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

[美]欧内斯特·c·莫斯纳,《大卫·休谟传》,周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750页,138.00元。欧内斯特·c·莫斯纳(Ernest C. M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美]欧内斯特·c·莫斯纳,《大卫·休谟传》,周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750页,138.00元。

欧内斯特·c·莫斯纳(Ernest C. Mosna)的《休谟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每一章的开头,他都会引用休谟《我自己的生活》中的一句话或一小段话,作为这一章的题记或“文学之眼”。不仅如此,在书的最后,他还附上了休谟的这篇短文,没有任何删节。通过这种形式上的特征,莫斯纳似乎有意表明,这部长篇巨著只是休谟短文的一个脚注。自传为他提供了基本的写作框架和传记的人物。也就是他所关注的休谟,应该符合休谟的自我理解。

莫斯纳的《休谟传记》于1980年首次出版,这是在休谟完成他的自传两百年后。他的自传引导一代又一代人思考、品味、阅读他的思想,走进他的作品,探索知识、道德、秩序的规律。后代没有机会看到主的荣耀。如果他们想描绘一幅他们思想的肖像,他们只能依靠他们的著作、信件和他们同时代人所做的言行记录。许多世纪后,只有文字材料才能克服时间和遗忘,揭示作者的意图,发挥他的力量。休谟的自传既然流传下来,后人就无法回避不反思其中的线索。所以,自传虽然篇幅不长,但它是休谟有意为之的行动,绝非无足轻重。考虑到写作的那一刻,这本自传就更有意义了。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休谟:自传,载于《休谟传》附录。

休谟在1776年4月18日写了他的自传,仅仅四个月后(1776年8月25日),他就去世了。休谟写自传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不久于人世。自传是他对死亡的准备:

1775年春天,我患上了胃肠病,起初并没有吓到我,但我想后来它变成了一种致命的、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在我期望死亡会很快。我没有因为生病而痛苦;奇怪的是,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却从未消沉过。所以,如果非要我指出我人生中的哪一段时期是我最想重温的,我一定会在晚年挑出这一段。我的学习一如既往的热情,我的谈笑风生一如既往的开心。而且,我认为一个已经到了六十五岁的人已经死了,过不了几年就会生病。而且,我看到有很多迹象表明我的文学名终究会发光,但我知道我只有几年的享受。到了这个时候,我是最不关心生活的。(莫斯纳:《大卫·休谟传》,周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658页)

这本“自传”记录了休谟临终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休谟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迎接死亡,他对生命之路将通向的未知目的地毫无畏惧。他依然用一贯的热情和快乐燃烧着最后的生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美德。他没有哀叹老年的虚弱,而是把“这个老年”称为他一生中愿意重温的时光。不断上升的名气也许会带来虚荣心,但他弥留之际的平静并不是来自虚荣心的解脱,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有几年的享受”。老年对休谟意味着什么?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学习和交流,过着一贯的“文人”生活。为什么这个晚年成了最值得的人生阶段?根据休谟的自述,许多文学名称最终会发光的迹象使这一时期独一无二。文学声誉的凸显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意味着社会的认可,意味着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意味着文人使命的完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觉得自己死而无憾,对生命没有牵挂,从而平静而积极地迎接死亡的到来。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休姆

亚当·斯密在去世前二十天(1776年8月5日)拜访了。休谟和他谈论了他正在读的书和即将到来的死亡。休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喜悦:“我想做的一切都已经完成了。就算我多活几年,亲戚朋友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好。所以,我现在可以说,死了也无怨无悔。”(《休谟传》第643页)接着,他借助卢西恩在《与死者对话》中“下地狱穿越诸神”的形象,调侃自己此生的事业:

经过一番思考,我想我也许可以对他说:“仁慈的布鲁托,我一直在修改我那本很快就要出版的笨拙的书。请再给我几天时间,让我看看公众对这些修正案的反应。”但哈迪斯之神回答道:“你看到修改后的回应后,必然要做进一步的修改。这种借口层出不穷。所以,诚实的朋友,你最好上船!”不过,我或许可以恳求,“仁慈的冥河,请再给我几天时间吧!我一直致力于变得明智。如果我多活几年,我可能会满意地看到一些流行的迷信制度的垮台。”然而此时哈迪斯之神大怒,失了仪态:“你这个游手好闲的无赖,这种事就是几百年也不会发生。你认为我会让你活那么久吗?马上上船,你这个懒惰、无所事事的家伙!”(《休谟传》,第644页)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爱丁堡的休谟雕像

休谟一生致力于学术,著书立说,写故事,旨在开启人的智慧,破除迷信。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野心是无限的。休谟对死亡和冥界之死的嘲讽,表明他致力于在“有限性”和“无限性”之间寻求平衡。他有一个精神战场,正在进行一场持久战。它的使命是像战士一样,守护真理和正确的秩序和道德理想,对抗迷信和狂热。腐朽的生活有其自然的极限,但与它的事业和使命相比,仅仅一百年还是太短了。在永恒的真理和无限的时间里,一味的谋生是不明智的。像休谟那样才华横溢的人,肯定不会执迷于此,也一定会知道,要想赢得精神战场,让腐朽的生命变得强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超越它,将其转化为不朽的信仰和道德的生活方式。休谟在很小的时候就瞥见了真理大厅,于是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明确了人生的目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反思,终于,在我十八岁的时候,一个全新的思想舞台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沉迷其中,以年轻人惯有的热情,放弃了之前打算追求的一切享乐和事业。”(《休谟传》第77页)在他的传记中,莫斯纳这样评价18岁的少年休谟:“1729年,一切已成定局。他将成为一名学者。”(《休谟传》,77页)

