找到一本更简单、更容易接受的教材。他们读过许多图画书。当时市面上的绘本大多是国外进口的,书很薄。一本书只讲了一个主题,不适合讲课。最后,他们尝试着自己编写了名为《童年的守护神》的教材,共51页。教具的所有内容被压缩成四章。他们还在书中穿插了游戏说明,使教学过程更加有趣和实用。

女加画念什么意思(山和山组成什么字)志愿者自己设计制作的游戏书《童年守护神》。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绘本涵盖了性教育的基本知识。陶想象着这本教材有没有可能由哪个出版社来卖,但他担心一旦有了售价,就意味着有了阅读门槛。不管是个人购买还是组织购买,他可能会想,这些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吗?那么接受性教育的障碍就增加了,这几乎违背了她的初衷。

在过去的六年里,每年几千元的教学费用都由陶和王毅承担。陶的哥哥从事广告行业,承包了制作证书、锦旗、教材的工作,没有向陶要过钱。陶自己打印了几十本教材,在扉页上写了一段话,给每个参与制作的志愿者都发了一份。

依靠自己的绘本和新的团队配置,2017年,陶决定在浙江丽水市开始她在教育方面的第一次尝试。她准备了一份介绍材料,为了增强说服力,还把北大本硕的闺蜜们也带进了团队。准备完材料后,陶陈一拿着材料跑到了县政府。进门后,他不知道该去哪里。她家人提醒她要不要去问团委。她鼓起勇气去了团委书记的办公室。这取决于对方的理解,她很幸运得到了机会。

但是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他们幻想着有一天,能够获得学校校长的信任和支持,有机会让学校老师提供培训服务,或者走进校园给孩子上课。

组长王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最理想的性教育模式。她的答案是“自上而下”——学校负责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性教育课程,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她还设想,随着“课后延时服务”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实施,学生放学后可以留在学校参加活动或辅导。这两个小时有可能“上性教育课”吗?

答案不断更新,团队也在不断寻找更好介入农村性教育的方法,不断质疑自己,调整自己。陶陈一和他的团队坚持教学6年。在此期间,他们还听到了零星的回声。给陶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一位教师的孩子们。起初,他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后来突然成了“助教”。他站在一旁监督着孩子们的班级状况。他还在课堂上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并简单地为孩子们解答了问题。

课程快结束时,老师告诉陶,“如果没有你,孩子们可能永远也听不到这样的课。”

这使陶看到了此行的意义。她想起了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篇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片云将继续飘向更多更远的地方。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颜瑜、冬冬、王毅、麻友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史润桥侯青香

编辑陈晓曙校对陈志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45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