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代君主列表及简介(秦国历代君主列表)

全文6700字,说透一个时代,八代秦王和列国风云。在中国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秦国和秦帝国,是中国人心中一个著名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起点,从商朝名将费廉之子阿来,到后

全文6700字,说透一个时代,八代秦王和列国风云。

在中国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秦国和秦帝国,是中国人心中一个著名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起点,从商朝名将费廉之子阿来,到后来的秦非子。

商朝时秦人的祖先嬴部,是帮助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干将。在周朝,秦人也是帮助周朝养马的部落之一。

因为毕做得好,在周六年(公元前905年),嬴姓部落首领被周立为诸侯国,也就是秦国的雏形。

但是,当时的秦国还不是诸侯国。

秦国历代君主(秦国最出色的国君排名)

(秦国起源)(秦国的起源)

新诞生的秦国,定都秦怡(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取名“秦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打败西戎人,因战功卓著,被周宣王封为席晖大夫。

周朝以后的周宣王,一代不如一代。经历了烽火戏里的诸侯故事,771年狗戎攻破濠井,在历山被杀。

后来,在许多诸侯的支持下,太子益臼成了。作为一个可怜的清洁工,周平王并不生王霸的气,而是有逃跑的意图。他在濠井遭遇地震,又有外敌,一分钟都不想呆。

他继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770年),选择从濠江迁都洛邑,西周成为东周。

在搬迁的过程中,秦襄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派兵和献祭,这让周平王很高兴。

这一高兴,周平王就给了个空头支票给秦人。

赢了,我原来的家乡,我给你。至于能不能站稳,那是你的问题。

有了这个空止,嬴秦对于西周旧地就有了法律上的合理性,也有了进一步崛起的可能。因为以前的诸侯国,经过这次分封,正式成为诸侯国,有名分了!

名分这个东西在今天看来没什么用,但在那个时候,真的是个好东西。

秦人,众所周知,不含糊。在随后的数百年间,他们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战争,成就了春秋时期秦穆公的辉煌。

然而,辉煌过后是低谷。秦穆公离开后,一直到战国初期,秦国逐渐衰弱,进入了衰亡时期。相反,魏,一个经历了政治改革的新兴国家,强势崛起。

强大的魏国让老秦人深受其害。春秋时期的前朝霸主屡战屡败,失去河西,从大国变成受气包,实际上有亡国的风险。

于是,秦国的变革时代来临了。这个时代始于秦孝公,随后是六朝君主的接力。

他们用了140年的时间,把秦国从战国时期的一只弱小的鸡,变成了统一天下的霸主。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今天,让我用政治和事件线复述这一切。首先做个总结!

秦为什么强大?答案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是彻底的政治军事改革,即著名的商鞅变法。

361年前,秦孝公登上王位。为了加强秦国,他决定借鉴东方诸侯的改革,下令广纳贤才。这次人才招聘,让凤凰商鞅投了一票。经过几天几夜的交谈,如鱼得水地结识了商鞅,两人情投意合,揭开了秦国变法的序幕。

在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国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政治改革。

秦国在两次变法中,采取了“废矿田、开建、设县制、重赏农战、齐头并进”的国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强大,由战国时期的弱鸡变成了潜在的强国。

说一个国家强大是有潜力的,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政治改革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取得成果。

除非这个国家的底子真的很厚。

比如魏国和齐国,都是家财万贯的国家。

否则你得慢慢煮。

花了两代人的时间。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的50年间,秦国处于长期政治改革的节奏中。

在这段时间里,秦国通过政治改革变得强大了许多,但其疆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变化。

在与东方六国的竞争中,是在逆转之前。

也就是说,前两代国王,他们所做的,其实都是政治改革,以获取力量,积蓄力量。

这个阶段是秦国称霸天下的准备期。当时秦人没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唯一的想法是,如果我想保护自己,我会努力变得坚强。魏太可怕,齐太富,楚太大。

在338年前,19岁的秦惠文成为秦国的掌舵人。父亲经过23年的努力继承下来的秦国,是一个开始复兴的国家。

但国内普遍存在的对商鞅的怨恨,使得秦惠文王选择了清算商鞅,废族而不废法,缓和了国内矛盾,为太子报仇,使秦国继续强盛成为可能。

秦文王惠文王是个聪明人。在他掌权的时候,文筹划一切,吴有公孙衍,鲁有和司马错相得益彰。

在这个阶段,秦国开始了最早的征服世界的时代。

只是这个时代秦国最大的扩张方向是秦国背后的巴蜀而不是东方六国。

316年前,秦出兵灭巴蜀,完全占领四川盆地。拥有四川就等于拥有了天府之国和临战之省,这是秦国未来称霸天下的基础,所以被秦国高度重视。

巴蜀、四川被灭后,秦国用了30多年才整合了不属于华夏文明的巴蜀。这一时期,秦国主要集中精力治理巴蜀,很少东征。

唯一的军事行动,只有东进出函谷关,南下经商,占领一些未来进攻的前进基地。

总之,秦惠文王对秦国的贡献最大。

是粮仓巴蜀,削弱了伊曲这个国中之国,为后续秦国东进打下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文化和制度整合,巴蜀地区已经完全成为秦国的核心地区,这使得秦国拥有了超越所有国家的强大实力。

