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哪里)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唐朝灭亡后,中原王朝在定都地点上基本与关中、洛阳说了“再见”。开封是五代北宋选的,金陵是明朝先选的,后来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唐朝灭亡后,中原王朝在定都地点上基本与关中、洛阳说了“再见”。开封是五代北宋选的,金陵是明朝先选的,后来在明朝皇帝成祖的决定下迁都北京。直到两百多年后,李自成入京,崇祯皇帝殉国。朱迪为什么选择北平作为帝国的首都?它有哪些明显的优缺点?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朱元璋为啥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插图

事实上,明初朱迪并没有单独迁都的意思。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有类似的想法,这是出于国情,稍有远见的统治者都会考虑。明太祖刚登基的时候,在正殿上对大臣们说:“北平这个能控制路虎的首都,向东南的交通,怎么比南京好?”问及迁都北平的可能性,然而众臣反对:“虎园起于朔漠,创立于燕,至今已百年,其气已尽,故无其理。今天在东南,宫殿完工,地图不能改。在德国传教并不危险。”

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北京做了一百年的元朝首都,山水给的灵气早就耗尽了,我们不适合过去。这个本质是形而上的,没有实际意义,但古人相信;

第二个说明朝发源于江南,是大本营。宫殿和其他东西已经建成。如果迁都,会浪费人和钱。这很客观。洪武时期,天下刚刚经历战乱,满目疮痍,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而不是大规模大兴土木。

第三点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修德,获得人民的支持,而首都的位置并不重要。赵光义用这句话阻止宋太祖迁都。平心而论,第二条最重要,第三条可以解释。得到人民的支持和选择一个好的地方建都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所以洪武后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国家元气恢复,朱元璋再次考虑迁都。俞虎子气曾向他推荐过四宝,河东、汴梁、洛阳、关中。但河东苦寒,汴梁平坦,无险可守。洛阳的山川没有关中危险。故“据一百二十河山之胜,可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管仲之若也。“我极力向朱元璋推荐管仲,希望他效法汉唐,以长安为都城。

朱元璋很感兴趣,派朱标去开封、关中等地考察,看哪个城市最适合建都。“天下山川,唯有秦之地,汝当守省风俗,慰秦长辈子孙。”谁曾想,朱彪回来后病了,不久就去世了。生病期间,他还“谈了一点建都的事”,不禁担心起父亲交给他的任务。最后朱元璋哪里都没去,不仅仅是因为太子死了,自己老了,还因为关中和汴梁的都城已经不合适了。

先说开封。虽有无险可守之弊,但由于地处北方,水运便利,成为朱温、石敬瑭、郭为、柴荣、赵匡胤等所看重的帝王居所。首都有皇室,有官员,有政府机构,还有百万北京军队和人民。没有一个地方能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这么多人口。况且皇室和高官奢侈浪费,对物资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极高。所以需要通过水运从外地运钱运粮来保证供应。安史之乱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太湖流域是当时粮食税收最高的地方,全世界都转向东南,一半的财富都是从东南给的。“用东南之富统一西北之兵,天下无敌。”因此,水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经济中心的资源输送到政治中心。

但到了明朝,连接开封和江南的汴河早已废弃,而这个过程在北宋灭亡后就已经开始了。宋孝宗大道年间,娄屯大臣到徐进亲眼目睹汴水有的河流干涸,有的地方成了车马之路,有的地方成了房屋的地基。到了苏州,他看到有人在原来的河床上种小麦。

北宋时期,汴河的作用是沟通南北,将淮南、苏湖的粮食运往开封等地。靖康之变后,晋国当然不会投入人力物力维护运河,因为淮南是宋金对峙的前线,江南被牢牢控制在南宋手中。即使汴河畅通,金人也没有粮食可运。如果明朝首都开封要重新挖掘疏通已经废弃的汴河,成本太高,而且开封离黄河太近,经常爆发洪水,威胁城市安全。朱标北上前的洪武二十三年七月,洪水再次光顾汴梁,朝廷不得不下令救灾。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根治洪水,说不定哪天大明的君臣就淹死了。

开封不行,关中也不行。虽然战争年代山河之险是有帮助的,但以关中的经济和区位条件,在兵临城下之前,君主、大臣和百姓早就饿死了。早在隋唐时期,经过长期的过度开发,关中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贫瘠,经济萧条,民生艰难。开元年间,长安90%的钱粮物资都需要从外地调运。一旦水运出了问题,人心难免不稳,政权岌岌可危。从地理上看,长安比开封更西,离经济中心更远,冒着作为三门峡中流砥柱的风险,水运日益不便,这在隋唐时期已经被多次证明。

开封不适合做首都,长安更不适合。因此,朱元璋和朱迪放弃长安、洛阳、开封的主要原因是“派文怡王子到秦湘夺取地形,因水运不便而死”,“以河决开封”。无论是洪水还是水运,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生存。没有食物和金钱就活不下去,自然灾害也活不下去。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你怎么能决定资本?

