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又谢,春去春又回歌词(春去春又回歌词谢雷)

在石城山遇见虎豹,展示陕北这个著名的州。

花开花又谢,春去春又回歌词(春去春又回歌词谢雷)

绥德在世界上并不出名。

隋瑶鼓。

“在陕北,绥德很有名气。是与延安、榆林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它往往不是以一个县的名义存在,而是以‘州’的位置屹立在陕北。“陕西作家龙云曾经这样评价绥德。

依山傍水,转古随州,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秋高气爽。绥德,位于榆林东南部,地处陕北两条母亲河无定河和大理河的交汇处。这座城市蜿蜒于舒舒山、嶙峋山和吊阴山之间。据史书记载,绥德“山势由南向北,水流由北向南”,所以全城“古城水环山,洞门傍梁溪湾开”。

“东有黄河,北有大漠,前带近陕西,银夏受控,真是有用之地。”绥德,地处陕北的十字路口,是陕、晋、宁、蒙的枢纽,也被称为“西北旱码头”。“自秦汉以来,有许多分立的郡、州、县,并无绥德之说。”历史上,绥德长期是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陕北文化集中、高度集中的地方。

“山遇石城屯湖豹,水遇沙与混龙。”绥德古迹众多,英雄辈出,人称绥德汉。清朝乾隆皇帝称赞此地为“秦汉名州”;清道光年间,学者蒋手书“天下名州”二字,故又称“名州”。

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隋(德)米(肥)。为什么坐落在黄土高原沟壑间的尚军古城闻名于世?金秋时节,正是堵车的好季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陕北文化繁华之地绥德,一探古城“名”贴在何处。

几千年的吟诵,“名”来自秦汉

绥德的“天下名州”石牌坊。

山势险峻,天高云淡,伏宿危殆。

舒舒山位于绥德县,海拔近900米。这座山是雕刻的,所以它被称为舒舒,它连接着周围的山,所以它是一个属。山海经说:“贰负的官员说他有危险,当他有危险时,贰负杀了他。帝是芝之罕山,右脚缚手发。”这是绥德最早的城址。山顶有一座墓,长约30米,高6米。长眠的人是秦朝的儿子傅肃。

“秦王扫六合,他看他。”嬴政统一六国后,“老虎”蒙恬发兵三十万驻守陕北,北追匈奴,收复河南(今河套)。蒙恬率军修筑万里长城,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开通九州直路,“从九原到甘泉,在辎重谷,千里八百里”。

皇帝“焚书坑儒”后,以“仁义”、“刚毅勇敢、取信于民、任劳任怨”为由,将秦之子傅肃判为谏臣,派往至尊郡(今陕北)督孟天君,帮助孟天君修筑长城,抵抗匈奴。绥德,也就是傅肃监军的地方。傅肃在这里战斗了三年,饱受风霜之苦。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驾崩,秦朝帝国大厦即将倒塌。在那场奸臣政变中,始皇帝的长子傅肃最后被迫在绥德以南陆家湾的石墙下用剑自杀,蒙恬吞下了药。“崇奉英雄的绥德人,和秦国三十万兵一起,哭着把孟田葬在绥德以西的大理河边,像一座小山;伏肃葬于疏山顶,建伏肃庙,名曰‘伏肃巷’。”绥德历史文化学者耿拥军说,“两千多年来,伏肃与蒙恬隔着大理河日夜守望,成为绥德历史文化的两棵参天大树。”

“春草离墓侵,千年沉。”从此,绥德成了秦末的伤心之地。伏肃之地,有呜咽之春。据说这两个人指挥下的士兵流泪弄脏了衣服,使得泉水呜咽而得名。后人说:“泉声如泣如诉,仿佛我的儿子被强奸了。”泉水所在的地方也叫“杀子谷”。唐代胡曾写过一首诗《杀子谷》:“全国贤人皆泣,当伏肃鞠躬死,守边疆。至今谷口春天还在抽泣,似乎还在恨当年的李四。”

