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是母系还是父系(半坡遗址揭示了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半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6700多年的历史,位于陕西省Xi市浐河东岸,面积约5万平方米。

半坡遗址是母系还是父系(半坡遗址揭示了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从1954年到1957年,在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的主持下,半坡遗址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发掘,总发掘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有45处房屋遗址、2处围栏、200多个土坑、6个陶坑、250多个墓葬和大约10000件生产工具和家用电器。2002年至2005年,在半坡遗址保护馆修缮工程清理过程中,发现了祭祀、砚台等重要文物,对研究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的房屋风格是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区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房子,是宗族成员共同居住的地方。周围有许多圆形或方形的村舍,是氏族成员的住所。居民区周围有壕沟保护。半坡居民住的房子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先从地表向下挖一个方形或圆形的洞,洞内埋上柱子,然后沿洞壁绑上树枝,形成栅栏,内外抹上草泥,再竖起屋顶。在里面,地面被修整和平整。中间有个厨房坑,用来做饭,取暖,照明。睡觉的地方比地面高。

半地下室房屋

半地下室房屋框架结构

半坡的原始农业生产。半坡人使用了大量的生产工具,如石铲、石斧、石锄、切割器等。,进入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他们用石斧和刀具砍伐树木,除草,然后放火焚烧。然后他们用石铲挖地,用石锄和尖木棒挖坑,种上。最后,他们用石镰或陶镰收割,吃的时候用石磨和石磨去皮碾碎。人们发现,半坡人盛小米的盆和小米腐烂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已经学会了种植小米,这种谷子耐旱易种,易于储存。它不仅养育了6000年前的祖先,至今仍是中国北方种植的主要作物。

刀耕火种式耕作/农业

原始作物

出土的农业生产用石器

半坡陶器。陶器是手工制作的。主要的方法是粘土板建筑。小器皿直接手工揉搓,少数用慢轮加工。典型的器皿有底碗、小口窄颈大肚的壶、直口尖底的瓶、葫芦形器皿等。彩陶最有特色,纹饰简单,动物形象多。鱼线是最常见的,几何线也很常见。由直线、折线、波浪线等几条基本线组成,有一种简单幼稚的味道。半坡陶器上同类的花纹几乎都是装饰在同一类器皿的特定部位,很少用于不同的器皿,这是半坡装饰技法的又一特点。

出土的彩陶

美人鱼图案盆

小费瓶

半坡的坟墓。在半阳邵文化的墓葬中,多数为单人直肢葬,少数为二人葬、弯肢葬、俯身葬,另有两男(应为兄弟)四女(应为姐妹)同性合葬墓,大约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还有把死者的手指或脚趾埋在填土里或放在陶器里的现象,称为“割葬”。除了一个在东面,七个在南面,九个在北面,其余的都在西面。其中,71座直立腿墓共308件随葬品,其中陶器最多,多放在下肢和足部,组合成碗、壶、尖底壶、壶(两种)、壶(两种)、壶和壶、壶、壶等。二、装饰品多放在佩戴部位如耳下、腰下或手上;还有石球、打孔蚌刀、陶瓷锉等工具。

四性女葬墓

同性恋埋葬墓

一群坟墓

但半坡遗址仍有许多疑点,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发掘。从现场来看,似乎人们突然离开了村子,甚至对日常的食物和工具都不关心了。为什么?是战争的爆发还是洪水的突袭?发生了地震,还是宗教恐怖的蔓延,还是瘟疫的降临?这些都有可能,只是没有证据,需要研究者继续研究。

关注我,一起享受中华文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3092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