不迁都怎么样?南京在江南,实现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统一。水运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在物流上花费巨大的代价。但是,都城金陵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离王朝的主要军事威胁太远了!当朱迪登上王位时,什么力量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是朱元璋授予的藩王,朱迪本人就是这样上台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蒙古和女真。好的内部解决办法,他的皇帝朱迪削藩,使诸侯不具备挑战中央的实力,但游牧民族的铁骑难以对付,必须在长城沿线驻扎大量军队。士兵既是朝廷使用的对象,也是皇帝守护的对象。他们可以把枪口对准敌人,或者反过来发动叛乱。军队的调动和指挥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否则安史之乱将会重演。

只是南京离边境太远了。收到军事情报后,任命将领很容易误事。这里的蒙古军已经深入,占领了很多城市,南京的命令刚刚下达。如果把调兵遣将、任命主帅的权力也交给地方将领,他们便宜行事,就会埋下藩镇割据的祸根。无论是防备敌人还是防备自己人,都城都必须位于北方,更靠近长城。正如人所言:“金陵是国都,是兴王之地。但江南局势,控制不了西北。”国防形势要求朱元璋和朱迪将都城北移。

既然要迁都,北方哪个地方合适?传统的长安、洛阳、开封都不好。朱迪和大臣们商量了几个月,认为北平最合适。首先,这是他身为燕王的地方,自己的老巢,知根知底,有个人感情在里面;第二,元朝调整京杭大运河,从江南直接到大都。不必像以前那样先去洛阳,再去北方的燕京。明朝可以在元朝的基础上疏浚,恢复元朝运河的功能,而不是再挖一条。

第三,北平在国境线上,离辽东、冀州、傅玄、大同都很近。如果蒙古南下,调动地方部队或者直接调遣北京部队,都会非常方便快捷。同时又处于蒙古和女真的交界处,两边都方便征服。第四,北京有足够的地理屏障。永乐十四年十一月,群臣写道:“付伟京乃圣王隆兴之地,北有幽僻之地,西有太行山,东有山海,南有山川,沃土千里,可制四夷。”西有居庸关、太行山,北有燕山,东有山海关,守卫辽西走廊。

朱迪上任后不久,就开始疏浚运河,迁移人口,运钞运粮,为北京的建设提供劳力和各种物资。这项命令颁布后,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明成祖从未动摇过。直到永乐十九年,北京三座宫殿遭雷击,反对之声再起。此时三宫建成仅百日,时间很短,又因自然原因起火烧毁。当然,相信天人感应的大臣会利用这个话题,朱迪更担心了。

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如此庞大的工程建设,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太大,地方官员的敲诈勒索和贪污腐败,让百姓苦不堪言,加剧了执政危机。人要吃草根,啃树皮,卖儿女,谋生。为了建造这座宫殿,政府在北京大肆拆迁。一些人露宿街头,流离失所。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地方定居下来。政府上门强拆,有的人被拆了好几次,苦不堪言。基本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中央没有的,就强加给各地。不管省里出不出这些物资,反正都要及时足额上缴。当地政府没有办法,只好花大价钱到外地购买,官员们伺机虚报价格,中饱私囊。由于法院的专制、傲慢和腐败,成千上万的千千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然后是水运成本的问题。北京虽近边陲,但远非江南经济中心。京城每年消耗500万石粮食,但每年300多万石的运输还是不够。随着人口的增长,总运输量已增加到400万或500万万石,这导致负责水运的地区枯竭,以及维护运河的官员和人民的痛苦。朱高炽一登基,前户部尚书夏元吉立即发表演说:“今江南民困于水运。请把本钱还给南京,省下一亿。”明仁宗对此表示赞同,并决定迁都南京。不幸的是,他的统治时间太短,他没能做到这一点。他在遗诏中写道:“南北贡献劳力数亿,军民共患难。南京四通八达,也是我的心头好。君之民,当顺民心。”漕运过程中的巨大消耗,让朱高炽宁愿搬离父亲苦心经营的北京,让皇族、文武百官和北京军队回归南方。

北京还有一大劣势。当王朝的军事力量下降时,城下之敌、朝廷之敌就容易沦陷。黄宗羲对此总结得更为透彻:“明朝都城只吞了二百年,英宗却搞土木,武宗被困洋河,早年景泰被围,嘉靖二十八年被围,四十三年边民被禁。崇祯年间,京城戒严。上下,精神囿于教头,日为失天下之事,而礼乐政教尚足。江南百姓命尽,大府钱粮在江,俱为燕害。”

尽管水路运输困难,战线危险,但明朝玄宗及随后的皇帝并没有将都城迁回南京,因为与这些困难相比,保证边境安全,保证朝廷对边防军的绝对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明朝才有出路,才不会被蒙古人、女真人或叛军将领推翻。鉴于当时的条件以及经济重心与军事重心的分离,寻找一个完美的首都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权衡利弊,选择最佳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3265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