“金波满天流,伏宿中秋赏月。”傅肃在绥德监军时,位于舒舒山,城北傅肃有“望月台”遗址。2000多年来,绥德众多文人墨客到此一游,抒发情怀,吟诵秦时明月,“独悼公子庙,卧苍烟画像”。如郝宗宣所言,“荒台忽插山,帝逝于此。留明月那时,一日烟水似含愁。”

最著名的诗来自五代诗人韦庄。在他成为一名学者之前,他曾在洛甫(现在的绥德)学习,并登上塔楼追忆过去。他写了《隋·周作》诗:“雕影无树水向南流,云在古帝周。伴着傍晚的雨声,远处传来驼声,乡间寂寞的人倚着高楼。费明赴日应面带微笑,但蔡妍归来时,鬓角已是秋色。一曲始于黄昏,富苏城月如钩。”刻阴就是刻阴山。在今绥德西南,隋大业初年,谷穗府改名为调阴县。

这首诗既描写了绥德作为沙漠边城驼铃的自然风貌,又通过引用昭君(即)出塞、文熙归汉(蔡琰(即)的典故,讲述了绥德在秦汉时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自汉代以来,北击匈奴成为国家大事。在连年的汉匈战争中,借助蒙恬修建的“古公路”,陕北的秦致路成为了战争的前线,处于枢纽地位的绥德也成为了战略枢纽。

“我在东站呆了几天,参观了将军的古村落.”汉朝“飞将军”李广,曾在绥德戍边,征战70余场,奋勇征伐匈奴,威震塞外。现在绥德的李光寨、洗马湾、铁切坪等地,都是李光去尚军时带领边防部队扎营洗马、屯兵的地方。“林子黑了,风吹草动,将军却在夜间射箭。次日早晨,他发现他的白羽箭,指向坚硬的岩石深处”,李光打老虎的故事,据说发生在今天绥德东部的呼延村。

汉武帝也率领十八万铁骑,巡视绥德。今天绥德罗盐边村,据说是因为昭君路过这里时出现“落雁”而得名。

汉代也是绥德文化辉煌繁荣的时期。最典型的代表是绥德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是陕北汉画像石的四大分布区之一,绥德是陕北出土汉画像石最多的县。自1953年以来,共出土了500多幅画像石,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主要反映东汉时期陕北的社会生活方式。

“绥德汉画像石的原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无定河流域的砂质页岩。这块石头属于陆源母岩,碎屑风化后搬运沉淀。自然平整,厚薄均匀,质地脆软。”研究者赖在《绥德汉画像石研究》一文中指出:“绥德汉画像石不仅出土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技法娴熟,地域特色鲜明,雕画合一,构图独特。”

农耕、筑堡、庄园、宴饮、烹饪、车马出行、军事作战……正如历史学家简伯赞所说,画像石是刻在一块石头上的“绣像汉史”,这一点在绥德汉画像石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包罗万象,涵盖天下各色人等”,从中可以看出汉代绥德和陕北的独特风俗。

《草原景观图》中,两头牛相互平衡,麋鹿和野鸡在附近嬉戏,展现了汉代尚军县水草丰美的景象;《献囚图》中,胡人跪拜跪拜,得胜一方眉宇间的喜悦在石上,反映了边疆地区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集粪图》、《种犁》、《收获图》是北汉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待火雕城,尘沙斗。”在东汉元年、永元元年(89)窦宪破北匈奴之前,陕北一直是阻止匈奴踏入中原的前哨,也是长安的都城,这里经常战马嘶鸣,到处都是硝烟。而隋德汉画像石兴盛时期,正是因为汉军占据优势,而胡羌势力相对较弱,双方处于和平时期。由于真实再现了东汉时期“北匈奴西撤,战事平息,陕北社会生产恢复和长足发展,出现了‘地大物博,五谷丰登’的繁荣景象”,绥德汉画像石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聚集地,“名气”在于文化。