成为一个学者!这似乎是“天职”的召唤。此后,休谟一直热情地从事研究和写作,阐述他的理论和思想;积极生活,努力走中道,追求世俗的美德和幸福。休谟不仅要在知识上启迪和教育世人,而且要守护和传播真理;也要在社会生活中挺直腰杆,展现人间美德的光辉。1738年,休谟在28岁之前完成并出版了《人性理论》。此后,他一直坚持所阐述的理论体系。为了更好地传播他的思想,他重写了这本宏伟的书,讨论了人类理性、道德和自然宗教的原则。他和浮士德一样,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理论和学习上,而是积极追求世俗的善:管理财富,关爱亲友,甚至拒绝军政成就,从而享有“好人大卫”的美誉。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休谟:论人性

休谟自称为“文人”,他有意识地过着“文人”的生活。“文人”不同于柏拉图的哲学家和基督教牧师。哲学家从“洞穴”里走出来,在性质和品质上都与常人不同。祭司是侍奉神的,是天地之间的中保。哲学家和牧师在社会之外。“文人”在社会上。从表达方式上看,似乎只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休谟的哲学当然是“文人”的哲学,是社会的哲学。正如他在《人性论》的“导言”中所说,他想通过对经验的观察“击中人性本身”,通过对人性原理的阐述提出“建立在一个几乎全新的基础上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页)。休谟所谓的“人性”,是普通人的人性,是社会中人的人性。与柏拉图和基督教相比,休谟带来了西方道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他不再诉诸“最高理念”和“上帝”来建构知识和秩序的确定性,认为它们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能力,只能导致依赖雄辩而非理性的论证,从而使迷信和狂热滋长。相反,休谟把他的视野转向人类的心灵和世俗社会,试图找到知识、秩序和道德的确切基础。也就是说,人和社会都有自己的神圣性,人只有通过积极的社会生活才能认识和实践德性。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

在《道德情感论》的第七部分,亚当·斯密对古今各种道德哲学体系进行了评述。他把休谟和哈奇森的理论归为一类,称之为“那些使有感觉的系统成为认可的原则”,并把它们视为“同情”道德哲学。在这里,斯密对休谟的评论不长,但相当简洁:

另一个系统也试图从同情的角度来探讨我们道德情感的起源。它和我想要建造的不一样。从同情受某种品质影响的人的快乐,到旁观者感受到这种品质的效用,感到快乐。它把美德放在功利的位置上,讨论这种快乐。这种同情不同于我们用来钻进行为人动机的同情,也不同于我们用来认同行为受益人感激之情的同情。本着同样的原则,我们赞扬一个制作精良的工具。但是,对于我们刚才说的两种同情,没有机器是同情的对象。在本书的第四部分,我已经对这个系统进行了一些讨论。(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自由基金会,1982年,第327页。)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史密斯:论道德情感

在《道德情感论》中,斯密用第四部分来批判休谟。但是,斯密的一本正经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立场上根本对立。恰恰相反,这恰恰说明了他的理论的内在亲和力:由于其风格和基调相似,所以需要详细解释,区分自己和前人的不同,发展前人的理论。在斯密自己著作的第七部分,上述引文中对休谟的处理也可以证实这一论断。哈奇森是他在格拉斯哥大学的老师。1787年,史密斯接受了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的职位。在演讲中,他赞扬了他的前任,称他为“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哈奇森博士”。所以,当他把休谟和哈奇森的学说并列时,就间接地表达了他对这位“老师”(休谟)的敬仰。史密斯离开格拉斯哥大学前往牛津求学后,一度十分厌恶牛津沉闷刻板的学风,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独立阅读。主要内容之一是“人性的研究”,休谟的著作也让他着迷。据说史密斯因为工作太努力而患上了“学者病”。牛津贝利奥尔学院的领导觉得应该去宿舍看看,“结果发现他在读休谟的《人性理论》...这本书刚刚在1739-1740年出版。“调查这一事件的教士们没收了这一异端邪说,并严厉批评了这位年轻的哲学家”(伊恩·罗斯值得注意的是,《人性论》是一部被休谟称为“一印出来就像死胎一样,无声无臭”的著作。该书一出版,史密斯就沉迷其中。可见两人心意相通,以至于日后会殊途同归,英雄相惜。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安·罗斯:亚当·斯密传记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休谟:对道德原则的研究