有了实力之后该怎么办?战争!然后是短命鬼秦武王和长寿善战的秦王赵翔的时代。

这两个皇帝很有意思。

一个看起来强大,但是短命。

一个看似柔弱聪明,实则善战。

强大的秦武王当了四年秦王,赶走了张仪,选择与魏结盟,联合岳制衡楚国。还为韩国益阳三川郡奠基,并协助清剿巴蜀叛乱。

战功好,就是人可笑。东周时跑到洛邑耀武扬威。在比赛中,他们赢得了龙鼎。最后三脚架卖断了胫骨。他因窒息而死,享年23岁。

挂电话的时候,他给了弟弟秦一个机会。

嬴稷不负众望,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

关于这个英雄的标志性事件,除了任命白起杀人无数,还有278年前楚国的被俘。

秦国的项一生都在打仗。

前278年之前,诸侯之间有过混乱的战争,包括“群雄逐鹿,围地而战”,并没有上升到战争的整体规模。但自从秦国攻打楚国,攻占杜英后,秦国之战才真正有了平定天下的意义,是长平之战一样的国战。

前278年可谓秦国民族政策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战国时期就有一种说法,东西方帝王,首鸟被射。从此,东方六国中只有一个对手是最警觉最讨厌的,那就是秦国。

在秦武王和秦王赵翔之后,秦国的末代皇帝是短命的秦孝文王(国三日)和秦壮乡王,然后是独霸天下的秦始皇。

这是秦国汾六世的于烈中的六帝。这六个皇帝,加上秦献公前后的两个国王,秦始皇和八个秦军之一,统治了秦国。

八代君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敬业、孝、惠文王时代的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是与秦争霸。

第三阶段,秦孝文与秦壮乡的过渡。

第四阶段,秦始皇的嬴政时代结束。

经过这一切,这篇文章其实可以结束了,但是敷衍不是我的风格!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详细画一下时间线,看看这四个阶段一百多年。秦八王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第一阶段秦献公、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前385到前311年)这74年。

如前所述,秦献公的秦国是一个悲惨的时代,发展停滞,旧贵族横行。在与魏国的战斗中,秦国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河西,内部夜乱不断。秦献公继位之前,秦国正处于“四世乱政”之中,国家有亡国之虞。

秦献公是一位勤劳的国王。他上台后,开始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切为秦孝公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为了壮大,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率军回河西,攻占了日后反攻的据点少梁,为秦国的复兴埋下了伏笔。

有了这个伏笔,秦孝公时代就有了强大的机会和变革的可能性。

当时战国的格局也是独一无二的。魏是一家之主,其他国家不敢与魏正面对抗。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致力于扩张自己的领土,获得更多的领土和人口。

简而言之,魏一叫,我就反其道而行之。我在发展,但它是淫秽的。

秦献公之后是致力于政治改革的国王秦孝公。

在他的统治下,秦国经历了彻底的蜕变,商鞅也充分释放了自己的才华,用秦国的棋盘画出了精彩的音符。

孝执政20多年,秦国虽然也有过打败魏国的亮点,但最大的功绩还是政治上的!

即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军事构成,使农耕战争成为秦时代的主旋律。

至于军事成就。

虽然打败了魏国,甚至攻克了魏国故都安邑,但秦国始终没有站稳脚跟,连河西之地也没有完全收复。只攻占了少梁周边几个城市,扩大了前进基地。

当时的魏国在国际局势上还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在秦、齐等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下,却出现了衰弱的迹象。

而国家和国家就是此消彼长的存在。魏弱了,秦当然越来越强了。

然后时代就到了秦惠文王时代!