绥德无定河风光。信息照片

“提家有名,住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姐爱上三哥,三哥是奴家的知音。”

1941年,绥德满堂川乡三十里铺村人常永昌,一直在骡店干活,给过往的商人喂牲畜,在白鹤山和农民一起割草的过程中,完成了陕北不朽的民歌《三十里铺》。这首歌是根据我们村的妇女王凤英和参军抗日的青年战士郝增喜创作的。郝增喜要参军了,爱他的王凤英站在自家的碱堤(指陕北庄户人家大院大门外的一块平地)上为他送行。曾熙一步一步转身,冯英舍不得流泪…

这首诞生于绥德民间的情歌,很快卷起黄土高原的沙尘,在陕北的沟壑岬角间传唱,成为陕北最经典的民歌之一。

“风刮得很大,沙砾飞舞。”陕北地域辽阔,土地贫瘠,战争纷争不断,造就了陕北人强烈的生存意识和牺牲精神。民谣往往出人意料的大胆感人。以信天游为主要代表的陕北民歌,不受格律的束缚,随时随地都可以即兴创作。他们的风格是响亮,响亮,自由。然而悲怆的、无限长的高音却像大漠一样辽阔,跌宕起伏、沉郁顿挫的旋律像陕北高原上的万道褶皱。黄土高原常见的山、沟、草、沙、骡子、挑夫等人、事、物,是陕北民歌的经典符号,其中绥德民歌颇具代表性。

羊的声音止住了牛的声音,野调哼唱着天籁之音。绥德民歌多是群众在农耕、奔忙、放牧等各种生活场景中即兴创作、演唱的。歌词往往采用富弼式、排比式、夸张式等手法写成。,并大量使用古、原陕西方言中常用的重复词,如的阎、筠连、白芳、乔寿、的、红的阎、的笙笙、的论争等。,当与曲调结合时,更加优美、动听、深情。

陕北民歌很好地运用了“富弼性”的表现手法,这可能是《诗经》的延续。《诗经》中,绥德在西周时为游牧部落所占,尚军是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绥德之名始于北魏,意为“绥民取德”。唐朝建立随州。明代绥德是九重镇之一的燕绥镇(后移至玉林市)所在地。所辖区域空前广,北至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卫),西至甘肃庆阳(庆阳卫),南至延安。它是当时陕北乃至陕西和甘蒙的跨境中心。

由于地处南有延安,北有榆林的枢纽地带,绥德是公认的陕北民间艺术集中和集中的代表地区。俗话说“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绥德米(肥)”。绥德是中国民歌、秧歌、唢呐、石雕、剪纸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质量好。

“闺阁坐刀,自怜切新。叶造情彩,花造春。”绥德剪纸是陕西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隋婆大妈,依靠最原始的笔和剪刀,在朴素的红纸上创作出一系列风格独特、充满女性审美和精神特质的作品:“窗花”从花鸟草虫到瓜果树木蔬菜,从文房四宝到棋牌书画,都可以剪;“开心花”可以贴在新房的窗上、装饰品和嫁妆上,也可以在鞋垫、围裙、肚兜等物品上绣上图案。

“绥德剪纸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造型简洁朴素,粗犷豪放,激情奔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陕北民俗文化专家李桂龙曾写道,“绥德剪纸和绥德汉画像石一样,是解读陕北乃至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认识,获得历史启示的活化石。”

流行于绥德、米脂地区的绥密唢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唢呐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公元3世纪左右从波斯和阿拉伯传入中国,最早作为宫廷器乐演奏。它始于明代的军乐,后逐渐流传到民间。

在动荡不安的胡汉边疆,人们在极端的环境中战胜苦难,赢得生存,唢呐自然高亢、洪亮、粗犷、深沉的音乐甚至咆哮到大地,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唢呐逐渐渗透到绥德民间,成为人们宣泄情绪的最佳载体。

