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谣简谱(黄水谣的作品分析)

作者:陈宗花苏倩蓉

黄水谣简谱(黄水谣的作品分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一首首见证无产阶级革命历程的红歌在我耳边回荡:“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努力了,一天一天地接近胜利”,铿锵的朗诵把我们带回了1939年延安宝塔山脚下的窑洞和延水河畔。

冼星海延安窑洞前(前排左二抱着女儿冼妮娜)

昏暗的煤油灯下,邬析零趴在桌子上向冼星海描述他们在湖口、冯店、渡河的所见所闻,冼星海追寻渡河的惊险情景,船夫紧张的劳动,船夫的感受。黄河的波涛,黝黑的船夫,汗如雨下……所有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1939年3月11日,光伟然正式将歌词交给冼星海。仅仅过了二十天,3月31日,充满希望的大型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破土动工。

接到稿件后,反3小组立即紧锣密鼓地排练。第一批排练从黄河大合唱的独唱歌曲《黄水谣》开始。这首曲子的旋律游走在传统的五声音阶中,音调简洁而熟悉,但没有现存的与之相似的民间曲调。旋律曲折,在安静缓慢的步伐中充满力量。在它痛苦的呻吟中,深深隐藏着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挣扎反抗和胜利的希望。

《黄水谣》作为一首工整简约的三段曲式,第一段的音乐术语是行板,以略显轻快的旋律描绘了黄河两岸“麦苗肥美,豆花飘香,男女老少欢腾”的祥和景象。但在第一个乐句的结尾,有一个不完美的三音法,让宁静中似乎包含了一种紧张的情绪。

在演唱的情境中,第二个乐句的旋律不断上下起伏,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景象。

直到第四个乐句结束,虽然歌词是“男女老幼皆大欢喜”,但旋律一直往下,一点欢乐都没有,反而有一种悲凉夹杂其中。

果然,第二段转换成了伦托,缓慢而有力地告诉我们一切,“自从魔鬼来了,人民就受苦了!”逐字逐句,甚至可以说是咬牙切齿的控诉恐怖的人生经历。“奸淫掳掠,一片凄凉,扶老携幼,东奔西跑,父母双亡,回不了老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与第一段的和平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段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已经向世人呈现了一幅悲凉悲凉的景象。最后一段是整首歌意境的升华。正如歌词所言,“黄河日夜忙。”不管经历了多少苦难,黄河依然在奋勇向前。生在水边的黄河后裔怎么可能轻易被打倒?语气中夹杂着痛苦、挣扎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复杂情绪。随之而来的第五乐章,在开篇就印证了这一点:“妻离子散,天涯若比邻!但是,我们总是在逃亡吗?你听,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历经磨难依然积极乐观的中华儿女形象,以轻快的《河边调》跃然纸上。

由《黄河大合唱》光蔚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它诞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归来,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当时还在狱中的中国做出贡献。此时的延安,作为革命的圣地,吸引了一批批有志青年、作家、艺术家,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使这里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冼星海也带着自己的理想来到这里,住在陆毅后山的一个双层窑洞里。在此居住一年多后,他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祖国,是威武高大形象的父亲,是温柔善良形象的母亲。《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和主题,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从多方面描写了抗战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痛斥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揭示了人民的困难,以强烈的语调咆哮着抗日战争,号召人民保家卫国,抗击敌人。这里只拿黄河大合唱《黄水谣》的一小段作为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就能看出它强大的精神力量。

《黄河大合唱》乐观豪迈的气质是冼星海精神信仰的真实写照。1938年,冼星海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新婚妻子钱云苓从武汉来到延安,他说:“我到了延安以后,非常激动。虽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但我感到很快乐。到了这里以后,我亲眼看到并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冼星海》专辑四)。冼星海坚定的爱国信念和昂扬的战斗激情化作了铿锵的旋律、悠扬的旋律……这首黄水歌谣,以其叙事性和民间性,在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恶罪行,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战斗形象。歌曲结尾的钢琴演奏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写照,也是对中华儿女用血肉筑起中华民族精神长城的崇高致敬。

(作者陈宗花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苏倩蓉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光明。com-文艺评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3084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