秦惠文王时代的秦国,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向敌人魏报仇。

前三百年,秦国让公孙衍在刁阴(今陕西甘泉县南)破魏军,秦国夺得河西。

329年前,秦出函谷关攻魏,取得了河东的汾阳(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邳(今山西省河津县)和焦(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南)。

前328年,乘胜攻魏,魏割让十五郡(今陕西东北部)给秦。

从此,秦国完全收复了黄河以西的领土,并在河东地区有了前进基地。

第二件事是开疆拓土。

公元前318年,秦国第一次打破了魏、赵、韩、燕、楚的联盟,稳定了目前的局势。

315年前,秦惠文王看到东方六国不好打,听从司马错的建议,攻打蜀国,攻破关,灭蜀。

312年前,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楚国,以诈术诱骗,激怒了楚国的进攻,反手击败了楚国,夺得了楚国的汉中,解除了楚国对后方秦国和巴蜀的威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秦国的巴蜀、汉中与当地联合起来,取得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局面。

在此期间,秦惠文王还对伊渠进行了清理,前327年在伊渠设县。伊曲宣布自己是诸侯。

第三件事是称王。

前324年,效法山东六国,自称王,改元元年。

下图是秦惠王打下的山川。

第二阶段是和秦的60年时期(从311年到251年前)。在这个阶段,秦武王虽然打了很多仗,但都是近亲繁殖,远攻,没多大区别,我们就跳过了。

至于秦王赵翔,那就高明多了。

因为在他的统治下,秦国完成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镇压韩伟,渗透中原。

293年前:战神晨袭伊克,歼灭汉魏联军24万,控制洛阳盆地。

291年前:秦国进攻韩国,占领了以宛城为中心的南阳盆地,压缩了韩国的客厅空。

前290-289:秦攻魏国关隘,彻底切断了魏国东部与中原的战略通道,再接再厉攻占魏国东部,中原大国损失惨重。

在削弱了汉魏之后,秦国终于扬眉吐气,从一个只控制关中西部的弱国,变成了一个拥有关中和四大平原的强国。

就在秦国日渐强大的同时,战国格局也在发生变化,韩、魏被削弱,其他国家都在争强好胜。

地处东北的燕国,开拓辽东,疆域扩张数千里,疆域增加不少。

位于北方的赵,在骑射,灭中山,开河北,击匈奴,占河套,成为强国。

地处南方的楚国被秦国所灭,但在越国灭亡后,又增加了一大片领土。

地处东方的齐国灭亡了宋国,国力达到顶峰。它被称为东皇。

可以说,现阶段的战国诸侯,除了惨不忍睹的汉魏,都是致力于天下争霸的。

纷争不断的现状,让吞并世界的时代不成熟。

第二步,削弱齐楚。

大家都在进步,这不符合秦的利益吗?

于是压制最强的对手就成了秦的选择。

这也给了秦项第二阶段的主题,使齐楚残废。

至于齐国,当燕国参与联合远征时,秦国顺势加入同盟国,成为五国远征的一员。

284年前,燕昭王以乐毅为大将军,率领燕、秦、汉、赵、魏四军攻打齐国,连下73城,直接攻克齐国。

随后的齐国虽然借助田单的“火牛阵”得以恢复,但也失去了昔日的朝气。

齐国完了,秦国的第二个目标是楚国。

前280年:长期经营巴蜀的司马错,自蜀出兵至楚,占领楚国的黔中(湘西),打楚,得了之地(换来黔中)。

279年前:秦国再接再厉,兵分两路进攻楚国,北路军占领邓县(今襄阳),西路军占领西陵(今宜昌),深入楚国腹地,几乎全部占领了三峡地区。

278年前:秦国著名的将军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首都杜莹。楚国精锐尽灭,秦国占领汉江平原,楚国元气大伤,迁都陈(河南淮阳)。

在这场战争中,田雷立下了汗马功劳,几乎以一己之力占领了楚国的半壁江山。

从此,秦国完成了削弱齐楚两个大国的战略,获得了吞并天下的势头,开始了远友近攻的节奏。

当然,秦国在攻打齐楚的同时,也不忘刺探中原,不断从河东和洛阳盆地出兵,消耗汉魏之力,使其无翻身之用。

随后,秦国的目标瞄准了最后一个强国——赵国。

第二步是攻打赵国。

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能对抗秦国的强国,也是唯一能打败秦国的国家。

强大的骑兵和优秀的将领是赵国的依靠,但这并不是秦国止步不前的原因。

269年前:秦国连续两次攻打赵国,但两次战败,与之作战,使马谡赵奢声名大噪。

265年前: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齐国决定援救赵国,但是秦国别无选择,只能撤退。

263-260年前: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引发长平战争。两国打了三年,最后田雷打败了赵括,杀了40万赵,秦国损失惨重。

259-257年前:秦国数次攻打赵国,围攻邯郸,被各国夹击。秦军战败,损失了30万士兵,更不用说上党和河东了。十几年的进攻所获得的领土几乎都被吐出来了。也是在这一年,不服从命令的白天激怒了秦王赵翔。最后,白天遭遇灭顶之灾,自杀身亡。