隋索纳始于明朝,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唢呐演奏家和唢呐乐组的演奏和创作,完成了唢呐乐器从传入、发展、完善、繁荣到艺术化的漫长过程,形成了陕北独具特色的大碗唢呐,曲调丰富,种类繁多。

腾云驾雾如仙,扭腰如醉,摇曳如烟,荡如柳……绥德被很多人视为陕北秧歌的“轴心”,“上至九十九,下至刚走,扭腰如走”。

剪刀,四门,内外城,两条出水的龙…“踢场”,即小场秧歌,是陕北秧歌的精髓。有二人场,三人场,八人场,十六人场。“陕北秧歌表演的核心部分是‘踢场’。绥德是‘踢场’秧歌中参与人数最多、表演形式、内容、风格最完整、最正宗的代表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北秧歌”省级传承人何世成说,“到目前为止,陕北最著名的选手大多来自绥德。”

“拳云卷浪转,脚电光箭左;身柔如柳露明月,飞如风水浮船。”“绥德踢场”分为“北路场”和“南路场”,即文武场。“文昌子”流行于绥德县北部一带,又名“软昌子”、“稳昌子”,雄角英俊、朴实、明亮。女角色柔中带雅,细腻深情,表演节奏快而不乱,缓而不变,动作与动作相依,刚柔并济。“吴场子”,即“南路场子”,流行于绥德南部,又名“硬场子”、“路征场子”,雄赳赳气昂昂,雄赳赳气昂昂;女角以温柔、美丽、稳重、大方著称,表演节奏铿锵有力,与“文艺场”形成鲜明对比。

1942年延安新秧歌运动中,陕北秧歌迎来了第一次振兴。绥德是秧歌振兴的试点。当时绥德群众剧社不仅新编排了《宋武杀嫂》、《粉庄楼》、《莲花寺》等具有反封建意识的古典剧目,还移植了艺鹭的《十二镰刀》、《兄妹开荒》等秧歌剧,深受群众欢迎,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如果说民歌是心灵的声音,那么秧歌就是灵魂的舞蹈。”何世成说,“绥德人正是在走、扭、摇、荡、跳中,以黄土地为舞台,以山川为老师,在飞云飞舞中消除忧患,与命运抗争,展现了陕北人乐观、倔强、顽强、豁达的性格,也展现了这个农牧交错、多民族融合地带粗犷豪放、细腻宽厚的社会风貌。”

勇而忠厚,“名”来自绥德汉。

“你说话的时候,你笑,你走得稳,你眉毛大眼睛大,你帅丹丹,你壮你斗。”这是陕北方言中绥德汉的理想模样,叫做“粗而不糙,强而不韧,一看就是绥德汉”。

“西布,仗剑参军。十几年来,名声与日月争光的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绥德汉”之一。今天绥德县有一尊韩世忠的塑像,上面刻着“民族英雄”四个字。这个与岳飞同名的绥德汉子,仗剑傲立,凝望远方,似乎还在为松石何时决定北方中原而担忧。

绥德城南多岩石地形险要,有“一人守岩,万人不能逼”之势,故可通北有莫塞,南有关中,为绥德攻守之咽喉。清朝乾隆年间,官民合力在此修建齐王(韩世忠)庙,供奉韩世忠。每年上山香火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一直旺盛到现在。

据说韩世忠从小贫穷,父母在绥德沿街乞讨,他出生在一个破瓦窑里。他在方腊参军时,渡过险里,勇闯敌营。黄帝大战,梁红玉夫人持叉鼓,韩世忠围困八千八金军四十八天。从此“当你认识了这个国家,你就会向全世界学习”。韩世忠死后,宋孝宗谥号“忠武”。

“在历史上,延绥地区是边防军和警卫的地方。一年四季,部队打仗,刀光剑影,自然形成了习武的民俗。绥德男子亦忠勇。”陕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俊以说。