休谟把道德的一般原则放在效用中。“个人价值包括所有品质对拥有者本人或与他有联系的其他人的有用性和合意性”(大卫·休谟,《道德原则的基本关注》,编辑。由J.B. Schneewind著,哈克特出版公司,1983年,第72页)人们可以同情这些品质所产生的快感的恰当性,因而赞美它们。总的来说,斯密继承了休谟的道德立场,但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同情”概念,将其描述为旁观者对行动者处境的理解:通过将自己置于行动者的位置,旁观者想象自己处于行动者的位置,从而产生相似或不同的感受,并对行为是否恰当做出伦理判断。

斯密的道德哲学和休谟的一样,仍然是一种“同情”伦理学。事实上,无论“同情”的概念简单与否,它都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和道德潜力。它意味着,并预先假定,人们可以从社会交往中认识和实践美德,只有从社会交往中,通过相互同情。道德根植于社会。在这种理论视角下,哲学家旨在发现和建立完美德性的典范,提高人们的品味,防止人们被迷信蛊惑和欺骗。在《国富论》中,斯密曾经做过关于哲学家的代表性论述。他说哲学家和面包师的区别是社会和分工的结果,不是我们天性中的自然。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哲学家并不出众,不可比拟,他们的才能是社会创造的,所以他们不得不依靠社会,而不是“逃离”社会。它的职责是探索自然和社会中的规律和原则,并使之发扬光大。社会高于哲学,而不是相反。这样的“哲学家”实际上已经完全失去了柏拉图赋予的意义,成为休谟所说的“文人”。文人的“启蒙”不再需要“洞外无望而艰难的登高”,而是致力于改造洞穴本身,在洞穴中生火,或者刺破洞顶,使之成为明亮而温暖的家园(康子兴:《立法者在社会中的科学》:亚当·斯密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第66页)。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康子兴,《立法者社会科学:亚当·斯密的政治哲学研究》

由于其理论的“烟火性”和现实感,作为学者的休谟自然表现出特殊的“社会性”一面。所以他特别注重自己的“文学名”:道德力量不应该来自对“永恒死亡”的恐惧,而应该来自社会的认同。他想用“社会认同”和社会内在的道德原则来对抗基于幻想的“永恒死亡”的恐惧。因此,他也应该建立一种异教的道德生活方式,以对抗教会的愤怒和诽谤。休谟在自传的最后写道,“虽然我处于政党和教派的愤怒之中,但他们失去了武器,因为我冷静地对待了他们通常的愤怒。我的朋友们从来没有任何机会为我的性格和行为的某些方面辩护。热心的信徒不是不愿意编造和传播不利于我的故事,而是始终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有点相信的事实。”(《休谟传》,第659页)

由于他的生命被赋予了革命的道德和哲学意义,他的死亡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事件。他将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没有明确的应许和得救的希望,他的道德理想能经受住最重要、最严峻的考验吗?根据莫斯纳的叙述,当休谟的时间临近时,一些人借口去拜访他,检查他的道德和宗教信仰,看他是否仍然不相信来世。也有一些人粗暴地打扰并当面评论他们生活方式的错误。面对这些善举,休谟表现出了他一贯的平和、机智、机智的风格。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休谟的坟墓

在“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刻,休谟写了自传来谈自己的“生”。对他来说,死后的世界是未知的,只有“生”是可以知道和控制的。甚至死亡也因为“生”而有了意义——即使死了,“也只是断了几年的病”。死亡的终结是肉体生命的衰竭,是“生命”的崇高终结。此时此刻,他只能谈人生,谈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人生,因为他对死亡既没有恐惧,也没有希望。死亡的时刻仍然是生命的最后一刻。

莫斯纳说,“自传”一部分是生活的传记,一部分是“宣言”,这是哲学家对正统宗教观点的极大嘲讽(《休谟传》,第634页)。这个说法是对的,但它不仅仅是一个传记和宣言;自传是他的绝唱,是一个“学者”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留给社会和世界的最后一部作品。试想,他为什么非要把它写成文章,写成表格,而不只是说教,说说而已?休谟对自己的写作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计划,自传可能是整个计划的最后一环。借助这篇论文,休谟回顾了他作为“学者”的一生,为进入和理解他的思想体系提供了一条线索。显然,自传是休谟的生活史,是他对死亡的准备。然而,他不是为时代和人民而写,而是为他身后的世界而写,他是为未来而写。因此,休谟在写自传的同时,把已经写好的《自然宗教对话录》手稿委托给他的亲友,并安排在他身后出版。他肉体死亡后,依然会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哲人是什么意思(哲人经典语录)休谟:自然宗教的对话

自传是他的绝唱,但不是他的最后一战。在他为自己的死亡所做的一切准备中,他非常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埋葬地点,并强调墓碑上只应刻上姓名和生卒年月,“其余由后人评说”(《休谟传》,第634页)。通过这种实践,休谟把自己的理论和道德生活理想交给了身后的社会。他相信在他们的评论中,他的思想会展现力量,获得社会的认可。

休谟对死亡的准备有力地捍卫了他的理论和他对生命的信念。个人的生命是易逝的、有限的,但世代和社会是无穷的,道德法则是不朽的、永恒的。

学者休谟于1776年8月25日去世。休谟,一个学者,是不朽的!

2018年3月22日凌晨初稿

2018年3月31日修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37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