不过,这不要紧,因为赵国的国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稳定的后方秦国恢复得更快。

果然,恢复得更快的秦,很快就翻了个身。

256年前:秦攻韩,占领阳城(登封,郑州),斩首四万人,后攻赵,杀俘赵军九万,占领二十余郡。

同年,不安分的周赧王·计燕与燕楚合谋攻打秦国,被杀,东周灭亡。

255年前:秦将西周文公流放至西湖居(河南平顶山汝州西北),死于西周。

254年前:秦攻魏攻下吴城,魏投降秦,秦夺回河东。同年,韩桓惠王遇秦,变相投降。

经过这一切,秦最伟大的国王赵翔活了三年多,于前251年去世,享年75岁。

秦始皇最好的祖先,几乎是单枪匹马完成了统一大业。

让汉魏臣服,削弱齐、楚、赵,灭周。除了太远的燕国,秦国几乎玩遍了全世界。

然后就是转场和收官时刻了!

第三阶段是秦孝文王与秦庄王项之间的过渡。这两位秦王都是众所周知的短命皇帝。

老子,秦孝文王,当了秦王三天就死了,把吕不韦笑死了,儿子,秦庄王,当了秦王三年就死了,把吕不韦哭成了泪人!

但是,秦庄襄王等人还是做了一些事情。

248年前:庄襄王二年,秦国攻打赵国,占领太原,赵国进一步撤退。

247年前:庄襄王三年,秦国攻打韩国,再次占领上党。

韩、赵屡战屡败吓坏了魏,王维决定重新任用信陵君。

在信陵君威望的加持下,前247年,五国联军再次组建。这次五国军队势如破竹地打函谷关,延缓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随后,庄襄王下线,秦始皇出现。

第四阶段,秦始皇嬴政完成。战争就是这样,文章也说到这里。

再看秦始皇,不就是画龙点睛吗?

的确,摆在秦始皇面前的是一个很快就会被平定的世界。

虽然五国联军可以对抗秦国,但是五国心有灵犀。而且就算同心也不一定有用!

不是,前241年,赵率领五国联军伐秦,甚至入侵关中。

但还是输给了不断增援的秦。

然后到了战国时期,开始了最后的相持和相持后的结局,也就是李牧之战。

239年前:秦国攻打赵国,却因为长安军城叛乱而遭受挫折,使赵国逃脱。

236年前:秦国发动小规模进攻,清剿上党和豫北,为后续进攻打下基础。

234年前:秦军攻打赵国中山,两军对峙。赵国损失了十万元,情况危急。

233年前:赵国名将李牧率军攻打,杀死12万人,退守陕西。

232年前:秦军从南路攻赵国邯郸城,又攻李牧,打败秦国。

虽然我们输了这场战斗,但它仍然耗费了赵国大量的国力,因为所有的战争都在赵国进行。

前232年,秦郭冰分两路攻打赵国。

一路到邯郸,一路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绕大源一点,希望切断赵的中部。

但在李牧的防守反击下,失败了。更让人惊讶的是,李牧在面对秦国进攻的同时,又在南方挡住了汉、魏。(三年,秦攻,李牧败,南从汉魏)

但这位绝世名将依然敌不过小人的谗言和君王的愚民。前230年,秦国放弃攻打赵国,转而投靠实力最强的韩国,灭了韩国,占领新郑。

229年前:灭亡韩国的秦国继续攻打赵国。王建、杨端两军齐出,数十万人围攻邯郸。这一次,赵国仍然由将军李牧领导。

王建看到封神杀,知道自己应付不来,就把秦始皇叫来说:“老板你这是在骗我,这人太嚣张了,应付不来!”

然后,间谍出来了,郭凯开始了。

不知所云的李牧和司马尚勾结赵国的背刺者秦军,让昏昏沉沉的赵王千上当。李牧无奈逃亡,最后死在自己人手中。

一代名将亡,赵无望!

228年,李牧死后仅三个月,王建乘势击败赵军,占领东阳(今河北邢台),随后攻破邯郸,清剿河北。悲惨的赵王带着他的随从去戴迪建立一个替代国,赵死了。

最难啃的骨头毁了,秦国继续进攻。

227-226年前:秦国攻打燕国首都(今北京、天津),燕国战败,退守辽东以求生存。

225年前:秦灭魏,灭掉整个中原。

公元前224-223年:秦国接连攻打楚国,占领了长江以北楚国的全部领土,楚国事实上灭亡了。

222年前:秦国攻打赵国,赵国逃回取代之地,退守辽东燕国,收拾江南楚国,一口气摧毁了三国最后的希望。

221年前:齐国和战国中最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欢迎秦军,然后他们投降了。

秦八王之争的历史结束了。

能看到这个的有耐心,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296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