绥德汉是韩世忠英雄“绥德汉”的代表,而对于陕北高原上的劳动群众来说,绥德汉不仅仅是一个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的勇士和勇者,更是一个踏踏实实、诚实正直、百折不挠、不远万里去保护妻儿免受风雨的人。何世成说,“绥德汉”不仅仅是在吹嘘绥德汉男人英俊强壮的外表,更是在宣扬陕北男人勤劳、坚韧、忠诚、正直、豪爽、正直的内在品质。

陕北流传着“绥德汉,米脂婆姨,清涧石板瓦窑堡炭”的歌谣。绥德与米脂相连,饮同一河水,历来是“千古一脉”,“绥米一家”。作家陈曾说,米脂婆姨在黄土高原独树一帜,部分原因是“米脂水好,虽用粗粮布匹,但有好水滋润之。所谓,好水养好婆婆”。

韩遂的名声远扬,也离不开一方水土的滋养。干旱、风沙、黄土…“风和高雪洒春天”的沙漠生活环境,造就了绥德男人强烈的生存斗争意识。

绥德作为“石雕之乡”,自古就有很多石匠,包括石窑、石器等,代代相传;凿刻石头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多年的斗石和精雕细刻,造就了绥德男人石头般“坚定、顽强、执着”的沉稳性格。

此外,作为“西北旱码头”,绥德连接南北、通达东西的交通优势造就了这里众多的搬运工和跑者。上世纪90年代,绥德的搬运工大多是为了帮他们把黑炭从北方运到南方,把白盐从西方运到东方而牺牲生命。无论严寒酷暑,牺牲灵魂的挑夫们都要在露天劳作,风雨无阻地走南闯北。这锻炼了绥德男人的硬直,也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豁达坚韧、坦率豪爽的性格特征。

明末,陕北李自成米脂人兵变后,天下纷争,加上自然条件恶劣,“首当其冲”。“这边的人一半死在冯玉,一半死于饥荒…袁野情绪低落,屋内冷清。从宜君到岩穗,南北千里,有数日不见烟火的人,但处处只有青蒿和虎狼。”清代徐垚直言,“天下之民,不可穷于延,天下之功,不可重于延。”民国时期,陕北的贫困达到了最深的阶段。绥德地方志记载:“土地皆瘠,无人兼差。一个人苦,他就苦。”

正是在“民不聊生,民不聊生,锅倒挂”的悲惨年代,陕北高原出现了“播火人”,“绥德汉”李子洲就是其中之一。

李子洲烈士墓位于绥德县阴山脚下、大理河南岸的绥德革命烈士陵园。花园里有成排的柏树和绿树,这是1957年从李子洲陵墓扩建而来的。绥德人更习惯称之为“子洲陵”。这里埋葬着1475位为国捐躯的绥德英雄。

作为陕北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子洲1892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1923年初,经李大钊和刘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李子洲等人在绥德的陕西省第四师范学校建立了陕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并帮助榆林中学和延安四中建立党组织。刘志丹等党员被选派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政治,100多名官兵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为这支部队后来发动清涧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

1929年2月,由于叛徒的出卖,陕西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李子洲被捕入狱,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由于入狱前过度劳累,坚贞不屈的李子洲于同年6月18日死于狱中,时年36岁。

洒下先烈的鲜血,山河化为光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河流纵横、山脊镶嵌的陕北大地迎来了新生,长期受压迫的勤劳群众翻身做了主人。1943年,绥德区作为陕甘宁边区改革示范区,总产值相当于400多万石,不仅支援了抗日战争,而且实现了粮食自给,解决了全区52万人的吃饭问题。

2020年,绥德县GDP达到100.1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809元和11822元。

城边万里河流,又是一年秋。新的收获季节孕育着新的希望,正如隋生前在狱中所写:“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光明的……”(记者孙)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430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