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哪些(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哪些)

作者:高丽丽本文经作者授权,由买买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以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通过裂解得到7-氨基头孢烯酸(7-ACA),然后对其侧

作者:高丽丽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买买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以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通过裂解得到7-氨基头孢烯酸(7-ACA),然后对其侧链进行修饰的半合成药物,临床上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根据其发展顺序、抗菌特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可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和五代。

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区别

1.代数比较

第一代: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酶稳定,可被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破坏,有肾毒性。

第2代: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强于第1代,肾毒性低于第1代。

三代: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低于一代和二代,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于一代和二代。对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有抗菌活性,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可被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解,对肾脏基本无毒。

第四代:对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无肾毒性。

第五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多药肺炎链球菌有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较弱。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可被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成矿β-内酰胺酶分解,无肾毒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哪些(头孢菌素和头孢一样吗)2.药代动力学比较

头孢菌素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表观分布体积小,一般不需要在肝脏被CYP450代谢。

与头霉素抗菌药的区别: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母核为7-氨基头孢酸(7-ACA),而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母核在7-ACA的7位碳上引入了7α-甲氧基,增加了其对β-内酰胺酶(尤其是G-菌和厌氧菌)的稳定性。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强于头孢菌素类,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稳定,但其治疗产ESBLs细菌所致感染的疗效尚未得到证实。

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选择

1.青霉素变态反应

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应禁用头孢菌素;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根据病情慎重选择头孢菌素。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因此,应选择二、三、四代头孢,尤其是三、四代头孢,更安全,但仍需密切观察。

2.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以7-氨基头孢菌素酸(7-ACA)为基础。如果7-ACA环的3位有甲基四唑侧链,如头孢哌酮钠,可与辅酶I(NAD)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从而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酒精初级代谢产生的乙醛蓄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此外,如果有类似的结构,如带有甲基三嗪侧链的头孢曲松钠和带有氨基噻唑侧链的头孢噻肟钠,也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因此,使用头孢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并注意与含乙醇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联合使用。

3.出血风险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钠,可引起低凝血酶原或出血。其机制可能与合成维生素K的肠道菌群受到抑制有关,上述风险存在于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如肺囊性纤维化)、酒精中毒和长期静脉输注高营养制剂。

此外,甲基四氮唑的侧链可干扰维生素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阻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在第7个碳原子上带有-COOH取代基的头孢菌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重出血倾向。

4.双重感染

头孢菌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和念珠菌感染,尤其是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

5.胆囊假结石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曲松钠的钙盐易在胆囊内沉淀,形成头孢曲松钠相关的胆囊假性结石,停药后可消退,也称可逆性结石或假性结石。主要机制是头孢曲松钠在体内不分解,而是通过胆囊和肾脏以原形排出体外,其中1/3随胆汁排出,2/3随尿液排出,因此胆汁和尿液中药物浓度较高。头孢曲松钠解离后,阴离子与钙离子亲和力高,在胆囊和肾脏集合系统中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头孢曲松钙盐沉淀,从而形成结石。

此外,头孢曲松钠制剂不应添加到含钙的哈特曼或林格氏溶液中。与含钙药物或含钙产品合用可能导致致命的不良事件。

第三,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联合用药

头孢菌素为繁殖期杀菌药物,大环内酯类为快速抗菌药物。传统药理学认为快速抗菌药物能快速抑制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削弱头孢菌素等生殖杀菌药物的杀菌作用,产生拮抗作用。因此,它们不应该一起使用。但在药理作用上,两者合用具有互补和协同作用,可用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的药理作用:头孢菌素与细菌胞外膜上的pbps结合,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破裂死亡。大环内酯类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抗菌作用,如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当生物膜被破坏时,有利于头孢菌素的渗透,从而杀死无菌膜内的细菌。

注:生物膜是微生物的膜聚合物,使微生物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生物膜可以阻止抗菌药物进入细菌,干扰其抑制或杀灭作用,是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难治性传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膜存在于生物医学材料和许多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器官和组织的表面。

参考资料(向下滑动):

[1]朱鄂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21-423。

[2]童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0-75。

[3]钱智宇。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9:79-85。

胡震。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1。

[5]王厚泉。药物化学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7-198。

[6]隋等.第五代头孢菌素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6,43(10):125-126。

[7]贾复忠。头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简介[J].实用老年病学,1998,12(4):169。

[8]王力等.三种头霉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4):457。

[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2015: 22-23。

[10]专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的共识[J].中华结核与呼吸疾病杂志,2018,41(6):409-446。

[11]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专家共识[J]。临床药物杂志,2008,6(4):1-2。

[12]刘志军。“药”治病要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4-105。

[13]老年人多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9):705-716。

[14]关于修订含头孢哌酮药品说明书的公告(2019年第13号)。

[15]赵睿等.头孢米诺钠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1):59-60。

[16]关于修改头孢曲松钠说明书和注意事项的通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办发[2007]88号。

[17]郑国良等.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的CT诊断[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11(10):652-655。

[18]麦等.循证医学-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理性[J].数学医学杂志,2014,27(1):88-89。

[19]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7):546-554。

[20]陆琼等.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探讨[J].中南制药,2012,10(9):716-717。

[21]周学东等.微生物生物膜与感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966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